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區塊客

image
认证创作者
「區塊客 blockcast.it」於 2017 年 4 月正式成立,旨在廣泛整理全球區塊鏈資訊,增進全球中文閱聽眾及投資人對區塊鏈趨勢的了解。
0 关注
17.9K+ 粉丝
88.1K+ 点赞
8.4K+ 分享
全部内容
--
金價再次衝高,一文盤點「5 大黃金代幣」作者:Wenser,Odaily 星球日報 9 月 2 日,現貨黃金日內漲超 1%,升穿 3510 美元/ 盎司,最高至 3512.27 美元/ 盎司,創歷史新高;3 日早上,現貨黃金短線拉升逾 10 美元,最高報 3547 美元/ 盎司,再創新高。令人驚訝的是,有消息稱世界黃金協會正尋求推出「數位黃金」,而這或將改變倫敦 9,000 億美元的黃金實體市場。 本文彙整近期黃金價格趨勢及產業動態、主流黃金代幣化項目等資訊,供讀者參考。 黃金再度開啟衝高姿態,分析師預測金價或上漲至 3,900 美元/ 盎司 9 月 1 日,現貨黃金站上 3,470 美元/ 盎司,續創今年 4 月 22 日以來新高,日內漲幅達 0.67% 。 隨後,在短短的 2 天內,金價快速突破至 3,500 美元上方並逐漸穩定,這使得業界對於黃金價格後市走向轉向高度看漲。 分析師:金價在未來幾個月可望觸及 3,600-3900 美元區間 Philip Nova 分析師 Priyanka Sachdeva 在報告中表示,如果現貨黃金價格持續突破 3500 美元,未來幾個月金價可能觸及每盎司 3600 – 3900 美元的區間。她說,美國激進的關稅立場增加了地緣政治風險,助長了避險投資。她表示,降息預期、政治動盪和 ETF 需求旺盛等因素的推動,已使黃金從一種戰術對沖變成了許多投資者的戰略必備資產。 Sachdeva 認為,3800 美元/ 盎司的目標可能是金價突破當前高點的第一個明確的心理關卡。 英國金融時報:世界黃金協會正計劃推出「數位黃金」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世界黃金協會(WGC)正尋求推出一種數位形式的黃金,此舉可​​能會創造一種新的黃金交易、結算和抵押方式,從而徹底改變倫敦 9,000 億美元的黃金實體市場。 世界黃金協會 CEO David Tait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種新形式將使「黃金作為抵押品,首次在黃金生態系統中以數位方式傳遞」成為可能。儘管許多投資者重視黃金正是因為其實物性質和缺乏交易對手方風險,將其視為避險資產,但 Tait 認為,黃金必須數位化,以擴大其市場覆蓋範圍。 Tait 表示:「我們正在嘗試為黃金建立起一套標準化的數位層,以便其他市場使用的各類金融產品未來也能應用於黃金市場。我的目標是,讓全球眾多資產管理人重新審視黃金。」 此舉被視為世界黃金協會為應對新的金融投資環境而做出的改變——儘管此前黃金因其實體屬性和無交易對手方風險而被視為避險資產,但在不少銀行及投資者眼中,黃金是一種流動性差且無收益的資產。正如 Tait 所言:「對銀行而言,單從抵押品角度看,它們就能賺取巨額利潤——因為它們有機會將資產負債表上的黃金用作抵押品。」 據了解,該計劃主要由「集合黃金權益(pooled gold interests,簡稱 PGIs)」這一新型數位部門負責推動,將允許銀行和投資者買賣存放在獨立帳戶中實體黃金的部分所有權。 2026 年 Q1,倫敦的商業機構將參與此模式的試點。 目前,倫敦黃金市場的交易分為「指定黃金(allocated gold)」交易(涉及特定金條)和「非指定黃金(unallocated gold)」交易(僅約定黃金數量,不指定具體金條),「數位黃金」的出現或將為倫敦場外黃金交易新增第三種類型。 市場現況:黃金代幣化計畫市值不足黃金 ETF 市值的 1% 根據 Coingecko 數據,代幣化黃金市場整體市值目前為 26 億美元左右,相較於市值規模高達 4000 億美元的黃金 ETF 市場,前者規模不足後者的 1%,相比而言,黃金代幣化市場仍處於早期且發展潛力巨大。以下為具體的黃金代幣化項目介紹: XAUT:背靠 Tether,市值 13.2 億美元 根據鏈上數據,Tether 於 8 月初在以太坊上鑄造了 129,000 枚,現價值約 4.55 億美元,由此,其市值現報 13.2 億美元。 此前,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發文披露稱,如果將 Tether 看做是一個 “國家”,那麼其實物黃金持有量排名前 40;7 月,Tether 發布 XAUT 審計報告稱,彼時 XAUT 代幣流通量為 246.524.330 枚(現超過 37572 代幣噸實體黃金支持。 PAXG:背靠 Paxos,市值約 10 億美元 PAXG 由美國穩定幣公司 Paxos 推出,其市值在近 3 個月內飆升至創紀錄超 10 億美元。自 6 月以來,該代幣持續淨流入,單月流入資金量一度達 1.415 億美元。目前該代幣流通量為 282,566 枚。 KAU:背靠 Kinesis&ABX,市值約 1.6 億美元 KAU 由註冊於開曼群島的英國數位資產實用平台 Kinesis 推出,每枚 KAU 都與 1 克投資級黃金掛鉤,存放於 Kinesis 保險庫中。與其他黃金代幣略顯不同的是,KAU 支持購買、交易、消費和轉移。除去支援贖回以外,在 Kinesis 平台上持有資產的用戶還可透過重新分配的交易費收入賺取每月收益;在 Kinesis 虛擬卡上消費 KAU 也可獲得收益,該卡支援在全球超過 8000 萬個地點透過即時、即時轉換來買入黃金、白銀和加密貨幣。 XAUm:背靠 Matrixport,市值約 4,700 萬美元 8 月初,Matrixport 宣布正式上線 XAUm 固收產品,支援 7 – 365 天大規模投資週期,支援 BTC 、 ETH 、 SOL 、 BNB 、 USDT 等 15 種主流資產。此外,Matrixport 平台支援 XAUm Mint,Swap 以及 XAUm 抵押借貸,該代幣由 Matrixport 旗下 RWA 代幣化平台 Matrixdock 發行;於上個月完成了由國際知名公司幣維進行的年度第二次黃金 100% 儲備審計,其黃金管理規模在半年內上漲了 500% 。 VRO:背靠 VeraOne,市值約 4,100 萬美元 VRO 由位於英國倫敦的 VeraOne 推出,該項目由 AuCOFFRE.com 集團與加密貨幣行業人士 Owen Simonin 聯合推出,最初創立於 2019 年,代幣價格暫報 113 美元左右,流動性相對有限。 以下為主要項目基本資訊(整理自 @Grok): 結論:黃金的避險屬性與避稅屬性 值得一提的是,黃金本輪的新高上漲,與美元、美債的表現不無關係。橋水基金創辦人瑞·達利歐近日表示:美元的不良債權狀況間接推動了黃金的價格上漲;國際投資者已開始從美國國債轉向黃金。美國總統川普曾於 8 月發言表態,稱「黃金不會被徵稅。」 如今,兼具黃金避險屬性與避稅屬性的黃金代幣或許將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投資選擇。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 Odaily 星球日報) 〈金價再次衝高,一文盤點「5 大黃金代幣」〉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金價再次衝高,一文盤點「5 大黃金代幣」

