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幣安Alpha積分的三個誤解
➤誤解一:積分總也追不上
幣安Alpha積分計算的是近15天的持倉和交易量積分。所以,假如蜂兄之前有很高積分,但是如果接下來15天裏沒有交易也沒有持倉,15天裏的總積分是逐漸減少的,15天以後積分歸零。
假如蜂兄積分低,但從今天開始努力增加積分,比如別人每天增加11分,蜂兄每天增加12分,15天
以後就一定可以追上。(如果差距小、不需要15天就可以追上)。
➤誤解二:對大戶友好
其實幣安Alpha積分對大戶並不友好。在靜態積分、即持倉持積分方面,持有100美元以下資產,持有資金達到10萬美元,也只不過積4分。
在動態積分、即交易量積分方面,每增加1分,就需要交易量翻倍。交易量1024美元,積10分,再想增加1分,就要再交易1024美元。
我們把積分因變量,交易量看成自變量,作一個函數。
其實就是以2爲底的對數函數,再取整,也就是圖上的紅色線。藍色線就是以2爲底的對數函數沒有取整。(猜測設計成整數積分,一方面是爲了便於計算,另一方面是爲了便於區分刷積分的交易)
明顯可以看出,隨着交易量的增加,積分幾乎不增加了。尤其是加上取整以後,後面部分再增加交易量,幾乎無法增加積分。
無論是靜態積分還是動態積分,它不是線型模型,資金持有量或交易量的增加,帶來的積分增長是越來越慢,所以幣安Alpha積分其實對大戶並不友好。
當然,幣安Alpha積分對小戶確實也不是很給力,因爲交易有損耗,小戶比如只有幾百刀,很容易越交易資金越少,積分積累越困難。
所以幣安Alpha積分其實是對中戶更加友好的。
➤誤解三:積分會越來越卷
第一,現在的積分門檻越來越高是因爲我們入於積分系統的開始階段。
積分系統是4月25日開始啓動的,大家的積分都是比較少開始增加的,因此積會一直在增加。
5月10日開始,積分系統啓動第16天,除非空投獎勵非常特別誘惑,積分的增長會開始減慢。
第二,刷積分的邊際成本是遞增的。
前面說過了,積分與持倉或交易量/持倉量並非線性關係。隨着交易量的增加,積分的增加越來越慢。
這次我們用積分作爲自變量,交易量作爲因變量,交易量與交易損耗大體上是正相關的,交易量越大、損耗也就是刷積分的成本也就越高。
其實就是y=2^x次方。x是交易量積分,y是積分對應所需要的交易量。隨着積分的增加,所需要的交易量加速上升,也就是邊際成本加速增長。到曲線上方,增加很多交易量纔可以增加一點積分。
所以,所以積分不會無上限的卷下去。
第三,考慮收益與成本的平衡。
除非空投的頻率越來越高、價值越來越大。否則,由於刷交易量會有損耗,所以玩家會在收益和成本之間進行平衡的,而不是一味去增加積分。
第四,刷積分的時間成本。
除了交易損耗,刷積分還需要時間成本,不是所有用戶都對此感興趣。比如大戶有幾十萬、幾百萬美元的用戶,可能對空投並沒有興趣,他們隨便拿點小錢出來交易就能賺很多了。
隨着積分捲起來,漸漸會有人退出刷積分。
➤寫在最後
幣安之所以沒有使用線性的積分模型,而是使用對數/指數模型,就是爲了防止大家卷下去。
未來,除非空投的頻率越來越高、價值越來越大。積分會趨於平穩。在此基礎上,會隨着空投的價值大小和頻率變化,產生一定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