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這麼久,到底見頂了沒?

7月14日,隨着比特幣價格達到創紀錄的123200,長期投資者開始加快離場的速度。根據Glassnode數據,7月14日-7月15日,長期投資者高位兌現28億美元的比特幣,導致長期/短期投資者的持倉比率今年首次在高位出現斷崖式下跌。歷史數據表明,當長期持有者拋售伴隨籌碼由巨鯨流向散戶時,行情見頂概率達到100%。因此,本輪長期投資者的持續拋售引發了市場極大的擔憂!

然而,過去一週,儘管100-1K BTC持幣者加速拋售,且10K以上巨鯨出現小幅減持,但1K-10K羣體大幅增持,抵消了大型和小型巨鯨的拋壓。因此,巨鯨羣體的總持倉規模並沒有減少,只是分佈上呈現向中間層集中的態勢。若以10BTC作爲劃分標準,可清晰觀察到籌碼流向的兩極分化:

高淨值持幣者(>10BTC)持續增持,而小規模投資者(<10BTC)則加速減持。

當然,7天仍舊是一個偏短期的觀察窗口,畢竟歷史上大型巨鯨一旦進入派發週期,通常都會持續數月。但可以肯定的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趨勢的形成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趨勢瓦解亦是如此。只有當抱團隊伍中的“叛徒”累積到一定的數量,趨勢纔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因此,即便市場已經接近階段性的頂部,衝頂的動作至少還會持續1到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