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央行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調強160點(至7.1161元),再度刷新去年11月來新高,且調強幅度創今年1月來最大。
中間價發佈後,離岸人民幣應聲突破7.16水平,至近一個月新高——這一走勢出人意料地激進。
第一,上述消息很容易被市場誤讀。僅僅這是中國央行對上週五美元暴跌後的迴應,而非是發出新一輪升值信號,因爲今日中間價較市場預期偏強幅度明顯減弱(今日僅偏強366點,而上週五偏強553點)。不要高估央行的意圖。
此外,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CFETS指數)今天也偏弱的。也就是說,人民幣僅對美元強,不是對所有貨幣都強。要想真站穩7.15以下,還是得看美元能不能繼續弱下去。
第三,短期而言,央行可能喜歡略偏強勢的人民幣。一方面,能夠穩定股市投資者信心,外資也可能逐步回來;另一方面,在中美尚未簽署最終協議的情況下,釋放友善信號,不給特朗普藉口。
長期要穩在強勢,還是要看兩點:
美國降息節奏(鮑威爾雖暗示降息,但更像是“被迫承認風險在變”,而不是主動開啓寬鬆週期)。
中國經濟內生動力(股市能不能穩住、出口能否回暖)。
最後的提醒:當市場形成“人民幣只會漲”的單邊預期時,往往離反轉不遠。這在過去幾年已經反覆出現過:越是喊“破7要大升”,越容易出現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