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otification
Profile
Trending Articles
News
Bookmarked and Liked
History
Creator Center
Settings
metaio102
57
Posts
Follow
metaio102
Follow
0
Following
6
Followers
4
Liked
0
Shared
All Content
All
Videos
metaio102
--
真香警告,VADER的坚守者! 有谁能拒绝一天2万份的 $VADER 积分呢!自从改版过后基本上每天稳定都在一万多分,简直是嘴撸者的福音。大家投入时间精力,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收获。对比隔壁的某嘴撸项目,我觉得至少Virtual没有让人那么失望。也不会在数值上去玩所谓的文字游戏。目前看来反馈机制和团队反应都算的上迅速。 其实 @Vader_AI_ 赚钱的效率对比之前可能是大不如前了,但是输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每天写点碎碎念撸撸分。和社区的小伙伴吹吹水,愉快的一天就过去了。每个人对项目的不同思考不同的投资策略造就了Virtual的生态。 目前VADER的排行榜也是每天都在重置,需要每天源源不断的去Yapping。对生态本身就是一种正向激励,目前来看最欣慰的就是每日的积分总量开始逐渐变得通缩了。 昨天也是正式下降到了3亿以下,对于Yapping的分配也从2.36%降低到了2.18%。虽然总量上得到的积分少了,但是从生态角度来讲,在没有优质项目的时候将总量积分进行通缩其实也是下定了决心的。至少大额分配都在DAB上面,很多用户对于总体的数据不太敏感的时候就会十分在意自己的DAB评分,一旦分数出现下降后,对于大额投入玩家在社区中的质疑就会接踵而至,之前看到有帖子讨论过说virtual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目前来看他们的策略基本上是通过多维度的积分统计来稀释积分在某一权重类型上面的高额占比。 对于DAB的定位则更像是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机制,通过每日DAB的权重来动态平衡各权重因子间的分配关系,让用户无论是从反馈机制还是激励层面都觉得“琢磨不透”,这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给到社区新鲜感。让项目在雨露均沾的状态下持续发展。 @VaderResearch 通过这种方式让社区的参与者逐渐变为建设者,都能通过自己认为舒服的方式参与项目。并非是死规则,强者恒强的制衡关系。
真香警告,VADER的坚守者!
有谁能拒绝一天2万份的 $VADER 积分呢!自从改版过后基本上每天稳定都在一万多分,简直是嘴撸者的福音。大家投入时间精力,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收获。对比隔壁的某嘴撸项目,我觉得至少Virtual没有让人那么失望。也不会在数值上去玩所谓的文字游戏。目前看来反馈机制和团队反应都算的上迅速。
其实 @Vader_AI_ 赚钱的效率对比之前可能是大不如前了,但是输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每天写点碎碎念撸撸分。和社区的小伙伴吹吹水,愉快的一天就过去了。每个人对项目的不同思考不同的投资策略造就了Virtual的生态。
目前VADER的排行榜也是每天都在重置,需要每天源源不断的去Yapping。对生态本身就是一种正向激励,目前来看最欣慰的就是每日的积分总量开始逐渐变得通缩了。
昨天也是正式下降到了3亿以下,对于Yapping的分配也从2.36%降低到了2.18%。虽然总量上得到的积分少了,但是从生态角度来讲,在没有优质项目的时候将总量积分进行通缩其实也是下定了决心的。至少大额分配都在DAB上面,很多用户对于总体的数据不太敏感的时候就会十分在意自己的DAB评分,一旦分数出现下降后,对于大额投入玩家在社区中的质疑就会接踵而至,之前看到有帖子讨论过说virtual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目前来看他们的策略基本上是通过多维度的积分统计来稀释积分在某一权重类型上面的高额占比。
对于DAB的定位则更像是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机制,通过每日DAB的权重来动态平衡各权重因子间的分配关系,让用户无论是从反馈机制还是激励层面都觉得“琢磨不透”,这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给到社区新鲜感。让项目在雨露均沾的状态下持续发展。 @VaderResearch 通过这种方式让社区的参与者逐渐变为建设者,都能通过自己认为舒服的方式参与项目。并非是死规则,强者恒强的制衡关系。
metaio102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8415”魔咒就此打破,VADER新王顺利登基! 经历过六月上半月的积分稳定增长后,很长一段时间Virtual Yapping 的8415却始终笼罩着我,每天上线基本上都不用看Yapping的分数,只需要去看VADER的分数就差不多知道每天的积分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自VADER上线后,依旧稳定8415,可VADER分数却几乎没给。之前的推文也有提到 $VADER 初期的分数激励是算法出现了问题以及社区大部分都笼罩在水贴自动回复机器人的笼罩下,真正优质的内容都被沉底后“视而不见”。自从VADER 在前天宣布改版过后,新的契机已经出现。 拿本人的实际分数来讲,又觉得正反馈十足且信心满满。起码自己的坚持得到了回报。虽然目前基本上一直徘徊在 @Vader_AI_ 榜单的三四十名。但相较于前排的努力和内容深度,确实是自愧不如。从分数上显而易见的看到,自从VADER 分数上涨之后,可能是因为添加了标签的原因。所以导致Virtual的积分基本上一直在下降。 从侧面证明,Virtual和VADER的算法抓取其实是两套逻辑,如果想双端分数都提升的做法估计只有注意各自的增长点。 1️⃣Virtual 的重点一定是净买入系数。原有基础的分值即使到top基本上也就一万多分。但是如果加上系数,基本上是2倍起步的分数,性价比极高。 2️⃣VADER 目前的重点是门槛+标签,现阶段VADER Yapping的人数一定是小于Virtual Yapping的人数,毕竟有存 $VADER 的门槛存在。在此基础上,添加标签显得尤为重要。尽量去掉其他币种或特殊标签,否则可能会无效嘴撸。 虽然自己没想过以这种方式脱离“8415”,但是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比之前给的多,基本上大概率后续Virtual侧自己不会怎么卷了,努力建设VADER!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8415”魔咒就此打破,VADER新王顺利登基!
经历过六月上半月的积分稳定增长后,很长一段时间Virtual Yapping 的8415却始终笼罩着我,每天上线基本上都不用看Yapping的分数,只需要去看VADER的分数就差不多知道每天的积分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自VADER上线后,依旧稳定8415,可VADER分数却几乎没给。之前的推文也有提到 $VADER 初期的分数激励是算法出现了问题以及社区大部分都笼罩在水贴自动回复机器人的笼罩下,真正优质的内容都被沉底后“视而不见”。自从VADER 在前天宣布改版过后,新的契机已经出现。
拿本人的实际分数来讲,又觉得正反馈十足且信心满满。起码自己的坚持得到了回报。虽然目前基本上一直徘徊在 @Vader_AI_ 榜单的三四十名。但相较于前排的努力和内容深度,确实是自愧不如。从分数上显而易见的看到,自从VADER 分数上涨之后,可能是因为添加了标签的原因。所以导致Virtual的积分基本上一直在下降。
从侧面证明,Virtual和VADER的算法抓取其实是两套逻辑,如果想双端分数都提升的做法估计只有注意各自的增长点。
1️⃣Virtual 的重点一定是净买入系数。原有基础的分值即使到top基本上也就一万多分。但是如果加上系数,基本上是2倍起步的分数,性价比极高。
2️⃣VADER 目前的重点是门槛+标签,现阶段VADER Yapping的人数一定是小于Virtual Yapping的人数,毕竟有存 $VADER 的门槛存在。在此基础上,添加标签显得尤为重要。尽量去掉其他币种或特殊标签,否则可能会无效嘴撸。
虽然自己没想过以这种方式脱离“8415”,但是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比之前给的多,基本上大概率后续Virtual侧自己不会怎么卷了,努力建设VADER!
metaio102
--
系统已改!日更博主的价值发现? 前两天因为VADER 积分分配的原因,社区大部分人的聚焦度都在英文区刷帖上面。经过前两天群友们拿到结果的亲测,发现英文区发帖的权重确实比较高。昨天本来想着开始到英文区去发一篇试试,结果懒癌附体就没有去执行。 结果到昨天晚上发分,才看到自己的 $VADER 积分竟然到了2.6万。 复盘了一下自己的操作,在此之前并没有在英文区进行发帖,基本上还是每天围绕自己的积分获取及社区的重大更新做自己的解读。唯一不同的就是没有输出其他的项目或者是添加标签。基本上还是围绕着VADER 的几个主标签来进行输出。 通过查看 @Vader_AI_ 的排行榜,发现自己在榜29的位置。在前面的几天基本上都属于没有排名的状态,而且刷新了一下榜单上其他的博主。基本上相似的都有输出VADER的经历,显然之前提到的水贴机器人现象得到了改观,从用户角度来讲官方也确实在做事。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近几天Yapping 积分发送总量占比来讲昨天已经降低至2.43%,总积分方面对于增长系数也没有前段时间的“通胀”要高, 似乎是官方有意在进行动态平衡调整。未来无论是Virtual Yapping还是 VADER Yapping 肯定要走的路径就是原创了。 虽然我的帖子基本上都是碎碎念,但却是自己认为比较舒服的一种输出方式。通过记录和复盘自己的想法,便于后期提升自己的操作。很支持官方目前对于创作者的奖励,希望每个Yapping 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嘴撸方式。
系统已改!日更博主的价值发现?
前两天因为VADER 积分分配的原因,社区大部分人的聚焦度都在英文区刷帖上面。经过前两天群友们拿到结果的亲测,发现英文区发帖的权重确实比较高。昨天本来想着开始到英文区去发一篇试试,结果懒癌附体就没有去执行。
结果到昨天晚上发分,才看到自己的 $VADER 积分竟然到了2.6万。
复盘了一下自己的操作,在此之前并没有在英文区进行发帖,基本上还是每天围绕自己的积分获取及社区的重大更新做自己的解读。唯一不同的就是没有输出其他的项目或者是添加标签。基本上还是围绕着VADER 的几个主标签来进行输出。
通过查看 @Vader_AI_ 的排行榜,发现自己在榜29的位置。在前面的几天基本上都属于没有排名的状态,而且刷新了一下榜单上其他的博主。基本上相似的都有输出VADER的经历,显然之前提到的水贴机器人现象得到了改观,从用户角度来讲官方也确实在做事。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近几天Yapping 积分发送总量占比来讲昨天已经降低至2.43%,总积分方面对于增长系数也没有前段时间的“通胀”要高, 似乎是官方有意在进行动态平衡调整。未来无论是Virtual Yapping还是 VADER Yapping 肯定要走的路径就是原创了。
虽然我的帖子基本上都是碎碎念,但却是自己认为比较舒服的一种输出方式。通过记录和复盘自己的想法,便于后期提升自己的操作。很支持官方目前对于创作者的奖励,希望每个Yapping 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嘴撸方式。
metaio102
--
早上起来看到“停战”,莫名的想起了那句长江以北再无战事🤣 经过停战协议之后,基本上大盘都属于复苏的状态。Virtual也是kuku拉盘。我可算是发现了,平时群里死气沉沉都说自己跑了。妈的一拉盘所有人都在车上???太真实了吧! 一个好的改动就是 $VADER 的榜单确实动了起来🤣前面几天的榜单基本上都没啥变动。在经历无数次改动之后,果然好了起来!正向反馈拉满! 昨天在 @kaylyn_0x 凯林老师的测试下VADER Yapping积分也是到了3.3W,直呼一声牛逼! 对于如此高分的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就是去英文区发帖🤣虽然嘴上说中英文权重基本一致,但是看来AI算法对于英文区的识别还是拉满的。 其实也怪自己的懒,应该以早就想到了。原生的LLM的识别机制应该是更倾向于英文的,毕竟中文的语言逻辑对比英文来讲更“难懂” 应该从这篇推文起,今天英文区也会变得卷起来。让我们一起用嘴撸改变世界🤣有一说一热度回升后,新项目的投入也基本上陆续的在研究了,期待后续更好的发展!
