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以太坊十周年

Просмотров: 2.7M
5,156 обсуждают
布鲁卡卡西
--
以太坊十周年 可以打一个防身 成本一刀 为什么打 因为web3精神 链上记录 虽然不值钱 已经几十万个 但我还会打 现在的羊毛都是推特,dc,抽奖 所以作弊成本很低 仅此记录web3羊毛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纪念我逝去的青春 #以太坊十周年
以太坊十周年
可以打一个防身
成本一刀
为什么打
因为web3精神
链上记录
虽然不值钱
已经几十万个
但我还会打
现在的羊毛都是推特,dc,抽奖
所以作弊成本很低
仅此记录web3羊毛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纪念我逝去的青春
#以太坊十周年
Млрд
ETHUSDT
Закрыто
PnL
+90.89USDT
Dorethea Nelsen oWzO:
给个链接也参加一下
以太坊十周年火炬NFT免费铸造!!一转眼在行都干五六年从最开始摸索向各种线交学费,唉!现在好不容易走出来了回忆过去都是辛酸苦辣,现在十周年自愿带两个兄弟一起作战!!#以太坊十周年
以太坊十周年火炬NFT免费铸造!!一转眼在行都干五六年从最开始摸索向各种线交学费,唉!现在好不容易走出来了回忆过去都是辛酸苦辣,现在十周年自愿带两个兄弟一起作战!!#以太坊十周年
争口气:
一起干
我与以太坊的八年首先祝贺以太坊 10 周年的生日! 距离我注册的第一个以太坊钱包时间已经正好过去了 8 年时间。 过去有个说法,说人类平均每 7 年就会有一次大规模的细胞更新的替换。 确实,从细胞的角度来说,我早已不是我。 以太坊却依然是以太坊。 我的最早以太坊钱包仍然健在,甚至当年留在钱包里的剩的一点零钱,居然都原地增长了 10 倍。 彼时彼刻,我就在家里码字,在探讨以太坊; 此时此刻,很难想象,我依然坐在原地,在探讨以太坊。 先说说我自己。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比特币的忠诚支持者,但是我不算是 BTC maxi ( 翻译过来大概相当于追星的唯粉。我不是唯粉 ),我也喜欢以太坊、BNB 和 Solana,并且乐于研究它们。 我第一个以太坊钱包,其实并非 MetaMask,而是一个远古钱包叫做 My ether wallet,这个钱包过于原始,因为我每次登录都要先上传一个文件,叫做 keystore,然后输入密码解锁那个文件,才能使用它。 我之所以想要注册一个以太坊的钱包,是因为当时的我想买一只加密猫。 当时两只猫可以生孩子,有些猫有稀缺特征,每只猫的生产速度也不同,这样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然后供大家炒作。 而我第一次用 MetaMask 则要追溯到 2020 年,当时是为了炒算法稳定币的鼻祖叫 AMPL,它的特点是如果涨过 1 块钱,就会给每个人印钱。如果跌破 1 块钱,它就会从每个人余额里扣钱,通过调节供需来达到稳定币的效果。 两个钱包,实际上是两个时代的缩影,事实上,我把以太坊大体上分为 4 个时代: 第 0 时代(2015-2016):以太坊诞生第 1 时代(2017-2019):ICO 时代第 2 时代(2020-2022):DeFi 时代第 3 时代(2023-2025):LST 时代第 4 时代(2025- 今):资产时代 第 1 时代:ICO 时代 以太坊在 2015-2016,其实只有一招,就是智能合约。当时这绝对算新鲜玩意,因为其他山寨,例如瑞波币、莱特币都没有这东西。 当然了,人们对于智能合约的开发也是非常浅薄的,直到 2017 年,大概大家只用它来发币。 毕竟,我特么还用 My ether wallet 这种反人类的钱包呢,怎么可能发展出 Dapp 呢? 但是,能发币这一项就够了。过去想要发个币,需要修改代码(例如把 Bitcoin 几个字改成 Litecoin),需要找矿工来支持,需要时时监控网络的稳定,麻烦极了。 至少 80% 的人们只是想要一个币来炒而已,根本不甚在意它的底层机制究竟是什么(现在甚至连叙事都越来越不重要了,很后悔当年的我,没有及时通透地理解这句话)。 而以太坊,完美地承接了这一需求,所以成为了当年的绝对超新星。 我印象很深,国内颁布九四加密禁令的时候,以太坊价格是 1400 RMB,而半年之后,以太坊达到了 1400 USD! 以太坊这次的高点价格,本质上,是由供需勾起的 FOMO 情绪。 试想,你每天都要在群里参加 1-3 个公募 ICO,每个都需要以太坊,打到智能合约里,打进去了就赚 3-100 倍,你怎么能不囤积一点以太坊呢? 当然,那一次以太坊的结账也是同样猝不及防。 我经常和我的朋友分享,当年太空链和英雄链破发的故事。太空链是把区块链节点发射到太空里去,英雄链则是所谓东南亚赌场老板发布的赌博链。 当年这两个项目应该算是 ICO 时代的天王级项目,结果 18 年初却双双破发,标志着破发潮的开始。 而当大家发现,之前用以太坊融资的项目纷纷开始套现以太,同时,用以太坊参加 ICO 加入一个亏一个,自然也开始慢慢倾销以太坊。 所以,以太坊在 2019 年居然被砸到了 80 美金一个,可谓是真正的绝望之谷底。 其实我也不能免俗,我并不是那种在持续阴跌时,依然保持信仰的真正的 E 卫兵。 保持写作确实一个好习惯,有助于留下自我反省的工具。我看了一下我在 18 年 3 月,以太坊大概 400 美金,在以太坊低谷期也同样发表文章,质疑过以太坊的价值——只能发 ICO,那么 ICO 结账了,以太坊还能干什么? 当时的评论区确实有高人,有一位叫 LionStar 的人一针见血地反驳道: 「2018 年才是以太坊刚刚起步的开始罢了,以太坊社区的人自己都知道以太坊现在没有什么延展性也没有什么性能,一切还早。以太坊的宏大愿景 2018 年才会迈出第一步,POS,sharding,plasma,truebit,状态通道,swarm,零知识证明等等一大堆东西还没应用上去,五年后再看以太坊的发展情况。还有,绝大多数炒币的,看法都是建立在价格上的而已,价格涨了就吊,价格跌了就不行,这种思想不仅可怕而且没什么意义。技术和发展前景才决定真正的价值,而价格最终会趋近于真正的价值。」 黑色幽默的是,以上内容,除了 PoS 和零知识证明之外,全部都失败了。 当然,这也是以太坊最令人欣赏的一点,就是它是一个开放的框架,它允许各种团队尝试各种各样的思路,比如说上文说的——sharding,plasma,truebit,状态通道,swarm 这些。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来自社区,大家各抒己见并且为之付出努力,这是互联网精神以及开源软件精神的最佳体现。 不停的、自由的试错,才有以太坊的今天。 以太坊整个社区实际上是两条主线。 一条是技术,提升以太坊自己性能; 二条是应用,围绕以太坊做出应用。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在以太坊陷入低谷后,没想到 DeFi 却缓缓拉开了帷幕。 第 2 时代:DeFi 时代 一切开始于 2020 年 Compound 宣布开始补贴存款者和借贷者,人们惊讶的发现,原来以太坊上真能做出有意义的应用,而不是加密猫这种仅有观赏意义的无聊小游戏。 而且,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居然能够比传统的应用更好。更便宜的借贷成本,更高的存款利息。甚至一度出现了「补贴>借款利息」导致电表倒转的情况。 现在人们习以为常,但是当时的人们大呼震撼。 要知道当时其他比较火的币,都是什么分布式存储,甚至太阳能大麻币游戏链之类的为了创造而创造出来的东西,以太坊却有一个能够超越传统应用的东西,那就非常炫酷了,堪称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另外 ICO 也不全是泡沫,它带来了一些新东西,我们现在每天在使用的 AAVE 的前身 EthLend,也来自于远古的 ICO 时代。 于是乎,以太坊破而后立,DeFi 时代正式开始。 DeFi 同样引起了供需的变化,因为无论是 Uniswap 还是 Sushiswap 都需要大量的以太坊作为 LP,它让以太坊的需求量急剧提升。 拿着以太坊,随便挖点什么,承担一点点无常,都可以获得动辄年化 100% 以上 APR,这样的利率,谁能不心动呢。 随着 DeFi 对于以太坊的剧烈需求,以太坊先是爬上 4100,随后在 21 年抵达 4800 历史高点。这里面包含着人们(包括我)对于以太坊能吃掉传统金融的畅想。 然而,和 ICO 不同的是,21 年的以太坊面临着群狼环伺,DeFi 诞生于以太坊,但是福音很快就传到了竞争链。以太坊的竞争对手,费用更廉价,性能更快。ICO 时代,Gas 费的差距并不明显,而 DeFi 时代,贵族链三个字绝对是对以太坊最差的广告,而不是赞美。 时间转眼到了 22 年,Luna——很难称之为 DeFi,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庞氏。它的轰然倒下,带崩了市场,带走了 FTX 和 3AC,也带崩了这些机构深度参与的 DeFi 热潮,犹如当头棒喝地扼住了 DeFi 夏天。 和曾经的 ICO 类似,由于供需关系的反向改变,人们不再参与流动性挖矿,以太坊也开始进入了漫长的下跌通道。尤其是和 BTC 的汇率下跌,更让无数人梦碎。 DeFi 兴则以太兴,DeFi 衰自然以太也很难硬,尤其是在其它链都在主打 1 分钱以下的手续费时。 为什么这些年,以太坊在大力推进 L2 战略而非 L1 扩容战略? 我想你看到这里大概也明白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以太坊必须立刻马上原地,减缓 DeFi 的离开,哪怕不惜有碍于自己主网的地位。于是大量的 L2 诞生于这个时刻。 有 Arb OP ZK 这种开创性的,有 Base Mantle OPBNB 这种机构领衔的,有 Metis 这种妈妈链,也有 Taiko 这种新奇想法的,还有 Uni 这种应用主导的。 以太坊需要的不是一个漫长落地的方案,而是一个非常快速、非常简单、不惜饮鸩止渴的立刻马上原地扩容方案,选来选去那就是 L2。 事实证明,L2 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它们彻底夯实了 EVM 这块金字招牌,没有让大量 DeFi 的开发者由于费率流失到生态之外。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资金和用户尽管离开了 ETH 主网,但是至少: (1)没去竞争对手那里; (2)没有催生出更多的竞争对手。 试想,如果没有 L2 战略,Coinbase 一定会发行自己的链,这是人性。但是有了 L2,至少名义上 Base Uni 等等依然奉以太坊为「天下共主」。 只要 EVM 不倒,以太坊不会输。 第 3 时代:LST 时代 接下来是以太坊的第三篇章,也是行情最差的一个篇章。 继 ICO 时代、DeFi 时代,以太坊接下来进入了 LST 时代。 伴随着上海升级,以太坊的转 PoS 彻底成功,从 TVL 角度来说,Lido 崛起,EtherFi 崛起,无数的 ETH LST 如雨后春笋涌出。 每一个新时代,都会有上一个时代浓浓的时代烙印,你就去 DeFillama 看吧,如今以太坊上排名靠前的 DeFi 基本是 LST 或者 LST 的附属单位。 什么是 LST 的附属单位? 比如说循环贷,EtherFi 的循环贷可以轻松做到以太坊本位 10% 以上收益率 (感兴趣可以 DM 我交流)。但是「贷」需要一个借款场所,所以 AAVE 和 Morpho 大量的 TVL 实际上是来源于循环贷的需求,所以它们虽然是 DeFi,我比喻它们为 LST 附属单位。 DeFi 助推了 LST 的诞生,LST 成为了 DeFi 目前的最大客户。 说个题外话。我们的公司 Ebunker 也是成立于此时,2022 年的 9 月 15 日,这天也是以太坊 PoS 成功 merge 的日子。 直到今天,已经有超过 40w 枚以太坊,以非托管的形式,跑在我们的节点上,这是令我相当满意当时做出的决定。 毕竟,每一个 E 子卫兵,都想付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卫以太坊的安全(我是通过跑节点的方式)。 说回正题,细心的话,你可以发现,我刚才一直在强调「供需剧变影响了以太坊的价格」。 但是 LST (包括非托管 Staking)没有带来供需关系的改善,Lido 的 ETH 利率长期维持在 3%,EtherFi 稍高能到 3.5%,但是这已经是极限了。 无论是 EigenLayer 还是后面其他的 re-staking,都没有改变这个基准利率的本质。 但是就像大家每天盼着美国降息一样,这个 3% 的基准利率,甚至也神奇地额外压制了以太坊这个虚拟国家的虚拟经济活动。 以太坊的 gas fee 开始变低(当然也离不开 L1 扩容以及 L2 战略的努力),但是上面的经济活动却依然很萧条。 这和历史上 2 次发生的——供需关系失衡——如出一辙。 所以,LST 没有成为一个 summer,而是伴随着以太坊一路下跌。 因为,3% 的利率这不构成大户买入以太坊的理由,最多能够延缓它们出售。不过也依然要感谢 LST,因为很多大户朋友都把以太坊存入 Staking,至少没有砸出类似于 19 年那样 80 美金的黄金坑。 第 4 时代:资产时代 幸好,继比特币之后,以太坊也成功登上了美国的现货 ETF,这让以太坊短暂的 hype 了一下,其实,这里就已经掀开了以太坊的第 4 个大篇章——资产时代。 从另类资产变成主流资产的过程是漫长的,就这样,大家看着 ETH/BTC 汇率逐步跌到 0.02 以下,以太坊遭遇了第三次「大质疑」。 其实,全场都应该感谢那个男人,就是 Saylor,发明了伟大的微策略玩法。 企业先是买入比特币 / 以太坊,凭借这些手握资产增发股票和发行债务,进而买入更多的比特币 / 以太坊,继续发行更多的股票和借出更多的债券,然后买入更更多的比特币 / 以太坊。 微策略在比特币中获得的成功,给了以太坊社区灵感。 由 Consensys 领衔的圈内资本主导的 sharplink,以及由木头姐扶持的传统资金代表的 bitmine,开始争夺以太坊微策略龙头的位置。 它们以及一众模仿者,成功点燃了这次美股 - 加密货币的共振联动。 是的,没错,这一次又改变了以太坊的供需关系。 机构在大手笔真市价买入以太坊,而且和以前一样,LST 时代也同样起到了奠基效果,大量的 Staking 锁住了大量以太坊浮筹的流动性,自然成就了此时此刻币股联动的 FOMO。 当然,这同样离不开长期以来,以太坊留给圈内、传统资金的好印象。 V 神没有炫出豪车别墅,也没有站台山寨骗局,而是在持续思考技术如何影响以太坊的未来,例如 ZKVM,隐私,L1 简化等等。 甚至从来没有在推特上提及过 sbet 或者 bitmine 一次。 以太坊能被市场选中,能够迎来这个第 4 时代,就是以太坊和 V 神多年以来积累的商誉和口碑。 可以说,V 神是我对于认同以太坊价值观的重要一环。 最后 如 Binji 所说,以太坊这条网络,已经平稳运行 10 年,3650 个日夜,没有任何中断和维护窗口。 在这段时间里: Facebook 宕机了 14 个小时;AWS Kinesis 冻结了 17 个小时;Cloudflare 关闭了 19 个数据中心。 是啊,以太坊的鲁棒性令人着迷。 我希望,当然我也相信,我依然能够在 10 年后,依然在推特上分析关于以太坊的一切。 以太坊十周年生日快乐! #以太坊十周年 #稳定币热潮

我与以太坊的八年

首先祝贺以太坊 10 周年的生日!
距离我注册的第一个以太坊钱包时间已经正好过去了 8 年时间。
过去有个说法,说人类平均每 7 年就会有一次大规模的细胞更新的替换。
确实,从细胞的角度来说,我早已不是我。
以太坊却依然是以太坊。
我的最早以太坊钱包仍然健在,甚至当年留在钱包里的剩的一点零钱,居然都原地增长了 10 倍。

彼时彼刻,我就在家里码字,在探讨以太坊;
此时此刻,很难想象,我依然坐在原地,在探讨以太坊。
先说说我自己。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比特币的忠诚支持者,但是我不算是 BTC maxi ( 翻译过来大概相当于追星的唯粉。我不是唯粉 ),我也喜欢以太坊、BNB 和 Solana,并且乐于研究它们。
我第一个以太坊钱包,其实并非 MetaMask,而是一个远古钱包叫做 My ether wallet,这个钱包过于原始,因为我每次登录都要先上传一个文件,叫做 keystore,然后输入密码解锁那个文件,才能使用它。
我之所以想要注册一个以太坊的钱包,是因为当时的我想买一只加密猫。
当时两只猫可以生孩子,有些猫有稀缺特征,每只猫的生产速度也不同,这样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然后供大家炒作。
而我第一次用 MetaMask 则要追溯到 2020 年,当时是为了炒算法稳定币的鼻祖叫 AMPL,它的特点是如果涨过 1 块钱,就会给每个人印钱。如果跌破 1 块钱,它就会从每个人余额里扣钱,通过调节供需来达到稳定币的效果。
两个钱包,实际上是两个时代的缩影,事实上,我把以太坊大体上分为 4 个时代:
第 0 时代(2015-2016):以太坊诞生第 1 时代(2017-2019):ICO 时代第 2 时代(2020-2022):DeFi 时代第 3 时代(2023-2025):LST 时代第 4 时代(2025- 今):资产时代
第 1 时代:ICO 时代
以太坊在 2015-2016,其实只有一招,就是智能合约。当时这绝对算新鲜玩意,因为其他山寨,例如瑞波币、莱特币都没有这东西。
当然了,人们对于智能合约的开发也是非常浅薄的,直到 2017 年,大概大家只用它来发币。
毕竟,我特么还用 My ether wallet 这种反人类的钱包呢,怎么可能发展出 Dapp 呢?
但是,能发币这一项就够了。过去想要发个币,需要修改代码(例如把 Bitcoin 几个字改成 Litecoin),需要找矿工来支持,需要时时监控网络的稳定,麻烦极了。
至少 80% 的人们只是想要一个币来炒而已,根本不甚在意它的底层机制究竟是什么(现在甚至连叙事都越来越不重要了,很后悔当年的我,没有及时通透地理解这句话)。
而以太坊,完美地承接了这一需求,所以成为了当年的绝对超新星。
我印象很深,国内颁布九四加密禁令的时候,以太坊价格是 1400 RMB,而半年之后,以太坊达到了 1400 USD!

以太坊这次的高点价格,本质上,是由供需勾起的 FOMO 情绪。

试想,你每天都要在群里参加 1-3 个公募 ICO,每个都需要以太坊,打到智能合约里,打进去了就赚 3-100 倍,你怎么能不囤积一点以太坊呢?

