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计划成立美国党 ### 🔍 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的動機與策略
**直接導火索**:特朗普政府推動的《大而美法案》於2025年7月1日通過,取消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特斯拉年損12億美元),保留傳統能源補貼,並提高債務上限5萬億美元,馬斯克認爲其偏袒石油利益集團,損害科技革新。
**政治決裂**:馬斯克曾爲特朗普2024年競選投入2.9億美元並擔任政府官員,但雙方因政策分歧(如NASA合同削減)公開翻臉,特朗普甚至威脅審查SpaceX的220億美元政府合同。
### 🎯 核心目標與戰術
**“關鍵少數”策略**:瞄準2026年中期選舉,計劃爭奪2-3個參議院席位和8-10個衆議院選區。因當前兩黨在國會席位差距微弱(如參議院51:50),新黨有望在爭議法案中成爲“造王者”。
**民意基礎**:馬斯克在X平臺發起兩次投票,分別獲80%和65.4%支持率,宣稱代表“80%沉默中間派”,動員反兩黨壟斷情緒。
### ⚠️ 挑戰與爭議
**制度障礙**:
- **選舉規則**:美國“贏者通喫”制天然排斥第三黨,歷史上第三黨候選人(如1992年羅斯·佩羅獲19%普選票但零選舉人票)難突破。
- **法律程序**:需在50州收集超2000萬簽名才能註冊,耗時耗資巨大。
**內外部阻力**:特朗普盟友已成立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反擊;馬斯克爭議性言行(如支持德國極右翼)削弱公衆信任;特斯拉股價因政策風險單日暴跌14.3%。
### 💎 潛在影響
短期或分流共和黨溫和派選票,利好民主黨;長期若持續運作,可能推動選舉制度改革(如排序投票制),但成功率取決於能否化解組織建設與意識形態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