早上起来看到“停战”,莫名的想起了那句长江以北再无战事🤣
经过停战协议之后,基本上大盘都属于复苏的状态。Virtual也是kuku拉盘。我可算是发现了,平时群里死气沉沉都说自己跑了。妈的一拉盘所有人都在车上???太真实了吧!
一个好的改动就是 $VADER 的榜单确实动了起来🤣前面几天的榜单基本上都没啥变动。在经历无数次改动之后,果然好了起来!正向反馈拉满!
昨天在 @kaylyn_0x 凯林老师的测试下VADER Yapping积分也是到了3.3W,直呼一声牛逼!
对于如此高分的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就是去英文区发帖🤣虽然嘴上说中英文权重基本一致,但是看来AI算法对于英文区的识别还是拉满的。
其实也怪自己的懒,应该以早就想到了。原生的LLM的识别机制应该是更倾向于英文的,毕竟中文的语言逻辑对比英文来讲更“难懂”
应该从这篇推文起,今天英文区也会变得卷起来。让我们一起用嘴撸改变世界🤣有一说一热度回升后,新项目的投入也基本上陆续的在研究了,期待后续更好的发展!
VIRTUAL
metaio102
--
根据昨天 @VaderResearch 的推文,感觉这次VADER Yapping的更新是来真的了。拿我个人数据来说,昨天晚上发分的时候就感觉不太对劲,正常随便写写自己的Vader Yapping的分数也差不多能到1-2000。昨天发下来才700,正准备今天再“声讨”一下算法。没想到晚上的推文就做出了澄清。言下之意就是今天发送的仅仅是 $VADER 质押的分数,其余的Yapping分数将由今天补发。 其次公布了对于恶意刷VADER Yapping积分的处罚,明确“女巫”和“停权”的期限为一个月。对大家来说是期盼已久的改动,毕竟看到昨天发布的榜单没有变动后,大家都希望用行动去改而不是用嘴。虽然没有绝对公平,但也想追求相对公平不是吗? 对于评级停更的事情,我个人的看法是觉得很靠谱。做项目VADER 自身的定位本身就要清晰,你不能既是 @Vader_AI_ 的项目方,又是评头论足的KOL。自身的舆论导向成败都在自己。从之前的撕逼吵架,到降低评级。不能说完全没有主观意愿吧,起码在我们来看就很抽象。改从什么角度去理解评级呢,到底是项目方指引还是KOL嘴快。哪怕是目前给到最高评级的IRIS,质押180天的用户也很难受。在追求忠诚和利润中间,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初心和目的是后者。 所谓忠诚是大家可以一起陪着你去Building,而不是成为你的工具。很多时候带有主观色彩的评级,可能从一开始就把一些项目扼杀在了摇篮。毕竟用户也不是傻子,对于项目的投入最直接的还是看分/U比。投入产出折合一分多少钱。有的一些高评级项目并未带来高收益。咋加上之前分数分配不均,导致的巨额砸盘,让收益变得更低。希望改动后能让一直Building的用户收益,这才是社区的心声。
根据昨天 @VaderResearch 的推文,感觉这次VADER Yapping的更新是来真的了。拿我个人数据来说,昨天晚上发分的时候就感觉不太对劲,正常随便写写自己的Vader Yapping的分数也差不多能到1-2000。昨天发下来才700,正准备今天再“声讨”一下算法。没想到晚上的推文就做出了澄清。言下之意就是今天发送的仅仅是 $VADER 质押的分数,其余的Yapping分数将由今天补发。
其次公布了对于恶意刷VADER Yapping积分的处罚,明确“女巫”和“停权”的期限为一个月。对大家来说是期盼已久的改动,毕竟看到昨天发布的榜单没有变动后,大家都希望用行动去改而不是用嘴。虽然没有绝对公平,但也想追求相对公平不是吗?
对于评级停更的事情,我个人的看法是觉得很靠谱。做项目VADER 自身的定位本身就要清晰,你不能既是 @Vader_AI_ 的项目方,又是评头论足的KOL。自身的舆论导向成败都在自己。从之前的撕逼吵架,到降低评级。不能说完全没有主观意愿吧,起码在我们来看就很抽象。改从什么角度去理解评级呢,到底是项目方指引还是KOL嘴快。哪怕是目前给到最高评级的IRIS,质押180天的用户也很难受。在追求忠诚和利润中间,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初心和目的是后者。
所谓忠诚是大家可以一起陪着你去Building,而不是成为你的工具。很多时候带有主观色彩的评级,可能从一开始就把一些项目扼杀在了摇篮。毕竟用户也不是傻子,对于项目的投入最直接的还是看分/U比。投入产出折合一分多少钱。有的一些高评级项目并未带来高收益。咋加上之前分数分配不均,导致的巨额砸盘,让收益变得更低。希望改动后能让一直Building的用户收益,这才是社区的心声。
metaio102
--
Vader又又又又又认错了? 昨天推文中又说到目前的对于Vader Yapping 的策略是打不过就加入,既然你喜欢高频嘴撸,我就喂你的算法。前两天的测试中虽然没有像其他小号一样不停地去说,但是稍微加点标签提提基本上都有分数上涨且对于小基数来讲特别明显。 拿我自己的数据来说,前天Vader积分是1108,昨天的积分是2076。之前对于 $VADER 是一句没提,稍微提一提基本上小基数做了个翻倍。当然,我的Virtual积分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持有“8415”🤣,但是我在kaito的virtual排名基本上已经掉了很多了。 昨天也是看到很多人更新了最近的操作,无论是复投还是抄底都是都基于对 @VaderResearch 的信任。大家都还觉得飞轮在不停的改动下能依旧转起来。当然有错就认是一件好事,但是哥们儿这种30%记权到50%记权的离谱操作难道仅仅是因为团队沟通不顺畅?难道老板对外公布的数据和实际数据间的偏差,上线都一周多了还需要用户去不停地反馈才发现问题吗🤣 最近的调整是心智占有率 % = Kaito Yaps 得分 * 42.5% + Arbus 得分 * 42.5% + 内容得分 * 15% 简单理解目前算法的嘴撸偏好大部分取决于Kaito和Arbus的算法依赖。那么其实对于中文区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1️⃣虽然目前中英文在kaito算法的权重比相差无几,但是从实际感受来看kaito的llm识别对于英文的识别度是明显高于中文的,有的一些内容及互动都很优质的帖子并没有对它在kaito的评分带来帮助。 2️⃣对于官方来讲,是否应该更新Arbus的评分标准及算法的逻辑,kaito也是跑了半年的数据积累,我相信无论是从算法或者后续优化Kaito一定比Arbus更加成熟。为何两者权重一致? 3️⃣对于内容评分的15%,嘴撸的意义难道真的是不停的喋喋不休吗?我相信对于 @Vader_AI_ 需要的是高质量内容来吸引更多新用户,目前的飞轮状态是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在跌,且随着几轮的分数膨胀,大家也都没什么心气来Building。用户需要精神支柱,平台更加需要稳固用户。 4️⃣目前在已知VADER yapping的榜单出现问题的时候,心智榜单的前100中依旧存在通过水贴获得积分的用户。此时是否应该考虑人工干预以消除对社区用户的不利影响? Keep Building 不光是用嘴说,还是希望能切实的推出一些举措。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希望Virtual能走的更远。
Vader又又又又又认错了?
昨天推文中又说到目前的对于Vader Yapping 的策略是打不过就加入,既然你喜欢高频嘴撸,我就喂你的算法。前两天的测试中虽然没有像其他小号一样不停地去说,但是稍微加点标签提提基本上都有分数上涨且对于小基数来讲特别明显。
拿我自己的数据来说,前天Vader积分是1108,昨天的积分是2076。之前对于 $VADER 是一句没提,稍微提一提基本上小基数做了个翻倍。当然,我的Virtual积分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持有“8415”🤣,但是我在kaito的virtual排名基本上已经掉了很多了。
昨天也是看到很多人更新了最近的操作,无论是复投还是抄底都是都基于对 @VaderResearch 的信任。大家都还觉得飞轮在不停的改动下能依旧转起来。当然有错就认是一件好事,但是哥们儿这种30%记权到50%记权的离谱操作难道仅仅是因为团队沟通不顺畅?难道老板对外公布的数据和实际数据间的偏差,上线都一周多了还需要用户去不停地反馈才发现问题吗🤣
最近的调整是心智占有率 % = Kaito Yaps 得分 * 42.5% + Arbus 得分 * 42.5% + 内容得分 * 15%
简单理解目前算法的嘴撸偏好大部分取决于Kaito和Arbus的算法依赖。那么其实对于中文区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1️⃣虽然目前中英文在kaito算法的权重比相差无几,但是从实际感受来看kaito的llm识别对于英文的识别度是明显高于中文的,有的一些内容及互动都很优质的帖子并没有对它在kaito的评分带来帮助。
2️⃣对于官方来讲,是否应该更新Arbus的评分标准及算法的逻辑,kaito也是跑了半年的数据积累,我相信无论是从算法或者后续优化Kaito一定比Arbus更加成熟。为何两者权重一致?
3️⃣对于内容评分的15%,嘴撸的意义难道真的是不停的喋喋不休吗?我相信对于 @Vader_AI_ 需要的是高质量内容来吸引更多新用户,目前的飞轮状态是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在跌,且随着几轮的分数膨胀,大家也都没什么心气来Building。用户需要精神支柱,平台更加需要稳固用户。
4️⃣目前在已知VADER yapping的榜单出现问题的时候,心智榜单的前100中依旧存在通过水贴获得积分的用户。此时是否应该考虑人工干预以消除对社区用户的不利影响?