当然,那一次以太坊的结账也是同样猝不及防。
我经常和我的朋友分享,当年太空链和英雄链破发的故事。太空链是把区块链节点发射到太空里去,英雄链则是所谓东南亚赌场老板发布的赌博链。

当年这两个项目应该算是 ICO 时代的天王级项目,结果 18 年初却双双破发,标志着破发潮的开始。
而当大家发现,之前用以太坊融资的项目纷纷开始套现以太,同时,用以太坊参加 ICO 加入一个亏一个,自然也开始慢慢倾销以太坊。
所以,以太坊在 2019 年居然被砸到了 80 美金一个,可谓是真正的绝望之谷底。
其实我也不能免俗,我并不是那种在持续阴跌时,依然保持信仰的真正的 E 卫兵。
保持写作确实一个好习惯,有助于留下自我反省的工具。我看了一下我在 18 年 3 月,以太坊大概 400 美金,在以太坊低谷期也同样发表文章,质疑过以太坊的价值——只能发 ICO,那么 ICO 结账了,以太坊还能干什么?
当时的评论区确实有高人,有一位叫 LionStar 的人一针见血地反驳道:
「2018 年才是以太坊刚刚起步的开始罢了,以太坊社区的人自己都知道以太坊现在没有什么延展性也没有什么性能,一切还早。以太坊的宏大愿景 2018 年才会迈出第一步,POS,sharding,plasma,truebit,状态通道,swarm,零知识证明等等一大堆东西还没应用上去,五年后再看以太坊的发展情况。还有,绝大多数炒币的,看法都是建立在价格上的而已,价格涨了就吊,价格跌了就不行,这种思想不仅可怕而且没什么意义。技术和发展前景才决定真正的价值,而价格最终会趋近于真正的价值。」
黑色幽默的是,以上内容,除了 PoS 和零知识证明之外,全部都失败了。
当然,这也是以太坊最令人欣赏的一点,就是它是一个开放的框架,它允许各种团队尝试各种各样的思路,比如说上文说的——sharding,plasma,truebit,状态通道,swarm 这些。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来自社区,大家各抒己见并且为之付出努力,这是互联网精神以及开源软件精神的最佳体现。

不停的、自由的试错,才有以太坊的今天。

以太坊整个社区实际上是两条主线。
一条是技术,提升以太坊自己性能;
二条是应用,围绕以太坊做出应用。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在以太坊陷入低谷后,没想到 DeFi 却缓缓拉开了帷幕。
第 2 时代:DeFi 时代
一切开始于 2020 年 Compound 宣布开始补贴存款者和借贷者,人们惊讶的发现,原来以太坊上真能做出有意义的应用,而不是加密猫这种仅有观赏意义的无聊小游戏。

而且,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居然能够比传统的应用更好。更便宜的借贷成本,更高的存款利息。甚至一度出现了「补贴>借款利息」导致电表倒转的情况。
现在人们习以为常,但是当时的人们大呼震撼。
要知道当时其他比较火的币,都是什么分布式存储,甚至太阳能大麻币游戏链之类的为了创造而创造出来的东西,以太坊却有一个能够超越传统应用的东西,那就非常炫酷了,堪称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另外 ICO 也不全是泡沫,它带来了一些新东西,我们现在每天在使用的 AAVE 的前身 EthLend,也来自于远古的 ICO 时代。
于是乎,以太坊破而后立,DeFi 时代正式开始。
DeFi 同样引起了供需的变化,因为无论是 Uniswap 还是 Sushiswap 都需要大量的以太坊作为 LP,它让以太坊的需求量急剧提升。
拿着以太坊,随便挖点什么,承担一点点无常,都可以获得动辄年化 100% 以上 APR,这样的利率,谁能不心动呢。
随着 DeFi 对于以太坊的剧烈需求,以太坊先是爬上 4100,随后在 21 年抵达 4800 历史高点。这里面包含着人们(包括我)对于以太坊能吃掉传统金融的畅想。

然而,和 ICO 不同的是,21 年的以太坊面临着群狼环伺,DeFi 诞生于以太坊,但是福音很快就传到了竞争链。以太坊的竞争对手,费用更廉价,性能更快。ICO 时代,Gas 费的差距并不明显,而 DeFi 时代,贵族链三个字绝对是对以太坊最差的广告,而不是赞美。
时间转眼到了 22 年,Luna——很难称之为 DeFi,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庞氏。它的轰然倒下,带崩了市场,带走了 FTX 和 3AC,也带崩了这些机构深度参与的 DeFi 热潮,犹如当头棒喝地扼住了 DeFi 夏天。
和曾经的 ICO 类似,由于供需关系的反向改变,人们不再参与流动性挖矿,以太坊也开始进入了漫长的下跌通道。尤其是和 BTC 的汇率下跌,更让无数人梦碎。
DeFi 兴则以太兴,DeFi 衰自然以太也很难硬,尤其是在其它链都在主打 1 分钱以下的手续费时。
为什么这些年,以太坊在大力推进 L2 战略而非 L1 扩容战略?
我想你看到这里大概也明白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以太坊必须立刻马上原地,减缓 DeFi 的离开,哪怕不惜有碍于自己主网的地位。于是大量的 L2 诞生于这个时刻。
有 Arb OP ZK 这种开创性的,有 Base Mantle OPBNB 这种机构领衔的,有 Metis 这种妈妈链,也有 Taiko 这种新奇想法的,还有 Uni 这种应用主导的。
以太坊需要的不是一个漫长落地的方案,而是一个非常快速、非常简单、不惜饮鸩止渴的立刻马上原地扩容方案,选来选去那就是 L2。
事实证明,L2 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它们彻底夯实了 EVM 这块金字招牌,没有让大量 DeFi 的开发者由于费率流失到生态之外。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资金和用户尽管离开了 ETH 主网,但是至少:
(1)没去竞争对手那里;
(2)没有催生出更多的竞争对手。
试想,如果没有 L2 战略,Coinbase 一定会发行自己的链,这是人性。但是有了 L2,至少名义上 Base Uni 等等依然奉以太坊为「天下共主」。
只要 EVM 不倒,以太坊不会输。
第 3 时代:LST 时代
接下来是以太坊的第三篇章,也是行情最差的一个篇章。

继 ICO 时代、DeFi 时代,以太坊接下来进入了 LST 时代。
伴随着上海升级,以太坊的转 PoS 彻底成功,从 TVL 角度来说,Lido 崛起,EtherFi 崛起,无数的 ETH LST 如雨后春笋涌出。
每一个新时代,都会有上一个时代浓浓的时代烙印,你就去 DeFillama 看吧,如今以太坊上排名靠前的 DeFi 基本是 LST 或者 LST 的附属单位。

什么是 LST 的附属单位?
比如说循环贷,EtherFi 的循环贷可以轻松做到以太坊本位 10% 以上收益率 (感兴趣可以 DM 我交流)。但是「贷」需要一个借款场所,所以 AAVE 和 Morpho 大量的 TVL 实际上是来源于循环贷的需求,所以它们虽然是 DeFi,我比喻它们为 LST 附属单位。
DeFi 助推了 LST 的诞生,LST 成为了 DeFi 目前的最大客户。
说个题外话。我们的公司 Ebunker 也是成立于此时,2022 年的 9 月 15 日,这天也是以太坊 PoS 成功 merge 的日子。
直到今天,已经有超过 40w 枚以太坊,以非托管的形式,跑在我们的节点上,这是令我相当满意当时做出的决定。
毕竟,每一个 E 子卫兵,都想付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卫以太坊的安全(我是通过跑节点的方式)。
说回正题,细心的话,你可以发现,我刚才一直在强调「供需剧变影响了以太坊的价格」。
但是 LST (包括非托管 Staking)没有带来供需关系的改善,Lido 的 ETH 利率长期维持在 3%,EtherFi 稍高能到 3.5%,但是这已经是极限了。
无论是 EigenLayer 还是后面其他的 re-staking,都没有改变这个基准利率的本质。
但是就像大家每天盼着美国降息一样,这个 3% 的基准利率,甚至也神奇地额外压制了以太坊这个虚拟国家的虚拟经济活动。
以太坊的 gas fee 开始变低(当然也离不开 L1 扩容以及 L2 战略的努力),但是上面的经济活动却依然很萧条。
这和历史上 2 次发生的——供需关系失衡——如出一辙。
所以,LST 没有成为一个 summer,而是伴随着以太坊一路下跌。

因为,3% 的利率这不构成大户买入以太坊的理由,最多能够延缓它们出售。不过也依然要感谢 LST,因为很多大户朋友都把以太坊存入 Staking,至少没有砸出类似于 19 年那样 80 美金的黄金坑。
第 4 时代:资产时代
幸好,继比特币之后,以太坊也成功登上了美国的现货 ETF,这让以太坊短暂的 hype 了一下,其实,这里就已经掀开了以太坊的第 4 个大篇章——资产时代。
从另类资产变成主流资产的过程是漫长的,就这样,大家看着 ETH/BTC 汇率逐步跌到 0.02 以下,以太坊遭遇了第三次「大质疑」。
其实,全场都应该感谢那个男人,就是 Saylor,发明了伟大的微策略玩法。
企业先是买入比特币 / 以太坊,凭借这些手握资产增发股票和发行债务,进而买入更多的比特币 / 以太坊,继续发行更多的股票和借出更多的债券,然后买入更更多的比特币 / 以太坊。
微策略在比特币中获得的成功,给了以太坊社区灵感。
由 Consensys 领衔的圈内资本主导的 sharplink,以及由木头姐扶持的传统资金代表的 bitmine,开始争夺以太坊微策略龙头的位置。
它们以及一众模仿者,成功点燃了这次美股 - 加密货币的共振联动。

是的,没错,这一次又改变了以太坊的供需关系。
机构在大手笔真市价买入以太坊,而且和以前一样,LST 时代也同样起到了奠基效果,大量的 Staking 锁住了大量以太坊浮筹的流动性,自然成就了此时此刻币股联动的 FOMO。
当然,这同样离不开长期以来,以太坊留给圈内、传统资金的好印象。
V 神没有炫出豪车别墅,也没有站台山寨骗局,而是在持续思考技术如何影响以太坊的未来,例如 ZKVM,隐私,L1 简化等等。

甚至从来没有在推特上提及过 sbet 或者 bitmine 一次。

以太坊能被市场选中,能够迎来这个第 4 时代,就是以太坊和 V 神多年以来积累的商誉和口碑。

可以说,V 神是我对于认同以太坊价值观的重要一环。
最后
如 Binji 所说,以太坊这条网络,已经平稳运行 10 年,3650 个日夜,没有任何中断和维护窗口。
在这段时间里:
Facebook 宕机了 14 个小时;AWS Kinesis 冻结了 17 个小时;Cloudflare 关闭了 19 个数据中心。

是啊,以太坊的鲁棒性令人着迷。

我希望,当然我也相信,我依然能够在 10 年后,依然在推特上分析关于以太坊的一切。
以太坊十周年生日快乐!
#以太坊十周年 #稳定币热潮
Vitalik与以太坊的十年成长之路 从少年天才到理想主义者,Vitalik Buterin几乎是“天选之子”的代表。 4岁玩Excel,8岁写代码,10岁做游戏,17岁接触比特币,19岁写下以太坊白皮书。 如今的他,早已褪去“奇才”光环,成为低调却坚定的技术布道者。 以太坊的故事开始于一次比特币大会上的灵感碰撞。Vitalik构建理念,Lubin推动生态,Gavin Wood实现技术。但不久之后,三人因理念分歧各奔东西。Vitalik坚持非营利,希望用技术打破中心化控制;Lubin则偏向商业化运作;Wood则因资金削减离开。 接下来的十年里,以太坊穿越了数次行业浪潮: 2017年ICO狂潮、2020年DeFi之夏、2021年NFT爆发、2022年合并转PoS、2024年现货ETF申请落地……每一步都深刻影响了整个加密行业的方向。 今天的以太坊不只是一个区块链项目,它是链接现实与加密世界的“价值桥梁”。它承载了无数创新、应用与理念,重塑着数字时代的经济逻辑。 而Vitalik,从未沉迷喧嚣,一直选择默默耕耘。他用行动诠释了“处处无我,处处有我”的精神内核。 以太坊十年,从理想到现实。 下一个十年,属于真正相信未来的人。 你觉得,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会走向何方?#以太坊十周年
Vitalik与以太坊的十年成长之路

从少年天才到理想主义者,Vitalik Buterin几乎是“天选之子”的代表。

4岁玩Excel,8岁写代码,10岁做游戏,17岁接触比特币,19岁写下以太坊白皮书。

如今的他,早已褪去“奇才”光环,成为低调却坚定的技术布道者。

以太坊的故事开始于一次比特币大会上的灵感碰撞。Vitalik构建理念,Lubin推动生态,Gavin Wood实现技术。但不久之后,三人因理念分歧各奔东西。Vitalik坚持非营利,希望用技术打破中心化控制;Lubin则偏向商业化运作;Wood则因资金削减离开。

接下来的十年里,以太坊穿越了数次行业浪潮:
2017年ICO狂潮、2020年DeFi之夏、2021年NFT爆发、2022年合并转PoS、2024年现货ETF申请落地……每一步都深刻影响了整个加密行业的方向。

