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税改 一、主要改革措施
企業所得稅改革
稅率大幅下調:從35%降至21%(最終版本),部分早期提案曾提出降至15% 。
海外利潤徵稅調整:對留存海外的利潤一次性徵收15.5%(現金)或8%(非現金資產)的稅率,並推行屬地徵稅原則,海外子公司股息免稅 。
其他調整:允許企業投資當年費用化抵扣、限制利息支出扣除等 。
個人所得稅改革
簡化稅率檔位:從七檔簡化爲三檔(早期提案)或保留七檔但降低最高稅率(最終版本),最高邊際稅率從39.6%降至37% 。
提高扣除標準:夫妻聯合申報扣除額翻倍至2.4萬美元,並提高兒童稅收抵免額 。
取消部分稅收優惠:如廢除遺產稅、奧巴馬醫改強制投保條款等 。
跨境稅收規則
引入稅基侵蝕與反濫用稅(BEAT稅),限制跨國企業通過內部交易避稅 。
二、經濟影響與爭議
正面效應
刺激投資與就業:企業稅率降低被認爲可吸引資本回流,增加本土投資和就業崗位 。
短期經濟增長:部分機構預測稅改或使美國GDP增速短期提升,但長期效果存疑 。
負面風險
財政赤字擴大:預計未來十年減稅規模達4.4-5.9萬億美元,可能推高聯邦債務佔GDP比重至111% 。
收入分配不均:高收入羣體(尤其是前1%)獲益顯著,中低收入家庭實際減稅效果有限 。
國際稅收競爭:引發多國效仿減稅,加劇全球稅制競爭 。
三、實施與立法進程
通過時間:2017年12月由參議院以51:49票通過,成爲自里根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稅改 。
爭議焦點:方案缺乏財政收入補償措施,兩黨對經濟增長預期分歧顯著(如3%增速假設被質疑不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