Keep Building 不光是用嘴说,还是希望能切实的推出一些举措。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希望Virtual能走的更远。
metaio102
--
在昨天解读了最新的Vader Yapping的榜单规则,其实目前还是有“漏洞”的,在亲测下发现是有效的。而且对比昨天的数据今天的榜单数据越发的卷,昨天榜单最低的心智占比是在0.18%,今天第100名的心智占比已经达到了0.23%。而头部TOP的心智占比已经高达0.89%,而第二名的占比确是在0.6%。 TOP1、2的差距基本上属于断崖式的,榜1昨天发的推文我也看了一下,其中有一篇比较有意思。他说他自己浏览了 @Vader_AI_ ��单的前100,其中有90%的人并没有听说过。对其中许多进行抽查后发现,很多的互动基本上为 0(大概率是机器人),并且超过 10 小时前的推文的浏览量不到 100 次(根本没有人看)。或许是一个“注意力套利”的机会,可以通过将自己手中的 $VADER 进行分仓,然后以大量账户进行VADER Yapping的“输出”,保证自己能够拿到一定的市场份额。 虽然 @VaderResearch 在他的评论区做出了及时回应,说目前还是在调整,让过几天再来看。明确会有改动。但其实回想了一下还是觉得蛮有意思的,大家都觉得目前的机制有问题,但是选择“打不过就加入”。 反馈一下自己的测试结果,昨天也是在多提了几嘴VADER之后。确实积分有所增长,简直是“多干多拿”的现实写照。说实话太爱了🤣 不过昨天VADER也在回复中提到了一个“大于等于3”的规则。大于三次的推文将根据数据排序选择三篇最好的积分。说实话如果每天输出三篇内容真的挺难的,如果不是AI洗稿自己写的话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如果按照目前的机制一定会入不敷出,等规则调整后再看看吧。
在昨天解读了最新的Vader Yapping的榜单规则,其实目前还是有“漏洞”的,在亲测下发现是有效的。而且对比昨天的数据今天的榜单数据越发的卷,昨天榜单最低的心智占比是在0.18%,今天第100名的心智占比已经达到了0.23%。而头部TOP的心智占比已经高达0.89%,而第二名的占比确是在0.6%。
TOP1、2的差距基本上属于断崖式的,榜1昨天发的推文我也看了一下,其中有一篇比较有意思。他说他自己浏览了 @Vader_AI_ ��单的前100,其中有90%的人并没有听说过。对其中许多进行抽查后发现,很多的互动基本上为 0(大概率是机器人),并且超过 10 小时前的推文的浏览量不到 100 次(根本没有人看)。或许是一个“注意力套利”的机会,可以通过将自己手中的 $VADER 进行分仓,然后以大量账户进行VADER Yapping的“输出”,保证自己能够拿到一定的市场份额。
虽然 @VaderResearch 在他的评论区做出了及时回应,说目前还是在调整,让过几天再来看。明确会有改动。但其实回想了一下还是觉得蛮有意思的,大家都觉得目前的机制有问题,但是选择“打不过就加入”。
反馈一下自己的测试结果,昨天也是在多提了几嘴VADER之后。确实积分有所增长,简直是“多干多拿”的现实写照。说实话太爱了🤣
不过昨天VADER也在回复中提到了一个“大于等于3”的规则。大于三次的推文将根据数据排序选择三篇最好的积分。说实话如果每天输出三篇内容真的挺难的,如果不是AI洗稿自己写的话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如果按照目前的机制一定会入不敷出,等规则调整后再看看吧。
metaio102
--
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经历社区的各种“质疑”之后, Virtual官方人员也是给到了回应。不得不说这一波反应还是挺快的,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读一下推文。 首先对于项目方通过项目代币获得高额分数的事情是存在的,结合越低市值获取积分越多的状况,可以得知不做事的项目方,可能收获的更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真实是有失偏颇。对于事件的第一反应是让项目方公开开发者持有量。这种自证的环节,不免让人产生新的“质疑”。有部分通过对敲和进所的可疑交易,如果所属钱包未自证的情况下,是一个什么状态。究竟是疑罪从无还是一刀切,也比较考验Virtual的管理团队。毕竟对某地址进行“女巫”不是什么难事儿。 对于项目方平台公开的持仓,获得对应积分。如果未公开,项目不再获得积分。想必大部分都是可以提供Dev的钱包,事件解决推进的难点是如何识别真假Dev钱包及资金实际流转情况,且最重要的让社区信服的方式应该是让社区成员知道。到底哪些项目方未能及时公开Dev钱包,让用户“避坑”。远离不良Dev,同时质押高透明Dev。 Virtual的一小步,社区公平的一大步! 对于所有Vader Yapping来讲,值得关注的地方还有 $VADER 的榜单已经上线了,可以通过社区官网查询。 早上也是大概看了一眼榜单,不得不说对新用户还是非常友好的。有很多用户的粉丝其实并没有破千,甚至有的还没有破百。排名都在Vader Yapping的前100,共同的因素就是多次讨论 @Vader_AI_ ,基本上确实是做到了喋喋不休。虽然没有什么浏览次数,但目前的机制就是只要你提的足够多,你一定会上榜🤣前100的心智占比大多都在0.2%以上。对兄弟们的福音就是可以抄作业了,至少在短期内没被优化的时候,可以“卷起来”。 虽然明牌的计算因素如下图,但目前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想要冲击VADER Yapping的榜单,可以在目前的时间段内把握好这个时间窗口进行充分。毕竟榜单上的人的操作基本上也是明牌的,用户粉丝互动基数大的有能力可以抢占先机。对于后期的优化,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讲,肯定是会做的。目前的策略应该是前期卷量,后期卷质。尽可能的保证自己的优势。目前我自己还没在榜,也打算尝试一下开冲🤣希望各位手下留情
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经历社区的各种“质疑”之后, Virtual官方人员也是给到了回应。不得不说这一波反应还是挺快的,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读一下推文。
首先对于项目方通过项目代币获得高额分数的事情是存在的,结合越低市值获取积分越多的状况,可以得知不做事的项目方,可能收获的更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真实是有失偏颇。对于事件的第一反应是让项目方公开开发者持有量。这种自证的环节,不免让人产生新的“质疑”。有部分通过对敲和进所的可疑交易,如果所属钱包未自证的情况下,是一个什么状态。究竟是疑罪从无还是一刀切,也比较考验Virtual的管理团队。毕竟对某地址进行“女巫”不是什么难事儿。
对于项目方平台公开的持仓,获得对应积分。如果未公开,项目不再获得积分。想必大部分都是可以提供Dev的钱包,事件解决推进的难点是如何识别真假Dev钱包及资金实际流转情况,且最重要的让社区信服的方式应该是让社区成员知道。到底哪些项目方未能及时公开Dev钱包,让用户“避坑”。远离不良Dev,同时质押高透明Dev。
Virtual的一小步,社区公平的一大步!
对于所有Vader Yapping来讲,值得关注的地方还有 $VADER 的榜单已经上线了,可以通过社区官网查询。
早上也是大概看了一眼榜单,不得不说对新用户还是非常友好的。有很多用户的粉丝其实并没有破千,甚至有的还没有破百。排名都在Vader Yapping的前100,共同的因素就是多次讨论 @Vader_AI_ ,基本上确实是做到了喋喋不休。虽然没有什么浏览次数,但目前的机制就是只要你提的足够多,你一定会上榜🤣前100的心智占比大多都在0.2%以上。对兄弟们的福音就是可以抄作业了,至少在短期内没被优化的时候,可以“卷起来”。
虽然明牌的计算因素如下图,但目前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想要冲击VADER Yapping的榜单,可以在目前的时间段内把握好这个时间窗口进行充分。毕竟榜单上的人的操作基本上也是明牌的,用户粉丝互动基数大的有能力可以抢占先机。对于后期的优化,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讲,肯定是会做的。目前的策略应该是前期卷量,后期卷质。尽可能的保证自己的优势。目前我自己还没在榜,也打算尝试一下开冲🤣希望各位手下留情
metaio102
--
经历前两天Virtual的积分“黑盒”风波后,昨天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社区内的戾气愈发严重,积分的两极分化也体验的淋漓尽致。 原想着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没想到真正的大哥早在山巅藐视众生。本就作为Dev发币赚的盆满钵满,昨天让很多人破防的就是那15.5M的DAB积分。要知道昨天全网总积分是349M。15.5M是什么概念,代表着他一个人拥有全市场4.4%的份额。毫不夸张的讲,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Genesis里面套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或许对于Virtual 之前的策略来讲,不想发射的项目那么快的归零。利用小市值质押高分值的方式,能够快速缩减流通��达到币价提升。显然在上一阶段中,海外社区及大户依靠规则通过借出老币质押兑换积分,随后TP套现也是拿到了结果。但对于大家来讲看中的是平台中长期的发展。毕竟大部分的玩家都是把virtual质押了2年,或许有赌博的成分,毕竟2年时间在这个圈子里大概率都是奔着归0去的。但在Vader口中更多的是关注了 $VADER 的质押率。对于其他社区所关心的事情绝口不提。其实无论是质押Virtual 还是质押 $VADER 都是大家处于对平台的信任,很显然现在这种信任正在逐渐消耗殆尽。 或许有人想说社区太在意价格,谁又能不在意呢?毕竟都是真心白银投入进去的,也不是来做慈善的。甚至“嘴撸”都不是0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成正比难道不是最低的要求吗?质押进去解锁就是14天,如果发现有问题解除质押想要出来,中间的变化谁也无法控制。Virtual刚开始能够飞轮的原因就是因为低进高出,吸引了一大波流量。大家也都愿意去质押换取更大的收益。现在的改动却有点“渐行渐远”了。 现在不光是嘴撸成本增加,连项目的研究都比之前付出的精力要多。毕竟我们曾经经历过假的黑客松项目、真假美猴王的IRIS🤣就拿昨天的ROOM来说,本质核心逻辑不是创始人和VADER吵架。虽然超募19倍,但需要考虑目前的积分膨胀。在当下新币质押积分比例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用户都可能选择TP离场的大环境。叠加8%社区轮一个月后100%解锁。即使质押也不会太久。势必会导致币价不及预期。大热的项目开盘很美好,目前看最佳赢利点就是开盘当天,大家也都很戏谑的说质押的是“钻石手惩罚”。真的希望virtual能够改变规则,让钻石手赢一次! PS:顺便提一句,昨天依旧没有突破 8415魔咒🤣
经历前两天Virtual的积分“黑盒”风波后,昨天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社区内的戾气愈发严重,积分的两极分化也体验的淋漓尽致。
原想着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没想到真正的大哥早在山巅藐视众生。本就作为Dev发币赚的盆满钵满,昨天让很多人破防的就是那15.5M的DAB积分。要知道昨天全网总积分是349M。15.5M是什么概念,代表着他一个人拥有全市场4.4%的份额。毫不夸张的讲,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Genesis里面套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或许对于Virtual 之前的策略来讲,不想发射的项目那么快的归零。利用小市值质押高分值的方式,能够快速缩减流通��达到币价提升。显然在上一阶段中,海外社区及大户依靠规则通过借出老币质押兑换积分,随后TP套现也是拿到了结果。但对于大家来讲看中的是平台中长期的发展。毕竟大部分的玩家都是把virtual质押了2年,或许有赌博的成分,毕竟2年时间在这个圈子里大概率都是奔着归0去的。但在Vader口中更多的是关注了 $VADER 的质押率。对于其他社区所关心的事情绝口不提。其实无论是质押Virtual 还是质押 $VADER 都是大家处于对平台的信任,很显然现在这种信任正在逐渐消耗殆尽。
或许有人想说社区太在意价格,谁又能不在意呢?毕竟都是真心白银投入进去的,也不是来做慈善的。甚至“嘴撸”都不是0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成正比难道不是最低的要求吗?质押进去解锁就是14天,如果发现有问题解除质押想要出来,中间的变化谁也无法控制。Virtual刚开始能够飞轮的原因就是因为低进高出,吸引了一大波流量。大家也都愿意去质押换取更大的收益。现在的改动却有点“渐行渐远”了。
现在不光是嘴撸成本增加,连项目的研究都比之前付出的精力要多。毕竟我们曾经经历过假的黑客松项目、真假美猴王的IRIS🤣就拿昨天的ROOM来说,本质核心逻辑不是创始人和VADER吵架。虽然超募19倍,但需要考虑目前的积分膨胀。在当下新币质押积分比例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用户都可能选择TP离场的大环境。叠加8%社区轮一个月后100%解锁。即使质押也不会太久。势必会导致币价不及预期。大热的项目开盘很美好,目前看最佳赢利点就是开盘当天,大家也都很戏谑的说质押的是“钻石手惩罚”。真的希望virtual能够改变规则,让钻石手赢一次!
