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 8 月 7 日,特朗普在白宮簽下的一紙行政令,給全球金融市場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讓 401 (k) 投資者也能買加密貨幣、房地產這些另類資產"—— 這話聽起來像是給普通人打開了財富大門,卻讓無數人捏了把汗:把養老錢扔進比特幣這種一天能漲跌 10% 的市場,到底是在幫美國人賺錢,還是在拿退休生活開賭?

先搞懂:401 (k) 到底有多重要?

要理解這事兒的分量,得先明白 401 (k) 在美國人生活中的地位。它可不是普通的理財賬戶,而是數千萬美國家庭的 "養老飯碗"。

美國的養老金體系有三大塊:政府發的社保是保底的 "救命錢";個人自願開的 IRA 賬戶更靈活;而 401 (k) 是中間最關鍵的一塊 —— 由公司和員工一起交錢,比如你每月存 1000,公司可能再補 500,這筆錢能享受稅收優惠,幾十年複利滾下來,往往是退休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到 2025 年一季度,全美國的401 (k) 裏已經躺了 8.7 萬億美元。以前這筆錢只能買基金、債券這些穩當東西,現在特朗普說:"敞開了,加密貨幣、私募股權都能買"。這就好比告訴你:"你家保險櫃裏的養老錢,現在可以拿去買股票期權了"。

從 "嚴禁" 到 "放行":爲什麼偏偏是現在?

多年來,401 (k) 對加密貨幣一直是 "嚴防死守"。道理很簡單:養老金要的是穩,比特幣這種上躥下跳的資產,萬一跌沒了,老人家喝西北風去?監管機構、僱主、甚至普通民衆,都默認 "養老錢不能碰高風險"。

但現在風向變了。特朗普這步棋,背後藏着好幾層心思:

兌現承諾:競選時就喊着要 "給普通人更多投資自由",加密行業也給他不少支持,現在該還人情了。

經濟算盤:低利率加通脹高企,大家都嫌養老金收益太低,想找更高回報的渠道,這政策正好順了民意。

市場成熟了:比特幣 ETF 都上市了,貝萊德這種巨頭也進場了,加密市場早就不是當年的 "野孩子",總算有了點 "主流樣子"。

有意思的是,政策裏說的 "另類資產" 不只是加密貨幣,還包括房地產、私募股權這些。但明眼人都知道,最炸場的肯定是加密貨幣 —— 畢竟房地產、私募以前好歹有渠道投,而比特幣進養老金,這還是頭一遭。

這步棋的影響:不止是錢的事

8.7 萬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差不多相當於全球加密市場總市值的 3 倍。一旦這股資金真的進場,整個加密行業的格局可能都要改寫。

好的一面是,加密貨幣會徹底 "洗白"。當數百萬美國人的養老錢和比特幣綁在一起,政府再也不能隨便 "一刀切" 打壓 —— 畢竟誰敢動老百姓的退休金?這會倒逼監管更明確,市場更規範,可能吸引更多大機構進場,讓加密貨幣真的成爲 "主流資產"。

但風險也大得嚇人。加密市場的脾氣誰都知道:漲起來能上天,跌起來能腰斬。2022 年那波熊市,多少人資產縮水 70% 以上?要是養老金趕上這波,老人家的退休生活怎麼辦?

更麻煩的是,這事兒可能讓政府和加密市場徹底 "捆綁"。萬一跌太狠,老百姓鬧起來,政府要不要救?怎麼救?用納稅人的錢填加密市場的窟窿?到時候恐怕不是 "保護資產",而是變成 "財政災難"。

藏在背後的稅收博弈

別急,這裏面還有個稅收的門道。401 (k) 的好處是 "稅收延遲"—— 你存進去的錢暫時不用交稅,等退休取出來再交。現在把加密貨幣放進去,意味着比特幣的漲跌幅都能在這個 "免稅殼" 裏滾,直到幾十年後才交稅。

這對政府來說,相當於一場 "時間換空間" 的賭博:現在少收點稅,賭幾十年後加密貨幣能漲,到時候退休者賺了大錢,政府再從中收一筆更多的稅。要是賭贏了,皆大歡喜;要是加密貨幣跌了,政府不僅現在少收錢,未來可能也收不到多少,等於白忙活一場。

最後一個問題:這到底是誰的盛宴?

特朗普說這是爲了 "讓普通人也能投多元化資產",但真的是這樣嗎?

普通老百姓懂加密貨幣嗎?知道怎麼選項目嗎?最後可能還是跟着機構走,買的還是比特幣、以太坊這些大幣種。而那些真正懂行、有資源的人,說不定早就通過其他渠道佈局了。

更關鍵的是,當養老金衝進加密市場,會不會推高價格?到時候機構高位套現,留下散戶和養老金接盤?歷史上這種 "割韭菜" 的戲碼,好像也不是第一次上演了。

說到底,這事兒就像給養老錢加了個 "高風險槓桿"—— 可能賺更多,也可能輸光底褲。至於是不是好事,恐怕要等幾十年後,看那些拿401 (k) 買了加密貨幣的老人家,到底是笑着退休,還是哭着維權了。

推特:@CHAINnews_

電報:https://0.plus/CHAINnews_1

微信號:ulam-good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理性看待加密貨幣投資,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