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總結:滾倉是高收益的操作,但其背後同樣是極高的風險,一定要謹慎。
而滾倉(指數級增長)+複利模式纔是高性價比的策略。
注意,滾倉就是指數級增長,而複利是指數級增長的特殊表現,
也就是說所有複利都是指數增長,但指數增長並非都是複利,現貨纔是複利模式,期貨更像是線性增長模式。
下面正式開始聊聊滾倉吧。
5000本金,10倍槓桿,一波100%的漲幅,最終盈利是500萬,這是滾倉。
浮盈加倉不是滾倉。因爲現在市面上對滾倉的定義及方法全部是直接複製粘貼肥宅、比特皇、tony的觀點,對於沒有什麼投資經歷的小白而言還是不夠通俗易懂。本文旨在通俗粗暴的進行解釋。
假設btc現價10000,建倉5000,10倍槓桿。此時btc漲到了11000,漲幅10%,此時你盈利5000。ok接下來的操作很重要了。
1、浮盈加倉的做法是再追加5000,隨後btc漲到了12000,又漲了10%,此時你連本帶利是2.5萬。(本金兩個5000+盈利三個5000)
2、滾倉的做法是平掉之前的倉位,連本帶利10000,再建倉,隨後btc漲到了12000,同樣的漲幅10%,此時你連本帶利是2W。
這麼一看是不是沒啥區別?但是你只要一直循環操作,當btc漲到20000的時候,漲幅是100%。浮盈加倉最終連本帶利是32.5萬(其中包含五萬本金)。滾倉連本帶利是512萬(其中包含五千本金)。
爲啥差距這麼大呢?接下來隨我一起剖析一下。
什麼是一個完整的建倉週期?
建倉→浮盈→浮盈→平倉出局
什麼是一個完整的浮盈加倉週期?
建倉→浮盈→加倉→浮盈→平倉出局
什麼是一個完整的滾倉週期?
建倉→浮盈→平倉再建倉→浮盈→平倉出局
OK,這裏再延伸兩個概念,同樣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一個是線性增長,就是10%、10%、10%這麼漲。
一個是指數增長10%、20%、40%、80%這麼漲。線性增長就像你開車踩油門,從起步10邁到20邁到80邁很平穩。
指數增長呢就像科技的發展一樣,是成倍數的增長,剛開始很慢,越往後越快。這裏舉個不嚴謹的例子方便理解,根據確鑿證據能證明人類徹底熟練運用火是在40萬年前,人類徹底熟練運用電是在200年前,車大概是100年前,互聯網是55年前,移動互聯網是30年前。
也就是說電被熟練運用後人類科技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麼一比之前那40萬年跟鬧着玩兒一樣。扯遠了,言歸正傳。
到這裏我們再類比一下:
普通的建倉就是線性增長,嚴格意義上合約不算線性,但姑且先這麼類比,便於理解。
浮盈加倉就是線性增長的基礎上再加倉。
滾倉則是成倍的指數性增長。
下面發一張手動計算的圖可以直觀的看一下。其中一個個畫圈的5000是浮盈加倉追加的本金。

到這裏大家是不是認爲,哇!這麼簡單!這不就是財富密碼嗎?但實際上滾倉這種操作有着一套嚴苛的必備條件,資金管理、止盈止損以及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單邊上漲的牛市行情。
在這種高收益背後的最大風險就是遇到超過10個點的回撤就會血本無歸。但我個人認爲通過合理的止盈止損方式,還是可以控制的。要是真的遇到了這種四年一次的大行情,是可以用的上的。
總結:滾倉高收益的背後同樣是極高的風險,一定要謹慎。而滾倉(指數級增長)+複利模式纔是性價比較高的策略。
注意,滾倉就是指數級增長,而複利是指數增長的特殊表現,也就是所有複利都是指數增長,但指數增長並非都是複利,現貨纔是複利模式。
很多小夥伴說圖中的漲幅是基於1萬計算的,其實可以把圖中的10%20%看成階段性漲幅,本質完全一樣的。只是爲了更直觀通俗的理解複利,要是想看詳細的見下圖。

以上分析,說明滾倉的真正意義在於複利,而複利的真正意義就是充分調動未實現利潤,也就是浮盈部分。
比特皇從4萬元通過槓桿做到2億,其本質就是複利思維。複利思維是小本金賺大錢的唯一可能,看好,是唯一!這周賺幾波,下週虧幾波,這種完全沒有章法的做期貨,別說賺大錢了,就連保本都很難。
二次總結:小本金賺大錢有3點:1、複利思維。2、牛市行情。3、正確的操作,如果三點都符合了,恭喜你,這就是以小博大的充分且必要條件!
如果你也是技術控,也在潛心研究幣圈的技術操作,不妨關注@钱包守护者 ,你會有更多的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