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一次看似平靜的新聞發佈會上,埋下了一枚“炸彈”。
市場很快意識到,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利率會議,而是一場針對特朗普的精妙反擊。
這場博弈裏,鮑威爾手握的武器,正是特朗普親手遞給他的,而且——完全合法。
利率?別想降
上週,美聯儲選擇按兵不動,維持利率不變。
但在記者提問環節,鮑威爾丟下重磅信號:
“除非經濟出現重大問題,否則不會降息。”
意思很清楚:9 月不會降,甚至今年都不一定會降。
爲什麼?鮑威爾已經找到一個完美理由——關稅。

關稅:天賜的擋箭牌
特朗普正在推動新一輪全面關稅計劃。
鮑威爾順勢將其作爲通脹風險的理由:
“讓我們先看看關稅對經濟的影響。”
這句話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可以無限期重複。
幾個月後,如果有人催降息,鮑威爾依舊可以說:“關稅影響還沒看清。”
表面上,他是在堅持獨立性;實際上,他在用特朗普的政策拖延降息。
數據是最好的人質
鮑威爾還有一個強有力的後盾——通脹數據。
美聯儲最關注的核心 PCE 數據:
4 月:2.6%
5 月:2.7%
6 月:2.8%
趨勢是上升的。鮑威爾當然不會在通脹擡頭時降息,這爲他的拖延戰術提供了“科學依據”。
特朗普的尷尬
特朗普希望降息,有兩個理由:
降低國債利息支出
刺激經濟
聽起來很合理,但問題是:
你不能一邊吹噓經濟強勁,一邊抱怨還債成本高。
這讓鮑威爾更容易反擊。
通脹的連鎖反應
關稅不僅會直接推高進口商品價格,還會引發“藉機漲價”效應。
當年特朗普給洗衣機加稅,烘乾機的價格也跟着漲。
企業漲價,不是因爲成本必須提高,而是因爲有機會。鮑威爾深知這一點。
市場開始覺醒
鮑威爾發言後,美股迅速下跌——投資者原本期待聽到一點鴿派口風,結果迎來的是“延遲+冷水”。
對投資者來說,這意味着:
高利率環境將持續更久
不利於房地產、可選消費、負債沉重的公司
但並非所有板塊都受傷
投資策略:別盲目,也別退出
如果鮑威爾的目標不僅是 2% 的通脹,而是維護市場穩定和美聯儲自身的生存空間,那麼長期看,資產價格依舊需要支撐。
我的建議:
避開對利率高度敏感的行業
配置現金流充足、盈利穩健的“複利型”公司
關注保險股(如 Chubb、WR Berkley)
保持對美股龍頭(mega-caps)的核心持倉
這不是單純的貨幣政策,而是一盤精心佈局的政治棋。
鮑威爾和特朗普看似對立,但在一個關鍵目標上是一致的:維持資產價格的上漲。
對投資者來說,最糟糕的策略不是承受波動,而是被市場噪音嚇跑。
記住——留在牌桌上的人才有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