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美聯儲降息的概率已經飆到 83.6%,不少人盯着這個 "開關",盼着按下後市場就能一路向上。但翻開過去 30 多年的賬本會發現,降息和牛市的關係,遠沒那麼簡單。
降息不是萬能鑰匙
美聯儲的降息分兩種:一種是 "防患於未然",比如 1995 年、2019 年,經濟還沒垮就先鬆鬆油門,這種往往能給市場添把火 ——1995 年那輪降息後,納斯達克漲了 134%;2019 年降息疊加疫情放水,標普直接翻倍。
另一種是 "救火式降息",像 2008 年金融危機、2001 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時,就算把利率降到零,市場該跌還是跌。2008 年美聯儲降息 450 個基點,標普照樣腰斬,因爲病太重,不是一劑退燒藥能治好的。
現在的情況更像前者:經濟有點虛,但沒到崩盤的份上,通脹也緩和了。這也是爲啥比特幣和美股今年能創歷史新高 —— 資金提前押注了寬鬆預期。
加密市場的特殊邏輯
加密圈兩次大牛市都踩着流動性的鼓點:2017 年 ICO 狂潮,靠的是前幾年寬鬆留下的熱錢;2021 年 DeFi 和 NFT 狂歡,直接撞上全球放水的巨浪。
但這次可能不一樣。美國貨幣市場基金裏躺着 7.2 萬億美元 "沉睡資金",降息後這些錢可能慢慢流出來,但不會像以前那樣瞎炒 —— 現在資金明顯挑肥揀瘦: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從 65% 降到 59%,以太坊卻靠着 ETF 和 RWA 敘事吸金,山寨幣裏也只有頭部項目在漲。
結論:別盼普漲,得挑對賽道
降息大概率會給市場添動力,但別指望 "閉着眼買都賺"。歷史早就證明:預防式降息能托住市場,但救不了垃圾資產。
這輪行情更可能是 "尖子生狂歡"—— 有真東西的頭部項目、踩中合規和機構進場風口的賽道會跑贏,剩下的可能還在原地打轉。畢竟 7.2 萬億資金不是來當活雷鋒的,它們只認確定性。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理性看待加密貨幣投資,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