今天的以太坊不只是一个区块链项目,它是链接现实与加密世界的“价值桥梁”。它承载了无数创新、应用与理念,重塑着数字时代的经济逻辑。

而Vitalik,从未沉迷喧嚣,一直选择默默耕耘。他用行动诠释了“处处无我,处处有我”的精神内核。

以太坊十年,从理想到现实。
下一个十年,属于真正相信未来的人。

你觉得,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会走向何方?#以太坊十周年
--
Рост
#以太坊十周年 以太坊10周年纪念火炬勋章🎖持有人地址超过55万人了,天大的流量大家都在抢如果后期以太官方空投代币直接上币安这么大流量,这波破天富贵谁能抓住机会!
#以太坊十周年 以太坊10周年纪念火炬勋章🎖持有人地址超过55万人了,天大的流量大家都在抢如果后期以太官方空投代币直接上币安这么大流量,这波破天富贵谁能抓住机会!
逆风-局:
TP钱包 怎么操作 打不开
以太坊十周年:重温ETH换庄之旅,筹码中心化回潮202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迎来十周年生日,对于一个持续运行 10 周年的区块链网络,这已然称得上是一个奇迹——正如此前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转帖 里提到的:“以太坊已经连续上线十年,零暂停,零维护,与此同时—— Facebook 一度宕机 14 小时、Cloudflare 丢失了 19 个数据中心、其他 Layer 1 网络出现过多次问题,但以太坊永远不会停止。每个中心化巨头都会宕机,因为他们依赖值班人员和计划停机时间。而无论是分叉、崩溃、泡沫、诉讼、黑客攻击、战争,还是互联网可能引发的各种戏剧性事件。尽管银行倒闭、服务器需要修补,但以太坊仍在继续运行。开发者、质押者、研究人员、用户,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年复一年地于区块之间活跃,是我们共同造就了如此盛景。”就像励志小说里历经万难仍百折不挠的主角一样,走过 10 周年的以太坊如今配得上一句——“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而回看过去 10 年,以太坊真的如同一个初时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如今已经登堂入室,成为了华尔街乃至全球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座上宾”。从心怀“超越比特币网络”野望的一纸白皮书,到万人景从的 IC 0;从轰轰烈烈的 DeFi Summer,再到 POS 转向;从加密寒冬,再到现货 ETF,以太坊的 10 年光阴,并不总是光辉与荣耀,更有危机与耻辱,但好在,如今,随着“ ETH 储备财库”叙事重燃,以太坊再次回到了加密舞台的正中央。 或许你已经看腻了老套呆板的历史大事件回溯,也或许没那么多人关心以太坊发展过程中的蝇营狗苟,或许,现在最应该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10 年间,以太坊的“庄家”们换了几轮?仍在牌桌上的又是何人?ETH 的价格天花板又在多少? Odaily星球日报将于本文给出自己的答案,诚邀读者共飨。 以太坊永不眠:从公募价不足 0.3 美元的 IC0 到华尔街趋之若鹜的现货 ETF 毫无疑问,以太坊的胜利,初时是一场全行业的狂欢。尽管那时行业尚处于蛮荒时期,但加密市场已然呈现出一片群雄并起的格局:BTC 一家独大,LTC 方兴未艾,DOGE 初露峥嵘,每时每刻都有着新的币种出现,然后又如同速衰速朽的砂石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就是在这样危机并存的背景下,以太坊来了。 ETH 的第一批庄家:IC0 参与者与以太坊早期贡献者 2014 年 7 月 22 日至 9 月 2 日,耗时 42 天左右,以太坊 IC0 圆满结束,前两周以 1 ETH:0.0005 BTC(即 2000 ETH = 1 BTC,彼时 BTC 价格区间为 572-632 美元)的比率进行,随后线性下降至 1 ETH:0.0007479 BTC (即 1337 ETH=1 BTC,彼时 BTC 价格区间为 471-592 美元)的比率,总计筹资约 1800 万美元。 按照彼时 BTC 的不同价格来计算,单枚 ETH 的 IC0 价格最低仅为 0.286 美元左右;目前市场主流数据的 0.3-0.31 美元的 IC0 价格则为 1830 万美元处以 6000 万枚 ETH 总量计算得出。当然,此事也从侧面凸显了行业早期缺乏统一度量衡的弊端,尽管当时 BTC 价格并不稳定,但在当时仍是毫无争议的硬通货。 以太坊团队,多伦多,2014 年 by Duncan Rawlinson/Flickr Creative Commons 2015 年 7 月 30 日,时隔约一年时间,以太坊正式上线,根据 官方历史记录,初始有 7200 万枚 ETH 预挖,其中 6000 万枚分配给 IC0 参与者,超 1200 万枚则分配给以太坊早期贡献者和以太坊基金会,如 Vitalik 据称因个人贡献获得了 55.3 万枚 ETH ;其他已知的以太坊早期贡献者还包括:Cardano 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Bitcoin Magazine 创始人 Mihai Alisie、Decentral 创始人 Anthony Di Iorio、Amir Chetrit、Polkadot 创始人 Gavin Wood、Grit Games 创始人 Jeffrey Wilcke 以及 Consensys 创始人 Joseph Lubin,据说每个人分得 30 万枚 ETH。此外,以太坊基金会保留了 300 万枚 ETH 用于组织员工运营并于 2018 年、2021 年市场高点进行了 2 次大规模售卖。 目前,以太坊基金会主钱包地址仍持有 18.5 万枚 ETH,价值约 7.2 亿美元;Vitalik 相关地址则仍持有 24 万枚 ETH,价值约 9.28 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IC0 中的巨鲸不乏持有数十万乃至 100 万枚 ETH 的人,而这也是以太坊早期遭受大量批评的争议焦点——早期代币分配的过度中心化。 据 Galaxy 报告 指出,ETH IC0 活动的 8800 个参与地址中,约 100 个地址获得了 40%的 ETH IC0 份额。此外,链上信息显示,获得 100 万枚 ETH 的地址集群最终指向 ENS 域名为 virternity.eth 的地址;其他两个 IC0 巨鲸分别获得了 935,900 枚 ETH 和 933,580 枚 ETH。有数据显示,2015 年至 2018 年,约有 1030 万枚 ETH(占预挖供应量的 41.7%)转入 CEX;与之相对,同期仅有 160 万枚 ETH(约占预挖矿供应量的 2.3%)未发生变动。换言之,不少以太坊 IC0 参与者在最初 3 年内就已获利了结。 Nansen 数据,来源:Galaxy 研报 ETH 的第二批庄家:以太坊矿工与加密机构 继 IC0 落下帷幕、早期 ETH 持有人瓜分战果之后,粉墨登场的第二批庄家,则是以太坊矿工与众多加密资本。 2015 年,以太坊网络上线后仿照比特币网络采用工作量证明(PoW)机制运行,矿工通过验证交易和保护网络获得新发行的 ETH 代币。从 2015 年到 2022 年 POS 升级之前,约 4910 万枚 ETH 通过挖矿产出,逐步稀释了初始预挖持有量。 根据 YCharts 数据,ETH 累计持仓独立地址从 2015 年的几千个逐步增长到 2022 年 9 月的 1.7 亿个;与此同时,以太坊网络挖矿奖励也从 2015 年的每个区块 5 枚 ETH 逐步减少;2017 年底,区块奖励降至 3 枚 ETH;2019 年初,区块奖励降至 2 枚 ETH,这进一步影响了 ETH 的持仓分配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以太坊挖矿史,社区层面的共识考验一直都存在,其中尤以 2016 年的“ The DAO 黑客事件”导致的硬分叉最为激烈。当时黑客攻击造成损失高达 360 万枚 ETH,价值约 6000 万美元,经历了数周的商讨、争论,最终,当年 7 月 20 日,ETC 诞生,ETH 则重获新生。 随后,尽管步履维艰,但较低的挖矿难度,还是激励着不少人参与到了轰轰烈烈的以太坊挖矿大潮当中,甚至有网吧老板用闲置设备挖矿而积累了数万枚 ETH。如此难得的造富机会,自然随之造就了一批时代新贵。如今仍活跃在场内的 F 2 pool、Cobo 创始人神鱼、万向集团董事长、Hashkey 创始人肖风也是时代浪潮的参与者,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弄潮儿。前者以比特币挖矿起家,也参与了以太坊早期挖矿,是行业人尽皆知的“ ETH 万币候”;后者则在曾在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早期访问中国时豪掷 50 万美元救以太坊于水火之中,也为以太坊早期在华语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 年 10 月,Dragonfly 主办加密峰会,Dragonfly 创始人冯波、美团 CEO 王兴、Vitalik 以及万向肖风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太坊生态又迎来了另一股新生力量的扩张—— DeFi 协议。 2020 年起,主打“流动性挖矿”概念的 DeFi 协议迎来爆炸式增长,大量 ETH 开始作为流动性资金被锁定在各类智能合约中。据 Coindesk 统计,截至 2020 年 7 月 29 日,价值 36.8 亿美元的加密资产被锁定在各类 DeFi 协议中。而到了 2021 年 5 月,根据 Galaxy 分析,这一数字极速增加至超过 3120 万枚 ETH(约占当时 ETH 总供应量的 26%),当时价值约 574 亿美元。 当然,这一转型过程中还有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那就是 POS 升级。2022 年 9 月,以太坊完成 The Merge 升级,整个网络成功从 POW 工作机制过渡至 POS 工作机制,自此,以太坊矿工身份逐渐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ETH 的质押大户们”——包括交易所、加密机构以及巨鲸和个人。 而作为以太坊生态的早期参与者,包括 Galaxy、Paradigm、Dragonfly、Hashkey 等机构在内的加密资本也是这一阶段毫无争议的庄家,取代他们的,只能是更大规模的资本。 ETH 的第三批庄家:华尔街资本与现货 ETF 2024 年 7 月,继当年 1 月批准比特币现货 ETF 之后,美国 SEC 批准了多只以太坊现货 ETF(包括 BlackRock、Fidelity、Grayscale、21 Shares、Franklin Templeton、Bitwise 等),自此,ETH 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波“换庄之旅”,这次的“接盘侠们”不再局限于加密货币圈层,而是来自活跃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和专业投资人。 之所以说华尔街金融机构成为了当今市场上的“ETH 庄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是以太坊现货 ETF 市场表现亮眼。根据 Sosovalue 数据,截止 7 月 28 日,以太坊现货 ETF 总资产净值为 215.34 亿美元,ETF 净资产比率(市值较以太坊总市值占比)达 4.71%,历史累计净流入已达 94.00 亿美元。其中,BlackRock 推出的 iShares Ethereum ETF(ETHA)表现惊人:上市 251 天后,其资产规模就已突破 100 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第三快达到此规模的 ETF。与此同时,过去一个月,全球交易所托管的 ETH 持有量净减少超过 100 万枚(约 38 亿美元),大量 ETH 或从交易所流出进入 ETF 发行方托管机构、冷钱包或中,用于支持机构投资需求。 ETH 现货 ETF 数据,截止 7 月 28 日 其二,则是“ETH 储备财库”叙事大受美股市场追捧。据 Strategicetheserve 网站 数据,目前建立 ETH 储备财库的上市公司总持仓量已突破 232.9 万枚,价值 90.2 亿美元,其中 Bitmine、Sharplink、The Ether Machine、The Bit Digital 等上市公司仍在持续增持 ETH 当中,前两者的 ETH 持仓量甚至远远超过了以太坊基金会目前的持仓量。由此,新的资本买盘助推 ETH 价格逐步修复,从此前的 2400 美元左右反弹至如今的 3800 美元上方,此前一度接近 4000 美元。 ETH 储备财库公司持仓量 至于前文提到的加密机构,或主动或被动地已在逐步退出 ETH 庄家行列:Galaxy 曾在 2024 年 4 月的两周内向币安转入 65,600 枚 ETH(价值约 1.05 亿美元);就在刚刚过去的 7 月 28 日,HashKey Capital 关联钱包向 OKX 转入了 12,000 枚 ETH(价值约 4718 万美元);Arkham 数据显示,Paradigm 机构地址 的 ETH 持仓量已从今年 4 月的 8.35 万枚骤减至如今的 2800 余枚;Dragonfly 机构地址 的 ETH 持仓量则更显捉襟见肘,仅有 155 枚左右。虽然大概率各大机构仍在交易所、DeFi 协议或冷钱包中存有若干数量的 ETH 资产,但明面上的“撤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事已至此,或许我们只能感叹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以太坊的叙事更迭:从世界计算机,到世界账本,再到数字石油 说完换庄过程,以太坊的叙事更迭变迁或许稍显贫瘠。 技术、应用及资源:从一人所想到生态成长 在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的设想中,以太坊将作为“世界计算机”构建一个丰富的链上生态基座,由此,在互联网数字空间的基础上打造一个更为透明化、去中心化的链上世界,这一点,从以太坊基金于 2015 年 7 月 30 日发布的油管视频 《以太坊:世界计算机》 就能看得出来。那时,以太坊的核心优势和市场卖点,是开发者可利用智能合约构建去中心化应用,无论是游戏,还是社交,亦或者金融产品,都在此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 CryptoKitty、AxieInfinity、STEPN 等游戏一度引发现象级加密热潮;尽管 Cryptopunk、BAYC、Azuki 等 NFT 一度掀起加密牛市,时至今日,唯有 DeFi 成为加密市场经久不衰,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幸存”的赛道。也无怪乎此前 DeFinance Capital 创始人 Arthur 曾因 Vitalik 不惜 DeFi 投机而认为以太坊的市值与其行业地位并不匹配。自此,以太坊的叙事事实性地转变为了“世界账本”。 随后,尽管市场上乃至以太坊社区一度将“超声波货币”视为以太坊的新价值叙事,但无论是传播度、认可度,亦或“市梦率”方面,这一叙事都未得到广泛认可。 直到 EIP-1599 的出现,ETH 的通缩属性逐渐得以凸显,由此,在加密货币逐渐蜕变为更为主流社会所能接受及认可的数字资产的过程中,ETH 逐渐成为了一种类似石油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燃料”。 在以太坊生态的重要传播阵地——Bankless 播客 《Ethereum is Digital Oil》 中,ETH 被视为“数字石油”,强调其作为网络燃料和储备资产的价值;ICBC(中国工商银行)此前在一份报告中也将 ETH 与有着“数字黄金”之称的 BTC 作为对比,称其为“数字石油”。 未来,如果想要挑动更多人敏感而又脆弱的投资神经,或许 ETH 需要强化自己“数字石油”的叙事定位,到时候,以太坊摇身一变,将成为如今的美元体系一般坚不可摧。 以太坊的价格天花板在哪里?最高或为70.6万美元 关于以太坊的价格天花板,市场观点则更为多元。 2024年6月,以太坊现货ETF获批前夕,资产管理公司 VanEck 预测 2030 年以太坊目标价格将达到 22,000 美元。此举受到了以太坊 ETF 新闻、扩容进展和链上数据的影响。VanEck 指出,以太坊正在重塑金融、银行、支付、营销、广告、社交、游戏、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此外,VanEck 预测以太坊(现货)ETF 的规模可能超过比特币 ETF,并预计该 ETF 将获得批准上市,这将为财务顾问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持有以太坊的便捷途径。报告还强调,以太坊技术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透明度是推动以太坊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 VanEck 进一步预测,这种转变将迫使传统金融和科技机构将大量市场份额转移到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上,而这些机构目前拥有高达 15 万亿美元的总可用市场。到 2030 年,持有以太坊所带来的自由现金流预计将达到 660 亿美元,这也有助于推动以太坊的估值向预期目标迈进。 而到了今年,在执行以太坊储备财库策略的上市公司眼中,仅仅2.2万美元的价格已经算是远远低估了。 以太坊财库及加密矿业公司 Bitmine 官方发文表示,其邀请多家研究机构评估以太坊的“重置价值”(华尔街估值),估算价值为 6 万美元。支撑这一论点的,是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此前发言表示稳定币市值规模将达到 4 万亿美元,增长超过 10 倍,而目前,超过 60%的稳定币在以太坊网络上。 ETH单枚6万美元 http://ethdigitaloil.com 则更为大胆,其综合石油、黄金、全球货币市值等综合考量,ETH 市值或将达到85万亿美元,预期单枚 ETH 的未来价格将达到 706,000 美元。 ETH天花板 当然,如果真的能达到如此价格,或许需要等待以太坊的“百年时刻”了。 而现在,以太坊只不过走过了十分之一的旅程,距离“百年老店”的招牌,还有90年之久。 届时,如今年逾三十的 Vitalik 早已成为百岁老人,在生物科技发达的未来,或许他还将会是以太坊历史的见证者,如你如我。 ---------全文完-------- “星阳谈加密新叙事”致力于加密行业的新叙事研究。主理人有超过8年行业经验,经历过2017和2021两轮牛市,获得几十倍收益。每轮大行情的叙事都跟过往不一样,比如2024年上半年是铭文、Solana生态和Meme、下半年是新公链SUI及其生态、PayFi(XRP)和AI(Agent),而2025年1月随着特朗普总统正式就任,宣告加密友好行情结束,市场迎来2-3个月的调整,如今BTC站上12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再次开启新一轮的牛市行情。只有把握住当下市场特征,跟上最新叙事热点、才能获得结果,特别是2025年下半年牛市顶部,一定要学会卖出,兑现利润,这些都是我所探索出来的经验。 如果你有一对一的咨询需求(V:xingyang2026),可以加入我们的VIP群,为你构建一套稳健的投资组合(筛选优质项目、并给出具体抄底点位和分批卖出价格),让你在本轮行情总体财富实现至少3-5倍的增长。另外还会不定期邀请行业大佬在VIP群进行经验交流分享,提升认知。 #以太坊十周年 #稳定币热潮 #上市公司加密储备战略

以太坊十周年:重温ETH换庄之旅,筹码中心化回潮

202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迎来十周年生日,对于一个持续运行 10 周年的区块链网络,这已然称得上是一个奇迹——正如此前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转帖 里提到的:“以太坊已经连续上线十年,零暂停,零维护,与此同时—— Facebook 一度宕机 14 小时、Cloudflare 丢失了 19 个数据中心、其他 Layer 1 网络出现过多次问题,但以太坊永远不会停止。每个中心化巨头都会宕机,因为他们依赖值班人员和计划停机时间。而无论是分叉、崩溃、泡沫、诉讼、黑客攻击、战争,还是互联网可能引发的各种戏剧性事件。尽管银行倒闭、服务器需要修补,但以太坊仍在继续运行。开发者、质押者、研究人员、用户,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年复一年地于区块之间活跃,是我们共同造就了如此盛景。”就像励志小说里历经万难仍百折不挠的主角一样,走过 10 周年的以太坊如今配得上一句——“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而回看过去 10 年,以太坊真的如同一个初时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如今已经登堂入室,成为了华尔街乃至全球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座上宾”。从心怀“超越比特币网络”野望的一纸白皮书,到万人景从的 IC 0;从轰轰烈烈的 DeFi Summer,再到 POS 转向;从加密寒冬,再到现货 ETF,以太坊的 10 年光阴,并不总是光辉与荣耀,更有危机与耻辱,但好在,如今,随着“ ETH 储备财库”叙事重燃,以太坊再次回到了加密舞台的正中央。
或许你已经看腻了老套呆板的历史大事件回溯,也或许没那么多人关心以太坊发展过程中的蝇营狗苟,或许,现在最应该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10 年间,以太坊的“庄家”们换了几轮?仍在牌桌上的又是何人?ETH 的价格天花板又在多少?
Odaily星球日报将于本文给出自己的答案,诚邀读者共飨。
以太坊永不眠:从公募价不足 0.3 美元的 IC0 到华尔街趋之若鹜的现货 ETF
毫无疑问,以太坊的胜利,初时是一场全行业的狂欢。尽管那时行业尚处于蛮荒时期,但加密市场已然呈现出一片群雄并起的格局:BTC 一家独大,LTC 方兴未艾,DOGE 初露峥嵘,每时每刻都有着新的币种出现,然后又如同速衰速朽的砂石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就是在这样危机并存的背景下,以太坊来了。
ETH 的第一批庄家:IC0 参与者与以太坊早期贡献者
2014 年 7 月 22 日至 9 月 2 日,耗时 42 天左右,以太坊 IC0 圆满结束,前两周以 1 ETH:0.0005 BTC(即 2000 ETH = 1 BTC,彼时 BTC 价格区间为 572-632 美元)的比率进行,随后线性下降至 1 ETH:0.0007479 BTC (即 1337 ETH=1 BTC,彼时 BTC 价格区间为 471-592 美元)的比率,总计筹资约 1800 万美元。
按照彼时 BTC 的不同价格来计算,单枚 ETH 的 IC0 价格最低仅为 0.286 美元左右;目前市场主流数据的 0.3-0.31 美元的 IC0 价格则为 1830 万美元处以 6000 万枚 ETH 总量计算得出。当然,此事也从侧面凸显了行业早期缺乏统一度量衡的弊端,尽管当时 BTC 价格并不稳定,但在当时仍是毫无争议的硬通货。

以太坊团队,多伦多,2014 年 by Duncan Rawlinson/Flickr Creative Commons
2015 年 7 月 30 日,时隔约一年时间,以太坊正式上线,根据 官方历史记录,初始有 7200 万枚 ETH 预挖,其中 6000 万枚分配给 IC0 参与者,超 1200 万枚则分配给以太坊早期贡献者和以太坊基金会,如 Vitalik 据称因个人贡献获得了 55.3 万枚 ETH ;其他已知的以太坊早期贡献者还包括:Cardano 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Bitcoin Magazine 创始人 Mihai Alisie、Decentral 创始人 Anthony Di Iorio、Amir Chetrit、Polkadot 创始人 Gavin Wood、Grit Games 创始人 Jeffrey Wilcke 以及 Consensys 创始人 Joseph Lubin,据说每个人分得 30 万枚 ETH。此外,以太坊基金会保留了 300 万枚 ETH 用于组织员工运营并于 2018 年、2021 年市场高点进行了 2 次大规模售卖。
目前,以太坊基金会主钱包地址仍持有 18.5 万枚 ETH,价值约 7.2 亿美元;Vitalik 相关地址则仍持有 24 万枚 ETH,价值约 9.28 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IC0 中的巨鲸不乏持有数十万乃至 100 万枚 ETH 的人,而这也是以太坊早期遭受大量批评的争议焦点——早期代币分配的过度中心化。
据 Galaxy 报告 指出,ETH IC0 活动的 8800 个参与地址中,约 100 个地址获得了 40%的 ETH IC0 份额。此外,链上信息显示,获得 100 万枚 ETH 的地址集群最终指向 ENS 域名为 virternity.eth 的地址;其他两个 IC0 巨鲸分别获得了 935,900 枚 ETH 和 933,580 枚 ETH。有数据显示,2015 年至 2018 年,约有 1030 万枚 ETH(占预挖供应量的 41.7%)转入 CEX;与之相对,同期仅有 160 万枚 ETH(约占预挖矿供应量的 2.3%)未发生变动。换言之,不少以太坊 IC0 参与者在最初 3 年内就已获利了结。

Nansen 数据,来源:Galaxy 研报
ETH 的第二批庄家:以太坊矿工与加密机构
继 IC0 落下帷幕、早期 ETH 持有人瓜分战果之后,粉墨登场的第二批庄家,则是以太坊矿工与众多加密资本。
2015 年,以太坊网络上线后仿照比特币网络采用工作量证明(PoW)机制运行,矿工通过验证交易和保护网络获得新发行的 ETH 代币。从 2015 年到 2022 年 POS 升级之前,约 4910 万枚 ETH 通过挖矿产出,逐步稀释了初始预挖持有量。
根据 YCharts 数据,ETH 累计持仓独立地址从 2015 年的几千个逐步增长到 2022 年 9 月的 1.7 亿个;与此同时,以太坊网络挖矿奖励也从 2015 年的每个区块 5 枚 ETH 逐步减少;2017 年底,区块奖励降至 3 枚 ETH;2019 年初,区块奖励降至 2 枚 ETH,这进一步影响了 ETH 的持仓分配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以太坊挖矿史,社区层面的共识考验一直都存在,其中尤以 2016 年的“ The DAO 黑客事件”导致的硬分叉最为激烈。当时黑客攻击造成损失高达 360 万枚 ETH,价值约 6000 万美元,经历了数周的商讨、争论,最终,当年 7 月 20 日,ETC 诞生,ETH 则重获新生。
随后,尽管步履维艰,但较低的挖矿难度,还是激励着不少人参与到了轰轰烈烈的以太坊挖矿大潮当中,甚至有网吧老板用闲置设备挖矿而积累了数万枚 ETH。如此难得的造富机会,自然随之造就了一批时代新贵。如今仍活跃在场内的 F 2 pool、Cobo 创始人神鱼、万向集团董事长、Hashkey 创始人肖风也是时代浪潮的参与者,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弄潮儿。前者以比特币挖矿起家,也参与了以太坊早期挖矿,是行业人尽皆知的“ ETH 万币候”;后者则在曾在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早期访问中国时豪掷 50 万美元救以太坊于水火之中,也为以太坊早期在华语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 年 10 月,Dragonfly 主办加密峰会,Dragonfly 创始人冯波、美团 CEO 王兴、Vitalik 以及万向肖风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太坊生态又迎来了另一股新生力量的扩张—— DeFi 协议。
2020 年起,主打“流动性挖矿”概念的 DeFi 协议迎来爆炸式增长,大量 ETH 开始作为流动性资金被锁定在各类智能合约中。据 Coindesk 统计,截至 2020 年 7 月 29 日,价值 36.8 亿美元的加密资产被锁定在各类 DeFi 协议中。而到了 2021 年 5 月,根据 Galaxy 分析,这一数字极速增加至超过 3120 万枚 ETH(约占当时 ETH 总供应量的 26%),当时价值约 574 亿美元。
当然,这一转型过程中还有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那就是 POS 升级。2022 年 9 月,以太坊完成 The Merge 升级,整个网络成功从 POW 工作机制过渡至 POS 工作机制,自此,以太坊矿工身份逐渐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ETH 的质押大户们”——包括交易所、加密机构以及巨鲸和个人。
而作为以太坊生态的早期参与者,包括 Galaxy、Paradigm、Dragonfly、Hashkey 等机构在内的加密资本也是这一阶段毫无争议的庄家,取代他们的,只能是更大规模的资本。
ETH 的第三批庄家:华尔街资本与现货 ETF
2024 年 7 月,继当年 1 月批准比特币现货 ETF 之后,美国 SEC 批准了多只以太坊现货 ETF(包括 BlackRock、Fidelity、Grayscale、21 Shares、Franklin Templeton、Bitwise 等),自此,ETH 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波“换庄之旅”,这次的“接盘侠们”不再局限于加密货币圈层,而是来自活跃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和专业投资人。
之所以说华尔街金融机构成为了当今市场上的“ETH 庄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是以太坊现货 ETF 市场表现亮眼。根据 Sosovalue 数据,截止 7 月 28 日,以太坊现货 ETF 总资产净值为 215.34 亿美元,ETF 净资产比率(市值较以太坊总市值占比)达 4.71%,历史累计净流入已达 94.00 亿美元。其中,BlackRock 推出的 iShares Ethereum ETF(ETHA)表现惊人:上市 251 天后,其资产规模就已突破 100 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第三快达到此规模的 ETF。与此同时,过去一个月,全球交易所托管的 ETH 持有量净减少超过 100 万枚(约 38 亿美元),大量 ETH 或从交易所流出进入 ETF 发行方托管机构、冷钱包或中,用于支持机构投资需求。