PS:顺便提一句,昨天依旧没有突破 8415魔咒🤣
VIRTUAL
metaio102
--
Keep building or Give up? My choice keep building Keep building 并非是一句口号,而是在它最需要你的时候能够继续“坚持”。可能大家对于我们每天在 @virtuals_io 嘴撸刷屏的行为“深恶痛绝”,但这只不过是我们Building的一种方式。正所谓有钱的捧钱场,没钱的捧人场。 大户可以通过质押为Building贡献出一份力量,但是散户在资金并没有那么充裕的情况下“嘴撸”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投资方式。正如今天凯林老师 @kaylyn_0x 的回复,他对分已无过多追求了,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其实很多时候持续的输出,确实会让灵感匮乏。而且坦率来讲特别是随着 $VADER 等一系列项目近期开跌之后,市场热度急剧下降。让本不富裕的我们更加的雪上加霜。 当所有人看完VADER昨天的推文后都觉得以后没办法一鱼多吃之后,站在我的角度反而觉得是个好事。他的举动会让内容输出更加的纯粹,利好优质内容输出者。 从个人体感而言,我认为VADER Yapping的反馈目前来看是最及时的。相比较之下新用户如果想获得Yapping分数,VADER 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同属于Yapping范畴的Virtual Yapping 可能受限于Kaito的接口更新策略,所以反馈并没有那么及时。确实能够切实感受到,多添加标签去Yap后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而未提及对应的标签,分数有明显的下降。 个人的测试结果如上图,在前两天讨论Virtual 积分分配问题时,几乎没有提及任何 $VADER 相关的内容,分数属于骤降。其实大家所追求的公平,无非就是对于内容认可的正反馈,即努力就有结果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持续Builidng的源泉。本质上讲无论是通过 Virtual获取Yapping分数,还是通过Kaito去卷榜。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利,虽然从反馈机制和反馈结果上面来看各有利弊,但我个人更喜欢追求这种快速的T+1反馈,可以通过分数来不断修正自己的操作。 目前对于 @virtuals_io 的后续还是挺有信心的,虽然市场很差,虽然RUG很多,虽然Vader过于情绪化。但是项目团队确实在做事,他们知道自己该从哪方面去切入市场,也知道每个阶段该做事情。通过资金、流量、数据来获取更大的收益。显然这些是virtual 走的更远的基石。 just do it!
Keep building or Give up?
My choice keep building
Keep building 并非是一句口号,而是在它最需要你的时候能够继续“坚持”。可能大家对于我们每天在 @virtuals_io 嘴撸刷屏的行为“深恶痛绝”,但这只不过是我们Building的一种方式。正所谓有钱的捧钱场,没钱的捧人场。
大户可以通过质押为Building贡献出一份力量,但是散户在资金并没有那么充裕的情况下“嘴撸”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投资方式。正如今天凯林老师 @kaylyn_0x 的回复,他对分已无过多追求了,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其实很多时候持续的输出,确实会让灵感匮乏。而且坦率来讲特别是随着 $VADER 等一系列项目近期开跌之后,市场热度急剧下降。让本不富裕的我们更加的雪上加霜。
当所有人看完VADER昨天的推文后都觉得以后没办法一鱼多吃之后,站在我的角度反而觉得是个好事。他的举动会让内容输出更加的纯粹,利好优质内容输出者。
从个人体感而言,我认为VADER Yapping的反馈目前来看是最及时的。相比较之下新用户如果想获得Yapping分数,VADER 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同属于Yapping范畴的Virtual Yapping 可能受限于Kaito的接口更新策略,所以反馈并没有那么及时。确实能够切实感受到,多添加标签去Yap后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而未提及对应的标签,分数有明显的下降。
个人的测试结果如上图,在前两天讨论Virtual 积分分配问题时,几乎没有提及任何 $VADER 相关的内容,分数属于骤降。其实大家所追求的公平,无非就是对于内容认可的正反馈,即努力就有结果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持续Builidng的源泉。本质上讲无论是通过 Virtual获取Yapping分数,还是通过Kaito去卷榜。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利,虽然从反馈机制和反馈结果上面来看各有利弊,但我个人更喜欢追求这种快速的T+1反馈,可以通过分数来不断修正自己的操作。
目前对于 @virtuals_io 的后续还是挺有信心的,虽然市场很差,虽然RUG很多,虽然Vader过于情绪化。但是项目团队确实在做事,他们知道自己该从哪方面去切入市场,也知道每个阶段该做事情。通过资金、流量、数据来获取更大的收益。显然这些是virtual 走的更远的基石。
just do it!
VIRTUAL
metaio102
--
开卷考试交白卷! 昨天对于Virtual 积分的一些疑惑,也是得到了官方的关注。在萨萨的解答下,也是对积分获取有了新的理解。 原来答案在白皮书里面都有,自己理解确实存在一定偏差。 总结一下 1️⃣首先明确的一点是在Virtual的设置中并没有中英文权重之分。 2️⃣Yapping的分数看中inner circle的互动,如果你和yap 榜单上的top yapper互动也是有分的。 3️⃣目前Yapping奖励中要特别注意净买入点的乘数 昨天在萨萨的推文中也有提到很高分的背后是净买入的乘数,原来老师们是真的理解规则“偷撸”版。 我们在“嘴撸”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Virtual获得积分,随后将积分及Virtual投入换取新的代理代币。等待代理代币解锁后,选择将代理代币出售。 嘴撸≠0撸的核心是Yapping的净买入点乘数,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在嘴撸的同时需要买点币。传统的嘴撸变现基本上已经属于半淘汰的状态,而已经获利的人会明显感觉没有净买入系数的加成。昨天也复盘了一下 @vvickym2 拿2万分Yapping的细节,也是在前几天买了一些 $IRIS 。所以她的奖励系数是正数,目前看来净买入的系数加成还是挺高的。 同时更新的有二级质押购买乘数,在昨天看完 @xnm05010 的推文后,也是通过实测证明低市值代币的乘数占比及积分获取的数量,远比其他代币性价比高。 更多时候理解规则才是我们应该在现阶段做的,虽然积分在膨胀。还是要尽可能多的让自己的增速追上“通胀”的速度。当然昨天的反馈官方也有很认真的再看,希望能有所改变,让规则更加透明公平。一起走下去,Virtual !
开卷考试交白卷!
昨天对于Virtual 积分的一些疑惑,也是得到了官方的关注。在萨萨的解答下,也是对积分获取有了新的理解。
原来答案在白皮书里面都有,自己理解确实存在一定偏差。
总结一下
1️⃣首先明确的一点是在Virtual的设置中并没有中英文权重之分。
2️⃣Yapping的分数看中inner circle的互动,如果你和yap 榜单上的top yapper互动也是有分的。
3️⃣目前Yapping奖励中要特别注意净买入点的乘数
昨天在萨萨的推文中也有提到很高分的背后是净买入的乘数,原来老师们是真的理解规则“偷撸”版。
我们在“嘴撸”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Virtual获得积分,随后将积分及Virtual投入换取新的代理代币。等待代理代币解锁后,选择将代理代币出售。
嘴撸≠0撸的核心是Yapping的净买入点乘数,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在嘴撸的同时需要买点币。传统的嘴撸变现基本上已经属于半淘汰的状态,而已经获利的人会明显感觉没有净买入系数的加成。昨天也复盘了一下 @vvickym2 拿2万分Yapping的细节,也是在前几天买了一些 $IRIS 。所以她的奖励系数是正数,目前看来净买入的系数加成还是挺高的。
同时更新的有二级质押购买乘数,在昨天看完 @xnm05010 的推文后,也是通过实测证明低市值代币的乘数占比及积分获取的数量,远比其他代币性价比高。
更多时候理解规则才是我们应该在现阶段做的,虽然积分在膨胀。还是要尽可能多的让自己的增速追上“通胀”的速度。当然昨天的反馈官方也有很认真的再看,希望能有所改变,让规则更加透明公平。一起走下去,Virtual !
VIRTUAL
metaio102
--
真的好想问一句,分都去哪了??? 整理了一下最近7天的数据,基本上Yapping的积分总量数据处于高通胀状态。之前的复盘中,6月1日的数据全网总量差不多在400万分一天,到6月13日已经突破了800万分。短短12天内,总发放量从数据看已经翻倍。 而对比自己个人的数据,6月1日我的积分是在11000左右,全部来源都是Yapping,当时还没有推出 $VADER 的质押。昨天的数据算上Vader质押的500分,才10941分。 对我个人感知来讲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只不过Virtual Yapping 积分和 VADER Yapping积分此起彼伏。昨天Virtual Yapping分数跌破8000,而VADER 的分数从前天的1000上涨到2700总体量是在增加的。 其实明面上分数都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已经少一半了啊。你总量发放在那,我参与项目也是根据全网投入总量计算,看上去在11000左右徘徊,实际投入效率已经被稀释走了一半。带着这个问题,我去研究了一下海外Yaps的账户习惯,甚至有一些刚开始加入十多天的账户每天Yapping都是2-3万。 我看了一下推文内容,基本上就是无休止的virtual,沿用官方的标签 $VADER @VaderResearch @Vader_AI_ 不停地去刷评论。水文每天3篇左右,其实互动也比较少。难道这就是官方所谓需要的喋喋不休?还是说英文区的权重本身就比中文区要高?算法语言优化的限制性决定了中文区发展? 中文区无论像 @kaylyn_0x 这样的老OG还是像 @0x_Zazakoi 这样的新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建设着社区,到头来却比不过高度刷屏的”水军“账号?难道非要让我们每天组团去各种评论开刷?才能达到喋喋不休的目的?还是干脆直接写个机器人,抓取最新的内容自动取评论获取积分?所谓的按照内容质量给分数的标准又在哪里?什么内容是优质什么内容是不优质啊? 很多没有破0的yapping 大家都在用心去输出,只是因为没有流量没有互动就很难破0,而外区获取积分就这么容易? 最后想问一个问题, @virtuals_io 到底是希望我们写还是不写?来自群友的灵魂发问,写的时候一天给5-6000分,过个周末两天没写,一天给20000?甚至昨天@csybeiding 提到的,20天没Yapping的账号,积分增长了四倍。 你可以给分,但是你要给的有理有据有逻辑啊?你把分都给谁了啊?难道你希望水军账号统治virtual的Yapping? @VaderResearch
真的好想问一句,分都去哪了???
整理了一下最近7天的数据,基本上Yapping的积分总量数据处于高通胀状态。之前的复盘中,6月1日的数据全网总量差不多在400万分一天,到6月13日已经突破了800万分。短短12天内,总发放量从数据看已经翻倍。
而对比自己个人的数据,6月1日我的积分是在11000左右,全部来源都是Yapping,当时还没有推出 $VADER 的质押。昨天的数据算上Vader质押的500分,才10941分。
对我个人感知来讲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只不过Virtual Yapping 积分和 VADER Yapping积分此起彼伏。昨天Virtual Yapping分数跌破8000,而VADER 的分数从前天的1000上涨到2700总体量是在增加的。
其实明面上分数都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已经少一半了啊。你总量发放在那,我参与项目也是根据全网投入总量计算,看上去在11000左右徘徊,实际投入效率已经被稀释走了一半。带着这个问题,我去研究了一下海外Yaps的账户习惯,甚至有一些刚开始加入十多天的账户每天Yapping都是2-3万。
我看了一下推文内容,基本上就是无休止的virtual,沿用官方的标签 $VADER @VaderResearch @Vader_AI_ 不停地去刷评论。水文每天3篇左右,其实互动也比较少。难道这就是官方所谓需要的喋喋不休?还是说英文区的权重本身就比中文区要高?算法语言优化的限制性决定了中文区发展?
