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某寫字樓裏閃爍着三十多塊電腦屏幕的藍光。鍵盤聲此起彼伏中,十幾個"技術大牛"正在瘋狂改寫代碼——他們不是在開發什麼改變世界的程序,而是在和網約車平臺的安全系統玩"生死時速",炮製能幫司機搶大單的作弊神器。
這夥人栽了。近日杭州法院一紙判決,把15個倒賣外掛的"技術販子"送進了大牢。但魔幻的是,就在他們戴上手銬的同時,某二手交易平臺上依然掛着"躺賺神器,日流水破千"的廣告,暗網論壇裏還有人在叫賣"防封號3.0版外掛"。
這些外掛就像遊戲裏的作弊器,能讓司機無視平臺派單規則,自動鎖定機場、高鐵站這些"肥單"。有司機坦言:"高峯期搶個長途單,外掛能讓我多賺三倍,但用久了也怕被封號。"這種刀尖舔血的生意,養活了從代碼開發、渠道分銷到售後服務的完整黑產鏈。
平臺真沒轍嗎?某出行公司安全工程師透露,他們每天要攔截上億次異常請求,外掛團隊卻玩命更新迭代。"上週剛封殺一個外掛版本,這周就冒出能破解人臉識別的變種,簡直是永無休止的軍備競賽。"
這事兒最魔幻的地方在於,當乘客抱怨打車越來越貴時,可能想不到有羣司機正在用作弊軟件"劫持"優質訂單;當司機抱怨平臺抽成太高時,又有人鋌而走險給黑產送錢。整個行業陷入"平臺抓外掛-司機買外掛-乘客買單"的死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