ETH 现货 ETF 数据,截止 7 月 28 日
其二,则是“ETH 储备财库”叙事大受美股市场追捧。据 Strategicetheserve 网站 数据,目前建立 ETH 储备财库的上市公司总持仓量已突破 232.9 万枚,价值 90.2 亿美元,其中 Bitmine、Sharplink、The Ether Machine、The Bit Digital 等上市公司仍在持续增持 ETH 当中,前两者的 ETH 持仓量甚至远远超过了以太坊基金会目前的持仓量。由此,新的资本买盘助推 ETH 价格逐步修复,从此前的 2400 美元左右反弹至如今的 3800 美元上方,此前一度接近 4000 美元。

ETH 储备财库公司持仓量
至于前文提到的加密机构,或主动或被动地已在逐步退出 ETH 庄家行列:Galaxy 曾在 2024 年 4 月的两周内向币安转入 65,600 枚 ETH(价值约 1.05 亿美元);就在刚刚过去的 7 月 28 日,HashKey Capital 关联钱包向 OKX 转入了 12,000 枚 ETH(价值约 4718 万美元);Arkham 数据显示,Paradigm 机构地址 的 ETH 持仓量已从今年 4 月的 8.35 万枚骤减至如今的 2800 余枚;Dragonfly 机构地址 的 ETH 持仓量则更显捉襟见肘,仅有 155 枚左右。虽然大概率各大机构仍在交易所、DeFi 协议或冷钱包中存有若干数量的 ETH 资产,但明面上的“撤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事已至此,或许我们只能感叹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以太坊的叙事更迭:从世界计算机,到世界账本,再到数字石油
说完换庄过程,以太坊的叙事更迭变迁或许稍显贫瘠。
技术、应用及资源:从一人所想到生态成长
在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的设想中,以太坊将作为“世界计算机”构建一个丰富的链上生态基座,由此,在互联网数字空间的基础上打造一个更为透明化、去中心化的链上世界,这一点,从以太坊基金于 2015 年 7 月 30 日发布的油管视频 《以太坊:世界计算机》 就能看得出来。那时,以太坊的核心优势和市场卖点,是开发者可利用智能合约构建去中心化应用,无论是游戏,还是社交,亦或者金融产品,都在此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 CryptoKitty、AxieInfinity、STEPN 等游戏一度引发现象级加密热潮;尽管 Cryptopunk、BAYC、Azuki 等 NFT 一度掀起加密牛市,时至今日,唯有 DeFi 成为加密市场经久不衰,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幸存”的赛道。也无怪乎此前 DeFinance Capital 创始人 Arthur 曾因 Vitalik 不惜 DeFi 投机而认为以太坊的市值与其行业地位并不匹配。自此,以太坊的叙事事实性地转变为了“世界账本”。
随后,尽管市场上乃至以太坊社区一度将“超声波货币”视为以太坊的新价值叙事,但无论是传播度、认可度,亦或“市梦率”方面,这一叙事都未得到广泛认可。
直到 EIP-1599 的出现,ETH 的通缩属性逐渐得以凸显,由此,在加密货币逐渐蜕变为更为主流社会所能接受及认可的数字资产的过程中,ETH 逐渐成为了一种类似石油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燃料”。
在以太坊生态的重要传播阵地——Bankless 播客 《Ethereum is Digital Oil》 中,ETH 被视为“数字石油”,强调其作为网络燃料和储备资产的价值;ICBC(中国工商银行)此前在一份报告中也将 ETH 与有着“数字黄金”之称的 BTC 作为对比,称其为“数字石油”。
未来,如果想要挑动更多人敏感而又脆弱的投资神经,或许 ETH 需要强化自己“数字石油”的叙事定位,到时候,以太坊摇身一变,将成为如今的美元体系一般坚不可摧。
以太坊的价格天花板在哪里?最高或为70.6万美元
关于以太坊的价格天花板,市场观点则更为多元。
2024年6月,以太坊现货ETF获批前夕,资产管理公司 VanEck 预测 2030 年以太坊目标价格将达到 22,000 美元。此举受到了以太坊 ETF 新闻、扩容进展和链上数据的影响。VanEck 指出,以太坊正在重塑金融、银行、支付、营销、广告、社交、游戏、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此外,VanEck 预测以太坊(现货)ETF 的规模可能超过比特币 ETF,并预计该 ETF 将获得批准上市,这将为财务顾问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持有以太坊的便捷途径。报告还强调,以太坊技术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透明度是推动以太坊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
VanEck 进一步预测,这种转变将迫使传统金融和科技机构将大量市场份额转移到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上,而这些机构目前拥有高达 15 万亿美元的总可用市场。到 2030 年,持有以太坊所带来的自由现金流预计将达到 660 亿美元,这也有助于推动以太坊的估值向预期目标迈进。
而到了今年,在执行以太坊储备财库策略的上市公司眼中,仅仅2.2万美元的价格已经算是远远低估了。
以太坊财库及加密矿业公司 Bitmine 官方发文表示,其邀请多家研究机构评估以太坊的“重置价值”(华尔街估值),估算价值为 6 万美元。支撑这一论点的,是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此前发言表示稳定币市值规模将达到 4 万亿美元,增长超过 10 倍,而目前,超过 60%的稳定币在以太坊网络上。

ETH单枚6万美元
http://ethdigitaloil.com 则更为大胆,其综合石油、黄金、全球货币市值等综合考量,ETH 市值或将达到85万亿美元,预期单枚 ETH 的未来价格将达到 706,000 美元。

ETH天花板
当然,如果真的能达到如此价格,或许需要等待以太坊的“百年时刻”了。
而现在,以太坊只不过走过了十分之一的旅程,距离“百年老店”的招牌,还有90年之久。
届时,如今年逾三十的 Vitalik 早已成为百岁老人,在生物科技发达的未来,或许他还将会是以太坊历史的见证者,如你如我。
---------全文完--------
“星阳谈加密新叙事”致力于加密行业的新叙事研究。主理人有超过8年行业经验,经历过2017和2021两轮牛市,获得几十倍收益。每轮大行情的叙事都跟过往不一样,比如2024年上半年是铭文、Solana生态和Meme、下半年是新公链SUI及其生态、PayFi(XRP)和AI(Agent),而2025年1月随着特朗普总统正式就任,宣告加密友好行情结束,市场迎来2-3个月的调整,如今BTC站上12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再次开启新一轮的牛市行情。只有把握住当下市场特征,跟上最新叙事热点、才能获得结果,特别是2025年下半年牛市顶部,一定要学会卖出,兑现利润,这些都是我所探索出来的经验。
如果你有一对一的咨询需求(V:xingyang2026),可以加入我们的VIP群,为你构建一套稳健的投资组合(筛选优质项目、并给出具体抄底点位和分批卖出价格),让你在本轮行情总体财富实现至少3-5倍的增长。另外还会不定期邀请行业大佬在VIP群进行经验交流分享,提升认知。
#以太坊十周年 #稳定币热潮 #上市公司加密储备战略
Lisbeth Blackshire wecY:
😀
Vitalik与以太坊的十年成长之路 从少年天才到理想主义者,Vitalik Buterin几乎是“天选之子”的代表。 4岁玩Excel,8岁写代码,10岁做游戏,17岁接触比特币,19岁写下以太坊白皮书。 如今的他,早已褪去“奇才”光环,成为低调却坚定的技术布道者。 以太坊的故事开始于一次比特币大会上的灵感碰撞。Vitalik构建理念,Lubin推动生态,Gavin Wood实现技术。但不久之后,三人因理念分歧各奔东西。Vitalik坚持非营利,希望用技术打破中心化控制;Lubin则偏向商业化运作;Wood则因资金削减离开。 接下来的十年里,以太坊穿越了数次行业浪潮: 2017年ICO狂潮、2020年DeFi之夏、2021年NFT爆发、2022年合并转PoS、2024年现货ETF申请落地……每一步都深刻影响了整个加密行业的方向。 今天的以太坊不只是一个区块链项目,它是链接现实与加密世界的“价值桥梁”。它承载了无数创新、应用与理念,重塑着数字时代的经济逻辑。 而Vitalik,从未沉迷喧嚣,一直选择默默耕耘。他用行动诠释了“处处无我,处处有我”的精神内核。#以太坊十周年
Vitalik与以太坊的十年成长之路
从少年天才到理想主义者,Vitalik Buterin几乎是“天选之子”的代表。
4岁玩Excel,8岁写代码,10岁做游戏,17岁接触比特币,19岁写下以太坊白皮书。
如今的他,早已褪去“奇才”光环,成为低调却坚定的技术布道者。
以太坊的故事开始于一次比特币大会上的灵感碰撞。Vitalik构建理念,Lubin推动生态,Gavin Wood实现技术。但不久之后,三人因理念分歧各奔东西。Vitalik坚持非营利,希望用技术打破中心化控制;Lubin则偏向商业化运作;Wood则因资金削减离开。
接下来的十年里,以太坊穿越了数次行业浪潮:
2017年ICO狂潮、2020年DeFi之夏、2021年NFT爆发、2022年合并转PoS、2024年现货ETF申请落地……每一步都深刻影响了整个加密行业的方向。
今天的以太坊不只是一个区块链项目,它是链接现实与加密世界的“价值桥梁”。它承载了无数创新、应用与理念,重塑着数字时代的经济逻辑。
而Vitalik,从未沉迷喧嚣,一直选择默默耕耘。他用行动诠释了“处处无我,处处有我”的精神内核。#以太坊十周年
以太坊十周年,没有普天同庆,反而是无底线的下跌割韭菜。 puma昨晚四点发利好拉盘,白天跌一天, 种种迹象表明币圈流动性非常差, 禁忌山寨,禁忌山寨, 卖了就不要再接回来了, #以太坊十周年
以太坊十周年,没有普天同庆,反而是无底线的下跌割韭菜。
puma昨晚四点发利好拉盘,白天跌一天,
种种迹象表明币圈流动性非常差,
禁忌山寨,禁忌山寨,
卖了就不要再接回来了,
#以太坊十周年
Млрд
ETHUSDT
Закрыто
PnL
+90.89USDT
以太坊10周年大爆发!7大理由告诉你,ETH牛市才刚刚起飞以太坊#ETH 走过了整整十年,经历了无数起伏。眼下市场再度升温,ETH价格离历史高点只差一步。#以太坊十周年 到底为啥大家都看好以太坊接下来还能大涨?别急,这篇带你从7个维度全面扒一扒,以太坊的“黄金十年”背后,有哪些牛逼的力量在撑盘?🔥#美联储利率决议 1. 机构疯狂买买买,ETH储备股成爆款!💰 最近,机构对ETH的兴趣爆棚,很多上市公司、资管机构直接把ETH拉进了财务战略核心。说白了就是:ETH成了“数字黄金”的身份越发牢靠。 华尔街的老牌策略师Thomas Lee,2025年刚上任Bitmine董事长,就带领这家曾经的比特币矿企转型成以太坊资产公司。Lee手下的Bitmine已经累积了超60万枚ETH,市值30多亿美元!他的这波操作火速引爆了华尔街对以太坊的热情,其他公司也跟进了,比如Bit Digital将持有的BTC换成ETH,花了1.72亿美元买了10万枚ETH,现在持仓超过12万枚;SharpLink Gaming手握43.8万枚ETH,总价值约11亿美元。 这说明啥?机构投资者把ETH当成了和比特币一样的“战略储备资产”,市场认可度蹭蹭上涨,后市看涨预期超浓厚。 2. 以太坊ETF热潮来袭,资金猛灌入!📈 随着ETH涨起来,场外资金纷纷涌入各种以太坊ETF。 数据显示,7月底当天以太坊现货ETF净流入高达2.19亿美元,自7月初开始已经连续18天净流入。BlackRock(贝莱德)的ETHA ETF表现最抢眼,单日净流入超2亿美元,历史累计流入逼近100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7月16日美国9支以太坊现货ETF一天吸金7.26亿美元,创下去年7月上市以来新高。而同期的比特币ETF则出现了小幅资金流出,资金正在从比特币转向以太坊。毕竟,比特币ETF市值占比约6.5%,以太坊只有4.7%,ETH ETF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更厉害的是,贝莱德已经向SEC申请加上质押收益功能的ETH ETF,预计2025年下半年有望批准。这类ETF除了持有ETH,还能拿3%-5%的年化质押收益,超级吸引机构! ETF的意义在哪?一方面提升流动性,另一方面把ETH投资天花板拉高。机构配置完比特币ETF后,ETH ETF成了必选,巨额资金进场助推以太坊牛市继续。 3. 以太坊基金会换帅了!团队更专业了👌 以太坊这波上涨,团队换血也功不可没。 今年3月,以太坊基金会迎来了双联席执行董事Hsiao-Wei Wang和Tomasz Stańczak,双头管理分担决策风险。新管理层除了保持Vitalik带领的技术精神外,还加强了对外沟通和机构合作,提升了执行效率。 同时,基金会前核心研究员Danny Ryan加盟了一个新项目Etherealize,目标是教育传统金融机构,把ETH打造成华尔街的“合规金融主角”。这代表以太坊核心团队开始主动拥抱主流金融,给ETH估值带来了机构化的全新逻辑,价格底气更足。 4. 技术面也超给力,K线指标亮眼📊 ETH最近涨得猛,从4月低点2400美元,一路冲到快4000美元,涨幅超60%。涨幅远远超过市场大盘,投资者乐观情绪爆棚。 从ETH对BTC的表现看,7月中旬ETH突破了长期盘整区间,单月涨了40%,明显资金偏好开始从比特币转向以太坊,风险偏好在升温。 技术指标中,RSI(相对强弱指数)4月份跌到30附近,这个区间历来是超级买点信号。过去只要RSI跌到这个区域,ETH都会迎来大幅反弹,甚至涨超290%。 分析师MikybullCrypto早在4月就喊买,预判ETH后市能翻倍,近日又重申ETH价格可能冲击7000-10000美元大关。 总之,技术面告诉我们,这波上涨才刚刚开始,后劲十足! 5. 链上数据稳步走强,活跃度飙升🔗 链上数据也证实了以太坊基本面正在发力。 交易活跃度:2025年6月以太坊日均交易笔数140万笔,月度交易总数约为4200万笔(日均约140万笔),与此前数月基本持平。过去一个月,以太坊活跃地址数量在过去30天增长16.3%,交易数在过去30天增长14.2%,并于7月22日达到日均交易笔数162万笔,创半年新高。Gas费虽低,但不是用户少了,而是主网升级提升了吞吐量,单位交易成本下降。 手续费收入:6月以太坊手续费收入约3910万美元,重新夺回链上手续费收入第二名,仅次于Tron,说明网络需求持续走强。 DeFi总锁仓价值(TVL):7月以太坊DeFi锁仓价值攀升42%,达到859亿美元,创3年新高。全链DeFi总TVL超1530亿美元,其中60%在以太坊上。虽然ETH价格推升了TVL,但仍表明资金活跃。 质押数据:现有质押ETH超3600万枚,占总供应量30%,锁仓减少流通供给,减轻卖压。虽然有部分ETH排队退出,但新质押也在持续进场,币价坚挺。 通胀率:以太坊合并后年净通胀率极低(0.117%),远低于比特币(1.338%),ETH变得更稀缺。ETH网络销毁机制使得ETH通胀几乎停滞,成为极稀缺资产。 交易量回升+手续费回暖+锁仓激增+低通胀,多重链上指标同时亮起绿灯,支撑ETH价格继续走强。 6. RWA和稳定币爆发,以太坊成最大赢家!🏆 2025年被称作“RWA(现实世界资产)元年”,大量现实资产开始上链代币化。以太坊成了RWA市场的老大: 以太坊链上托管了超过341种RWA,市值约70亿美元,占整个链上RWA市场份额55.2%,是第二名ZKsync的三倍。贝莱德的代币化基金BUIDL资产超过24亿美元,90%仍托管在以太坊。 稳定币方面,以太坊网络上的稳定币总量超1377亿美元,占全市场54%以上,是绝对霸主。无论是USDT还是USDC,都依赖ETH作为支付Gas的“数字燃料”。 ETH不再只是“超比特币”资产,它正在变成稳定币和RWA发行的底层支撑,价值被重新定义。ETH质押还能拿收益,类似于国债利息,但收益率更高且上涨潜力巨大,吸引大量传统资金入场。 Thomas Lee直言,以太坊被严重低估,估值合理区间在1万-1.5万美元,未来还有10倍上涨空间。机构青睐ETH,主要因为它是未来数字美元清算的核心平台。 7. 技术路线图稳扎稳打,升级助力长牛!🔧 技术升级是以太坊持续上涨的内生动力。 5月7日完成的Pectra升级(结合Prague+Electra),带来了账户抽象、质押上限提升、数据扩容、退出机制优化等多项改进,为后续分片和数据可用性打下基础。 接下来年底的Fusaka升级,将扩容区块数据8倍,引入PeerDAS技术,大幅提升链上数据可用性。 以太坊正按计划推进Proto-Danksharding、账户抽象、验证者机制改革等重大项目,性能和用户体验不断优化。未来完成全分片、实现状态无障碍,这些技术改进将极大提升网络承载力和价值,强力支撑ETH价格。 总结时间 🌟 以太坊十年风雨兼程,如今内外因素齐聚: 机构资金疯狂买入、ETF资金持续涌入,增厚市场底气管理层变革带来更专业运营,增强机构信心技术指标和链上数据亮眼,网络活跃度稳步提升稳定币和RWA的爆发,赋予ETH更广阔的价值支撑持续的技术升级加持性能与扩展 这些力量共同推动ETH进入新牛市周期,价格有望再创新高。 当然,监管和其他公链挑战仍需关注,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太坊正稳步迈向“新金融基础设施”的未来,精彩才刚开始! 币圈变化快,机会与风险并存。学会有策略地进出场,保护本金,才能稳健前行,收获财富与成长。✍️ 记得DYOR,做好风控,祝大家币圈扬帆起航!🌊 点赞👍转发,关注我,带你解读更多币圈动态!一起加油!

