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急凍蔓延至工地,建材屢年大漲,建商卻要求建材降價的傳聞已經浮上水面。 (前情提要:年薪沒150萬!台中男申貸新青安「被公股銀行勸退」:你太窮 ) (背景補充:比特幣.房市黃金交叉:幣圈KOL買台北、台積電工程師賠售、建案開工量創5年新低 )   從 2024 年 9 月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突然收緊資金閘門,台灣的熾熱房市踏進「打房期」。房價在這近一年來供應與需求似乎收窄,現在這股打房力道更由接待中心蔓延至工地。 一份流出的採購公文顯示,多家大型建商要求建材供應商調降報價 5–10%,否則不排除停工或更換合作夥伴,公文中表示「近期整體房市受總體經濟環境變化,及政府持續打房政策影響,銷售展望趨於保守,終端客戶如寶佳、麗寶等客戶,普遍開始針對各工項進行預算調整與壓縮。」 建商大力控制成本,現在要求供應商調降報價,有建商傳出考慮更大幅度向下調整採購價。 買氣急凍 根據ETtoday房產雲報導,管制上路後,信貸縮水讓買方退場,高雄成交量「下滑約 7–8 成」。營建成本卻在先前三年飛漲:南部 15 層大樓每坪造價從 12 萬元竄升至 16–18 萬元,台北更飆到 20–25 萬元。部分建材上漲幅度達到 1 倍以上,台灣省不動產開發同業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洪平森對這種現象直言: 「這是我從業 40 多年第一次見到這種漲幅。」 銷售放慢、銀行撥款遲緩,建商回頭向上游砍價,鋼筋、混凝土、水電等高漲工項首當其衝。 供應鏈腹背受敵 房市只是一根引信,更大炸藥來自整體經濟。根據 TIER 建築綜合指標,2025 年初建築活動連續數月下行,製造業同樣萎縮,TradingView 數據顯示產出和新訂單自 2023 年底急降。 政府 2025 年中對中國鋼材加徵最高 70% 臨時反傾銷稅,更推高採購成本、攪亂交期。供應商在需求衰退與成本飆升夾擊下,只能艱難取捨利潤與市占。 為削減風險,建商導入預製與模組化工法,工廠化生產縮短工期並減少浪費,成本可預測性提高;合約加入共享節省條款,分包商共同承擔原料波動。在採購端,地域化策略升溫,本地鋼筋與水泥占比提升,搭配價值工程替換昂貴材料。數位工具即時追蹤庫存與排程,把物流與利息負擔壓到更低。 寒冬逼出轉型,新生態雛形浮現 北台灣新案量 2025 年上半年縮水 26.8%,交易量跌逾 20%,議價空間擴至 9% 以上,唯獨高科技廠房帶來局部需求,DIGITIMES 指出,AI 與半導體擴建推升混凝土與機電採購。供應商轉向節能隔熱、太陽能整合面板等綠色材料,並以短約或可調價機制控風險,同時與開發商共享數據避免過量備料。 信用緊縮拉下房市泡沫,也逼營建鏈面對長期依賴漲價紅利的弱點。面對銷售低迷、製造業收縮與關稅新政,多數企業只能在創新與合作間找出口。市場雖冷,預製化、數位化與低碳化正悄悄發芽,將決定下一個景氣循環的領跑者。 相關報導 科普|RWA現實世界資產有哪些?信貸、債券、不動產.. 年薪沒150萬!台中男申貸新青安「被公股銀行勸退」:你太窮 〈打房逼到建商!公文曝光要建材「降價5-10%」,不動產成案越來越難〉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