中文区无论像 @kaylyn_0x 这样的老OG还是像 @0x_Zazakoi 这样的新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建设着社区,到头来却比不过高度刷屏的”水军“账号?难道非要让我们每天组团去各种评论开刷?才能达到喋喋不休的目的?还是干脆直接写个机器人,抓取最新的内容自动取评论获取积分?所谓的按照内容质量给分数的标准又在哪里?什么内容是优质什么内容是不优质啊?
很多没有破0的yapping 大家都在用心去输出,只是因为没有流量没有互动就很难破0,而外区获取积分就这么容易?
最后想问一个问题, @virtuals_io 到底是希望我们写还是不写?来自群友的灵魂发问,写的时候一天给5-6000分,过个周末两天没写,一天给20000?甚至昨天@csybeiding 提到的,20天没Yapping的账号,积分增长了四倍。
你可以给分,但是你要给的有理有据有逻辑啊?你把分都给谁了啊?难道你希望水军账号统治virtual的Yapping?
@VaderResearch
metaio102
--
今天又是喜闻乐见的8415🤣 如果Virtual Yapping 不是档位记分,我直接吃! 基本上8415这个数字已经维持了很多天了,如果按照动态标准去进行积分计算。我这几天的推文数据一定是随机变化的,按正常来讲计算的分数也应属随机。根据目前自身感受的积分计算规则,Virtual Yapping的整体计算规则应属于综合权重评定积分制,且此制度与Kaito榜单排名无关联。部分Kaito未在榜的用户,都有高额的积分。对于收录用户采用档位计分,根据系统内置排名进行积分分配。分配机制采取定额制,不同排名对应不同的积分。所以也比较好理解对于Yapping积分一直是0的原因,是每日综合排名并未达到系统发分的“基础”,目前看到最低的Yapping分数差不多是250的档位,之前一直以为是“收录制”。目前来看依旧是排名制,只不过排名由综合系数判定。“坚持”的意义不在于让系统收录,而是提升整体综合排名系数。 昨天的 $VADER Yapping积分实际收入差不多是500分,相比较之前是降低的。按照最新的积分分配机制,每天前1000的用户会获得VADER Yapping积分。 目前算法机制其实拆接下来是三个系统的Agent综合分。 1️⃣Yaps 的积分评定,按照Kaito的算法进行计算。 2️⃣Arbus 积分,按照Arbus算法进行计算。 3️⃣ VADER Agent ,按照自身算法进行计算。 权重值而言,前两项占比为70%。VADER Agent占比30%。对于新用户而言,会在VADER更有优势。 其实大家都觉得挺卷的,如果如上猜想都正确。那么对于Virtual Yapping来讲老用户的优势其实是“兜底”,目前如果按照整体的积分总量进行计算,越早输出Virtual 相关的内容,获得Yapping 档位越靠前分值越多,越晚输出Virtual 相关内容的除非内容质量相对优质,整体积分上升速度快且在每日排名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获得对应的积分。此猜想也可以从通过侧面因素证明,比如某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输出Virtual 相关的内容,但依旧可以获得Yapping积分,甚至出现积分增加的情况。说明目前的排名制是以一定时间周期作为计算基础,周期内排名决定积分因素。 VADER 的积分因为是刚上线的机制,所以对于新用户来讲更有优势。其实我每天基本上属于日更,也不算特别卷。有部分刚开始嘴撸的兄弟,每天输出VADER的频率其实在我之上。对应的他们的VADER Yapping积分也在我之上,且目前随着 $VADER 质押率的上升,嘴撸的用户越来越多。排名变动率大,导致每天获得VADER Yapping的积分变化也很大。下周应该是个分水岭,等榜单出现后只会更卷,聪明的人在这几天应该加强输出频率,给自己定榜拿到先发优势。 再说回一个老生常谈的中英文权重问题,其实中文区嘴撸的用户对比英文区确实是少,目前初步的猜想应该是在AI 算法进行Agent 打分的时候,语言学习和辨别的逻辑是以英文逻辑为基础的,英语语法更容易让系统学习。而中文区这边有的时候喜欢引经据典和用梗,我们看上去觉得文章有质量有深度,其实AI算法并不一定能理解。还有高频词堆砌的问题,如果以单篇推文为维度,同质化内容如果输出过多,也有可能导致算法“降权“。看上去我们一直在喋喋不休,其实在AI眼中可能就是废话太多。说到底文章的内容质量还是所谓的”人际关系治理“,虽然减少对转赞评的权重,但以kaito为例,ICT和ECT获取积分的方式就不尽相同,判定文章是否有质量,对于不同用户的评定标准可能也不一样。但如果AI自己对文章有自主意识的”评定“,那么要研究的就是怎么让AI喜欢了🤣
今天又是喜闻乐见的8415🤣
如果Virtual Yapping 不是档位记分,我直接吃!
基本上8415这个数字已经维持了很多天了,如果按照动态标准去进行积分计算。我这几天的推文数据一定是随机变化的,按正常来讲计算的分数也应属随机。根据目前自身感受的积分计算规则,Virtual Yapping的整体计算规则应属于综合权重评定积分制,且此制度与Kaito榜单排名无关联。部分Kaito未在榜的用户,都有高额的积分。对于收录用户采用档位计分,根据系统内置排名进行积分分配。分配机制采取定额制,不同排名对应不同的积分。所以也比较好理解对于Yapping积分一直是0的原因,是每日综合排名并未达到系统发分的“基础”,目前看到最低的Yapping分数差不多是250的档位,之前一直以为是“收录制”。目前来看依旧是排名制,只不过排名由综合系数判定。“坚持”的意义不在于让系统收录,而是提升整体综合排名系数。
昨天的 $VADER Yapping积分实际收入差不多是500分,相比较之前是降低的。按照最新的积分分配机制,每天前1000的用户会获得VADER Yapping积分。
目前算法机制其实拆接下来是三个系统的Agent综合分。
1️⃣Yaps 的积分评定,按照Kaito的算法进行计算。
2️⃣Arbus 积分,按照Arbus算法进行计算。
3️⃣ VADER Agent ,按照自身算法进行计算。
权重值而言,前两项占比为70%。VADER Agent占比30%。对于新用户而言,会在VADER更有优势。
其实大家都觉得挺卷的,如果如上猜想都正确。那么对于Virtual Yapping来讲老用户的优势其实是“兜底”,目前如果按照整体的积分总量进行计算,越早输出Virtual 相关的内容,获得Yapping 档位越靠前分值越多,越晚输出Virtual 相关内容的除非内容质量相对优质,整体积分上升速度快且在每日排名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获得对应的积分。此猜想也可以从通过侧面因素证明,比如某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输出Virtual 相关的内容,但依旧可以获得Yapping积分,甚至出现积分增加的情况。说明目前的排名制是以一定时间周期作为计算基础,周期内排名决定积分因素。
VADER 的积分因为是刚上线的机制,所以对于新用户来讲更有优势。其实我每天基本上属于日更,也不算特别卷。有部分刚开始嘴撸的兄弟,每天输出VADER的频率其实在我之上。对应的他们的VADER Yapping积分也在我之上,且目前随着 $VADER 质押率的上升,嘴撸的用户越来越多。排名变动率大,导致每天获得VADER Yapping的积分变化也很大。下周应该是个分水岭,等榜单出现后只会更卷,聪明的人在这几天应该加强输出频率,给自己定榜拿到先发优势。
再说回一个老生常谈的中英文权重问题,其实中文区嘴撸的用户对比英文区确实是少,目前初步的猜想应该是在AI 算法进行Agent 打分的时候,语言学习和辨别的逻辑是以英文逻辑为基础的,英语语法更容易让系统学习。而中文区这边有的时候喜欢引经据典和用梗,我们看上去觉得文章有质量有深度,其实AI算法并不一定能理解。还有高频词堆砌的问题,如果以单篇推文为维度,同质化内容如果输出过多,也有可能导致算法“降权“。看上去我们一直在喋喋不休,其实在AI眼中可能就是废话太多。说到底文章的内容质量还是所谓的”人际关系治理“,虽然减少对转赞评的权重,但以kaito为例,ICT和ECT获取积分的方式就不尽相同,判定文章是否有质量,对于不同用户的评定标准可能也不一样。但如果AI自己对文章有自主意识的”评定“,那么要研究的就是怎么让AI喜欢了🤣
metaio102
--
前两天一直在吐槽Vader Yapping 的积分机制,因为黑盒的缘故导致自己的账号基本属于被“ban”的状态。原以为Virtual @virtuals_io 是M属性,骂两句根本不给分。 而 @VaderResearch 在昨天第四日的 $VADER 积分专题中首次提到了修复的问题。社区应该拥有这种“透明度”,毕竟信任度是社区发展的基石。 从用户感知角度来讲刚开始的两天给到的积分确实有点过于夸张了,我在基础分都比较高的情况下拿到的分数都非常少。以至于在前期都打算日更专题改为“新人贴”。通过这两天数据测试,发现积分有明显的正向修复回正。 以下是我本人自从 @Vader_AI_ 上线Vader Yapping积分后 4天的Yapping数据。 得出以下结论和思考,仅供大家做Yapping参考 1️⃣从Virtual Yapping 数据可以得知,我有三天的数据都是8415,其中有一天数据比较好到了9277。其实这也是对应的Yapping的奖励档位,也就是意味着数据好坏最终的定榜并非按照每日数据来进行判定,因为我每日推文的数据其实随机性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只可能说明,我的Yapping奖励在“某一档”,而档位是根据历史数据综合计算出来的排名。同档位的用户Yapping 数量一致。否则我的分数也应该随机性变化,连续出现三个8415的概率简直是比买彩票概率还低。 2️⃣以上Vader Yapping 的积分,质押技术都是10000个 $VADER ,对应的积分差不多是500分。也就是意味着我最近四天,Vader 真实积分分别是700、200、1300、2000。从我自己的自身感知来讲,前两天一定出了问题,否则在1.25奖励基数存在且持续输出的情况下,不涨反降的情况出现的概率几乎为0,正数正系数增长绝对不会出现倒扣的情况。从昨天到今天2天的数据印证了这个说法,持续的增长,从0到1的这种感觉,才是Keep Building的动力源泉。所以“坚持”依旧很重要。 3️⃣当然值得注意的是 @VaderResearch 也提过,从昨天开始VADER Yapping 奖励的是排名前1000的用户。 假设一种真实梯度的猜想,比如我现在的真实Yapping积分获取是2000分,那么相同质押数量的情况下,VADER分数比我高的一定在VADER自身的榜单排名比我高,所以导致积分在我之上。 我虽然留下了羡慕的泪水😭但是还是想给这一部分用户说,记得珍惜机会。也就是意味着在现阶段的算法中,你的内容要比我的内容优质,如果VADER的内容���每天输出中持续增长,那么Virtual Yapping 对你而言可能就没那么重要,Vader Yapping 就是属于你的路。 同时公布的信息还有下周之前会准备好Yapping的排行榜。规则会更加的“透明”,可以参考在榜用户对Virtual 或 VADER 讨论的风格,进行“模仿学习”让算法更加喜欢你。 希望大家都能在参与virtual 的过程中有所收益。
