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局勢的每一次風吹草動,都可能在金融市場掀起驚濤駭浪,加密貨幣市場自然也難以置身事外。近期,中美貿易休戰延長、俄烏衝突相關動態、以加局勢緊張以及澳大利亞承認巴勒斯坦國等一系列國際大事接連上演,讓加密圈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一、中美貿易休戰延長:短期利好與潛在風險並存
2025 年 8 月,中美宣佈將相互暫停 24% 關稅的措施延長 90 天,保留 10% 基礎稅率,同時中方暫停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這是 5 月日內瓦關稅休戰協議的延續,還建立了第三國協商機制。
對加密市場來說,這一消息帶來了利好:市場信心回升,比特幣、以太坊等可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參考 5 月協議達成後,比特幣曾觸及 105720 美元高位);中國對加密技術的態度也可能趨於緩和。但風險同樣存在:若談判破裂導致關稅重啓,將引發市場波動;而且中國對加密貨幣的嚴格監管政策並未發生根本改變。
目前,比特幣挖礦和以太坊生態展現出韌性,短期對價格形成支撐,5 月協議後的回落態勢已逐步逆轉,呈現回升趨勢。
二、俄烏衝突新動態:避險需求與波動風險交織
特朗普提議通過領土割讓結束俄烏戰爭,並計劃於 8 月 15 日與普京會晤,這引發了歐洲和烏克蘭的擔憂;同時,美國施壓中國減少購買俄羅斯石油,試圖削弱俄羅斯經濟。
當局勢緊張時,比特幣可能因避險需求短期上漲;若美國對中國實施制裁,引發能源市場動盪,將進一步加劇加密市場的波動。回顧歷史,2022 年衝突初期,比特幣曾短暫衝高,後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而呈現震盪走勢。
三、以色列 - 加沙局勢:通脹預期與整體風險的博弈
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持續升級,造成包括記者在內的人員傷亡,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聯合國安理會已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方案。
中東局勢動盪可能推高國際油價,進而引發通脹壓力上升,理論上利好被視爲 “抗通脹工具” 的比特幣(2023 年類似衝突曾短期推高比特幣價格)。但風險也不容忽視:若衝突失控蔓延,導致全球經濟承壓,加密貨幣市場可能因整體風險偏好下降而受到拖累。
四、澳大利亞承認巴勒斯坦國:間接影響需關注
2025 年 8 月 11 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宣佈,將在 9 月召開的第 80 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這一事件對加密市場的直接影響較小,但如果此舉引發中東地區局勢進一步升級,可能通過能源價格波動等間接途徑波及加密市場。歷史參考顯示,2022 年瑞典承認巴勒斯坦時,未對加密市場產生顯著影響,但全球避險情緒的變化仍可能間接推高加密資產價格。
總結
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事件通過市場信心、避險需求、通脹預期、能源價格等多重路徑影響加密貨幣市場。短期來看,中美貿易休戰延長帶來的信心提振對加密貨幣形成支撐,但俄烏衝突、中東局勢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可能引發波動。長期而言,加密貨幣的走勢仍將與全球經濟穩定度、各國監管政策及市場對其 “避險屬性” 的認可度緊密相關。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理性看待加密貨幣投資,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