作者:Wenser,Odaily 星球日報

9 月 2 日,現貨黃金日內漲超 1%,升穿 3510 美元/ 盎司,最高至 3512.27 美元/ 盎司,創歷史新高;3 日早上,現貨黃金短線拉升逾 10 美元,最高報 3547 美元/ 盎司,再創新高。令人驚訝的是,有消息稱世界黃金協會正尋求推出「數位黃金」,而這或將改變倫敦 9,000 億美元的黃金實體市場。 本文彙整近期黃金價格趨勢及產業動態、主流黃金代幣化項目等資訊,供讀者參考。

黃金再度開啟衝高姿態,分析師預測金價或上漲至 3,900 美元/ 盎司

9 月 1 日,現貨黃金站上 3,470 美元/ 盎司,續創今年 4 月 22 日以來新高,日內漲幅達 0.67% 。

隨後,在短短的 2 天內,金價快速突破至 3,500 美元上方並逐漸穩定,這使得業界對於黃金價格後市走向轉向高度看漲。

分析師:金價在未來幾個月可望觸及 3,600-3900 美元區間

Philip Nova 分析師 Priyanka Sachdeva 在報告中表示,如果現貨黃金價格持續突破 3500 美元,未來幾個月金價可能觸及每盎司 3600 – 3900 美元的區間。她說,美國激進的關稅立場增加了地緣政治風險,助長了避險投資。她表示,降息預期、政治動盪和 ETF 需求旺盛等因素的推動,已使黃金從一種戰術對沖變成了許多投資者的戰略必備資產。 Sachdeva 認為,3800 美元/ 盎司的目標可能是金價突破當前高點的第一個明確的心理關卡。

英國金融時報:世界黃金協會正計劃推出「數位黃金」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世界黃金協會(WGC)正尋求推出一種數位形式的黃金,此舉可​​能會創造一種新的黃金交易、結算和抵押方式,從而徹底改變倫敦 9,000 億美元的黃金實體市場。

世界黃金協會 CEO David Tait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種新形式將使「黃金作為抵押品,首次在黃金生態系統中以數位方式傳遞」成為可能。儘管許多投資者重視黃金正是因為其實物性質和缺乏交易對手方風險,將其視為避險資產,但 Tait 認為,黃金必須數位化,以擴大其市場覆蓋範圍。 Tait 表示:「我們正在嘗試為黃金建立起一套標準化的數位層,以便其他市場使用的各類金融產品未來也能應用於黃金市場。我的目標是,讓全球眾多資產管理人重新審視黃金。」

此舉被視為世界黃金協會為應對新的金融投資環境而做出的改變——儘管此前黃金因其實體屬性和無交易對手方風險而被視為避險資產,但在不少銀行及投資者眼中,黃金是一種流動性差且無收益的資產。正如 Tait 所言:「對銀行而言,單從抵押品角度看,它們就能賺取巨額利潤——因為它們有機會將資產負債表上的黃金用作抵押品。」

據了解,該計劃主要由「集合黃金權益(pooled gold interests,簡稱 PGIs)」這一新型數位部門負責推動,將允許銀行和投資者買賣存放在獨立帳戶中實體黃金的部分所有權。 2026 年 Q1,倫敦的商業機構將參與此模式的試點。

目前,倫敦黃金市場的交易分為「指定黃金(allocated gold)」交易(涉及特定金條)和「非指定黃金(unallocated gold)」交易(僅約定黃金數量,不指定具體金條),「數位黃金」的出現或將為倫敦場外黃金交易新增第三種類型。

市場現況:黃金代幣化計畫市值不足黃金 ETF 市值的 1%

根據 Coingecko 數據,代幣化黃金市場整體市值目前為 26 億美元左右,相較於市值規模高達 4000 億美元的黃金 ETF 市場,前者規模不足後者的 1%,相比而言,黃金代幣化市場仍處於早期且發展潛力巨大。以下為具體的黃金代幣化項目介紹:

XAUT:背靠 Tether,市值 13.2 億美元

根據鏈上數據,Tether 於 8 月初在以太坊上鑄造了 129,000 枚,現價值約 4.55 億美元,由此,其市值現報 13.2 億美元。

此前,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發文披露稱,如果將 Tether 看做是一個 “國家”,那麼其實物黃金持有量排名前 40;7 月,Tether 發布 XAUT 審計報告稱,彼時 XAUT 代幣流通量為 246.524.330 枚(現超過 37572 代幣噸實體黃金支持。

PAXG:背靠 Paxos,市值約 10 億美元

PAXG 由美國穩定幣公司 Paxos 推出,其市值在近 3 個月內飆升至創紀錄超 10 億美元。自 6 月以來,該代幣持續淨流入,單月流入資金量一度達 1.415 億美元。目前該代幣流通量為 282,566 枚。

KAU:背靠 Kinesis&ABX,市值約 1.6 億美元

KAU 由註冊於開曼群島的英國數位資產實用平台 Kinesis 推出,每枚 KAU 都與 1 克投資級黃金掛鉤,存放於 Kinesis 保險庫中。與其他黃金代幣略顯不同的是,KAU 支持購買、交易、消費和轉移。除去支援贖回以外,在 Kinesis 平台上持有資產的用戶還可透過重新分配的交易費收入賺取每月收益;在 Kinesis 虛擬卡上消費 KAU 也可獲得收益,該卡支援在全球超過 8000 萬個地點透過即時、即時轉換來買入黃金、白銀和加密貨幣。

XAUm:背靠 Matrixport,市值約 4,700 萬美元

8 月初,Matrixport 宣布正式上線 XAUm 固收產品,支援 7 – 365 天大規模投資週期,支援 BTC 、 ETH 、 SOL 、 BNB 、 USDT 等 15 種主流資產。此外,Matrixport 平台支援 XAUm Mint,Swap 以及 XAUm 抵押借貸,該代幣由 Matrixport 旗下 RWA 代幣化平台 Matrixdock 發行;於上個月完成了由國際知名公司幣維進行的年度第二次黃金 100% 儲備審計,其黃金管理規模在半年內上漲了 500% 。

VRO:背靠 VeraOne,市值約 4,100 萬美元

VRO 由位於英國倫敦的 VeraOne 推出,該項目由 AuCOFFRE.com 集團與加密貨幣行業人士 Owen Simonin 聯合推出,最初創立於 2019 年,代幣價格暫報 113 美元左右,流動性相對有限。

