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一開始的目標很明確:做一個去中心化、誰都能用的全球轉賬系統。但現在,隨着價格飆漲和各種數字資產公司的出現,大家好像慢慢忘了它的初衷。尤其是 2024 年底後,Runes、Ordinals這些協議不火了,比特幣鏈上的交易量大減,帶來了一串問題。
手續費跌成 “白菜價”,礦工日子不好過
以前比特幣交易要付手續費,付得多到賬快。但現在不一樣了:
手續費跌慘了,2024 年底後,連 “免費區塊”(手續費≤1 聰 / 虛擬字節)都變常見了,每天 15% 的區塊幾乎不收錢。
很多區塊都沒裝滿,說明等着處理的交易很少,大家用鏈上交易的熱情大減。
這對礦工來說是大麻煩。2024 年比特幣獎勵減半,每個區塊只能賺 3.125 BTC,本指望手續費能補點收入,結果手續費快沒了。長期來看,礦工賺不到錢,比特幣網絡的安全性可能受影響。
另外,現在大家更愛用 ETF、託管錢包這些 “間接持有” 方式,玩 meme 幣的也跑去 Solana 這種更快更便宜的鏈了,比特幣鏈上就更冷清了。
OP_RETURN 操作碼:從火爆到爭議
比特幣裏有個叫 OP_RETURN 的功能,能在交易裏存點數據(比如記錄信息),2024 年中因爲 Runes 協議火過一陣,佔了一半的交易量,後來冷了下來,現在只佔 20% 左右。
最近它又惹了爭議:比特幣核心軟件要更新(v30 版本),允許 OP_RETURN 存更多數據、多存幾條。有人擔心這會讓垃圾交易變多,佔了正經轉賬的地方;開發團隊說,最後還是礦工和節點說了算,要不要打包這些交易他們自己定。
比特幣存在哪裏?有些地方不太安全
比特幣存在不同格式的地址裏,情況有點複雜:
老格式 P2PKH 還存着 600 多萬枚,但不太安全,可能被量子計算機攻擊(因爲公鑰暴露了)。
新格式 P2WPKH 最常用,比較安全;P2TR 這種更新的格式也在慢慢普及。
還有 150 多萬枚存在最老的P2PK 地址裏,風險最高,容易被量子攻擊。
總結:短期省錢,長期有點慌
現在手續費低,轉賬便宜,對用戶是好事。但長期來看,鏈上越冷清,手續費越少,礦工沒動力維護網絡,比特幣的安全就成了問題。如果大家一直不用鏈上交易,都去用 ETF、其他鏈,比特幣可能就變成一個 “只記賬、不幹活” 的空架子了。它現在最需要的,是讓大家有更多理由直接在鏈上用起來。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理性看待加密貨幣投資,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