前两天一直在吐槽Vader Yapping 的积分机制,因为黑盒的缘故导致自己的账号基本属于被“ban”的状态。原以为Virtual @virtuals_io 是M属性,骂两句根本不给分。
而 @VaderResearch 在昨天第四日的 $VADER 积分专题中首次提到了修复的问题。社区应该拥有这种“透明度”,毕竟信任度是社区发展的基石。
从用户感知角度来讲刚开始的两天给到的积分确实有点过于夸张了,我在基础分都比较高的情况下拿到的分数都非常少。以至于在前期都打算日更专题改为“新人贴”。通过这两天数据测试,发现积分有明显的正向修复回正。
以下是我本人自从 @Vader_AI_ 上线Vader Yapping积分后 4天的Yapping数据。
得出以下结论和思考,仅供大家做Yapping参考
1️⃣从Virtual Yapping 数据可以得知,我有三天的数据都是8415,其中有一天数据比较好到了9277。其实这也是对应的Yapping的奖励档位,也就是意味着数据好坏最终的定榜并非按照每日数据来进行判定,因为我每日推文的数据其实随机性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只可能说明,我的Yapping奖励在“某一档”,而档位是根据历史数据综合计算出来的排名。同档位的用户Yapping 数量一致。否则我的分数也应该随机性变化,连续出现三个8415的概率简直是比买彩票概率还低。
2️⃣以上Vader Yapping 的积分,质押技术都是10000个 $VADER ,对应的积分差不多是500分。也就是意味着我最近四天,Vader 真实积分分别是700、200、1300、2000。从我自己的自身感知来讲,前两天一定出了问题,否则在1.25奖励基数存在且持续输出的情况下,不涨反降的情况出现的概率几乎为0,正数正系数增长绝对不会出现倒扣的情况。从昨天到今天2天的数据印证了这个说法,持续的增长,从0到1的这种感觉,才是Keep Building的动力源泉。所以“坚持”依旧很重要。
3️⃣当然值得注意的是 @VaderResearch 也提过,从昨天开始VADER Yapping 奖励的是排名前1000的用户。
假设一种真实梯度的猜想,比如我现在的真实Yapping积分获取是2000分,那么相同质押数量的情况下,VADER分数比我高的一定在VADER自身的榜单排名比我高,所以导致积分在我之上。
我虽然留下了羡慕的泪水😭但是还是想给这一部分用户说,记得珍惜机会。也就是意味着在现阶段的算法中,你的内容要比我的内容优质,如果VADER的内容���每天输出中持续增长,那么Virtual Yapping 对你而言可能就没那么重要,Vader Yapping 就是属于你的路。
同时公布的信息还有下周之前会准备好Yapping的排行榜。规则会更加的“透明”,可以参考在榜用户对Virtual 或 VADER 讨论的风格,进行“模仿学习”让算法更加喜欢你。
希望大家都能在参与virtual 的过程中有所收益。
metaio102
--
Binance BSC生态上线MVB第八期项目MEET48 @meet_48 表现还算挺不错的,毕竟是AI+FANS赛道头把交椅。在研究项目的时候发现女性用户占比好高,甚至有很多社区女性自己在打Call,社区氛围相当不错。项目拥有超过500人团队人数也是首屈一指。MEET48应该也算的上是Blockchain中最大规模的Web3应用团队之一。 作为BNB Chain生态系统中的首个 AI 偶像平台,MEET48所构建的生态是真正粉丝经济的代表。传统粉丝经济的商业逻辑是“偶像-粉丝-商品/演出”,偶像通过演唱会、周边IP授权变现。粉丝对自己爱豆大部分的都是自己的情感投资,而MEET48把投资变成了共创。投票、等级、打榜等行为与实际收益挂钩,能够决定虚拟偶像的成长路径,换句话说真正做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偶像的成功离不开粉丝的支持。而粉丝的回报又与偶像的成功息息相关。 其实对于MEET48在平台上的架构可以分为以下三层,第一层是通过偶像动态、直播、训练过程等内容供给,提供内容层。第二层是通过投票、打榜、点赞等社交任务支持的互动层。第三层是以应援币、NFT、通证等组成的交易层。通过“情感驱动+链上赋能”为核心,让粉丝经济进入“价值共创”时代。 在技术侧,MEET48采用自研多动态大模型驱动了平台在AI UGC方向的发展,降低了用户的生产准入门槛,激发用户的创作热情。大模型可以融合语音、动作、表情等多模态数据,一键生成虚拟人表演的内容。同时Maas编辑器可以集成模型调用、编辑、风格于一体的全流程编辑工具,用户基本上在家就可以自主创作。以AI UGC为核心,MEET48完全构建起内容孵化平台。形成以用户为中心、AI为工具、虚拟偶像为载体的新业态。AI不再是工作中的辅助工具,更多的成为了用户的“内容合伙人”。让每个人实现属于自己的明星梦。 对于后期的项目也很值得期待,从MEET48发币后除计划优化Mars Protocol发射平台,还计划推出“AI劲舞团”限量测试,并上线两款Web3游戏《赏金猎鱼》和《链富翁》。AI劲舞团则通过$IDOL和虚拟人音乐舞蹈LLM和AI Agent技术,打造全生态大型社区游戏,游戏将以$IDOL为主要代币,于Q3启动限量测试。作为一个覆盖娱乐、社交、创作与资产化的全球化AI驱动Web3生态,项目的后续进展值得期待!
Binance BSC生态上线MVB第八期项目MEET48 @meet_48 表现还算挺不错的,毕竟是AI+FANS赛道头把交椅。在研究项目的时候发现女性用户占比好高,甚至有很多社区女性自己在打Call,社区氛围相当不错。项目拥有超过500人团队人数也是首屈一指。MEET48应该也算的上是Blockchain中最大规模的Web3应用团队之一。
作为BNB Chain生态系统中的首个 AI 偶像平台,MEET48所构建的生态是真正粉丝经济的代表。传统粉丝经济的商业逻辑是“偶像-粉丝-商品/演出”,偶像通过演唱会、周边IP授权变现。粉丝对自己爱豆大部分的都是自己的情感投资,而MEET48把投资变成了共创。投票、等级、打榜等行为与实际收益挂钩,能够决定虚拟偶像的成长路径,换句话说真正做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偶像的成功离不开粉丝的支持。而粉丝的回报又与偶像的成功息息相关。
其实对于MEET48在平台上的架构可以分为以下三层,第一层是通过偶像动态、直播、训练过程等内容供给,提供内容层。第二层是通过投票、打榜、点赞等社交任务支持的互动层。第三层是以应援币、NFT、通证等组成的交易层。通过“情感驱动+链上赋能”为核心,让粉丝经济进入“价值共创”时代。
在技术侧,MEET48采用自研多动态大模型驱动了平台在AI UGC方向的发展,降低了用户的生产准入门槛,激发用户的创作热情。大模型可以融合语音、动作、表情等多模态数据,一键生成虚拟人表演的内容。同时Maas编辑器可以集成模型调用、编辑、风格于一体的全流程编辑工具,用户基本上在家就可以自主创作。以AI UGC为核心,MEET48完全构建起内容孵化平台。形成以用户为中心、AI为工具、虚拟偶像为载体的新业态。AI不再是工作中的辅助工具,更多的成为了用户的“内容合伙人”。让每个人实现属于自己的明星梦。
对于后期的项目也很值得期待,从MEET48发币后除计划优化Mars Protocol发射平台,还计划推出“AI劲舞团”限量测试,并上线两款Web3游戏《赏金猎鱼》和《链富翁》。AI劲舞团则通过$IDOL和虚拟人音乐舞蹈LLM和AI Agent技术,打造全生态大型社区游戏,游戏将以$IDOL为主要代币,于Q3启动限量测试。作为一个覆盖娱乐、社交、创作与资产化的全球化AI驱动Web3生态,项目的后续进展值得期待!
IDOL
metaio102
--
跟各位精神股东们汇报一下昨天的操作! 在投入策略方面,昨天在积分到账的第一时间选择了梭哈。把自己通过在Yapping 账号最近积累的164009分全部梭哈给了 $IRIS ,一共最终收到了48007个币。 💰 $IRIS 收益 项目投入资金为8 Virtual 退回2.56 Virtual 实际扣除 5.44 Virtual 按昨日均价2.1U进行计算 实际成本约等于11.4U 获得48007 $IRIS 📈目前可卖 2351.5U 按昨日所有人平均能卖出的高点市值80M 计算 可卖出3761.6 U 💥 目前ROI =206.2X 80M ROI=329.9X 🧠按时间线复盘一下昨天的操作 18:00 领完代币之后在群里吐槽了一下 $VADER 的M属性,毕竟前两天真的给的分太少了。昨天相对来说还是做了回人。虽然 @Vader_AI_ 只给了1861分,去掉质押的500分,实际是1300分。远比前天的200分要多,能有增长自己已经心满意足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吐槽 @VaderResearch 产生了作用,反正系统能优化对大家都是好事。 20:00左右那个时候还没开盘,和 @famer_dy 小农老师聊了一下自己的策略,基本上也算的上是行知合一。开盘后第一时间把币去做了LP,大概做了一个小时收益能有个30%左右的收益。 因为昨天也是刚对Yapping 收益推出了更新,后面也是通过利润复投了一部分的代币。 目前的状态是持币,也没有去质押。毕竟感觉180天确实有点太久了,当然身边的很多老师也是在第一时间砸出选择TP10天。但是对于目前手上这个Yapping账号,之前也质押了一堆其他的币,TP10天的代价确实有点大。自己的大号质押Virtual 套保的账户,可能会选择等币价上升给自己送进小黑屋。 按照对VIrtual的了解,毕竟是ETH的第一个项目。后续应该是有动作的,无论是空投还是其他的奖励。否则直接成了流动性死局。毕竟大家也不傻没必要对着“纸面富贵”如此执着。说实话半年的代币我真的拿不住,再不能套保的情况下三个月差不多就是我的极限了。剩余的利润资金,打算直接换成Virtual继续质押。今天Virtual的价格也是跌下来了,有部分用户也选择获利离场了。后续的策略应该是利润复投Virtual短期质押拿Vevirtual的奖励,等Virtual价格上去做等额的套保。平时的Virtual空投补贴自己的套保资费。 对于 $VADER 还在考虑要不要加一点,目前质押量确实很高,且大部分都是一年时间。不过还是要看一下后续的生态定位,共勉!
跟各位精神股东们汇报一下昨天的操作!