以下為主要項目基本資訊(整理自 @Grok):

結論:黃金的避險屬性與避稅屬性

值得一提的是,黃金本輪的新高上漲,與美元、美債的表現不無關係。橋水基金創辦人瑞·達利歐近日表示:美元的不良債權狀況間接推動了黃金的價格上漲;國際投資者已開始從美國國債轉向黃金。美國總統川普曾於 8 月發言表態,稱「黃金不會被徵稅。」

如今,兼具黃金避險屬性與避稅屬性的黃金代幣或許將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投資選擇。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 Odaily 星球日報)

〈金價再次衝高,一文盤點「5 大黃金代幣」〉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Daily|非農數據再「暴雷」!市場憂慮衰退、股幣通通大跌果然不出意外,就出意外了!昨天晚上美國公布的 8 月份非農就業報告顯示,新增就業人數僅為 2.2 萬,遠低於預期的 7.5 萬,這是嚴重出乎意料,果然非農數據又暴雷了。市場在數據公布後一度拉升,因為當時美股還未開盤,所以幣市率先走漲,到美股開市時有短時間的升勢,但不久後就開始大跌,幣市也跟著先升後回。 本來非農數據差、加上同時公布的失業率也跟預期一樣升至 4.3%,是相當利好降息,應該是會讓市場漲起來,但非農數據實在真的太差,市場在短暫狂歡後,意識到這是顯示美國衰退的跡象,大家開始擔心經濟變差令市場不穩,所以股市和幣市拉升過後都紛紛急跌。 而目前市場預計,這麼差的數據有效地鎖定了聯準會將在即將到來的 9 月 FOMC 會議上降息的預期,目前預計聯邦基金利率至少會有所下調的機率為 99% 。期貨定價顯示,降息 25 個基點的可能性約為 88%,降息 50 個基點的可能性為 14% 。 關於經濟衰退的機率,在公布非農數據前各方對美國經濟在 2025 年出現衰退的估計各不相同,但普遍在 30-60% 的範圍內,其中摩根大通為 40% 、高盛為 30% 。疲弱的就業數據被認為增加了這些風險,一些分析師認為,2025 年末或 2026 年初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接近五五開,所以就要看本月聯準會公布的降息點陣圖了。 〈MICA Daily|非農數據再「暴雷」!市場憂慮衰退、股幣通通大跌〉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Daily|非農數據再「暴雷」!市場憂慮衰退、股幣通通大跌

果然不出意外,就出意外了!昨天晚上美國公布的 8 月份非農就業報告顯示,新增就業人數僅為 2.2 萬,遠低於預期的 7.5 萬,這是嚴重出乎意料,果然非農數據又暴雷了。市場在數據公布後一度拉升,因為當時美股還未開盤,所以幣市率先走漲,到美股開市時有短時間的升勢,但不久後就開始大跌,幣市也跟著先升後回。

本來非農數據差、加上同時公布的失業率也跟預期一樣升至 4.3%,是相當利好降息,應該是會讓市場漲起來,但非農數據實在真的太差,市場在短暫狂歡後,意識到這是顯示美國衰退的跡象,大家開始擔心經濟變差令市場不穩,所以股市和幣市拉升過後都紛紛急跌。

而目前市場預計,這麼差的數據有效地鎖定了聯準會將在即將到來的 9 月 FOMC 會議上降息的預期,目前預計聯邦基金利率至少會有所下調的機率為 99% 。期貨定價顯示,降息 25 個基點的可能性約為 88%,降息 50 個基點的可能性為 14% 。

關於經濟衰退的機率,在公布非農數據前各方對美國經濟在 2025 年出現衰退的估計各不相同,但普遍在 30-60% 的範圍內,其中摩根大通為 40% 、高盛為 30% 。疲弱的就業數據被認為增加了這些風險,一些分析師認為,2025 年末或 2026 年初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接近五五開,所以就要看本月聯準會公布的降息點陣圖了。

〈MICA Daily|非農數據再「暴雷」!市場憂慮衰退、股幣通通大跌〉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美國將迎首檔「狗狗幣 ETF」!分析師: 最快下周登場繼今夏率先推出全美首檔 Solana 質押型 ETF 之後,美國資產管理公司 REX Shares 與 Osprey Funds 動作頻頻,正準備推出全美首檔狗狗幣(DOGE)ETF,最快下周就可能掛牌。 根據周三向美國證管會(SEC)遞交的招股書,這檔基金名為「REX-Osprey DOGE ETF」,交易代號為「DOJE」。 The REX-Osprey DOGE ETF, $DOJE, is coming soon!$DOJE will be the first ETF to deliver investors exposure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conic memecoin, Dogecoin $DOGE. From REX-Osprey, the team behind $SSK, the first SOL + Staking ETF.@OspreyFunds Investing involves risk.… pic.twitter.com/2eVv2hI7cf — REX Shares (@REXShares) September 3, 2025 文件中同時也提及,未來可能陸續推出追蹤瑞波幣(XRP)、 BONK 、 TRUMP 等加密貨幣的 ETF 。 彭博資深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表示: 從招股書與最新動態來看,REX 很可能會在下周透過《1940 年投資公司法》架構,率先推出狗狗幣 ETF,但文件中也涵蓋 XRP 、 BONK 和 TRUMP ,不排除之後會陸續登場。 根據 ETF Trends 解釋,《1940 年投資公司法》對投資基金有嚴格規範,原則上禁止基金直接持有部分大宗商品或衍生性資產,因此,REX-Osprey DOGE ETF 將透過設立於開曼群島的子公司 REX-Osprey DOGE Cayman Portfolio S.P. 間接投資,以達到合規要求,而這也是今年 6 月 REX Osprey 推出 Solana 質押型 ETF 時所採取的相同法律架構。 在現任主席 Paul Atkins 主導下,美國 SEC 近期對加密資產 ETF 的態度顯得比以往開放。今年 7 月時,SEC 已同意允許加密貨幣 ETF 採取「實物申購與贖回」(in-kind creations and redemptions)的機制;之後更批准了比特幣與以太幣現貨 ETF 選擇權。 目前 SEC 手上仍有逾 90 件加密貨幣 ETF 申請案待審,除了 REX-Osprey,資產管理巨頭 Grayscale 與 Bitwise 也都在積極爭取推出狗狗幣 ETF 。 〈美國將迎首檔「狗狗幣 ETF」!分析師: 最快下周登場〉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美國將迎首檔「狗狗幣 ETF」!分析師: 最快下周登場

繼今夏率先推出全美首檔 Solana 質押型 ETF 之後,美國資產管理公司 REX Shares 與 Osprey Funds 動作頻頻,正準備推出全美首檔狗狗幣(DOGE)ETF,最快下周就可能掛牌。

根據周三向美國證管會(SEC)遞交的招股書,這檔基金名為「REX-Osprey DOGE ETF」,交易代號為「DOJE」。

The REX-Osprey DOGE ETF, $DOJE, is coming soon!$DOJE will be the first ETF to deliver investors exposure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conic memecoin, Dogecoin $DOGE.

