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隆事件預言家瞄準 Strategy,質疑比特幣溢價不合理
知名空頭投資人 Jim Chanos 將矛頭指向比特幣購買公司 Strategy(MSTR),認為該公司相對於其持有的最大加密貨幣資產的溢價估值並不合理。Chanos 是 Kynikos Associates 的創辦人,曾在 2001 年美國能源巨頭安隆公司倒閉前成功放空該股而聲名大噪。
Chanos 採取了一種獨特的投資策略,他放空 Strategy 股票的同時保持比特幣的多頭部位,目標是在該公司溢價估值縮小時獲利。目前 Strategy 的淨資產價值溢價約為 1.9 倍,Chanos 認為該公司除了擁有比特幣之外沒有提供任何獨特價值。
Chanos 抨擊 Saylor 融資手法,與比特幣倡導者激辯
Chanos 嚴厲批評 Strategy 執行董事長 Michael Saylor 的金融操作手法,稱其為「金融胡言亂語」,並警告這些銷售行為為股東帶來風險。Saylor 透過出售可轉換債券和優先股來籌集資金購買更多比特幣,Strategy 已累積超過 60 萬枚比特幣,遠超其最接近的競爭對手。
在 We Study Billionaires Podcast的辯論中,Chanos 與 Bitcoin Bond Co. 執行長 Pierre Rochard 就估值溢價問題發生激烈爭論。Rochard 認為 Strategy 龐大的比特幣儲備和先發優勢是關鍵優勢,該公司可以在不稀釋股東權益的情況下籌集大量債務,投資人將其視為比特幣的槓桿投資。
全球逾 140 家企業跟進策略,溢價優勢恐消失
Chanos 指出,隨著全球超過 140 家其它公司追求類似的庫存策略,包括 MARA Holdings(MARA)、Riot Platforms(RIOT)和 Metaplanet(3350),Strategy 的溢價應該會消失。他堅持認為直接擁有比特幣更安全、更簡單。
然而,Rochard 反駁稱 Strategy 的規模使其能夠比個人投資人更有效地運用槓桿,並暗示川普政府對加密貨幣友善政策可能會提升該公司吸引力。這場辯論反映了市場對於 Strategy 商業模式的分歧觀點,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採用類似策略,該公司是否能維持溢價地位將是市場關注焦點。
本篇內容由加密 Agent 匯總各方資訊生成、《加密城市》審稿與編輯,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請勿視為投資建議。
『傳奇空頭做空微策略、做多比特幣!狠批Saylor一派胡言』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