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裏,一場悄無聲息卻破壞力巨大的騙局近日浮出水面。從 SUI、NEAR 到 Axelar、SEI 等數十種知名代幣,都深陷其中。令人咋舌的是,這場騙局數月內捲走投資者超 5000 萬美元,而更讓人意外的是,此前幾乎無人討論,直到近期才被廣泛知曉,受害者名單中不乏風險投資人、加密領域關鍵意見領袖,甚至還有手握大量加密資產的重量級鯨魚。這究竟是怎樣一場精心策劃的 “獵殺遊戲”?讓我們揭開這場騙局的神祕面紗。

一、甜蜜誘餌:高折扣交易的 “糖衣炮彈”(2024 年 11 月 —2025 年 1 月)

2024 年 11 月,平靜的加密貨幣場外交易(OTC)領域突然掀起一陣 “春風”。各類風險投資團體和私人投資池在 Telegram 羣組中,宛如發現寶藏一般,推出了一系列看似合法合規、極具吸引力的頂級 OTC 交易。他們信誓旦旦地宣稱,能以市場價格五折的超低折扣,出售 Graph (GRT)、Aptos (APT)、SEI、SWELL 等高知名度項目的代幣,不過附帶一個條件,需要投資者接受 4-5 個月的鎖倉期。

起初,不少投資者心存疑慮,畢竟如此誘人的折扣,在加密貨幣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裏,總像是帶着幾分不真實。然而,早期參與交易的人卻驚喜地發現,一切都如承諾的那般順利。他們按時收到了代幣,實實在在的收益擺在眼前,讓最初的懷疑瞬間煙消雲散。這種表面上的合法性與順暢的交易流程,就像強力的磁石,迅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入局。而那些已經嚐到甜頭的人,更是信心爆棚,不僅追加投資,還在圈子裏口口相傳,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場看似穩賺不賠的 “財富盛宴”。

二、瘋狂擴張:騙局雪球越滾越大(2025 年 2 月 —2025 年 6 月)

到了 2025 年 2 月,這場騙局如同被注入了 “膨脹劑”,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擴張。新一輪的 OTC 交易像潮水一般,洶涌涌入 Telegram 羣組。這一次,交易規模變得更加龐大,涉及的代幣範圍也大幅拓寬,SUI、NEAR、GRASS、Axelar 等衆多代幣紛紛被納入其中。但交易結構卻依舊延續着之前的 “套路”:令人心動的大幅折扣,搭配固定的鎖倉期。

面對這樣看似熟悉且有利可圖的交易模式,投資者們幾乎毫無招架之力。他們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紛紛慷慨解囊,將大量資金投入這場危險的遊戲。而騙局的策劃者們,則巧妙地利用了投資者的貪婪與信任,讓這場騙局如同失控的雪球,越滾越大,一步步走向瘋狂的深淵。

三、忽視警告:危險臨近卻渾然不覺(2025 年 5 月)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場精心僞裝的騙局逐漸露出了破綻。2025 年 5 月,行業內的多位領袖敏銳地察覺到了異樣,紛紛挺身而出,在公開場合發出嚴厲警告。SUI 團隊的 Eman Abio 在 X 平臺上言辭懇切地提醒用戶,一定要警惕那些虛假的 Telegram OTC 交易,更是斬釘截鐵地表示:“根本沒有這樣的交易!” 無獨有偶,MultiversX(原名 Elrond)的 Lucian Mincu 也站出來,發出了類似的警示。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儘管這些警告聲在加密貨幣社區中不斷迴盪,卻如同石沉大海,未引起大多數投資者的足夠重視。過去投資成功的經歷、那些所謂的 “成功案例”,以及看似可靠的團體參與其中,讓投資者們彷彿被矇蔽了雙眼,對眼前的危險信號視而不見。他們在利益的驅使下,繼續前赴後繼地涌入新的交易,全然不知自己正一步步邁向巨大的陷阱。

四、真相大白:龐氏騙局的醜陋面目(2025 年 6 月)

6 月 1 日,成爲了這場騙局的轉折點。最後一筆涉及 Fluid 代幣的已知交易推出後,原本看似順暢的代幣分發流程卻突然戛然而止。那些滿心期待着收穫的投資者們,等來的不是應得的代幣,而是各種模糊不清的藉口。“旅行延誤”“交易所問題”“KYC(身份驗證)問題”,策劃者們試圖用這些站不住腳的理由,來安撫焦急的投資者。