From REX-Osprey, the team behind $SSK, the first SOL + Staking ETF.@OspreyFunds

Investing involves risk.… pic.twitter.com/2eVv2hI7cf

— REX Shares (@REXShares) September 3, 2025

文件中同時也提及,未來可能陸續推出追蹤瑞波幣(XRP)、 BONK 、 TRUMP 等加密貨幣的 ETF 。

彭博資深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表示:

從招股書與最新動態來看,REX 很可能會在下周透過《1940 年投資公司法》架構,率先推出狗狗幣 ETF,但文件中也涵蓋 XRP 、 BONK 和 TRUMP ,不排除之後會陸續登場。

根據 ETF Trends 解釋,《1940 年投資公司法》對投資基金有嚴格規範,原則上禁止基金直接持有部分大宗商品或衍生性資產,因此,REX-Osprey DOGE ETF 將透過設立於開曼群島的子公司 REX-Osprey DOGE Cayman Portfolio S.P. 間接投資,以達到合規要求,而這也是今年 6 月 REX Osprey 推出 Solana 質押型 ETF 時所採取的相同法律架構。

在現任主席 Paul Atkins 主導下,美國 SEC 近期對加密資產 ETF 的態度顯得比以往開放。今年 7 月時,SEC 已同意允許加密貨幣 ETF 採取「實物申購與贖回」(in-kind creations and redemptions)的機制;之後更批准了比特幣與以太幣現貨 ETF 選擇權。

目前 SEC 手上仍有逾 90 件加密貨幣 ETF 申請案待審,除了 REX-Osprey,資產管理巨頭 Grayscale 與 Bitwise 也都在積極爭取推出狗狗幣 ETF 。

〈美國將迎首檔「狗狗幣 ETF」!分析師: 最快下周登場〉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企業狂買比特幣!全球上市公司累計持幣突破 100 萬枚根據 BitcoinTreasuries 數據顯示,全球上市公司合計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已突破 100 萬枚,相當於 1,124 億美元,為比特幣逐漸走入主流資產配置再添里程碑。 過去一年來,隨著幣價持續走高,愈來愈多企業選擇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由 Michael Saylor 領軍的 Strategy(MSTR)被視為這股趨勢的開創者,帶動其他公司紛紛效仿,包括礦企 Mara Holdings,以及 Metaplanet 、 Semler Scientific 、 GameStop 等企業,都陸續把比特幣列為儲備資產。 「儘管如今達成了這個里程碑,但從多項指標來看,機構投資者的比特幣採用率仍處於起步階段,」BitcoinTreasuries 總裁 Pete Rizzo 指出: 多數比特幣儲備型公司,其實才剛啟動長期配置的策略,手上籌得的資金仍有大部分尚未真正投入市場。 Bitwise 高階主管 Bradley Duke 也在社群平台 X 上評論這項突破,他表示:「這代表已有約 1,110 億美元被鎖在機構手中。比特幣供需結構性失衡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正在持續加劇。」 根據 BitcoinTreasuries 統計,目前已有超過 100 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幣,而採取數位資產儲備策略(Digital Asset Treasury,DAT)或直接持幣的企業數量仍在增加,絲毫沒有減緩跡象。 Pete Rizzo 進一步預測:「隨著比特幣表現持續優於各國法定貨幣,我們預期會有更多上市公司跟進,把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放眼全球超過 5 萬家上市公司,這項配置的比重還有極大成長空間。」 〈企業狂買比特幣!全球上市公司累計持幣突破 100 萬枚〉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企業狂買比特幣!全球上市公司累計持幣突破 100 萬枚

根據 BitcoinTreasuries 數據顯示,全球上市公司合計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已突破 100 萬枚,相當於 1,124 億美元,為比特幣逐漸走入主流資產配置再添里程碑。

過去一年來,隨著幣價持續走高,愈來愈多企業選擇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由 Michael Saylor 領軍的 Strategy(MSTR)被視為這股趨勢的開創者,帶動其他公司紛紛效仿,包括礦企 Mara Holdings,以及 Metaplanet 、 Semler Scientific 、 GameStop 等企業,都陸續把比特幣列為儲備資產。

「儘管如今達成了這個里程碑,但從多項指標來看,機構投資者的比特幣採用率仍處於起步階段,」BitcoinTreasuries 總裁 Pete Rizzo 指出:

多數比特幣儲備型公司,其實才剛啟動長期配置的策略,手上籌得的資金仍有大部分尚未真正投入市場。

Bitwise 高階主管 Bradley Duke 也在社群平台 X 上評論這項突破,他表示:「這代表已有約 1,110 億美元被鎖在機構手中。比特幣供需結構性失衡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正在持續加劇。」

根據 BitcoinTreasuries 統計,目前已有超過 100 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幣,而採取數位資產儲備策略(Digital Asset Treasury,DAT)或直接持幣的企業數量仍在增加,絲毫沒有減緩跡象。

Pete Rizzo 進一步預測:「隨著比特幣表現持續優於各國法定貨幣,我們預期會有更多上市公司跟進,把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放眼全球超過 5 萬家上市公司,這項配置的比重還有極大成長空間。」

〈企業狂買比特幣!全球上市公司累計持幣突破 100 萬枚〉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韓國祭出「加密貨幣借貸指引」:年息上限 20% 、嚴禁槓桿貸款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今(5)日正式發布新指引,針對中心化交易所提供的加密貨幣借貸服務訂立明確規範。 根據官方聲明,這份指引參考了國際案例,明確界定「虛擬資產借貸服務」的範疇,並提出多項保障投資人的措施。 其中,最受關注的規定包括:禁止放貸金額超過抵押品價值的槓桿貸款;借貸利率不得超過「年息 20%」的上限;禁止要求用戶以現金償還加密貨幣貸款,否則將被觸犯信貸業務規定。 此外,平台業者在提供加密貨幣借貸服務時必須使用自有資產,為防止規避監管,不得透過第三方合作或委外方式間接提供借貸服務。 新指引同步納入投資人保障規範。首次使用加密貨幣借貸服務的投資人,須通過由數位資產交易所聯盟(DAXA,Digital Asset Exchange Alliance,韓國 4 大交易所組成的自律組織)的線上教育與適格性測驗。 此外,平台必須依照用戶的借貸服務經驗、交易歷史,個別設置借貸限額;如果用戶的借貸部位面臨清算風險,也必須提前通知,並允許用戶追加抵押資產。 借貸服務僅限主流幣種 在資產範圍上,僅限於市值排名前 20 大的加密貨幣,或至少在 3 家當地持牌交易所上市的加密貨幣,方可納入借貸服務。若有加密貨幣被列為「交易警示」或「異常交易」,則該資產的借貸服務必須即刻中止。 韓國 FSC 表示,新指引即日起生效,由 DAXA 負責監督執行,後續將依落實結果推動立法,制定新規則。 新指引出爐前暫緩開辦!韓國「加密貨幣借貸服務」全面喊停   〈韓國祭出「加密貨幣借貸指引」:年息上限 20% 、嚴禁槓桿貸款〉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韓國祭出「加密貨幣借貸指引」:年息上限 20% 、嚴禁槓桿貸款

