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衝高、回落、再衝高”,滬指收盤站上3880點。

“衝高、回落、再衝高”這個動作非常關鍵,背後反饋的是投資者心理博弈。

· 一方面,人們開始停下來思考近期漲勢,走勢多變;

· 另一方面,黃金、美股期貨等上週五大漲的資產今日也回吐部分漲幅,A股“衝高”是對上週五晚間的事件做出反饋,而“回落”則是追隨其他市場的趨勢,之後“再衝高”表明資金熱情很高,A股的行情可能還能再衝一陣。

下面三點,將是短期能否維持漲勢的關鍵:

第一,居民的錢在動。

2021年,銀行定期存款每個月增加不到0.7萬億;到2023年初,每月加超過1.5萬億——現在這些錢正轉向股市。這是一股“慢變量”,可能是未來幾個月的主要增量資金來源。但要注意,這些資金沒有太多風險對衝手段,很容易一哄而上、一鬨而散。如果真形成單邊擁擠,短期可能推高行情,但也會埋下快速反轉的風險。

第二,中國國債收益率上來了。

上升背後反映的是市場對經濟或通脹的樂觀預期。但央行顯然不願看到過快上行,2.5%就是個政策型的“隱形紅線”。如果債市穩定在這個區間,股市會比較安心;一旦突破,流動性成本上升,就會對股市形成壓力。

第三,實體經濟結構不均衡。

高頻數據(每兩週更新的那種)顯示:

  • 7-8月整體活動比較穩定,去年基數很低,所以同比看起來增速好看。

  • 出口數據繼續不錯(集裝箱運輸量維持高位)。

  • 財政和貨幣政策都比較寬鬆(發債多,流動性充裕)。


但短板還在:

  • 房地產市場依舊低迷;

  • 就業壓力大,青年失業率7月升到17.8%。


出口和政策帶來的是“外部託底”,但房地產和就業纔是“內生引擎”。這兩個短板不解決,股市更可能是階段性行情。尤其是青年失業率17.8%,說明經濟活力和消費能力都受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