以太坊10周年大爆发!7大理由告诉你,ETH牛市才刚刚起飞

以太坊#ETH 走过了整整十年,经历了无数起伏。眼下市场再度升温,ETH价格离历史高点只差一步。#以太坊十周年
到底为啥大家都看好以太坊接下来还能大涨?别急,这篇带你从7个维度全面扒一扒,以太坊的“黄金十年”背后,有哪些牛逼的力量在撑盘?🔥#美联储利率决议
1. 机构疯狂买买买,ETH储备股成爆款!💰
最近,机构对ETH的兴趣爆棚,很多上市公司、资管机构直接把ETH拉进了财务战略核心。说白了就是:ETH成了“数字黄金”的身份越发牢靠。

华尔街的老牌策略师Thomas Lee,2025年刚上任Bitmine董事长,就带领这家曾经的比特币矿企转型成以太坊资产公司。Lee手下的Bitmine已经累积了超60万枚ETH,市值30多亿美元!他的这波操作火速引爆了华尔街对以太坊的热情,其他公司也跟进了,比如Bit Digital将持有的BTC换成ETH,花了1.72亿美元买了10万枚ETH,现在持仓超过12万枚;SharpLink Gaming手握43.8万枚ETH,总价值约11亿美元。
这说明啥?机构投资者把ETH当成了和比特币一样的“战略储备资产”,市场认可度蹭蹭上涨,后市看涨预期超浓厚。
2. 以太坊ETF热潮来袭,资金猛灌入!📈
随着ETH涨起来,场外资金纷纷涌入各种以太坊ETF。
数据显示,7月底当天以太坊现货ETF净流入高达2.19亿美元,自7月初开始已经连续18天净流入。BlackRock(贝莱德)的ETHA ETF表现最抢眼,单日净流入超2亿美元,历史累计流入逼近100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7月16日美国9支以太坊现货ETF一天吸金7.26亿美元,创下去年7月上市以来新高。而同期的比特币ETF则出现了小幅资金流出,资金正在从比特币转向以太坊。毕竟,比特币ETF市值占比约6.5%,以太坊只有4.7%,ETH ETF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更厉害的是,贝莱德已经向SEC申请加上质押收益功能的ETH ETF,预计2025年下半年有望批准。这类ETF除了持有ETH,还能拿3%-5%的年化质押收益,超级吸引机构!
ETF的意义在哪?一方面提升流动性,另一方面把ETH投资天花板拉高。机构配置完比特币ETF后,ETH ETF成了必选,巨额资金进场助推以太坊牛市继续。
3. 以太坊基金会换帅了!团队更专业了👌
以太坊这波上涨,团队换血也功不可没。
今年3月,以太坊基金会迎来了双联席执行董事Hsiao-Wei Wang和Tomasz Stańczak,双头管理分担决策风险。新管理层除了保持Vitalik带领的技术精神外,还加强了对外沟通和机构合作,提升了执行效率。
同时,基金会前核心研究员Danny Ryan加盟了一个新项目Etherealize,目标是教育传统金融机构,把ETH打造成华尔街的“合规金融主角”。这代表以太坊核心团队开始主动拥抱主流金融,给ETH估值带来了机构化的全新逻辑,价格底气更足。
4. 技术面也超给力,K线指标亮眼📊
ETH最近涨得猛,从4月低点2400美元,一路冲到快4000美元,涨幅超60%。涨幅远远超过市场大盘,投资者乐观情绪爆棚。
从ETH对BTC的表现看,7月中旬ETH突破了长期盘整区间,单月涨了40%,明显资金偏好开始从比特币转向以太坊,风险偏好在升温。

技术指标中,RSI(相对强弱指数)4月份跌到30附近,这个区间历来是超级买点信号。过去只要RSI跌到这个区域,ETH都会迎来大幅反弹,甚至涨超290%。

分析师MikybullCrypto早在4月就喊买,预判ETH后市能翻倍,近日又重申ETH价格可能冲击7000-10000美元大关。

总之,技术面告诉我们,这波上涨才刚刚开始,后劲十足!
5. 链上数据稳步走强,活跃度飙升🔗
链上数据也证实了以太坊基本面正在发力。
交易活跃度:2025年6月以太坊日均交易笔数140万笔,月度交易总数约为4200万笔(日均约140万笔),与此前数月基本持平。过去一个月,以太坊活跃地址数量在过去30天增长16.3%,交易数在过去30天增长14.2%,并于7月22日达到日均交易笔数162万笔,创半年新高。Gas费虽低,但不是用户少了,而是主网升级提升了吞吐量,单位交易成本下降。

手续费收入:6月以太坊手续费收入约3910万美元,重新夺回链上手续费收入第二名,仅次于Tron,说明网络需求持续走强。

DeFi总锁仓价值(TVL):7月以太坊DeFi锁仓价值攀升42%,达到859亿美元,创3年新高。全链DeFi总TVL超1530亿美元,其中60%在以太坊上。虽然ETH价格推升了TVL,但仍表明资金活跃。

质押数据:现有质押ETH超3600万枚,占总供应量30%,锁仓减少流通供给,减轻卖压。虽然有部分ETH排队退出,但新质押也在持续进场,币价坚挺。

通胀率:以太坊合并后年净通胀率极低(0.117%),远低于比特币(1.338%),ETH变得更稀缺。ETH网络销毁机制使得ETH通胀几乎停滞,成为极稀缺资产。

交易量回升+手续费回暖+锁仓激增+低通胀,多重链上指标同时亮起绿灯,支撑ETH价格继续走强。
6. RWA和稳定币爆发,以太坊成最大赢家!🏆

2025年被称作“RWA(现实世界资产)元年”,大量现实资产开始上链代币化。以太坊成了RWA市场的老大:
以太坊链上托管了超过341种RWA,市值约70亿美元,占整个链上RWA市场份额55.2%,是第二名ZKsync的三倍。贝莱德的代币化基金BUIDL资产超过24亿美元,90%仍托管在以太坊。

稳定币方面,以太坊网络上的稳定币总量超1377亿美元,占全市场54%以上,是绝对霸主。无论是USDT还是USDC,都依赖ETH作为支付Gas的“数字燃料”。

ETH不再只是“超比特币”资产,它正在变成稳定币和RWA发行的底层支撑,价值被重新定义。ETH质押还能拿收益,类似于国债利息,但收益率更高且上涨潜力巨大,吸引大量传统资金入场。
Thomas Lee直言,以太坊被严重低估,估值合理区间在1万-1.5万美元,未来还有10倍上涨空间。机构青睐ETH,主要因为它是未来数字美元清算的核心平台。
7. 技术路线图稳扎稳打,升级助力长牛!🔧
技术升级是以太坊持续上涨的内生动力。

5月7日完成的Pectra升级(结合Prague+Electra),带来了账户抽象、质押上限提升、数据扩容、退出机制优化等多项改进,为后续分片和数据可用性打下基础。
接下来年底的Fusaka升级,将扩容区块数据8倍,引入PeerDAS技术,大幅提升链上数据可用性。
以太坊正按计划推进Proto-Danksharding、账户抽象、验证者机制改革等重大项目,性能和用户体验不断优化。未来完成全分片、实现状态无障碍,这些技术改进将极大提升网络承载力和价值,强力支撑ETH价格。
总结时间 🌟
以太坊十年风雨兼程,如今内外因素齐聚:
机构资金疯狂买入、ETF资金持续涌入,增厚市场底气管理层变革带来更专业运营,增强机构信心技术指标和链上数据亮眼,网络活跃度稳步提升稳定币和RWA的爆发,赋予ETH更广阔的价值支撑持续的技术升级加持性能与扩展
这些力量共同推动ETH进入新牛市周期,价格有望再创新高。
当然,监管和其他公链挑战仍需关注,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太坊正稳步迈向“新金融基础设施”的未来,精彩才刚开始!
币圈变化快,机会与风险并存。学会有策略地进出场,保护本金,才能稳健前行,收获财富与成长。✍️
记得DYOR,做好风控,祝大家币圈扬帆起航!🌊
点赞👍转发,关注我,带你解读更多币圈动态!一起加油!
#以太坊十周年 $ETH 以太坊十周,等来的不是牛也不是熊,是猴市,上蹿下跳的,捂好钱袋子吧。使用coinwings ai监测不要损失我们的本金
#以太坊十周年 $ETH
以太坊十周,等来的不是牛也不是熊,是猴市,上蹿下跳的,捂好钱袋子吧。使用coinwings ai监测不要损失我们的本金
#以太坊十周年 以太坊十周年火炬纪念 NFT 铸造已结束,总量超 78 万枚,持有者地址超 66 万。 此前报道,以太坊推出「The Torch(火炬)」NFT,用于致敬那些在以太坊第一个十年中塑造其发展的人与价值观,并将助力以太坊未来的建设。在以太坊十周年到来前的 10 天内,这枚 The Torch NFT 将象征性地在钱包之间传递。7 月 30 日 The Torch NFT 将被销毁,以纪念以太坊成立十周年。当天所有人都可以铸造一枚纪念 NFT。 {spot}(ETHUSDT)
#以太坊十周年 以太坊十周年火炬纪念 NFT 铸造已结束,总量超 78 万枚,持有者地址超 66 万。 此前报道,以太坊推出「The Torch(火炬)」NFT,用于致敬那些在以太坊第一个十年中塑造其发展的人与价值观,并将助力以太坊未来的建设。在以太坊十周年到来前的 10 天内,这枚 The Torch NFT 将象征性地在钱包之间传递。7 月 30 日 The Torch NFT 将被销毁,以纪念以太坊成立十周年。当天所有人都可以铸造一枚纪念 NFT。
--
Рост
$ETH 同学们以太目前行情还分析,以太坊10年大爆发现在有些人不知道是怎么去做,还有大多看好姨还能大涨总之技术面告诉我们,这波上涨才刚刚开始后劲十足 现在可在现在点位2865点位附近拿一波短空短期向下看还有盈利的一些空间 为什么个人建议大家现在去做短空?因为都知道以太10周年是利好的现在就是为了给人琢磨不透的感觉 第一止盈位3760第二止盈位3744 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何时进场的点点头像评论找一下家乡#以太坊十周年 #美联储利率决议
$ETH

同学们以太目前行情还分析,以太坊10年大爆发现在有些人不知道是怎么去做,还有大多看好姨还能大涨总之技术面告诉我们,这波上涨才刚刚开始后劲十足

现在可在现在点位2865点位附近拿一波短空短期向下看还有盈利的一些空间

为什么个人建议大家现在去做短空?因为都知道以太10周年是利好的现在就是为了给人琢磨不透的感觉

第一止盈位3760第二止盈位3744

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何时进场的点点头像评论找一下家乡#以太坊十周年 #美联储利率决议
一文读懂以太坊的前世今生和未来2013 年,一个年仅 19 岁的俄罗斯裔加拿大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在比特币的热潮中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比特币虽然开创了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时代,但它的功能局限于点对点的价值转移。维塔利克梦想着更广阔的图景:一个不仅能处理货币交易,还能运行程序、承载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平台。他的灵感源于对技术、密码学和去中心化理念的热爱,以及对现有金融体系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维塔利克在比特币社区中提出了他的想法,但未能获得广泛支持。于是,他决定独自踏上征途。2013 年 11 月,他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勾勒出以太坊的蓝图: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机,能够运行任何开发者编写的代码,执行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这份白皮书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无数开发者和梦想家的热情。 过去:从白皮书到全球现象 2014-2015 年:艰难的起步 以太坊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2014 年,维塔利克与包括加文·伍德(Gavin Wood)、查尔斯·霍斯金森(Charles Hoskinson)等在内的联合创始人一起,通过众筹筹集了 1800 万美元的比特币,用于开发以太坊网络。这次众筹是区块链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支持者。 201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网络正式上线。那一刻,区块链世界迎来了新的篇章。以太坊的创新在于其图灵完备的虚拟机(EVM),允许开发者在区块链上构建去中心化应用(DApps)。然而,早期以太坊面临诸多挑战:网络稳定性不足、交易费用高昂、社区对去中心化理念的分歧不断。2016 年的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黑客事件成为以太坊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黑客利用智能合约漏洞窃取了价值数亿美元的以太币,迫使社区决定通过硬分叉回滚交易。这一决定引发了争议,导致以太坊分裂为以太坊(ETH)和以太坊经典(ETC)。 尽管如此,以太坊的韧性逐渐显现。2017 年的 ICO(初始代币发行)热潮将以太坊推向了全球舞台。无数项目利用以太坊发行代币,筹集资金,区块链创业热潮席卷全球。从去中心化金融(DeFi)到加密艺术(NFT),以太坊成为创新的温床。然而,网络拥堵和高昂的 Gas 费用也暴露了其扩展性的瓶颈。 现在:生态繁荣与转型阵痛 截至 2025 年 7 月,以太坊已成长为区块链生态的支柱。2022 年 9 月的“合并”(The Merge)标志着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大幅降低了能耗,提升了可持续性。这一转型不仅回应了环保批评,还为未来的扩展性升级奠定了基础。 以太坊的生态系统如今异常繁荣。DeFi 平台如 Uniswap、Aave 和 MakerDAO 处理着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量;NFT 市场如 OpenSea 催生了数字艺术和收藏品的热潮;去中心化身份、供应链管理和游戏等领域也蓬勃发展。以太坊的 Layer 2 解决方案,如 Optimism、Arbitrum 和 zkSync,通过分层处理交易显著降低了费用,提升了交易速度。 然而,以太坊仍面临挑战。Layer 2 的复杂性让新用户望而却步,跨链互操作性问题限制了生态的进一步扩展。此外,来自 Solana、Polkadot 等竞争对手的压力迫使以太坊不断创新。社区内部对去中心化与效率的平衡、EIP-1559 费用机制的优化等问题也持续引发热议。 维塔利克本人依然是以太坊的灵魂人物。他活跃在社区中,通过博客、演讲和提案推动以太坊的发展。他的愿景从不局限于技术,而是希望以太坊成为一个公平、透明、去中心化的全球基础设施。 未来:通向全球计算机的征途 展望未来,以太坊的路线图雄心勃勃。根据以太坊基金会的规划,接下来的升级将聚焦于“分片”(Sharding)和“无状态客户端”(Stateless Clients),旨在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吞吐量和效率。分片技术将把以太坊网络分割为多个并行链,大幅提高交易处理能力,预计到 2026 年或更晚逐步实现。与此同时,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技术的进步将增强隐私性和扩展性,让以太坊能够支持更复杂的应用场景。 以太坊的未来不仅关乎技术升级,更关乎其在全球经济和社会中的角色。去中心化金融有望重塑传统金融体系,降低中介成本;NFT 和 Web3 技术可能重新定义数字所有权和创作者经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甚至可能成为全球治理、投票和身份验证的基础设施。 然而,未来的道路并非坦途。监管压力、技术复杂性以及社区治理的分歧都可能成为阻碍。以太坊需要平衡去中心化的初心与现实世界的需求,同时应对来自其他区块链的竞争。维塔利克曾表示:“以太坊的成功不在于取代一切,而在于为世界提供一个可信的中立平台。”这一理念或许是以太坊未来发展的最佳指引。 尾声:未完的旅程 以太坊的故事是一部关于梦想、技术和社区的史诗。从维塔利克的少年构想,到全球数百万开发者和用户的共同努力,以太坊已经改变了我们对区块链和去中心化的认知。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人类对自由、信任和协作的探索。 在未来的岁月中,以太坊将继续演进。它可能不会是唯一的区块链,但它无疑是最具开创性的之一。正如维塔利克在 2013 年白皮书中所写:“以太坊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故事仍在书写,而它的下一章,将由全世界的开发者、用户和梦想家共同谱写。 #白宫数字资产报告 #以太坊十周年 #以太坊ETF批准预期 #ETH🔥🔥🔥🔥🔥🔥

一文读懂以太坊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2013 年,一个年仅 19 岁的俄罗斯裔加拿大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在比特币的热潮中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比特币虽然开创了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时代,但它的功能局限于点对点的价值转移。维塔利克梦想着更广阔的图景:一个不仅能处理货币交易,还能运行程序、承载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平台。他的灵感源于对技术、密码学和去中心化理念的热爱,以及对现有金融体系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维塔利克在比特币社区中提出了他的想法,但未能获得广泛支持。于是,他决定独自踏上征途。2013 年 11 月,他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勾勒出以太坊的蓝图: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机,能够运行任何开发者编写的代码,执行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这份白皮书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无数开发者和梦想家的热情。

过去:从白皮书到全球现象
2014-2015 年:艰难的起步
以太坊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2014 年,维塔利克与包括加文·伍德(Gavin Wood)、查尔斯·霍斯金森(Charles Hoskinson)等在内的联合创始人一起,通过众筹筹集了 1800 万美元的比特币,用于开发以太坊网络。这次众筹是区块链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支持者。
201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网络正式上线。那一刻,区块链世界迎来了新的篇章。以太坊的创新在于其图灵完备的虚拟机(EVM),允许开发者在区块链上构建去中心化应用(DApps)。然而,早期以太坊面临诸多挑战:网络稳定性不足、交易费用高昂、社区对去中心化理念的分歧不断。2016 年的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黑客事件成为以太坊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黑客利用智能合约漏洞窃取了价值数亿美元的以太币,迫使社区决定通过硬分叉回滚交易。这一决定引发了争议,导致以太坊分裂为以太坊(ETH)和以太坊经典(ETC)。
尽管如此,以太坊的韧性逐渐显现。2017 年的 ICO(初始代币发行)热潮将以太坊推向了全球舞台。无数项目利用以太坊发行代币,筹集资金,区块链创业热潮席卷全球。从去中心化金融(DeFi)到加密艺术(NFT),以太坊成为创新的温床。然而,网络拥堵和高昂的 Gas 费用也暴露了其扩展性的瓶颈。

现在:生态繁荣与转型阵痛
截至 2025 年 7 月,以太坊已成长为区块链生态的支柱。2022 年 9 月的“合并”(The Merge)标志着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大幅降低了能耗,提升了可持续性。这一转型不仅回应了环保批评,还为未来的扩展性升级奠定了基础。
以太坊的生态系统如今异常繁荣。DeFi 平台如 Uniswap、Aave 和 MakerDAO 处理着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量;NFT 市场如 OpenSea 催生了数字艺术和收藏品的热潮;去中心化身份、供应链管理和游戏等领域也蓬勃发展。以太坊的 Layer 2 解决方案,如 Optimism、Arbitrum 和 zkSync,通过分层处理交易显著降低了费用,提升了交易速度。
然而,以太坊仍面临挑战。Layer 2 的复杂性让新用户望而却步,跨链互操作性问题限制了生态的进一步扩展。此外,来自 Solana、Polkadot 等竞争对手的压力迫使以太坊不断创新。社区内部对去中心化与效率的平衡、EIP-1559 费用机制的优化等问题也持续引发热议。
维塔利克本人依然是以太坊的灵魂人物。他活跃在社区中,通过博客、演讲和提案推动以太坊的发展。他的愿景从不局限于技术,而是希望以太坊成为一个公平、透明、去中心化的全球基础设施。