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今(5)日正式發布新指引,針對中心化交易所提供的加密貨幣借貸服務訂立明確規範。

根據官方聲明,這份指引參考了國際案例,明確界定「虛擬資產借貸服務」的範疇,並提出多項保障投資人的措施。

其中,最受關注的規定包括:禁止放貸金額超過抵押品價值的槓桿貸款;借貸利率不得超過「年息 20%」的上限;禁止要求用戶以現金償還加密貨幣貸款,否則將被觸犯信貸業務規定。

此外,平台業者在提供加密貨幣借貸服務時必須使用自有資產,為防止規避監管,不得透過第三方合作或委外方式間接提供借貸服務。

新指引同步納入投資人保障規範。首次使用加密貨幣借貸服務的投資人,須通過由數位資產交易所聯盟(DAXA,Digital Asset Exchange Alliance,韓國 4 大交易所組成的自律組織)的線上教育與適格性測驗。

此外,平台必須依照用戶的借貸服務經驗、交易歷史,個別設置借貸限額;如果用戶的借貸部位面臨清算風險,也必須提前通知,並允許用戶追加抵押資產。

借貸服務僅限主流幣種

在資產範圍上,僅限於市值排名前 20 大的加密貨幣,或至少在 3 家當地持牌交易所上市的加密貨幣,方可納入借貸服務。若有加密貨幣被列為「交易警示」或「異常交易」,則該資產的借貸服務必須即刻中止。

韓國 FSC 表示,新指引即日起生效,由 DAXA 負責監督執行,後續將依落實結果推動立法,制定新規則。

新指引出爐前暫緩開辦!韓國「加密貨幣借貸服務」全面喊停

 

〈韓國祭出「加密貨幣借貸指引」:年息上限 20% 、嚴禁槓桿貸款〉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ICO 遠古巨鯨」沉寂 4 年後甦醒!一口氣將 15 萬枚 ETH 存入質押鏈上數據顯示,一位透過以太坊 ICO 獲得 100 萬枚以太幣的巨鯨大戶,在沉寂超過 4 年後,今(5)日稍早再度現身,一口氣將 15 萬枚以太幣(約 6.46 億美元)存入質押。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師余燼指出,這位遠古巨鯨最初是透過 3 個地址,在 2015 年以太坊 ICO 期間獲得 100 萬枚以太幣,這些地址最近一次動作是在 2021 年 7 月時,把 5.5 萬枚以太幣轉入 Gemini,當時以太幣價格為 2,462 美元。 近期,多個以太幣早期巨鯨陸續「甦醒」,開始轉移手中籌碼,與市場對以太幣的看漲氛圍遙相呼應。就在 8 月,另一名 ICO 投資者將價值約 1,900 萬美元的以太幣轉入 Kraken,並在數日內陸續拋售 1,060 枚以太幣。上月也有一個 ICO 地址被發現向 Kraken 轉移 2,300 枚以太幣。 以太坊 ICO 活動是在 2014 年 7 月 22 日至 9 月 2 日舉行,當時共募集 1,830 萬美元,銷售超過 6,000 萬枚以太幣,平均發行價僅為每枚 0.31 美元。 截至寫稿時,以太幣過去 24 小時下跌 0.6%,報 4,333 美元;比特幣則上漲 1.2%,來到 111,707 美元。 〈「ICO 遠古巨鯨」沉寂 4 年後甦醒!一口氣將 15 萬枚 ETH 存入質押〉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ICO 遠古巨鯨」沉寂 4 年後甦醒!一口氣將 15 萬枚 ETH 存入質押

鏈上數據顯示,一位透過以太坊 ICO 獲得 100 萬枚以太幣的巨鯨大戶,在沉寂超過 4 年後,今(5)日稍早再度現身,一口氣將 15 萬枚以太幣(約 6.46 億美元)存入質押。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師余燼指出,這位遠古巨鯨最初是透過 3 個地址,在 2015 年以太坊 ICO 期間獲得 100 萬枚以太幣,這些地址最近一次動作是在 2021 年 7 月時,把 5.5 萬枚以太幣轉入 Gemini,當時以太幣價格為 2,462 美元。

近期,多個以太幣早期巨鯨陸續「甦醒」,開始轉移手中籌碼,與市場對以太幣的看漲氛圍遙相呼應。就在 8 月,另一名 ICO 投資者將價值約 1,900 萬美元的以太幣轉入 Kraken,並在數日內陸續拋售 1,060 枚以太幣。上月也有一個 ICO 地址被發現向 Kraken 轉移 2,300 枚以太幣。

以太坊 ICO 活動是在 2014 年 7 月 22 日至 9 月 2 日舉行,當時共募集 1,830 萬美元,銷售超過 6,000 萬枚以太幣,平均發行價僅為每枚 0.31 美元。

截至寫稿時,以太幣過去 24 小時下跌 0.6%,報 4,333 美元;比特幣則上漲 1.2%,來到 111,707 美元。

〈「ICO 遠古巨鯨」沉寂 4 年後甦醒!一口氣將 15 萬枚 ETH 存入質押〉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美國 SEC 公布最新政策藍圖:「加密貨幣監管」成首要任務美國證管會(SEC)周四公布最新政策議程,向市場揭示未來監管走向,而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對加密貨幣監管的高度著墨。 SEC 主席阿特金斯(Paul Atkins)形容,這是加密貨幣產業迎來「新時代」的開端。 Paul Atkins 在聲明中表示:「議程涵蓋了針對加密資產發行和銷售的潛在規則提案,目的是要釐清監管框架,為市場提供更明確的法規依循。」 擔任主席期間,我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為加密資產的發行、託管和交易建立清晰的規則,同時持續打擊意圖違法的壞份子。 除了聚焦加密資產,SEC 的議程也提出將鬆綁部分證券公司的限制,並重新檢視「綜合稽核追蹤系統(Consolidated Audit Trail, CAT)」──這套系統原本設計用於即時追蹤美國證券市場的交易動態。 值得注意的是,在 SEC 一般傾向避免訂立新規範的大背景下,議程清楚表明,數位資產已成為這屆領導層規劃最優先關注的焦點。 根據議程,美國 SEC 將在明年 4 月前提出首波規範,涵蓋加密資產發行與銷售,包括可能的豁免條款與安全港機制;同時,也將修訂《證券交易法》的相關規定,以允許加密資產在「替代交易系統(ATS)」和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不過,觀察人士提醒,聯邦監管機構的公開議程雖有參考價值,但時間表常常「畫得漂亮、落實困難」。儘管如此,這些文件仍被視為掌握監管風向的重要指標。 美國 SEC 、 CFTC 聯手釋疑:註冊交易所可提供 BTC 、 ETH 現貨交易 〈美國 SEC 公布最新政策藍圖:「加密貨幣監管」成首要任務〉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美國 SEC 公布最新政策藍圖:「加密貨幣監管」成首要任務