在投入策略方面,昨天在积分到账的第一时间选择了梭哈。把自己通过在Yapping 账号最近积累的164009分全部梭哈给了 $IRIS ,一共最终收到了48007个币。
💰 $IRIS 收益
项目投入资金为8 Virtual 退回2.56 Virtual
实际扣除 5.44 Virtual 按昨日均价2.1U进行计算
实际成本约等于11.4U
获得48007 $IRIS
📈目前可卖 2351.5U
按昨日所有人平均能卖出的高点市值80M 计算
可卖出3761.6 U
💥 目前ROI =206.2X 80M ROI=329.9X
🧠按时间线复盘一下昨天的操作
18:00 领完代币之后在群里吐槽了一下 $VADER 的M属性,毕竟前两天真的给的分太少了。昨天相对来说还是做了回人。虽然 @Vader_AI_ 只给了1861分,去掉质押的500分,实际是1300分。远比前天的200分要多,能有增长自己已经心满意足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吐槽 @VaderResearch 产生了作用,反正系统能优化对大家都是好事。
20:00左右那个时候还没开盘,和 @famer_dy 小农老师聊了一下自己的策略,基本上也算的上是行知合一。开盘后第一时间把币去做了LP,大概做了一个小时收益能有个30%左右的收益。
因为昨天也是刚对Yapping 收益推出了更新,后面也是通过利润复投了一部分的代币。
目前的状态是持币,也没有去质押。毕竟感觉180天确实有点太久了,当然身边的很多老师也是在第一时间砸出选择TP10天。但是对于目前手上这个Yapping账号,之前也质押了一堆其他的币,TP10天的代价确实有点大。自己的大号质押Virtual 套保的账户,可能会选择等币价上升给自己送进小黑屋。
按照对VIrtual的了解,毕竟是ETH的第一个项目。后续应该是有动作的,无论是空投还是其他的奖励。否则直接成了流动性死局。毕竟大家也不傻没必要对着“纸面富贵”如此执着。说实话半年的代币我真的拿不住,再不能套保的情况下三个月差不多就是我的极限了。剩余的利润资金,打算直接换成Virtual继续质押。今天Virtual的价格也是跌下来了,有部分用户也选择获利离场了。后续的策略应该是利润复投Virtual短期质押拿Vevirtual的奖励,等Virtual价格上去做等额的套保。平时的Virtual空投补贴自己的套保资费。
对于 $VADER 还在考虑要不要加一点,目前质押量确实很高,且大部分都是一年时间。不过还是要看一下后续的生态定位,共勉!
VIRTUAL
metaio102
--
易燃易爆炸!!! 真的是太离谱了,原以为前天的按照官方公布的计算公式来算 $VADER Yapping积分已经挺离谱的了,没想到昨天晚上更新积分更抽象了。 前天的@Vader_AI_ Vader积分是1207分,质押10000个 $VADER 差不多有500分。实际通过Yapping获得的积分差不多700分。 昨天的Vader 积分是786分,如果去掉质押的500积分。实际Vader Yapping积分就200多分。 这和官方描述的实在是有很大的差别,还记得官方公布持续Yapping 的1.25倍系数奖励,按照实际计算显然没有。说实话实在不知道怎么把这个说法给圆过去,我愿称自己为反向上分第一人。 昨天也问了一下凯林老师 @kaylyn_0x ,他的分数差别也很大。从第一天的8000分,到第二天的1000分。我实在是觉得过于抽象,按理来说算法初期是逐步叠加的过程,而Vader Agent的算法让人很难以理解。这还怎么突破算法和黑盒?持续building 换来的就是这? 对此情况@VaderResearch 给到的解释是:由于我们今天奖励了更多的观众,因此您收到的 Vader Yapping 积分可能比昨天少。 不是哥们?你要不看看你自己说的话?你从9000分到8000分是比昨天少一点。从8000到1000也是少一点?你的算法呢?你的计算公式呢?你对外公布的所有信息呢?当真玩那套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说回到近期热度最高的 $IRIS 昨晚也是上演了“真假美猴王”的三重奏,当真是小小的我们有大大的梦? 为了蹭 $IRIS 的热度真的是不遗余力,要么是同样的头像,要么是差不多的名字。不过喊了这么久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实在ETH上吧,毕竟是Virtual 在eth的第一个项目。 虽然也有很多兄弟打错,好在官方比较及时的纠正错误,退回了对应的积分。相比较之下也算是间接挽损。 目前真的 $IRIS 已经超募18X了,我自己的策略打算在今天下午拿到积分后全部梭哈打满。虽然想了一下如果按照分均收益计算可能不如明天的黑客松项目 $BAIBY ,但是毕竟是Eth上的第一个项目。如果后期Virtual 持续在Eth生态发力,那么选择参与 $IRIS 一定不会错。毕竟在Base的优质项目有前车之鉴,虽然解锁时间是182天,说不定也会有后续的空投和其他玩法。开盘的二级建议先看看,考虑一个性价比。部分高积分的大户看到182天的锁定时间,肯定会选择直接砸盘TP,毕竟对比下来性价比高的多。如果实在想接,要么有实力的科学家,第一时间梭进去然后套利。要么就是大户砸完,等跌下来吃个二段。这当然是我自己的想法,具体操作还得看实际情况。
易燃易爆炸!!!
真的是太离谱了,原以为前天的按照官方公布的计算公式来算 $VADER Yapping积分已经挺离谱的了,没想到昨天晚上更新积分更抽象了。
前天的@Vader_AI_ Vader积分是1207分,质押10000个 $VADER 差不多有500分。实际通过Yapping获得的积分差不多700分。
昨天的Vader 积分是786分,如果去掉质押的500积分。实际Vader Yapping积分就200多分。
这和官方描述的实在是有很大的差别,还记得官方公布持续Yapping 的1.25倍系数奖励,按照实际计算显然没有。说实话实在不知道怎么把这个说法给圆过去,我愿称自己为反向上分第一人。
昨天也问了一下凯林老师 @kaylyn_0x ,他的分数差别也很大。从第一天的8000分,到第二天的1000分。我实在是觉得过于抽象,按理来说算法初期是逐步叠加的过程,而Vader Agent的算法让人很难以理解。这还怎么突破算法和黑盒?持续building 换来的就是这?
对此情况@VaderResearch 给到的解释是:由于我们今天奖励了更多的观众,因此您收到的 Vader Yapping 积分可能比昨天少。
不是哥们?你要不看看你自己说的话?你从9000分到8000分是比昨天少一点。从8000到1000也是少一点?你的算法呢?你的计算公式呢?你对外公布的所有信息呢?当真玩那套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说回到近期热度最高的 $IRIS 昨晚也是上演了“真假美猴王”的三重奏,当真是小小的我们有大大的梦?
为了蹭 $IRIS 的热度真的是不遗余力,要么是同样的头像,要么是差不多的名字。不过喊了这么久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实在ETH上吧,毕竟是Virtual 在eth的第一个项目。
虽然也有很多兄弟打错,好在官方比较及时的纠正错误,退回了对应的积分。相比较之下也算是间接挽损。
目前真的 $IRIS 已经超募18X了,我自己的策略打算在今天下午拿到积分后全部梭哈打满。虽然想了一下如果按照分均收益计算可能不如明天的黑客松项目 $BAIBY ,但是毕竟是Eth上的第一个项目。如果后期Virtual 持续在Eth生态发力,那么选择参与 $IRIS 一定不会错。毕竟在Base的优质项目有前车之鉴,虽然解锁时间是182天,说不定也会有后续的空投和其他玩法。开盘的二级建议先看看,考虑一个性价比。部分高积分的大户看到182天的锁定时间,肯定会选择直接砸盘TP,毕竟对比下来性价比高的多。如果实在想接,要么有实力的科学家,第一时间梭进去然后套利。要么就是大户砸完,等跌下来吃个二段。这当然是我自己的想法,具体操作还得看实际情况。
metaio102
--
自从Bnalpha与Sonic SVM @SonicSVM 深度合作后,最近也是开始关注Sonic上的项目。基本上看一个生态的基建,除了看交易Dex的流动性外,最重要的就是看自身的Defi生态。 目前看到项目质地比较好的有@chaos_Fi ,毕竟是 Sonic Mobius 黑客松总冠军,同时Sonic SVM是Solana生态的项目@Solana_zh 。成为 Sonic 生态中 LSD 协议的亮点之一。由 StaFi LSaaS 技术驱动。用户质押 SONIC 可获得可流通的 sSONIC,实现质押与流动性的双重收益。 在生态中也是解决了游戏“预付”的问题,在于FoMoney的合作中。可以通过集成sSonic作为支付货币,用户在前端质押Sonic 即可获得sSonic。也就是意味着用户在获得Sonic质押收益的同时可以无缝集成到SONIC网络中的各种Gamefi和Defi应用中。用户最终在前台无感支付,后台通过Sonic的质押收益结算。原有的Gamefi游戏基本上都是存币到账户然后用的时候直接交互,而且怕有的时候提不到链上,大部分时间资金肯定是有富裕的。在不使用资金的情况下对于生态来讲是变相锁仓,但用户却损失了这个时间段内的质押收益。在Chaos的技术推动下,对于游戏玩家极其友好。不过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多人因为这个机制冲动消费。 当前想要参与Chaos最好的方式,我认为是通过Zealy任务获得$CHAOS和IDO分配。总奖励包含1000万Chaos空投及20%IDO资格。 目前Zealy的榜单只有3000多名用户,还不算特别卷可以参与。在任务类型方面,基础任务做完后面基本上就是简单的每日签到获取积分和推特社交任务。 基础任务 1️⃣加入DC 2️⃣加入TG 3️⃣关注推特 4️⃣提交质押sonic的钱包 后续的任务基本上都是在钱包提交后才能进行交互。 任务包括每日签到、Sonic检查、点赞转发推特、推特名称中添加符号、将“$sSONIC”添加到X bio中,后续还有一些合作方的Zealy关注任务及用户邀请。 感兴趣的可以参与一下!
自从Bnalpha与Sonic SVM @SonicSVM 深度合作后,最近也是开始关注Sonic上的项目。基本上看一个生态的基建,除了看交易Dex的流动性外,最重要的就是看自身的Defi生态。
目前看到项目质地比较好的有@chaos_Fi ,毕竟是 Sonic Mobius 黑客松总冠军,同时Sonic SVM是Solana生态的项目@Solana_zh 。成为 Sonic 生态中 LSD 协议的亮点之一。由 StaFi LSaaS 技术驱动。用户质押 SONIC 可获得可流通的 sSONIC,实现质押与流动性的双重收益。
在生态中也是解决了游戏“预付”的问题,在于FoMoney的合作中。可以通过集成sSonic作为支付货币,用户在前端质押Sonic 即可获得sSonic。也就是意味着用户在获得Sonic质押收益的同时可以无缝集成到SONIC网络中的各种Gamefi和Defi应用中。用户最终在前台无感支付,后台通过Sonic的质押收益结算。原有的Gamefi游戏基本上都是存币到账户然后用的时候直接交互,而且怕有的时候提不到链上,大部分时间资金肯定是有富裕的。在不使用资金的情况下对于生态来讲是变相锁仓,但用户却损失了这个时间段内的质押收益。在Chaos的技术推动下,对于游戏玩家极其友好。不过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多人因为这个机制冲动消费。
当前想要参与Chaos最好的方式,我认为是通过Zealy任务获得$CHAOS和IDO分配。总奖励包含1000万Chaos空投及20%IDO资格。
目前Zealy的榜单只有3000多名用户,还不算特别卷可以参与。在任务类型方面,基础任务做完后面基本上就是简单的每日签到获取积分和推特社交任务。
基础任务
1️⃣加入DC
2️⃣加入TG
3️⃣关注推特
4️⃣提交质押sonic的钱包
后续的任务基本上都是在钱包提交后才能进行交互。
任务包括每日签到、Sonic检查、点赞转发推特、推特名称中添加符号、将“$sSONIC”添加到X bio中,后续还有一些合作方的Zealy关注任务及用户邀请。
感兴趣的可以参与一下!