6 月 19 日,主導這些交易的風險投資團體 Aza Ventures 終於打破沉默,公開宣佈他們自己也是這場騙局的受害者。Aza Ventures 憤怒地指控其主要交易商 “Source 1”,稱其正在運營一個典型的龐氏騙局。據 Aza 透露,早期的交易確實是真實發生的,那不過是騙子們爲了獲取信任而拋出的 “誘餌”。而後期的交易,則完全依賴新投資者源源不斷投入的資金,來履行之前對老投資者的承諾。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手段,正是龐氏騙局最核心、最醜陋的運作模式。更讓人震驚的是,Aza Ventures 進一步披露,他們的其他交易來源 “Source 2” 和 “Source 3”,實際上也都是通過 “Source 1” 獲取交易,整個交易鏈條宛如一個錯綜複雜的 “詐騙網絡”,而投資者們則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一時間,局勢瞬間失控,陷入了一片混亂。

五、涉案代幣:一張長長的 “受害者清單”

在這場騙局中,涉案代幣的範圍之廣,令人咋舌。早期交易(2024 年 11 月 —2025 年 1 月)涉及 Aptos、Sei、Swell、Coti、Kava、 等代幣。而到了後期交易(2025 年 2 月 —2025 年 6 月 1 日),名單更是大幅擴充,SUI、NEAR、Aptos、Sei、Highstreet等衆多代幣紛紛 “中招”。這些代幣背後,是無數投資者的真金白銀,如今卻都深陷這場騙局的泥沼,不知能否全身而退。

六、主謀追蹤:“Source 1” 究竟是誰?

Aza Ventures 宣稱,他們已經掌握了 “Source 1” 的身份。據內部人士透露,“Source 1” 疑似爲印度籍,並且據稱還是當前在 Binance 上市的某項目的創始人。然而,令人費解的是,Aza Ventures 並未選擇將其身份公之於衆,而是選擇私下向其施壓,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要求對方歸還被盜取的資金。@AltcoinAlphaOnX 也在 X 平臺上持續發佈更多關於 “Source 1” 身份的信息更新,整個加密貨幣社區都在密切關注着這一關鍵線索,期待早日揭開主謀的神祕面紗,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七、損失慘重:投資者陷入絕望深淵

這場騙局所帶來的損失,堪稱慘重。據估算,總損失金額預計超過 5000 萬美元。許多投資者在這場災難中遭受了重創,他們中的不少人單筆投入就超過 100 萬美元。受害者的範圍極其廣泛,涵蓋了個人零售投資者、加密領域的大型鯨魚、項目團隊,甚至還有風險投資機構。對於一些受害者來說,這些損失不僅僅是金錢上的重創,更可能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有報道稱,一些人因爲這次事件,陷入了嚴重的情緒崩潰,精神狀態瀕臨崩潰邊緣。這場騙局,就像一場無情的風暴,席捲了整個加密貨幣投資圈,留下了滿目瘡痍。

八、後續行動:正義能否如期而至?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Aza Ventures 聲稱,他們正在與 “Source 1” 進行積極的談判,試圖追回投資者們的血汗錢,並已將月底設定爲最後的期限。與此同時,整個加密貨幣社區也沒有坐以待斃。更廣泛的加密社區成員們紛紛行動起來,他們不辭辛勞地追蹤相關錢包地址,努力識別可能存在的共犯,挖掘更多有力證據,一心想要將責任人繩之以法。

這次事件,無疑爲整個加密行業敲響了一記沉重的警鐘,它讓人們深刻認識到,在非正式渠道,如 Telegram、Discord 等進行未受監管的場外交易時,潛藏着多麼巨大的風險。儘管早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警示信號,也有行業領袖公開發出警告,但信任、貪婪以及所謂的社交 “證明”,卻讓投資者們失去了應有的警惕,最終淪爲騙子手中的 “獵物”。如今,整個社區都在翹首以盼,期待正義能夠早日得到伸張,那些遭受巨大損失的受害者,也能最終獲得應有的退款,這場加密貨幣領域的 “噩夢”,能夠早日畫上句號。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理性看待加密貨幣投資,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