美國證管會(SEC)周四公布最新政策議程,向市場揭示未來監管走向,而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對加密貨幣監管的高度著墨。 SEC 主席阿特金斯(Paul Atkins)形容,這是加密貨幣產業迎來「新時代」的開端。

Paul Atkins 在聲明中表示:「議程涵蓋了針對加密資產發行和銷售的潛在規則提案,目的是要釐清監管框架,為市場提供更明確的法規依循。」

擔任主席期間,我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為加密資產的發行、託管和交易建立清晰的規則,同時持續打擊意圖違法的壞份子。

除了聚焦加密資產,SEC 的議程也提出將鬆綁部分證券公司的限制,並重新檢視「綜合稽核追蹤系統(Consolidated Audit Trail, CAT)」──這套系統原本設計用於即時追蹤美國證券市場的交易動態。

值得注意的是,在 SEC 一般傾向避免訂立新規範的大背景下,議程清楚表明,數位資產已成為這屆領導層規劃最優先關注的焦點。

根據議程,美國 SEC 將在明年 4 月前提出首波規範,涵蓋加密資產發行與銷售,包括可能的豁免條款與安全港機制;同時,也將修訂《證券交易法》的相關規定,以允許加密資產在「替代交易系統(ATS)」和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不過,觀察人士提醒,聯邦監管機構的公開議程雖有參考價值,但時間表常常「畫得漂亮、落實困難」。儘管如此,這些文件仍被視為掌握監管風向的重要指標。

美國 SEC 、 CFTC 聯手釋疑:註冊交易所可提供 BTC 、 ETH 現貨交易

〈美國 SEC 公布最新政策藍圖:「加密貨幣監管」成首要任務〉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轉移 900 萬美元 WLFI 代幣惹疑?孫宇晨錢包被項目方「列入黑名單」由川普家族背書的 DeFi 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 I)周四突將 TRON 創辦人孫宇晨的錢包地址列入黑名單,引爆市場震撼。 Arkham Intelligence 數據顯示,孫宇晨被項目方封鎖之前,曾在以太坊鏈上透過多筆交易轉出 WLFI,其中一筆交易價值就高達 900 萬美元。 目前為止,孫宇晨遭凍結的錢包內仍持有 5.95 億枚解鎖的 WLFI 代幣,價值約 1.07 億美元。 JUST IN: JUSTIN SUN’S ADDRESS BLACKLISTED FOR TRANSFERRING $9M $WLFI pic.twitter.com/O25281D7mi — Arkham (@arkham) September 4, 2025 另根據行情數據,WLFI 代幣價格在孫宇晨轉帳前數小時就已經開始走跌,單日一度重挫 24%;自 9 月 1 日開放交易以來,更已跌去 42% 。 孫宇晨:僅為測試、不涉及任何買賣 孫宇晨隨後在社群平台 X 發文澄清指出:「我們的地址只是籠統地做了幾筆交易所充值測試,金額非常低,然後做了一個地址分散,沒有涉及任何買賣,不可能對市場產生任何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孫宇晨不僅是 WLFI 的早期支持者,更被任命為該項目的顧問。他先前豪擲 7,500 萬美元購入 WLFI 代幣,並承諾再投入 1 億美元購買川普的迷因幣 TRUMP,更曾出席由川普親自主持的晚宴。 反過來,World Liberty Financial 今年 1 月也曾斥資數百萬美元購買波場幣(TRX),與孫宇晨的 TRON 生態建立緊密關係。 然而,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究竟為何突然封鎖最大盟友,至今仍未公開說明原因。 〈轉移 900 萬美元 WLFI 代幣惹疑?孫宇晨錢包被項目方「列入黑名單」〉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轉移 900 萬美元 WLFI 代幣惹疑?孫宇晨錢包被項目方「列入黑名單」

由川普家族背書的 DeFi 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 I)周四突將 TRON 創辦人孫宇晨的錢包地址列入黑名單,引爆市場震撼。

Arkham Intelligence 數據顯示,孫宇晨被項目方封鎖之前,曾在以太坊鏈上透過多筆交易轉出 WLFI,其中一筆交易價值就高達 900 萬美元。

目前為止,孫宇晨遭凍結的錢包內仍持有 5.95 億枚解鎖的 WLFI 代幣,價值約 1.07 億美元。

JUST IN: JUSTIN SUN’S ADDRESS BLACKLISTED FOR TRANSFERRING $9M $WLFI pic.twitter.com/O25281D7mi

— Arkham (@arkham) September 4, 2025

另根據行情數據,WLFI 代幣價格在孫宇晨轉帳前數小時就已經開始走跌,單日一度重挫 24%;自 9 月 1 日開放交易以來,更已跌去 42% 。

孫宇晨:僅為測試、不涉及任何買賣

孫宇晨隨後在社群平台 X 發文澄清指出:「我們的地址只是籠統地做了幾筆交易所充值測試,金額非常低,然後做了一個地址分散,沒有涉及任何買賣,不可能對市場產生任何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孫宇晨不僅是 WLFI 的早期支持者,更被任命為該項目的顧問。他先前豪擲 7,500 萬美元購入 WLFI 代幣,並承諾再投入 1 億美元購買川普的迷因幣 TRUMP,更曾出席由川普親自主持的晚宴。