SONIC
SOL
metaio102
--
Virtual 虐我千百遍 我待Virtual如初恋 $VADER 是前天开始的,分是昨天没得🤣 可算是理解了 @VaderResearch 说的Cookie的榜单和VADER Yapping 实际排名大相径庭。昨天出分前看见Cookie榜单还在前排的还在暗暗自喜的我,出分后要多难受有多难受。现在的我只想让Cookie把我从榜单上下了😭 “想要让人亡,必先让人狂” 其实自己的Virtual Yapping分数一直还算中上的水平,即使是算法改变后基本上每天也有一万多的积分。在“自作聪明”的提前去提各种 $VADER 的话题,直至出分前也依旧以为自己是前排,出分后成了“落榜美术生”。 押中了所有的题目,理解了所有的题意。最终却考了0分! 相比较各位老师的高分,而我就是那个 $VADER 新人。昨天去掉 $VADER 的积分的500分,实际VADER Yapping是700分。 很多老师昨天都在7-8000分,自己也和凯林老师 @kaylyn_0x 做了一下对比。如果按照目前公布的VADER Yapping 算法,大概率自己是被黑盒了。 Kaito 的榜单 我和凯琳老师基本差不多,都在四十多名。如果按照Yaps的基础分数,对比下来我也是比他高的。 Arbus score 的分数我在100分左右,对比其他的用户应该是要高一些的。 这两项的总分占比按照@VaderResearch 的说法,应该是占比到了70%。剩余30%的权重来自于Agent代理评估得分,自认为自己的内容数据还可以,但是确实分数非常低。 其实按照目前1.25的系数来计算,差距会拉开的非常大。初始分数低即使系数高,后面的分数增长也没有第一天的“优等生”拿得多。不过也算是给自己提了个醒,摆正一下自己的位置。从今天起开始更新VADER Yapping 的分数增长,通过自己在 @Vader_AI_ 内容上面的调整,争取让自己突破黑盒。看看自己从700分能增长到多少分。同时也可以和更多新人一起builidng,建设Virtual!
Virtual 虐我千百遍 我待Virtual如初恋
$VADER 是前天开始的,分是昨天没得🤣 可算是理解了 @VaderResearch 说的Cookie的榜单和VADER Yapping 实际排名大相径庭。昨天出分前看见Cookie榜单还在前排的还在暗暗自喜的我,出分后要多难受有多难受。现在的我只想让Cookie把我从榜单上下了😭
“想要让人亡,必先让人狂”
其实自己的Virtual Yapping分数一直还算中上的水平,即使是算法改变后基本上每天也有一万多的积分。在“自作聪明”的提前去提各种 $VADER 的话题,直至出分前也依旧以为自己是前排,出分后成了“落榜美术生”。
押中了所有的题目,理解了所有的题意。最终却考了0分!
相比较各位老师的高分,而我就是那个 $VADER 新人。昨天去掉 $VADER 的积分的500分,实际VADER Yapping是700分。
很多老师昨天都在7-8000分,自己也和凯林老师 @kaylyn_0x 做了一下对比。如果按照目前公布的VADER Yapping 算法,大概率自己是被黑盒了。
Kaito 的榜单 我和凯琳老师基本差不多,都在四十多名。如果按照Yaps的基础分数,对比下来我也是比他高的。 Arbus score 的分数我在100分左右,对比其他的用户应该是要高一些的。
这两项的总分占比按照@VaderResearch 的说法,应该是占比到了70%。剩余30%的权重来自于Agent代理评估得分,自认为自己的内容数据还可以,但是确实分数非常低。
其实按照目前1.25的系数来计算,差距会拉开的非常大。初始分数低即使系数高,后面的分数增长也没有第一天的“优等生”拿得多。不过也算是给自己提了个醒,摆正一下自己的位置。从今天起开始更新VADER Yapping 的分数增长,通过自己在 @Vader_AI_ 内容上面的调整,争取让自己突破黑盒。看看自己从700分能增长到多少分。同时也可以和更多新人一起builidng,建设Virtual!
metaio102
--
时下Depin的赛道热度居��不下,我也在寻找能够穿越牛熊的项目。大家口中说的最多的Building,到底在Depin赛道需要建设什么?其实毋庸置疑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也看了好多项目。比较感兴趣的是去中心化云基础设施平台。 众所周知,对于web3来讲核心需求是去中心化计算、存储和网络。而Decloud是最底层的基础设施。简单来讲Decloud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水、电、气”。对于区块链节点的同步需要依赖于存储和带宽,而目前大热的AI项目部署也需要GPU服务,大家用的最多的dapp背后也需要服务器来支撑,这一切的需求都可以通过全栈去中心化云来实现。 对于全栈去中心化云最重要的是在不依赖中心化云厂商也能够覆盖计算、存储、网络、数据、身份与安全等所有组件的去中心化架构。而独立的针对每一个单独的需求都有自己的代表项目,也给大家做了总结。 能够同时兼容以上所有需求且独立运行的项目,目前来看项目质地最好的就是ICN @ICN_Protocol ,毕竟在5月22日小米背后的金主NGP Capital以4.7亿美元估值战略投资ICN。说起NGP就不得不提他历史的投资标的,耳熟能详的Lime、Helium、小米等多项目都有它的身影。主要投资轮次基本上都在A-C轮,主要涵盖网络安全、边缘云、工业技术、企业软件等领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道理一点也不假。就那Helium来说,Depin领域非常优质且可落地的项目,目前的市值也有540M。如果说Helium是NGP在depin领域投资的起点,那么ICN一定是其投资的变革拐点,此次他们选择下注“去中心化云计算”赛道。 ICN的强势不仅仅来自于强大的投资机构,背后的底气更多的是自身的造血功能。根据公开信息披露,在2024年已经有超过1000家的付费企业用户,年收入超过500万美元。这个成绩放在web2也算是初创独角兽企业了,并非大家思考中的PPT项目。毕竟上一轮有很多PPT项目有强大背景投资,到现在还没落地的比比皆是。但是做基建能支撑中心化存储、结算和网络是人们实打实能够看到的。投资逻辑也不过如此,所谓眼见为虚耳听为实。最重要的是让人看的见。 其实仔细研究过后,对ICN的预期说是web3的AWS其实也不为过,目前来讲ICN是最接近全栈的 DeCloud 项目之一,三层结构既去中心化又能够实现高效协作。 1️⃣资源提供层Scaler Node 可以提供提供物理计算资源(CPU/GPU)、存储(NVMe)、带宽等基础服务的节点,为Web3应用、AI模型提供真正的运行环境。 2️⃣协议安全层 HyperNode 可以对资源提供层进行质量把控,本身不提供计算资源,只能监控、验证和惩罚独立节点。最大程度保证ICN运行过程中资源调度的透明性和稳定性。 3️⃣开发者部署层 Builder SDK 可以在ICN上快速部署去中心化服务,为后期生态多样性和兼容性提供保障。 ICN能够将物理资源、网络服务、可应用组合的路径打通是对构建Web3的“去中心化AWS”核心。 最近他们的代币 $ICNT 也是快TGE了,之前没有做银河任务及测试网的,可以参与一下最近的“嘴撸”。 在官网https://t.co/PR0R6bdsC2 进行注册,选择国家后链接自己的老钱包,随后进行推特任务及DC任务。后续发推带 #ICNTWorldDomination 标签。 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官推 @ICN_Protocol 和中文官推 @ICN_China 。
时下Depin的赛道热度居��不下,我也在寻找能够穿越牛熊的项目。大家口中说的最多的Building,到底在Depin赛道需要建设什么?其实毋庸置疑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也看了好多项目。比较感兴趣的是去中心化云基础设施平台。
众所周知,对于web3来讲核心需求是去中心化计算、存储和网络。而Decloud是最底层的基础设施。简单来讲Decloud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水、电、气”。对于区块链节点的同步需要依赖于存储和带宽,而目前大热的AI项目部署也需要GPU服务,大家用的最多的dapp背后也需要服务器来支撑,这一切的需求都可以通过全栈去中心化云来实现。
对于全栈去中心化云最重要的是在不依赖中心化云厂商也能够覆盖计算、存储、网络、数据、身份与安全等所有组件的去中心化架构。而独立的针对每一个单独的需求都有自己的代表项目,也给大家做了总结。
能够同时兼容以上所有需求且独立运行的项目,目前来看项目质地最好的就是ICN @ICN_Protocol ,毕竟在5月22日小米背后的金主NGP Capital以4.7亿美元估值战略投资ICN。说起NGP就不得不提他历史的投资标的,耳熟能详的Lime、Helium、小米等多项目都有它的身影。主要投资轮次基本上都在A-C轮,主要涵盖网络安全、边缘云、工业技术、企业软件等领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道理一点也不假。就那Helium来说,Depin领域非常优质且可落地的项目,目前的市值也有540M。如果说Helium是NGP在depin领域投资的起点,那么ICN一定是其投资的变革拐点,此次他们选择下注“去中心化云计算”赛道。
ICN的强势不仅仅来自于强大的投资机构,背后的底气更多的是自身的造血功能。根据公开信息披露,在2024年已经有超过1000家的付费企业用户,年收入超过500万美元。这个成绩放在web2也算是初创独角兽企业了,并非大家思考中的PPT项目。毕竟上一轮有很多PPT项目有强大背景投资,到现在还没落地的比比皆是。但是做基建能支撑中心化存储、结算和网络是人们实打实能够看到的。投资逻辑也不过如此,所谓眼见为虚耳听为实。最重要的是让人看的见。
其实仔细研究过后,对ICN的预期说是web3的AWS其实也不为过,目前来讲ICN是最接近全栈的 DeCloud 项目之一,三层结构既去中心化又能够实现高效协作。
1️⃣资源提供层Scaler Node 可以提供提供物理计算资源(CPU/GPU)、存储(NVMe)、带宽等基础服务的节点,为Web3应用、AI模型提供真正的运行环境。
2️⃣协议安全层 HyperNode 可以对资源提供层进行质量把控,本身不提供计算资源,只能监控、验证和惩罚独立节点。最大程度保证ICN运行过程中资源调度的透明性和稳定性。
3️⃣开发者部署层 Builder SDK 可以在ICN上快速部署去中心化服务,为后期生态多样性和兼容性提供保障。
ICN能够将物理资源、网络服务、可应用组合的路径打通是对构建Web3的“去中心化AWS”核心。
最近他们的代币 $ICNT 也是快TGE了,之前没有做银河任务及测试网的,可以参与一下最近的“嘴撸”。
在官网https://t.co/PR0R6bdsC2 进行注册,选择国家后链接自己的老钱包,随后进行推特任务及DC任务。后续发推带 #ICNTWorldDomination 标签。
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官推 @ICN_Protocol 和中文官推 @ICN_China 。
Login to explore more contents
Login
Explore the latest crypto news
⚡️ Be a part of the latests discussions in crypto
💬 Interact with your favorite creators
👍 Enjoy content that interests you
Email / Phone number
Sign Up
Login
Trending Topics
BTC120kVs125kToday
678,537 views
3,888 Discussing
USCryptoWeek
5.8M views
27,549 Discussing
MemecoinSentiment
2.1M views
20,791 Discussing
View More
Latest News
Ethereum's Historic High Marks True Bull Market, Says Zhusu
--
Solana DEX Trading Volume Reaches $3.153 Billion in 24 Hours
--
Brazilian Central Bank Service Provider Faces Cyberattack, Funds Frozen
--
Click Holdings Plans $100 Million Cryptocurrency Reserve for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
BNB Chain Foundation Acquires InfinityGround Assets
--
View More
Sitemap
Cookie Preferences
Platform T&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