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期波動頻繁的市場中,最能反映投資者真實行爲的,不是價格,而是鏈上地址的動態變化。
以下四張來自鏈上原始數據的模型,揭示了過去30天比特幣資金在不同羣體間的流動狀況,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市場結構的窗口。
一、清倉地址:理性減倉,而非恐慌出逃

(圖一)
在過去30天內,約有180萬個地址選擇清空比特幣持倉。這一波清倉行爲與10月的價格回調高度吻合,但與2024年8月和2025年2月的拋售浪潮相比,規模明顯更小。這意味着市場並未出現“恐慌性逃離”,更多是階段性獲利了結的結果。投資者並沒有因短期回調而失去信心,反而呈現出“高位理性減倉”的特徵。
二、減持地址:結構性分歧的體現

(圖二)
在過去30天內“持幣減少”的地址數量。該指標與價格高度相關,當BTC創出新高後,部分投資者傾向兌現收益,導致減持地址上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迴調中,這類地址數量出現顯著下降,顯示出市場分歧的同時,也反映資金出逃的壓力有限。
三、持幣未動:長期信念者的堅守

(圖三)
在過去30天前,持有且至今未發生變化的地址羣體。這一羣體是比特幣市場最穩定的核心力量,也被稱爲“HODL族”。他們的比例在本月仍在上升,即使面對劇烈波動,也選擇長期持有。這種“堅定不動搖”的結構是支撐BTC長期上漲的底層邏輯之一,表明信念盤依舊強大。
四、新增地址:資金邊際動力不足

(圖四)
過去30天首次持有比特幣的新地址數量。雖然10月有所回升,但仍明顯低於2024年3月與12月的FOMO階段。這說明新資金的流入節奏放緩,市場雖然維持高位,但缺乏顯著的新增買盤推動。
五、結論:健康震盪,而非走熊!
綜合四張圖的信號,當前比特幣市場的結構仍屬健康。儘管短期資金存在輪動和分歧,但沒有出現系統性拋售。持幣不動者的比例持續上升,說明市場信心尚未被動搖。唯一值得關注的是,新入場資金仍顯不足,若想推動下一輪趨勢性上行,我們需要看到“新增地址持續增長”與“增持者規模擴大”的共振信號。#加密市场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