反過來,World Liberty Financial 今年 1 月也曾斥資數百萬美元購買波場幣(TRX),與孫宇晨的 TRON 生態建立緊密關係。

然而,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究竟為何突然封鎖最大盟友,至今仍未公開說明原因。

〈轉移 900 萬美元 WLFI 代幣惹疑?孫宇晨錢包被項目方「列入黑名單」〉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企業「籌資買幣潮」到盡頭?那斯達克出手打壓、要求發新股須股東同意隨著「企業買幣熱潮」一波接一波,作為眾多加密貨幣儲備公司掛牌的所在地,美國第二大證交所 —— 那斯達克(Nasdaq)決定嚴加審查,針對那些透過增資購買加密貨幣的企業,祭出更嚴格的規範。 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那斯達克已開始要求一些公司在發行新股、籌資買幣之前,必須先獲得股東同意,並加強資訊揭露,違者不排除暫停交易甚至摘牌下市。 數據顯示,自今年 1 月以來,美國已有 154 家上市公司宣布籌資購買加密貨幣,累計規模高達 984 億美元;相較去年僅 10 家公司、籌資 336 億美元的規模,增速之迅猛,宛如一場狂潮。 當前大多數「賣股買幣」的公司皆在那斯達克掛牌,其中包括 Michael Saylor 領軍的 Strategy(MSTR)與 Tom Lee 主導的 BitMine Immersion(BMNR),分別是比特幣與以太幣儲備公司的龍頭。 然而,隨著幣價震盪下挫,加上市場對「募資買幣」模式的疑慮升高,這場熱潮如今正急速退燒: KindlyMD(NAKA):與 Nakamoto Holdings 合併後僅數周,股價周四再挫 16%,自 8 月中旬以來已崩跌逾 80%,較 5 月高點更慘跌 90%,幾乎成了加密貨幣儲備泡沫的縮影。 American Bitcoin(ABTC):由川普兩位兒子小唐納(Donald Trump Jr.)、艾瑞克(Eric Trump)領軍,掛牌首日意氣風發,翌日卻急跌 20% 。 Metaplanet(MTPLF):素有「日本 Strategy」之稱,周四股價大跌 8.6%,較 5 月高峰已跌去 70% 。 BitMine Immersion(BMNR):以太幣儲備公司龍頭,周四重挫 8.6%,與 7 月高點相比已回落 70% 。 Sharplink Gaming(SBET):同樣轉型以太幣儲備公司,周四股價暴跌 10.5%,與 5 月高點相比已近乎下跌 90% 。 Strategy(MSTR):全球持有最多比特幣的上市公司,周四股價小跌 1.8%,距 7 月高點僅回落約 30%,相對抗跌。 〈企業「籌資買幣潮」到盡頭?那斯達克出手打壓、要求發新股須股東同意〉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企業「籌資買幣潮」到盡頭?那斯達克出手打壓、要求發新股須股東同意

隨著「企業買幣熱潮」一波接一波,作為眾多加密貨幣儲備公司掛牌的所在地,美國第二大證交所 —— 那斯達克(Nasdaq)決定嚴加審查,針對那些透過增資購買加密貨幣的企業,祭出更嚴格的規範。

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那斯達克已開始要求一些公司在發行新股、籌資買幣之前,必須先獲得股東同意,並加強資訊揭露,違者不排除暫停交易甚至摘牌下市。

數據顯示,自今年 1 月以來,美國已有 154 家上市公司宣布籌資購買加密貨幣,累計規模高達 984 億美元;相較去年僅 10 家公司、籌資 336 億美元的規模,增速之迅猛,宛如一場狂潮。

當前大多數「賣股買幣」的公司皆在那斯達克掛牌,其中包括 Michael Saylor 領軍的 Strategy(MSTR)與 Tom Lee 主導的 BitMine Immersion(BMNR),分別是比特幣與以太幣儲備公司的龍頭。

然而,隨著幣價震盪下挫,加上市場對「募資買幣」模式的疑慮升高,這場熱潮如今正急速退燒:

KindlyMD(NAKA):與 Nakamoto Holdings 合併後僅數周,股價周四再挫 16%,自 8 月中旬以來已崩跌逾 80%,較 5 月高點更慘跌 90%,幾乎成了加密貨幣儲備泡沫的縮影。

American Bitcoin(ABTC):由川普兩位兒子小唐納(Donald Trump Jr.)、艾瑞克(Eric Trump)領軍,掛牌首日意氣風發,翌日卻急跌 20% 。

Metaplanet(MTPLF):素有「日本 Strategy」之稱,周四股價大跌 8.6%,較 5 月高峰已跌去 70% 。

BitMine Immersion(BMNR):以太幣儲備公司龍頭,周四重挫 8.6%,與 7 月高點相比已回落 70% 。

Sharplink Gaming(SBET):同樣轉型以太幣儲備公司,周四股價暴跌 10.5%,與 5 月高點相比已近乎下跌 90% 。

Strategy(MSTR):全球持有最多比特幣的上市公司,周四股價小跌 1.8%,距 7 月高點僅回落約 30%,相對抗跌。

〈企業「籌資買幣潮」到盡頭?那斯達克出手打壓、要求發新股須股東同意〉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Daily|經濟數據利好、美股在升,為何加密貨幣卻在跌?昨天晚上美國公布了小非農數據,一如市場估計就業市場變差,新增就業人數僅 5.4 萬,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6.8 萬至 7.5 萬,同時公布的初領失業金人數也比預期的高一點點,從數據面是有利於降息預期,所以美股三大指數都大升。然而,一向高度聯動美股的幣市卻在跌,一時間令人摸不著頭腦。 幣市在美股一遍利好的時候下跌,主要是因為有消息指出,納斯達克將加強對上市公司加密貨幣投資的審查。加強審查的原因,是因為很多這類「微策略」公司在投資加密貨幣行為上不透明,而且明顯很多公司從公眾募集資金買入加密貨幣是為了提振股價,納斯達克擔憂這種操作會增加投資者風險。 消息一出,大部份「微策略」類型公司股價都急跌,導致幣市投資人擔憂會牽連加密貨幣,怕新政策會迫使部份公司需要出售手上的加密貨幣,所以幣市也在跌。這個新監管規定其實長期利好幣市,因為防止了這類公司「充大頭」導致日後風險擴大,但短期幣市一定會有陣痛。 今天晚上美國將公布重磅的非農失業數據,上次 8 月公布時數據出包導致股幣雙雙大跌,所以市場也在提防今晚數據會再暴雷,所以需注意今晚市場高機會出現較大波動,加上是週五,美股開市前可能會出現避險情況,市場有機會出現回調情況,所以要小心注意倉位,或者等走勢明朗再計劃入市。 〈MICA Daily|經濟數據利好、美股在升,為何加密貨幣卻在跌?〉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Daily|經濟數據利好、美股在升,為何加密貨幣卻在跌?

昨天晚上美國公布了小非農數據,一如市場估計就業市場變差,新增就業人數僅 5.4 萬,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6.8 萬至 7.5 萬,同時公布的初領失業金人數也比預期的高一點點,從數據面是有利於降息預期,所以美股三大指數都大升。然而,一向高度聯動美股的幣市卻在跌,一時間令人摸不著頭腦。

幣市在美股一遍利好的時候下跌,主要是因為有消息指出,納斯達克將加強對上市公司加密貨幣投資的審查。加強審查的原因,是因為很多這類「微策略」公司在投資加密貨幣行為上不透明,而且明顯很多公司從公眾募集資金買入加密貨幣是為了提振股價,納斯達克擔憂這種操作會增加投資者風險。

消息一出,大部份「微策略」類型公司股價都急跌,導致幣市投資人擔憂會牽連加密貨幣,怕新政策會迫使部份公司需要出售手上的加密貨幣,所以幣市也在跌。這個新監管規定其實長期利好幣市,因為防止了這類公司「充大頭」導致日後風險擴大,但短期幣市一定會有陣痛。

今天晚上美國將公布重磅的非農失業數據,上次 8 月公布時數據出包導致股幣雙雙大跌,所以市場也在提防今晚數據會再暴雷,所以需注意今晚市場高機會出現較大波動,加上是週五,美股開市前可能會出現避險情況,市場有機會出現回調情況,所以要小心注意倉位,或者等走勢明朗再計劃入市。