未来:通向全球计算机的征途
展望未来,以太坊的路线图雄心勃勃。根据以太坊基金会的规划,接下来的升级将聚焦于“分片”(Sharding)和“无状态客户端”(Stateless Clients),旨在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吞吐量和效率。分片技术将把以太坊网络分割为多个并行链,大幅提高交易处理能力,预计到 2026 年或更晚逐步实现。与此同时,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技术的进步将增强隐私性和扩展性,让以太坊能够支持更复杂的应用场景。
以太坊的未来不仅关乎技术升级,更关乎其在全球经济和社会中的角色。去中心化金融有望重塑传统金融体系,降低中介成本;NFT 和 Web3 技术可能重新定义数字所有权和创作者经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甚至可能成为全球治理、投票和身份验证的基础设施。
然而,未来的道路并非坦途。监管压力、技术复杂性以及社区治理的分歧都可能成为阻碍。以太坊需要平衡去中心化的初心与现实世界的需求,同时应对来自其他区块链的竞争。维塔利克曾表示:“以太坊的成功不在于取代一切,而在于为世界提供一个可信的中立平台。”这一理念或许是以太坊未来发展的最佳指引。
尾声:未完的旅程
以太坊的故事是一部关于梦想、技术和社区的史诗。从维塔利克的少年构想,到全球数百万开发者和用户的共同努力,以太坊已经改变了我们对区块链和去中心化的认知。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人类对自由、信任和协作的探索。
在未来的岁月中,以太坊将继续演进。它可能不会是唯一的区块链,但它无疑是最具开创性的之一。正如维塔利克在 2013 年白皮书中所写:“以太坊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故事仍在书写,而它的下一章,将由全世界的开发者、用户和梦想家共同谱写。
#白宫数字资产报告 #以太坊十周年 #以太坊ETF批准预期 #ETH🔥🔥🔥🔥🔥🔥
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技术革新与未解难题昨天以太坊十周岁了,2015 年创世区块上线时它还只是个「实验性项目」,而现在它管理着超 440 亿美元 Layer2 锁仓价值且是承载全球加密货币 ETF 的基础设施之一,以太坊第一个十年书写了区块链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进化历程,从 DAO 分叉到合并升级、从 Gas 费高昂到 Rollup 推广,每次危机都变为技术跃迁的垫脚石。 但在第二个十年的开端,以太坊的「成年礼」可不容易,账户抽象落地后出现安全漏洞且 Layer2 生态有「割据战争」,MEV 侵蚀公平性且全球监管是把「双刃剑」,这四大核心难题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机构资金通过 ETF 涌入而普通用户盼着更好的交互体验,以太坊得在技术理想和现实妥协间找到新平衡。 账户抽象:便捷性与安全的「生死博弈」 2025 年 5 月,一位用户社交媒体上讲了自己的遭遇:点击授权后,15 分钟内钱包余额就被转空了,对方连他的私钥都没获取,用户在使用某钱包「一键升级账户抽象」功能时,不小心授权了恶意合约,价值 12 万元的 ETH 就自动被转移了,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区块链安全公司 SlowMist 统计过,Pectra 升级仅两周,超 10 万个钱包就因 EIP-7702 授权漏洞被盗,总共损失达 1.5 亿美元。 EIP-7702 的双面性 2025 年 5 月 7 日上线的 Pectra 升级借由 EIP-7702 达成「账户抽象」的重大突破,普通用户钱包(EOA)被允许临时具备智能合约功能以支持批量交易、Gas 费代付、社交恢复等「Web3 原生体验」,理论上以太坊十年未解决的「用户体验顽疾」得以解决,以前完成一次 DeFi 兑换得要 2 次授权加 1 次交易现在能合并成单步操作,而且开发者也能够为用户垫付 Gas 费,使「零 ETH 也能玩 Web3」变为现实。 便捷性背后,信任模型被彻底重构,CertiK 安全团队指出,EIP-7702 把「EOA 无法执行合约代码」这一底层假设打破了,依赖 tx.origin==msg.sender 的旧合约因此面临重入攻击风险,更严重的是,黑客利用用户对「账户抽象」的新奇感,拿钓鱼链接诱导用户授权恶意合约,就像排名第一的 EIP-7702 委托合约(0x930fcc37d6042c79211ee18a02857cb1fd7f0d0b)被发现会自动重定向资金,首次接触账户抽象的新手用户在受害者中占 73%。 未来的攻坚方向 以太坊基金会正在推进「智能账户安全标准」,钱包被要求必须显示委托合约的开源状态且加入 72 小时冷静期,但真正的挑战是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机构用户需要复杂的权限管理如多签加上时间锁,而普通用户则希望使用起来像支付宝一样简单,Vitalik 在香港 Web3 嘉年华上说过,账户抽象不是终点,而是「用户主权」与「安全护栏」持续博弈。 Layer2 生态:繁荣背后的「割据危机」 Arbitrum 上 USDC 转账 0.01 美元就够了而主网却得 5 美元,北京开发者张明吐槽他在 zkSync 买 NFT 时资产跨链花了 30 分钟,这就道出了 Layer2 的现状:2025 年以太坊 Layer2 总锁仓价值能突破 520 亿美元且日交易量达 4000 万笔,可用户还是得在不同 Rollup 间换来换去就像处在多个平行宇宙似的。 Optimistic 霸权&ZK 逆袭 当前 Layer2 生态两极分化,OptimisticRollup 里的 Arbitrum(TVL 达 178 亿美元)和 Optimism(TVL 达 89 亿美元)因 EVM 兼容性成了开发者的首选从而占了 72% 的市场份额,ZK-Rollup 这边 zkSync(TVL38 亿美元)和 Starknet(TVL22 亿美元)在快速追赶且零知识证明技术使其将交易确认时间压缩到 2 秒、手续费比 OptimisticRollup 低 60%。 但繁荣之下暗藏隐忧: 流动性割据:Uniswap 在 Arbitrum 的流动性达 zkSync 的 8 倍且用户交易时只能重复充值。技术碎片化:OptimisticRollup 依靠「欺诈证明」,这使得提款需要 7 天期限,而 ZK-Rollup 的证明生成成本对普通开发者来说依旧是一道门槛。中心化风险:Arbitrum 的 sequencer(交易排序器)被 OffchainLabs 控制着且它曾由于服务器故障交易中断了 3 小时。 「超级链」梦想与现实阻力 Optimism 提出的「超级链」(Superchain)计划想通过共享安全层把所有 OptimisticRollup 连接起来,不过进展不快,到 2025 年 7 月时只有 Base 和 Zora 完成了跨链互操作,而 zkSync 跟 Starknet 联合推出了「ZK 联盟」想要实现证明互认,但不同 ZK 算法的兼容性仍然是个难题,区块链分析师王峰说过,Layer2 的最终样子到底是「一张无缝的网」还是「多个分裂的小地盘」会决定以太坊能不能承载 10 亿用户。 MEV:区块链「黑暗森林」的公平之困 2025 年 3 月 24 日,Uniswap 用户 Michael 要兑换 22 万美元的 USDC,结果遭遇典型的「三明治攻击」,MEV 机器人先买入 USDT 把价格抬高,在 Michael 交易之后机器人马上抛售,这使得 Michael 实际只收到 5272USDT,损失了 21.5 万美元,链上数据表明,验证者 bobTheBuilder 打包这笔交易得到 20 万美元「小费」,攻击者只获利 8000 美元,普通用户就成了最大的受损方。 MEV 工业化与网络公平性 以太坊转向 PoS 之后,MEV(最大可提取价值)从「矿工特权」转变成了专业化产业,套利脚本由搜索者编写且构建者负责打包交易,而最优区块被验证者选择,2025 年第一季度以太坊 MEV 总共提取量达到 5.2 亿美元,其中 DEX 套利和清算占比 73%,普通用户交易成本里有 15%-20% 是为此支付的「隐性税」。 更严峻的是「MEV 集中化」:65% 的区块构建权被头部构建者 Flashbots 把控着,验证者为求更高收益往往会选择高 MEV 区块从而让中小构建者难以生存,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MurielMédard 发出警告,区块排序权若被少数机构垄断,以太坊说不定就会沦为「华尔街的高频交易游乐场」。 破局之路:从技术防御到机制设计 以太坊社区正在推进多项解决方案: 加密内存池:把交易隐藏于公共内存池之外以让 MEV 机器人没法预先监控。MEV-Burn:销毁部分 MEV 收益来削减验证者的寻租动机。 在提议者 - 构建者分离(PBS)模式下,仅让验证者提议区块且构建者去竞争排序权,从而能降低单点操控风险。但仍需在这些方案里平衡「公平性」和「效率」,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DankradFeist 说过,「MEV 不是漏洞,是区块链透明性的必然结果 — — 我们的目标不是消除 MEV,而是把收益更公平地分给整个网络。」 监管与金融化:机构入场后的「灵魂拷问」 2025 年 7 月美国 SEC 批准的以太坊 ETF 有 22 亿美元净流入且机构对 ETH 的持有比例从 5% 猛增到 18%,而欧盟《智能合约透明度法案》让 Rollup 公开交易算法并且中国香港要求所有加密服务提供商执行 KYC,以太坊面临着「合规性」与「去中心化」的终极冲突。 全球监管的「三岔口」 美国:《CLARITY 法案》将迎来 Defi 合规潮,把 ETH 定义成「商品」从而允许银行托管,同时 DeFi 平台也必须注册成「交易所」。欧盟:MiCA 法规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持有 100% 法币储备并且隐私币交易要经过额外审批。中国:目前大陆地区虽然仍然是高压态势,但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预计到 2025 年其交易规模要突破 3.5 万亿元。香港作为「试验田」已经开放数字资产的自由流通和交易,稳定币法案更是让香港的市场显示出勃勃生机。 而监管差异更是催生出了一系列「监管套利」:比如某头部 DeFi 协议于欧盟部署 KYC 模块而新加坡则保留匿名池,合规交易对是美国用户唯一能访问的,这种「碎片化合规」不仅让开发者成本增加,还削弱了以太坊「全球统一基础设施」的愿景。 金融化的双刃剑 机构资金涌入使流动性有了,但以太坊价格波动与美股相关性从 0.3 升到 0.6;2025 年 6 月美联储加息 0.5% 时,ETH 单日跌幅达 8% 而比特币才 5%,这在五年前难以想象,并且还有更深远影响,「价值捕获机制」变了,以前 ETH 价格靠链上 Gas 费和生态增长推动,现在 ETF 资金流和宏观利率成主导因素了。 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指出:以太坊第二个十年得在「于合规框架内创新」和「坚守去中心化初心」间寻到方向,香港可能是最好的试验地,它既能对接中国内地的数字人民币,又可吸引全球加密企业。 在「不可能三角」中寻找平衡 以太坊首个十年中,「合并」「Shapella」「Dencun」等升级回答了「能否存活」的问题,而在第二个十年它得回答「怎样成为真正的全球基础设施」,账户抽象的安全博弈、Layer2 的生态整合、MEV 的公平分配、监管的合规适配这四大难题从本质上讲是「去中心化、安全性、可扩展性」不可能三角的延续,只是这一回,10 亿用户的信任被当作赌注。 以太坊十周年演讲里,Vitalik 说过「我们不需要完美的区块链,只需要『不断进化的区块链』」这样的话,也许以太坊最终的价值并非是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而是去证明去中心化网络在技术理想和现实妥协的相互拉扯中依然能够前行。 第二个十年的大幕拉开了,答案将写在每行代码、每次升级和每个用户的钱包里! #以太坊十周年 #ETH #稳定币热潮

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技术革新与未解难题

昨天以太坊十周岁了,2015 年创世区块上线时它还只是个「实验性项目」,而现在它管理着超 440 亿美元 Layer2 锁仓价值且是承载全球加密货币 ETF 的基础设施之一,以太坊第一个十年书写了区块链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进化历程,从 DAO 分叉到合并升级、从 Gas 费高昂到 Rollup 推广,每次危机都变为技术跃迁的垫脚石。
但在第二个十年的开端,以太坊的「成年礼」可不容易,账户抽象落地后出现安全漏洞且 Layer2 生态有「割据战争」,MEV 侵蚀公平性且全球监管是把「双刃剑」,这四大核心难题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机构资金通过 ETF 涌入而普通用户盼着更好的交互体验,以太坊得在技术理想和现实妥协间找到新平衡。
账户抽象:便捷性与安全的「生死博弈」
2025 年 5 月,一位用户社交媒体上讲了自己的遭遇:点击授权后,15 分钟内钱包余额就被转空了,对方连他的私钥都没获取,用户在使用某钱包「一键升级账户抽象」功能时,不小心授权了恶意合约,价值 12 万元的 ETH 就自动被转移了,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区块链安全公司 SlowMist 统计过,Pectra 升级仅两周,超 10 万个钱包就因 EIP-7702 授权漏洞被盗,总共损失达 1.5 亿美元。
EIP-7702 的双面性
2025 年 5 月 7 日上线的 Pectra 升级借由 EIP-7702 达成「账户抽象」的重大突破,普通用户钱包(EOA)被允许临时具备智能合约功能以支持批量交易、Gas 费代付、社交恢复等「Web3 原生体验」,理论上以太坊十年未解决的「用户体验顽疾」得以解决,以前完成一次 DeFi 兑换得要 2 次授权加 1 次交易现在能合并成单步操作,而且开发者也能够为用户垫付 Gas 费,使「零 ETH 也能玩 Web3」变为现实。
便捷性背后,信任模型被彻底重构,CertiK 安全团队指出,EIP-7702 把「EOA 无法执行合约代码」这一底层假设打破了,依赖 tx.origin==msg.sender 的旧合约因此面临重入攻击风险,更严重的是,黑客利用用户对「账户抽象」的新奇感,拿钓鱼链接诱导用户授权恶意合约,就像排名第一的 EIP-7702 委托合约(0x930fcc37d6042c79211ee18a02857cb1fd7f0d0b)被发现会自动重定向资金,首次接触账户抽象的新手用户在受害者中占 73%。
未来的攻坚方向
以太坊基金会正在推进「智能账户安全标准」,钱包被要求必须显示委托合约的开源状态且加入 72 小时冷静期,但真正的挑战是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机构用户需要复杂的权限管理如多签加上时间锁,而普通用户则希望使用起来像支付宝一样简单,Vitalik 在香港 Web3 嘉年华上说过,账户抽象不是终点,而是「用户主权」与「安全护栏」持续博弈。
Layer2 生态:繁荣背后的「割据危机」
Arbitrum 上 USDC 转账 0.01 美元就够了而主网却得 5 美元,北京开发者张明吐槽他在 zkSync 买 NFT 时资产跨链花了 30 分钟,这就道出了 Layer2 的现状:2025 年以太坊 Layer2 总锁仓价值能突破 520 亿美元且日交易量达 4000 万笔,可用户还是得在不同 Rollup 间换来换去就像处在多个平行宇宙似的。
Optimistic 霸权&ZK 逆袭
当前 Layer2 生态两极分化,OptimisticRollup 里的 Arbitrum(TVL 达 178 亿美元)和 Optimism(TVL 达 89 亿美元)因 EVM 兼容性成了开发者的首选从而占了 72% 的市场份额,ZK-Rollup 这边 zkSync(TVL38 亿美元)和 Starknet(TVL22 亿美元)在快速追赶且零知识证明技术使其将交易确认时间压缩到 2 秒、手续费比 OptimisticRollup 低 60%。
但繁荣之下暗藏隐忧:
流动性割据:Uniswap 在 Arbitrum 的流动性达 zkSync 的 8 倍且用户交易时只能重复充值。技术碎片化:OptimisticRollup 依靠「欺诈证明」,这使得提款需要 7 天期限,而 ZK-Rollup 的证明生成成本对普通开发者来说依旧是一道门槛。中心化风险:Arbitrum 的 sequencer(交易排序器)被 OffchainLabs 控制着且它曾由于服务器故障交易中断了 3 小时。
「超级链」梦想与现实阻力
Optimism 提出的「超级链」(Superchain)计划想通过共享安全层把所有 OptimisticRollup 连接起来,不过进展不快,到 2025 年 7 月时只有 Base 和 Zora 完成了跨链互操作,而 zkSync 跟 Starknet 联合推出了「ZK 联盟」想要实现证明互认,但不同 ZK 算法的兼容性仍然是个难题,区块链分析师王峰说过,Layer2 的最终样子到底是「一张无缝的网」还是「多个分裂的小地盘」会决定以太坊能不能承载 10 亿用户。
MEV:区块链「黑暗森林」的公平之困
2025 年 3 月 24 日,Uniswap 用户 Michael 要兑换 22 万美元的 USDC,结果遭遇典型的「三明治攻击」,MEV 机器人先买入 USDT 把价格抬高,在 Michael 交易之后机器人马上抛售,这使得 Michael 实际只收到 5272USDT,损失了 21.5 万美元,链上数据表明,验证者 bobTheBuilder 打包这笔交易得到 20 万美元「小费」,攻击者只获利 8000 美元,普通用户就成了最大的受损方。
MEV 工业化与网络公平性
以太坊转向 PoS 之后,MEV(最大可提取价值)从「矿工特权」转变成了专业化产业,套利脚本由搜索者编写且构建者负责打包交易,而最优区块被验证者选择,2025 年第一季度以太坊 MEV 总共提取量达到 5.2 亿美元,其中 DEX 套利和清算占比 73%,普通用户交易成本里有 15%-20% 是为此支付的「隐性税」。
更严峻的是「MEV 集中化」:65% 的区块构建权被头部构建者 Flashbots 把控着,验证者为求更高收益往往会选择高 MEV 区块从而让中小构建者难以生存,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MurielMédard 发出警告,区块排序权若被少数机构垄断,以太坊说不定就会沦为「华尔街的高频交易游乐场」。
破局之路:从技术防御到机制设计
以太坊社区正在推进多项解决方案:
加密内存池:把交易隐藏于公共内存池之外以让 MEV 机器人没法预先监控。MEV-Burn:销毁部分 MEV 收益来削减验证者的寻租动机。
在提议者 - 构建者分离(PBS)模式下,仅让验证者提议区块且构建者去竞争排序权,从而能降低单点操控风险。但仍需在这些方案里平衡「公平性」和「效率」,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DankradFeist 说过,「MEV 不是漏洞,是区块链透明性的必然结果 — — 我们的目标不是消除 MEV,而是把收益更公平地分给整个网络。」
监管与金融化:机构入场后的「灵魂拷问」
2025 年 7 月美国 SEC 批准的以太坊 ETF 有 22 亿美元净流入且机构对 ETH 的持有比例从 5% 猛增到 18%,而欧盟《智能合约透明度法案》让 Rollup 公开交易算法并且中国香港要求所有加密服务提供商执行 KYC,以太坊面临着「合规性」与「去中心化」的终极冲突。
全球监管的「三岔口」
美国:《CLARITY 法案》将迎来 Defi 合规潮,把 ETH 定义成「商品」从而允许银行托管,同时 DeFi 平台也必须注册成「交易所」。欧盟:MiCA 法规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持有 100% 法币储备并且隐私币交易要经过额外审批。中国:目前大陆地区虽然仍然是高压态势,但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预计到 2025 年其交易规模要突破 3.5 万亿元。香港作为「试验田」已经开放数字资产的自由流通和交易,稳定币法案更是让香港的市场显示出勃勃生机。
而监管差异更是催生出了一系列「监管套利」:比如某头部 DeFi 协议于欧盟部署 KYC 模块而新加坡则保留匿名池,合规交易对是美国用户唯一能访问的,这种「碎片化合规」不仅让开发者成本增加,还削弱了以太坊「全球统一基础设施」的愿景。
金融化的双刃剑
机构资金涌入使流动性有了,但以太坊价格波动与美股相关性从 0.3 升到 0.6;2025 年 6 月美联储加息 0.5% 时,ETH 单日跌幅达 8% 而比特币才 5%,这在五年前难以想象,并且还有更深远影响,「价值捕获机制」变了,以前 ETH 价格靠链上 Gas 费和生态增长推动,现在 ETF 资金流和宏观利率成主导因素了。
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指出:以太坊第二个十年得在「于合规框架内创新」和「坚守去中心化初心」间寻到方向,香港可能是最好的试验地,它既能对接中国内地的数字人民币,又可吸引全球加密企业。
在「不可能三角」中寻找平衡
以太坊首个十年中,「合并」「Shapella」「Dencun」等升级回答了「能否存活」的问题,而在第二个十年它得回答「怎样成为真正的全球基础设施」,账户抽象的安全博弈、Layer2 的生态整合、MEV 的公平分配、监管的合规适配这四大难题从本质上讲是「去中心化、安全性、可扩展性」不可能三角的延续,只是这一回,10 亿用户的信任被当作赌注。
以太坊十周年演讲里,Vitalik 说过「我们不需要完美的区块链,只需要『不断进化的区块链』」这样的话,也许以太坊最终的价值并非是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而是去证明去中心化网络在技术理想和现实妥协的相互拉扯中依然能够前行。

