#苹果放宽加密规则 2025年5月,苹果公司因法律与市场的双重压力,在加密货币应用规则与隐私保护领域迎来重大调整。这场变革既是对加密行业发展的回应,也暴露了科技巨头在国家安全与用户权益间的复杂权衡。
一、应用商店松绑:加密生态的“破壁”机遇
美国法院裁定苹果违反反垄断禁令后,其被迫调整应用商店政策,允许开发者引导用户通过外部支付系统完成交易,且不再收取高达30%的佣金。这一变化对加密货币及NFT应用尤为关键:
1. 支付成本降低:此前,苹果对应用内购买抽成30%,导致加密游戏、NFT市场等高频交易场景成本高企。新规下,开发者可自由链接至第三方支付渠道,运营成本降低60%以上。
2. 功能限制突破:Web3应用(如NFT交易平台)此前仅能展示商品,无法直接引导购买。如今,用户可通过应用内按钮跳转至外部市场完成交易,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与转化率。
3. 创新激励:移动端加密游戏、DeFi钱包等应用开发门槛降低,可能催生“世代级消费者加密牛市”,如《堡垒之夜》重返苹果商店并集成NFT功能,吸引传统游戏用户进入加密生态。
然而,苹果仍设有多重限制:禁止应用内挖矿、首次代币发行(ICO)及任务奖励代币,且新规仅适用于美国地区,其他市场仍受旧政策约束。
二、隐私加密的“双面夹击”:英国后门事件
与支付规则放宽形成对比的,是苹果在英国因政府压力被迫删除iCloud端到端加密功能的争议:
1. 政府强制干预:英国援引《调查权力法》,要求苹果为iCloud数据创建后门以配合执法。苹果拒绝妥协,选择直接移除英国用户的“高级数据保护(ADP)”功能,导致用户照片、备份等数据暴露于潜在风险。
2. 全球隐私隐忧:此举被批评为“数字权利的重大倒退”,可能鼓励其他国家效仿,削弱加密技术的全球标准。美国议员与隐私组织已发声反对,强调“后门即漏洞”,可能被滥用或攻击。
3. 企业立场矛盾:苹果在支付规则上让步,却在隐私领域坚守底线,反映出其在市场利益与用户信任间的平衡策略。例如,其曾因拒绝FBI解锁iPhone要求而树立隐私标杆,此次英国事件再次凸显其“不妥协”姿态。
三、行业影响与未来挑战
1. 加密市场短期利好:美国区应用商店规则放宽,叠加SEC终止对OpenSea调查等监管松绑,可能推动NFT市场复苏及ETH链上活动增长。
2. 移动端普及加速:降低支付摩擦后,更多主流用户可能通过iPhone便捷接触加密产品,如扫码支付USDC购物、链上虚拟卡绑定Apple Pay等场景。
3. 长期风险犹存:苹果可能通过审核流程变相限制加密应用,且英国隐私事件暴露的监管压力或蔓延至其他地区,威胁加密技术的去中心化本质。
结语
苹果的“加密规则”调整,本质是权力与自由的博弈:支付松绑为行业注入活力,隐私妥协则敲响安全警钟。2025年,加密经济能否借势突破,既取决于开发者的创新,更需警惕监管与科技巨头的隐形枷锁。正如Epic CEO所言:“真正的自由,需以无摩擦、无垄断的框架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