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執行長首度表態,積極探索穩定幣發行計畫

花旗集團執行長範潔恩(Jane Fraser)在該行 2025 年第二季財報電話會議中首度公開表示,正在考慮發行自家穩定幣。

範潔恩在問答環節中明確指出:「我們正在研究發行花旗穩定幣的可能性,但更重要的是代幣化存款產業,我們在這方面非常活躍。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絕佳機會。」

她強調,花旗將數位資產視為金融業更廣泛數位化進程的下一步。並同時表示,花旗的策略重點在於滿足客戶對無縫跨境、多銀行、全天候解決方案的需求,並內建合規、報告和會計功能。

花旗目前正在四個關鍵產業推進數位資產業務:穩定幣準備金管理、法定貨幣與數位貨幣間的出入金服務、加密貨幣託管服務,以及代幣化存款。其中,代幣化存款被範潔恩稱為該行目前最活躍的產業。

研究團隊看好前景,預估 2030 年市場規模達 3.7 兆美元

花旗自家研究團隊對穩定幣市場前景極為樂觀,預測 2025 年可能成為區塊鏈採用的關鍵年份,主要由穩定幣成長推動。研究報告指出,到 2030 年,主要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市場規模可能成長至 3.7 兆美元。

根據 DefiLlama 數據顯示,目前穩定幣市場總市值為 2,570 億美元,較 2024 年 7 月 16 日的 1,633 億美元大幅成長 58%。穩定幣因其便利性、速度和簡易性,被許多觀察家視為加密貨幣首個主流應用案例,已被全球企業和個人廣泛採用於交易和跨境支付。

穩定幣-市值圖源:DefiLlama 穩定幣市場總市值為 2,570 億美元

摩根大通同步跟進,傳統銀行競相佈局數位資產

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也在同一天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表達類似立場。儘管戴蒙長期對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但他承認:「我們將參與摩根大通存款代幣和穩定幣業務,以便理解和精通這個產業。」

戴蒙表示,摩根大通進入穩定幣產業部分是受到金融科技公司競爭推動,這些公司正試圖複製傳統金融系統的功能。他坦言:「我們的競爭對手正試圖找到進入支付系統和獎勵計畫的方法,我們必須對此保持警覺。而保持警覺的方法就是參與其中。」

延伸閱讀
愛嫌又愛做?摩根大通CEO:穩定幣真沒必要,但市場需要我就發

據(華爾街日報)5 月報導,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在內的大型銀行集團曾考慮發行聯合穩定幣。如今花旗和摩根大通都選擇各自發展,顯示傳統金融機構對數位資產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推動銀行產業進入穩定幣產業的另一個因素是美國監管環境的改善。(GENIUS 法案)旨在監管穩定幣及其發行商,已通過參議院並正在眾議院審議中。美國總統川普在國會「加密貨幣週」期間呼籲通過該法案,認為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有助於增強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延伸閱讀
美國加密週受挫!眾議院程序性投票未通過,三大法案投票延期了?

本篇內容由加密 Agent 匯總各方資訊生成、(加密城市)審稿與編輯,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請勿視為投資建議。

『花旗CEO:考慮發穩定幣、代幣化存款!銀行加密戰國時代來臨?』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