第二个十年的大幕拉开了,答案将写在每行代码、每次升级和每个用户的钱包里!
#以太坊十周年 #ETH #稳定币热潮
昨晚以太坊10周年几年直播,同时推出10周年纪念 NFT ,限时领取,还有不到8小时就结束了。不管以后会不会升值,先领了再说,不会领的联系我,教你怎么领取#以太坊十周年
昨晚以太坊10周年几年直播,同时推出10周年纪念 NFT ,限时领取,还有不到8小时就结束了。不管以后会不会升值,先领了再说,不会领的联系我,教你怎么领取#以太坊十周年
疯狂的饭桶:
请问怎么领取
随着机构对以太坊国库持有的兴趣日益浓厚,以太坊迎来了十周年以太坊十年里程碑凸显了机构对以太币的采用 以太坊于 2015 年 7 月 30 日上线,通过引入智能合约并实现去中心化金融,彻底革新了区块链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持续运营,以太坊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网络。机构投资者日益将以太币视为一种战略性资产,并在比特币之外进行多元化投资,以利用以太坊可编程区块链的优势。 哪些公司在以太坊控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企业以太坊资金管理排名中,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领衔,持有 625,000 枚 ETH,占总流通供应量的 0.52%。紧随其后的是纳斯达克上市的 Sharplink,持有 438,190 枚 ETH,近期投资额达 2.9 亿美元。Bit Digital 正在将其资金管理从比特币转换为 ETH,持有超过 100,000 枚 ETH。以太坊验证器 BTCS Inc. 和媒体科技公司 GameSquare Holdings 也表现突出,分别持有 70,028 枚 ETH 和 12,913 枚 ETH。这些公司体现了将 ETH 作为储备资产的战略转变。 华尔街如何将以太币视为财政储备资产? 加密货币交易所 Bitget 首席执行官 Gracy Chen 强调,以太坊区块链有望占据全球代币化资产的很大份额。这使得以太币成为继比特币之后的“下一个新兴资产”。最新数据显示,自 6 月以来,加密货币资产管理公司已收购超过 1% 的以太币流通量,超过了专注于比特币的收购。渣打银行的分析显示,机构资金流入加上美国以太币现货 ETF 的需求,支撑了 ETH 年底前突破 4,000 美元的预测。 以太坊国债持有的长期前景如何? 渣打银行的报告指出,专注于以太坊的资金管理公司可能长期持有高达 10% 的 ETH 总供应量。关键驱动因素包括监管套利收益以及通过质押和 DeFi 协议实现的可编程收益机会。这种机构投资势头反映出,投资者对以太坊作为数字储备资产的实用性和韧性的信心日益增强。 以太坊资金公司持有的 ETH。来源:渣打银行 企业财务公司ETH控股流通供应量百分比BitMine 沉浸式技术625,000 ETH0.52%锐联438,190 ETH0.36%比特数字100,603 ETH0.08%BTCS公司70,028 ETH0.06%GameSquare控股公司12,913 ETH0.01% 是什么推动了机构对以太坊的兴趣? 以太坊的可编程区块链和 DeFi 生态系统拥有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寻求多元化数字资产的机构投资者。能够质押 ETH 并产生收益,加上代币化资产的预期增长,使以太坊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资金储备选择。市场数据证实,企业财务公司和华尔街实体正在加速增持 ETH。 加密货币财务公司如何塑造市场? 加密货币资金管理公司在 ETH 需求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自 2025 年中期以来,他们已大量收购 ETH。他们的策略包括公开募股以及将资产负债表上的比特币转换为 ETH,这反映出他们对 ETH 长期价值主张的信心。这些举措表明,更广泛的机构投资者正在积极拥抱 ETH 的潜力。 常见问题 是什么让以太币比比特币更成为受欢迎的金融资产? Ether 的智能合约功能和 DeFi 生态系统提供了可编程的收益和权益收益,为机构提供了超越比特币价值存储功能的多样化收入来源。 华尔街如何适应以太坊作为财政储备? 华尔街公司正在逐步增加以太币的配置,认识到其占领代币化资产市场并通过质押和 DeFi 协议产生回报的潜力。 关键要点 以太坊的 10 年里程碑:标志着十年的创新和不间断的网络正常运行。机构采用:企业财务公司和华尔街实体正在大幅增加以太币持有量。战略资产:以太币正在成为超越比特币的可编程、产生收益的国库储备。 结论 以太坊十周年纪念,彰显了它从先锋区块链向主流机构资产的演变。随着企业财务部门的日益普及以及华尔街的关注,以太币正在巩固其作为战略性数字储备的地位。这一趋势有望持续下去,塑造去中心化金融和机构资产管理的未来。 持续关注A2Z VIC TREE QKC #币安Alpha上新 #BNB创新高 #稳定币热潮 #以太坊十周年

随着机构对以太坊国库持有的兴趣日益浓厚,以太坊迎来了十周年

以太坊十年里程碑凸显了机构对以太币的采用
以太坊于 2015 年 7 月 30 日上线,通过引入智能合约并实现去中心化金融,彻底革新了区块链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持续运营,以太坊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网络。机构投资者日益将以太币视为一种战略性资产,并在比特币之外进行多元化投资,以利用以太坊可编程区块链的优势。
哪些公司在以太坊控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企业以太坊资金管理排名中,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领衔,持有 625,000 枚 ETH,占总流通供应量的 0.52%。紧随其后的是纳斯达克上市的 Sharplink,持有 438,190 枚 ETH,近期投资额达 2.9 亿美元。Bit Digital 正在将其资金管理从比特币转换为 ETH,持有超过 100,000 枚 ETH。以太坊验证器 BTCS Inc. 和媒体科技公司 GameSquare Holdings 也表现突出,分别持有 70,028 枚 ETH 和 12,913 枚 ETH。这些公司体现了将 ETH 作为储备资产的战略转变。

华尔街如何将以太币视为财政储备资产?
加密货币交易所 Bitget 首席执行官 Gracy Chen 强调,以太坊区块链有望占据全球代币化资产的很大份额。这使得以太币成为继比特币之后的“下一个新兴资产”。最新数据显示,自 6 月以来,加密货币资产管理公司已收购超过 1% 的以太币流通量,超过了专注于比特币的收购。渣打银行的分析显示,机构资金流入加上美国以太币现货 ETF 的需求,支撑了 ETH 年底前突破 4,000 美元的预测。
以太坊国债持有的长期前景如何?
渣打银行的报告指出,专注于以太坊的资金管理公司可能长期持有高达 10% 的 ETH 总供应量。关键驱动因素包括监管套利收益以及通过质押和 DeFi 协议实现的可编程收益机会。这种机构投资势头反映出,投资者对以太坊作为数字储备资产的实用性和韧性的信心日益增强。

以太坊资金公司持有的 ETH。来源:渣打银行

企业财务公司ETH控股流通供应量百分比BitMine 沉浸式技术625,000 ETH0.52%锐联438,190 ETH0.36%比特数字100,603 ETH0.08%BTCS公司70,028 ETH0.06%GameSquare控股公司12,913 ETH0.01%
是什么推动了机构对以太坊的兴趣?
以太坊的可编程区块链和 DeFi 生态系统拥有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寻求多元化数字资产的机构投资者。能够质押 ETH 并产生收益,加上代币化资产的预期增长,使以太坊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资金储备选择。市场数据证实,企业财务公司和华尔街实体正在加速增持 ETH。
加密货币财务公司如何塑造市场?
加密货币资金管理公司在 ETH 需求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自 2025 年中期以来,他们已大量收购 ETH。他们的策略包括公开募股以及将资产负债表上的比特币转换为 ETH,这反映出他们对 ETH 长期价值主张的信心。这些举措表明,更广泛的机构投资者正在积极拥抱 ETH 的潜力。
常见问题
是什么让以太币比比特币更成为受欢迎的金融资产?
Ether 的智能合约功能和 DeFi 生态系统提供了可编程的收益和权益收益,为机构提供了超越比特币价值存储功能的多样化收入来源。
华尔街如何适应以太坊作为财政储备?
华尔街公司正在逐步增加以太币的配置,认识到其占领代币化资产市场并通过质押和 DeFi 协议产生回报的潜力。
关键要点
以太坊的 10 年里程碑:标志着十年的创新和不间断的网络正常运行。机构采用:企业财务公司和华尔街实体正在大幅增加以太币持有量。战略资产:以太币正在成为超越比特币的可编程、产生收益的国库储备。
结论
以太坊十周年纪念,彰显了它从先锋区块链向主流机构资产的演变。随着企业财务部门的日益普及以及华尔街的关注,以太币正在巩固其作为战略性数字储备的地位。这一趋势有望持续下去,塑造去中心化金融和机构资产管理的未来。
持续关注A2Z VIC TREE QKC
#币安Alpha上新 #BNB创新高 #稳定币热潮 #以太坊十周年
从100到4000美元,以太坊与我的八年坚守 一晃眼,以太坊已走过十年历程。算起我的入圈时间,刚好八年——虽遗憾没能见证它诞生的瞬间,但作为陪伴其成长的一份子,我始终心怀幸运,更有幸成为它发展路上的小小受益者。 十年前的今天,以太坊主网正式启动,初始发行价仅0.3美元;十年后的此刻,它的价格已逼近4000美元,涨幅超1万倍,市值跻身全球第28大资产,稳坐加密货币领域的"二哥"宝座,且这一地位至今难有币种能撼动。 以太坊的终极蓝图,是打造一个以去中心化为基石的超级计算机系统。这条路上,它历经了太多波折:最初的8位联合创始人因各种分歧陆续离开,最终"V神"成为其精神支柱;从创始人决裂、The DAO事件引发的硬分叉,到PoW转PoS的激烈争议、基金会的信任风波,以太坊的价格始终在起伏中前行。尤其过去一年多,它曾被比特币远远甩开,却在华尔街资本入局后强势反弹,如今正向着4000美元发起冲击。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从不执着于短期价格波动。即便在牛市最疯狂时,以太坊的持仓也从未清仓,总会留一部分在手上。价值投资的逻辑,于我而言不仅是投项目本身,更是投人——这点我反复提过。V神作为加密领域的天才,始终为以太坊倾注心力,这份坚持让我对它的看好从未动摇。或许有人认为,以太坊的价值核心在于去中心化生态,即便没了V神也能正向发展,这点我不否认,但对我来说,投人与投项目并不矛盾,甚至前者权重更高。 回望八年投资路,坚定持有以太坊是我最正确的决定之一。而最成功的操作,莫过于2018年大熊市里,在以太坊价格跌至100多美元时逐步满仓,且从未清仓抛售。世俗点说,以太坊堪称我的"贵人",我也会继续陪伴它,见证这个超级计算机梦想照进现实,最终站上人类科技的顶峰。#以太坊十周年
从100到4000美元,以太坊与我的八年坚守

一晃眼,以太坊已走过十年历程。算起我的入圈时间,刚好八年——虽遗憾没能见证它诞生的瞬间,但作为陪伴其成长的一份子,我始终心怀幸运,更有幸成为它发展路上的小小受益者。

十年前的今天,以太坊主网正式启动,初始发行价仅0.3美元;十年后的此刻,它的价格已逼近4000美元,涨幅超1万倍,市值跻身全球第28大资产,稳坐加密货币领域的"二哥"宝座,且这一地位至今难有币种能撼动。

以太坊的终极蓝图,是打造一个以去中心化为基石的超级计算机系统。这条路上,它历经了太多波折:最初的8位联合创始人因各种分歧陆续离开,最终"V神"成为其精神支柱;从创始人决裂、The DAO事件引发的硬分叉,到PoW转PoS的激烈争议、基金会的信任风波,以太坊的价格始终在起伏中前行。尤其过去一年多,它曾被比特币远远甩开,却在华尔街资本入局后强势反弹,如今正向着4000美元发起冲击。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从不执着于短期价格波动。即便在牛市最疯狂时,以太坊的持仓也从未清仓,总会留一部分在手上。价值投资的逻辑,于我而言不仅是投项目本身,更是投人——这点我反复提过。V神作为加密领域的天才,始终为以太坊倾注心力,这份坚持让我对它的看好从未动摇。或许有人认为,以太坊的价值核心在于去中心化生态,即便没了V神也能正向发展,这点我不否认,但对我来说,投人与投项目并不矛盾,甚至前者权重更高。

回望八年投资路,坚定持有以太坊是我最正确的决定之一。而最成功的操作,莫过于2018年大熊市里,在以太坊价格跌至100多美元时逐步满仓,且从未清仓抛售。世俗点说,以太坊堪称我的"贵人",我也会继续陪伴它,见证这个超级计算机梦想照进现实,最终站上人类科技的顶峰。#以太坊十周年
牛市来了怎么办?当市场的牛市号角吹响,真正能叩开财富之门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朴素却暗藏玄机的投资智慧。坚守以下六大黄金法则,方能在市场的潮起潮落中敏锐捕捉机遇,让资产实现稳健增长。​ 一、顺趋势而为,及时入局​ 牛市开启后,上涨的势头一旦确立便会势如破竹。初期出现的大幅回调并非风险降临,反倒可能是难得的入场契机。许多投资者一心执着于精准抄底,在观望中一次次与机会失之交臂,最终陷入 “越等价格越高,全程错过牛市” 的窘境。必须清楚,顺应趋势入场远比精准抓住最低点更加重要。​ 二、善用插针行情,精准出击​ 牛市里频繁出现的 “插针” 走势,其实是给尚未满仓的投资者的一份厚礼。当价格突然大幅回落时,果断加仓,完成仓位配置。要明白,市场随时可能以 “强势拉升” 的方式让你彻底错失机会,那些在犹豫中放走机会的投资者,常常就是被这种短期波动扰乱了阵脚。​ 三、分散投资,耐心持有​ 合理的仓位管理是牛市投资成功的核心。建议在主流币种、潜力币种等多个重要板块进行分散布局,避免因全仓投入单一板块而陷入被动局面。不少人在投资中热衷于追涨杀跌,结果很容易掉进 “买入就被套,卖出就上涨” 的怪圈。只要持有的不是劣质币种,耐心等待,每个币种在牛市中都有爆发的可能,实现五倍、十倍的涨幅也并非罕见。​ 四、秉持逆向思维,捕捉分歧中的机会​ 市场总是在分歧中不断向前发展。当大多数人对某一币种或板块持消极态度、抱怨声不断时,其中往往潜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而当市场对某一币种或板块一致看好、情绪极度狂热时,风险也在暗中滋生。保持独立思考,进行逆向布局,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主动。​ 五、长线投资为上,摒弃频繁操作​ 不要沉醉于短线高抛低吸的 “小技巧”。在牛市中,频繁交易不仅会增加交易成本,更可能因为踏错节奏而错失主要的上涨行情。众多实际案例已经表明,长期持有优质币种所带来的收益,远超过在短期波动中追涨杀跌的回报。​ 六、直面回调,以格局取胜​ 牛市的进程必定会伴随着多次深度回调,每一次市场陷入恐慌、“牛市终结” 的言论甚嚣尘上时,其实都是加仓或坚守的好时候。一般而言,牛市至少要经历三到四次较大的回调才会真正落幕。只要坚定持有优质资产,在一轮牛市中通过现货交易实现数十倍的收益并非遥不可及。 以太坊十岁了,生日快乐! 从“世界计算机”的理想到承载百万 dApp 的现实,从一场智能合约革命,走到了链上金融、NFT、L2 的黄金时代。 它不完美,但它是所有链上创新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ETH,我们今天看到的整个加密世界,可能都不会存在。 1、白宫已推迟Brian Quintenz提名CFTC主席的投票。 2、美SEC推迟Grayscale莱特币ETF决定至10月10日。 3、四川法院审理稳定币倒卖外汇案,涉案金额超2亿元。 4、韩国央行设立新虚拟资产部门,预计领导韩元稳定币内部讨论。 5、Strategy整体持币均价73,277美元,未实现利润281.8亿美元。 6、今晚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将现身十周年纪念直播,重温以太坊历史。 7、Telegram创始人再次接受法国司法调查,被指控存在非法内容。 以上全部是可以影响行情走向的关键事件,因此这个超级宏观周的行情走势就变得尤其重要,最近比特币一直处于高位横盘震荡位置,也在等待一个方向出来,这也决定了以太山寨是三浪继续上涨,还是要迎来四浪的深度回调? 最好的猎手就是耐心等待机会,时间永远是散户手中最大的筹码,期待本周之后的行情变化。现在市场情绪还不算高涨,空气中也没有弥漫着FOMO的味道。还没到那种人人都赚钱,圈外人都想冲进来,觉得再高都不算高的时候,大饼的市占率和山寨季指数都还有很大空间。至于高点什么时候到,历史告诉我们,当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不梭哈就来不及”时,才是真正的顶部。 机会来了,资产翻倍!紧跟彪哥,轻松赚大钱 持续关注:MDT,FTT #以太坊十周年 #上市公司加密储备战略 #稳定币热潮

牛市来了怎么办?

当市场的牛市号角吹响,真正能叩开财富之门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朴素却暗藏玄机的投资智慧。坚守以下六大黄金法则,方能在市场的潮起潮落中敏锐捕捉机遇,让资产实现稳健增长。​
一、顺趋势而为,及时入局​
牛市开启后,上涨的势头一旦确立便会势如破竹。初期出现的大幅回调并非风险降临,反倒可能是难得的入场契机。许多投资者一心执着于精准抄底,在观望中一次次与机会失之交臂,最终陷入 “越等价格越高,全程错过牛市” 的窘境。必须清楚,顺应趋势入场远比精准抓住最低点更加重要。​
二、善用插针行情,精准出击​
牛市里频繁出现的 “插针” 走势,其实是给尚未满仓的投资者的一份厚礼。当价格突然大幅回落时,果断加仓,完成仓位配置。要明白,市场随时可能以 “强势拉升” 的方式让你彻底错失机会,那些在犹豫中放走机会的投资者,常常就是被这种短期波动扰乱了阵脚。​
三、分散投资,耐心持有​
合理的仓位管理是牛市投资成功的核心。建议在主流币种、潜力币种等多个重要板块进行分散布局,避免因全仓投入单一板块而陷入被动局面。不少人在投资中热衷于追涨杀跌,结果很容易掉进 “买入就被套,卖出就上涨” 的怪圈。只要持有的不是劣质币种,耐心等待,每个币种在牛市中都有爆发的可能,实现五倍、十倍的涨幅也并非罕见。​
四、秉持逆向思维,捕捉分歧中的机会​
市场总是在分歧中不断向前发展。当大多数人对某一币种或板块持消极态度、抱怨声不断时,其中往往潜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而当市场对某一币种或板块一致看好、情绪极度狂热时,风险也在暗中滋生。保持独立思考,进行逆向布局,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主动。​
五、长线投资为上,摒弃频繁操作​
不要沉醉于短线高抛低吸的 “小技巧”。在牛市中,频繁交易不仅会增加交易成本,更可能因为踏错节奏而错失主要的上涨行情。众多实际案例已经表明,长期持有优质币种所带来的收益,远超过在短期波动中追涨杀跌的回报。​
六、直面回调,以格局取胜​
牛市的进程必定会伴随着多次深度回调,每一次市场陷入恐慌、“牛市终结” 的言论甚嚣尘上时,其实都是加仓或坚守的好时候。一般而言,牛市至少要经历三到四次较大的回调才会真正落幕。只要坚定持有优质资产,在一轮牛市中通过现货交易实现数十倍的收益并非遥不可及。
以太坊十岁了,生日快乐!
从“世界计算机”的理想到承载百万 dApp 的现实,从一场智能合约革命,走到了链上金融、NFT、L2 的黄金时代。
它不完美,但它是所有链上创新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ETH,我们今天看到的整个加密世界,可能都不会存在。

1、白宫已推迟Brian Quintenz提名CFTC主席的投票。
2、美SEC推迟Grayscale莱特币ETF决定至10月10日。
3、四川法院审理稳定币倒卖外汇案,涉案金额超2亿元。
4、韩国央行设立新虚拟资产部门,预计领导韩元稳定币内部讨论。
5、Strategy整体持币均价73,277美元,未实现利润281.8亿美元。
6、今晚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将现身十周年纪念直播,重温以太坊历史。
7、Telegram创始人再次接受法国司法调查,被指控存在非法内容。

以上全部是可以影响行情走向的关键事件,因此这个超级宏观周的行情走势就变得尤其重要,最近比特币一直处于高位横盘震荡位置,也在等待一个方向出来,这也决定了以太山寨是三浪继续上涨,还是要迎来四浪的深度回调?
最好的猎手就是耐心等待机会,时间永远是散户手中最大的筹码,期待本周之后的行情变化。现在市场情绪还不算高涨,空气中也没有弥漫着FOMO的味道。还没到那种人人都赚钱,圈外人都想冲进来,觉得再高都不算高的时候,大饼的市占率和山寨季指数都还有很大空间。至于高点什么时候到,历史告诉我们,当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不梭哈就来不及”时,才是真正的顶部。
机会来了,资产翻倍!紧跟彪哥,轻松赚大钱
持续关注:MDT,FTT
#以太坊十周年 #上市公司加密储备战略 #稳定币热潮
加密市场部分上涨,ETH 升至 3800 美元上方,NFT 跌超 3%据 SoSoValue 数据,加密市场各板块部分上涨,Ethereum(ETH)上涨 1.43%,重返 3800 美元上方。SocialFi 板块连涨两日,24 小时上涨 1.11%,Toncoin(TON)再度上涨 2.17%。此外,Bitcoin(BTC)上涨 0.28%,升至 11.8 万美元。表现亮眼的板块还包括:DeFi 板块 24 小时上涨 0.30%,板块内,Curve DAO(CRV)、Ethena(ENA)分别上涨 4.85%、8.16%;PayFi 板块上涨 0.04%,Litecoin(LTC)、Bitcoin Cash(BCH)分别上涨 1.40%、2.74%。 此外,CeFi 板块下跌 1.17%,Hyperliquid(HYPE)下跌 2.25%;Meme 板块下跌 1.17%,Pump.fun(PUMP)相对坚挺,上涨 1.81%;Layer2 板块下跌 1.22%,Zora(ZORA)下跌 13.28%;Layer1 板块下跌 1.27%,TRON(TRX)下跌 3.68%;NFT 板块下跌 3.35%,Pudgy Penguins(PENGU)再度下跌 5.30%。反映板块历史行情的加密板块指数显示,ssiSocialFi、ssiDeFi、ssiRWA 指数 24 小时分别上涨 1.23%、0.84%、0.35%。 现在额ETH在3850左右,真的有望10周年破4000吗? 今天,又带粉丝吃上了。 还是那句话: 我需要粉丝,你需要参考。瞎猜不如关注。 跟着派总,早日脱离苦海!!! #以太坊十周年 #ETHETFsApproved #以太坊ETF批准预期

加密市场部分上涨,ETH 升至 3800 美元上方,NFT 跌超 3%

据 SoSoValue 数据,加密市场各板块部分上涨,Ethereum(ETH)上涨 1.43%,重返 3800 美元上方。SocialFi 板块连涨两日,24 小时上涨 1.11%,Toncoin(TON)再度上涨 2.17%。此外,Bitcoin(BTC)上涨 0.28%,升至 11.8 万美元。表现亮眼的板块还包括:DeFi 板块 24 小时上涨 0.30%,板块内,Curve DAO(CRV)、Ethena(ENA)分别上涨 4.85%、8.16%;PayFi 板块上涨 0.04%,Litecoin(LTC)、Bitcoin Cash(BCH)分别上涨 1.40%、2.74%。
此外,CeFi 板块下跌 1.17%,Hyperliquid(HYPE)下跌 2.25%;Meme 板块下跌 1.17%,Pump.fun(PUMP)相对坚挺,上涨 1.81%;Layer2 板块下跌 1.22%,Zora(ZORA)下跌 13.28%;Layer1 板块下跌 1.27%,TRON(TRX)下跌 3.68%;NFT 板块下跌 3.35%,Pudgy Penguins(PENGU)再度下跌 5.30%。反映板块历史行情的加密板块指数显示,ssiSocialFi、ssiDeFi、ssiRWA 指数 24 小时分别上涨 1.23%、0.84%、0.35%。

现在额ETH在3850左右,真的有望10周年破4000吗?

今天,又带粉丝吃上了。
还是那句话:
我需要粉丝,你需要参考。瞎猜不如关注。
跟着派总,早日脱离苦海!!!
#以太坊十周年 #ETHETFsApproved #以太坊ETF批准预期
10 年,10 张图:以太坊的加密统治史以太坊如今已走过十个年头。在主网持续产出区块整整十年后,2025 年的链上数据显示其活跃度仍在爆发式增长! 尽管替代性公链和以太坊自身的 Layer2 网络确实分流了部分用户活动,但以太坊始终是加密经济跳动的核心——在开发者动能、抗审查能力以及众多关键链上指标方面,它依然引领着行业前进。 那么,这个智能合约鼻祖在十年发展后究竟呈现出怎样的面貌?以下 10 组核心数据告诉你以太坊历久弥坚的统治地位。 1. 稳定币供应量 Tether 在 2015 年与加密交易所 Bitfinex 共同开创了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自这些代币于 2017 年首次开始链上迁移以来,以太坊网络上的稳定币供应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扩张。 除了在上次加密熊市最严重时期出现短暂下降外,以太坊网络上的链上稳定币供应量在历史上几乎一直保持「只升不降」的态势,于 2024 年末突破 1000 亿美元大关,并且在近几个月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 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代币发行商已达数十家,其中包括 PayPal 和摩根大通等传统金融巨头。同时,美国近期通过的《GENIUS 法案》正在为机构采用扫清道路,该领域作为日常支付的替代媒介,也正受到主流观察者的关注。 2. 总锁定价值(TVL) 以太坊是最初的智能合约平台,尽管多条 L1 竞争链及其集成的 L2 网络分流了以太坊自身的锁定价值,但该链在总锁定价值(TVL)方面仍位居领先区块链之列。 存储在链上智能合约及其相关应用中的 TVL,是每个加密网络的命脉:它代表了用户信任并存入链上金融系统的价值量。 尽管上一次熊市中,随着加密货币价格暴跌,用户从应用中撤出或迁移到竞争链,以太坊的 TVL 遭受重创,但自今年 4 月以来,这一数据一直在爆炸式增长,已创下超过 880 亿美元的新周期高点,并正积极追逐新的历史最高纪录。 3. 活跃用户数 即使休闲的以太坊生态系统用户活动已迁移到 L2,也未能减缓以太坊日常活跃用户数的增长,该数据最近创下了 58 万个独立地址的历史新高。 在过去的熊市中,日活跃地址数保持稳定,并且在整个 2025 年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以太坊 L1,以获取世界领先的链上金融生态系统提供的独特属性。 如果将以太坊 L2s 上的活跃地址计算在内,这种增长则更为惊人;仅 Coinbase 的 Base L2 每天就有 130 万活跃地址。同时,Arbitrum、Celo、Ink 和 World Chain 等领先 L2s 又增加了 120 万个地址。 4. 日交易量 随着以太坊 L1 上活跃用户数的增加,交易数量也随之增长。自 2023 年 10 月以来,日交易量持续稳步上升,撰写本文时,日交易量地板价保持在 170 万笔以上。 尽管此指标在投机活动剧烈时期会急剧飙升,但以太坊的日交易量在历史上基本呈「只增不减」态势,自网络创世以来累计已完成 29 亿笔交易。 当算上以太坊的众多 L2s 时,此统计数据也显得越来越乐观。包括领先 L2s 在内,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每日活动量远超 5 亿笔交易。 5. 机构采用 以太坊长期以来一直是链上爱好者推崇的区块链,而在 2025 年,这个加密网络打破了其小众定位,成为机构玩家青睐的知名智能合约平台。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 2024 年选择以太坊网络作为其「世界自由金融项目」的归属地,早早地加入了这一趋势。银行业巨头摩根大通于今年 6 月在 Base 链上部署了存款代币,以太坊 L1 已确立自身作为现实世界资产(RWA)主导平台的地位,控制着近 70 亿美元的价值,并占据该领域 54% 的市场份额。 近几个月来,以太坊财库公司——包括由 Consensys 的 Joe Lubin 和华尔街的 Tom Lee 领导的公司——以巨大的价格超额表现抢走了比特币竞争对手的风头。同样,以太坊 ETF 的流入量在过去几周也急剧膨胀,每天吸引数亿美元资金,预示着以太坊热潮正席卷散户市场。 6. 抗审查性 以太坊 L1 以其抗审查能力而自豪,通过允许任何人广播交易而无需担心其操作能力会受到单一行为者或民族国家的损害,从而提供了一个开放的金融系统。 与经常回滚链以防止资金落入不良行为者手中的其他加密网络不同,以太坊的文化以其对代码的盲目信任而独树一帜,确保所有交易都是最终的,无论后果如何。 这些价值观延伸到区块构建方面,大多数区块构建者选择处理所有交易,无论地址或智能合约是否已被民族国家行为者标记为恶意。 自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就职以来,2025 年对美国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制裁名单的遵守度显著下降,并且主要的区块构建者已承诺处理所有交易,无论其来源如何。 此外,领先的以太坊开发者仍然致力于采用「包含列表」(inclusion lists),这将迫使所有验证者和区块构建者仅根据费用来包含交易。 7. 活跃开发者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社区的状态——过去 30 天内至少向其公共代码库提交过一次代码的不同 GitHub 用户数量——仍然强劲! 尽管活跃开发者数量低于上次牛市周期的峰值,但以太坊核心活跃开发者的数量(拥有 186 名独立贡献者)仍超过了所有其他加密项目。 以太坊的 EVM(以太坊虚拟机)已成为基于区块链开发的默认标准,其应用程序在主流链上享有广泛兼容性。 8. 经济安全性 除了极短暂的几次中断(其中最长的一次发生在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2 月),自 2020 年 11 月「信标链」质押首次启用以来,质押的 ETH 数量一直在稳步增加。 结合 ETH 爆炸性的价格走势,ETH 质押的持续上升趋势使得以太坊的「经济安全性」——即验证者为保护网络而质押的 ETH 价值——达到了 140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随着以太坊经济安全性的增长,各类用户可以更加放心地进行交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资产越来越受到保护,免受可能操纵区块链账本的恶意行为者的侵害。 9. 合约部署量 区块链的存在是为了服务用户交易,而合约部署量则提供了对链上活动不断演变范围的洞察。 这些合约可以从简单的代币部署到复杂的应用程序,但每个新合约都代表着用户潜在的新行为或用例。通过这种方式,合约部署可以作为链上创新和实用性增长的信号。 虽然以太坊合约部署量在 2024 年末和 2025 年初有所放缓,但近几个月来却出现了猛烈的发展热潮,今年多次出现每日新合约部署量突破 20 万个。尽管开发者已转向 L2s,但以太坊 L1 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活动中心。 10. ETH 价格 可以说是任何加密项目最受关注的成功指标就是其原生代币的价格。尽管以太坊曾多年来在与其他替代加密货币的竞争中表现挣扎,但自 2025 年 5 月以来,该代币强劲反弹,兑比特币升值 75%。 以太坊已成为近几个月表现最佳的加密资产之一,随着加密原住民和机构投资者对 ETH 的热情高涨,其行业主导地位几乎翻了一番。 尽管以太坊距离创下历史新高还有 10% 的差距,但根据最近的价格表现,这一目标可能在几天内实现。如果从对数图表上看,突破这一水平可能使其离 1 万美元仅一步之遥…… 了解越多,胜算越大,这个行业就是拼的认知、积累 还是那句话: 我需要粉丝,你需要参考。瞎猜不如关注。 早日关注派总,早日脱离苦海 #白宫数字资产报告 #以太坊十周年 #美联储利率决议 #币安HODLer空投TREE

10 年,10 张图:以太坊的加密统治史

以太坊如今已走过十个年头。在主网持续产出区块整整十年后,2025 年的链上数据显示其活跃度仍在爆发式增长!
尽管替代性公链和以太坊自身的 Layer2 网络确实分流了部分用户活动,但以太坊始终是加密经济跳动的核心——在开发者动能、抗审查能力以及众多关键链上指标方面,它依然引领着行业前进。
那么,这个智能合约鼻祖在十年发展后究竟呈现出怎样的面貌?以下 10 组核心数据告诉你以太坊历久弥坚的统治地位。
1. 稳定币供应量
Tether 在 2015 年与加密交易所 Bitfinex 共同开创了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自这些代币于 2017 年首次开始链上迁移以来,以太坊网络上的稳定币供应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扩张。
除了在上次加密熊市最严重时期出现短暂下降外,以太坊网络上的链上稳定币供应量在历史上几乎一直保持「只升不降」的态势,于 2024 年末突破 1000 亿美元大关,并且在近几个月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
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代币发行商已达数十家,其中包括 PayPal 和摩根大通等传统金融巨头。同时,美国近期通过的《GENIUS 法案》正在为机构采用扫清道路,该领域作为日常支付的替代媒介,也正受到主流观察者的关注。

2. 总锁定价值(TVL)

以太坊是最初的智能合约平台,尽管多条 L1 竞争链及其集成的 L2 网络分流了以太坊自身的锁定价值,但该链在总锁定价值(TVL)方面仍位居领先区块链之列。

存储在链上智能合约及其相关应用中的 TVL,是每个加密网络的命脉:它代表了用户信任并存入链上金融系统的价值量。

尽管上一次熊市中,随着加密货币价格暴跌,用户从应用中撤出或迁移到竞争链,以太坊的 TVL 遭受重创,但自今年 4 月以来,这一数据一直在爆炸式增长,已创下超过 880 亿美元的新周期高点,并正积极追逐新的历史最高纪录。

3. 活跃用户数
即使休闲的以太坊生态系统用户活动已迁移到 L2,也未能减缓以太坊日常活跃用户数的增长,该数据最近创下了 58 万个独立地址的历史新高。
在过去的熊市中,日活跃地址数保持稳定,并且在整个 2025 年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以太坊 L1,以获取世界领先的链上金融生态系统提供的独特属性。

如果将以太坊 L2s 上的活跃地址计算在内,这种增长则更为惊人;仅 Coinbase 的 Base L2 每天就有 130 万活跃地址。同时,Arbitrum、Celo、Ink 和 World Chain 等领先 L2s 又增加了 120 万个地址。

4. 日交易量
随着以太坊 L1 上活跃用户数的增加,交易数量也随之增长。自 2023 年 10 月以来,日交易量持续稳步上升,撰写本文时,日交易量地板价保持在 170 万笔以上。
尽管此指标在投机活动剧烈时期会急剧飙升,但以太坊的日交易量在历史上基本呈「只增不减」态势,自网络创世以来累计已完成 29 亿笔交易。
当算上以太坊的众多 L2s 时,此统计数据也显得越来越乐观。包括领先 L2s 在内,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每日活动量远超 5 亿笔交易。

5. 机构采用
以太坊长期以来一直是链上爱好者推崇的区块链,而在 2025 年,这个加密网络打破了其小众定位,成为机构玩家青睐的知名智能合约平台。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 2024 年选择以太坊网络作为其「世界自由金融项目」的归属地,早早地加入了这一趋势。银行业巨头摩根大通于今年 6 月在 Base 链上部署了存款代币,以太坊 L1 已确立自身作为现实世界资产(RWA)主导平台的地位,控制着近 70 亿美元的价值,并占据该领域 54% 的市场份额。
近几个月来,以太坊财库公司——包括由 Consensys 的 Joe Lubin 和华尔街的 Tom Lee 领导的公司——以巨大的价格超额表现抢走了比特币竞争对手的风头。同样,以太坊 ETF 的流入量在过去几周也急剧膨胀,每天吸引数亿美元资金,预示着以太坊热潮正席卷散户市场。

6. 抗审查性
以太坊 L1 以其抗审查能力而自豪,通过允许任何人广播交易而无需担心其操作能力会受到单一行为者或民族国家的损害,从而提供了一个开放的金融系统。
与经常回滚链以防止资金落入不良行为者手中的其他加密网络不同,以太坊的文化以其对代码的盲目信任而独树一帜,确保所有交易都是最终的,无论后果如何。
这些价值观延伸到区块构建方面,大多数区块构建者选择处理所有交易,无论地址或智能合约是否已被民族国家行为者标记为恶意。
自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就职以来,2025 年对美国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制裁名单的遵守度显著下降,并且主要的区块构建者已承诺处理所有交易,无论其来源如何。
此外,领先的以太坊开发者仍然致力于采用「包含列表」(inclusion lists),这将迫使所有验证者和区块构建者仅根据费用来包含交易。

7. 活跃开发者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社区的状态——过去 30 天内至少向其公共代码库提交过一次代码的不同 GitHub 用户数量——仍然强劲!
尽管活跃开发者数量低于上次牛市周期的峰值,但以太坊核心活跃开发者的数量(拥有 186 名独立贡献者)仍超过了所有其他加密项目。
以太坊的 EVM(以太坊虚拟机)已成为基于区块链开发的默认标准,其应用程序在主流链上享有广泛兼容性。

8. 经济安全性
除了极短暂的几次中断(其中最长的一次发生在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2 月),自 2020 年 11 月「信标链」质押首次启用以来,质押的 ETH 数量一直在稳步增加。
结合 ETH 爆炸性的价格走势,ETH 质押的持续上升趋势使得以太坊的「经济安全性」——即验证者为保护网络而质押的 ETH 价值——达到了 140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随着以太坊经济安全性的增长,各类用户可以更加放心地进行交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资产越来越受到保护,免受可能操纵区块链账本的恶意行为者的侵害。

9. 合约部署量
区块链的存在是为了服务用户交易,而合约部署量则提供了对链上活动不断演变范围的洞察。
这些合约可以从简单的代币部署到复杂的应用程序,但每个新合约都代表着用户潜在的新行为或用例。通过这种方式,合约部署可以作为链上创新和实用性增长的信号。
虽然以太坊合约部署量在 2024 年末和 2025 年初有所放缓,但近几个月来却出现了猛烈的发展热潮,今年多次出现每日新合约部署量突破 20 万个。尽管开发者已转向 L2s,但以太坊 L1 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活动中心。

10. ETH 价格
可以说是任何加密项目最受关注的成功指标就是其原生代币的价格。尽管以太坊曾多年来在与其他替代加密货币的竞争中表现挣扎,但自 2025 年 5 月以来,该代币强劲反弹,兑比特币升值 75%。
以太坊已成为近几个月表现最佳的加密资产之一,随着加密原住民和机构投资者对 ETH 的热情高涨,其行业主导地位几乎翻了一番。

尽管以太坊距离创下历史新高还有 10% 的差距,但根据最近的价格表现,这一目标可能在几天内实现。如果从对数图表上看,突破这一水平可能使其离 1 万美元仅一步之遥……
了解越多,胜算越大,这个行业就是拼的认知、积累
还是那句话:
我需要粉丝,你需要参考。瞎猜不如关注。
早日关注派总,早日脱离苦海
#白宫数字资产报告 #以太坊十周年 #美联储利率决议 #币安HODLer空投TREE
Войдите, чтобы посмотреть больше материала
Последние новости криптовалют
⚡️ Участвуйте в последних обсуждениях в криптомире
💬 Общайтесь с любимыми авторами
👍 Изучайте темы, которые вам интересны
Эл. почта/номер телефон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