〈MICA Daily|經濟數據利好、美股在升,為何加密貨幣卻在跌?〉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股價腰斬之後,Metaplanet 的比特幣儲備計畫還要繼續嗎?作者:Zhou,ChainCatcher 自去年以來,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的比特幣資產策略引發高度關注,股價最高一度上漲超 40 倍。公開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已持有 2 萬枚比特幣,名列全球第六大比特幣儲備公司。然而,儘管比特幣自今年 4 月以來走強,Metaplanet 股價卻在 6 月見頂後回撤逾 50%,與 BTC 的脫鉤愈發明顯。 加密市場內生變數走弱 從最初的飯店公司,到如今手握 2 萬枚比特幣,Metaplanet 用不到兩年的時間跑通了「買幣—拉股—融資—再買幣」的模式。 2024 年 4 月,隨著比特幣探底回升,公司啟動增發與可轉債融資,並買入首批 BTC;股價上行後,公司進一步以股東增發與低利率貸款加倉。截至 2025 年 9 月初,公司持幣約 2 萬枚、加密市值超過 20 億美元,位居第六大比特幣儲備公司(僅次於 MicroStrategy 、 MARA 、 XXI 、 BitcoinStandardTreasuryCompany 、 Bullish)。 此外,公司將年末目標定在 3 萬枚,並依既定募資計畫在 9–10 月繼續買進;總裁 SimonGerovich 在特別股東大會上稱,力求 2027 年累計購入 21 萬枚 BTC(約佔供應 1%)。 截至 9 月 2 日收盤(UTC+9),Metaplanet 報 832 日元,較 6 月高點 1,930 日圓回撤約 57% 。以持幣 2 萬枚、以 BTC 約 10.8–11.1 萬美元計,儲備價值約 21.6–22.2 億美元,對應「市值/持幣價值」≈ 1.8×(近似 mNAV 溢價,未計其他資產/負債)。 股價與幣價的背離,並非 Metaplanet 一家的個股噪音,也不是一句「基本面變差」能解釋的,關鍵在於加密內生變量走弱——根據 SoSoValue,8 月比特幣現貨 ETF 單月淨流出約 7.51 億美元;比特幣資金費率自 7 月中旬高點回落至接近 0 、期間多次轉負。邊際買盤降溫、槓桿動能走弱,BTC 儲備股與 BTC 的再耦合門檻被抬高。 絕地求生還是飲鴯止渴? 據報道,Metaplanet 股東已批准增加授權股份並制定優先股條款,最高發行額度約 38 億美元,所得款項主要用於繼續購入比特幣、擴大財庫。在日本市場,優先股並不常見;固定股息與清算優先權帶來資金確定性的同時,也意味著即時稀釋與治理折扣,市場將以「能否轉化為上行動能」來評估這筆「補血」的有效性。 決定成效的不在「能否成功發行」,而在於資金入場後遭遇怎樣的加密β。 依照公司的計劃,今年底前把比特幣持股增加至 3 萬枚,對應後市的三條發展路徑: 1)快節奏(β 回溫):若比特幣現貨 ETF 明顯重回淨流入,公司有動力在 9–10 月快速把新增 1 萬枚基本買滿,均價大致落在當下價格帶上下的區間。效果是帳面 BTC 迅速放大、 mNAV 溢價階段性穩定甚至回修;代價是抬高持倉均價、對回撤更敏感,疊加優先股股息的「剛性成本」,下跌彈性被放大。 2)中節奏(β 中性):若比特幣價格短期以震盪為主,公司更可能分批買入,年底把持倉推進到 2.7–3.0 萬枚區間。這種做法降低買在高位的風險,但稀釋與優先權折扣會抵銷估值彈性,股價多半貼近 mNAV 運行,溢價恐怕難以顯著擴張。 3)慢節奏(β 走弱):若資金持續淨流出,比特幣價格難以維持高位,公司的 mNAV 溢價將繼續收斂甚至轉折價;優先股/增發的稀釋預期與融資成本抬升,疊加市場情緒的崩塌,股價下跌的動能會被繼續放大、估值中樞下移,或出現被動去槓桿的壓力。 結語 簡而言之,儲備模式雖然帶來了短期的成長動力,但在市場波動和宏觀經濟變化的背景下,這種模式的脆弱性逐漸顯現。在選擇 All-in 比特幣之後,Metaplanet 的未來已經無法由自身掌控,而是將未來命運交給了加密市場。而隨著加密市場未來越來越多元化的合規購買方式,從價值窪地到成為市場共識,作為路徑追隨者的 Metaplanet 或許將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 鏈捕手 ChainCatcher) 〈股價腰斬之後,Metaplanet 的比特幣儲備計畫還要繼續嗎?〉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股價腰斬之後,Metaplanet 的比特幣儲備計畫還要繼續嗎?

作者:Zhou,ChainCatcher

自去年以來,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的比特幣資產策略引發高度關注,股價最高一度上漲超 40 倍。公開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已持有 2 萬枚比特幣,名列全球第六大比特幣儲備公司。然而,儘管比特幣自今年 4 月以來走強,Metaplanet 股價卻在 6 月見頂後回撤逾 50%,與 BTC 的脫鉤愈發明顯。

加密市場內生變數走弱

從最初的飯店公司,到如今手握 2 萬枚比特幣,Metaplanet 用不到兩年的時間跑通了「買幣—拉股—融資—再買幣」的模式。

2024 年 4 月,隨著比特幣探底回升,公司啟動增發與可轉債融資,並買入首批 BTC;股價上行後,公司進一步以股東增發與低利率貸款加倉。截至 2025 年 9 月初,公司持幣約 2 萬枚、加密市值超過 20 億美元,位居第六大比特幣儲備公司(僅次於 MicroStrategy 、 MARA 、 XXI 、 BitcoinStandardTreasuryCompany 、 Bullish)。

此外,公司將年末目標定在 3 萬枚,並依既定募資計畫在 9–10 月繼續買進;總裁 SimonGerovich 在特別股東大會上稱,力求 2027 年累計購入 21 萬枚 BTC(約佔供應 1%)。

截至 9 月 2 日收盤(UTC+9),Metaplanet 報 832 日元,較 6 月高點 1,930 日圓回撤約 57% 。以持幣 2 萬枚、以 BTC 約 10.8–11.1 萬美元計,儲備價值約 21.6–22.2 億美元,對應「市值/持幣價值」≈ 1.8×(近似 mNAV 溢價,未計其他資產/負債)。

股價與幣價的背離,並非 Metaplanet 一家的個股噪音,也不是一句「基本面變差」能解釋的,關鍵在於加密內生變量走弱——根據 SoSoValue,8 月比特幣現貨 ETF 單月淨流出約 7.51 億美元;比特幣資金費率自 7 月中旬高點回落至接近 0 、期間多次轉負。邊際買盤降溫、槓桿動能走弱,BTC 儲備股與 BTC 的再耦合門檻被抬高。

絕地求生還是飲鴯止渴?

據報道,Metaplanet 股東已批准增加授權股份並制定優先股條款,最高發行額度約 38 億美元,所得款項主要用於繼續購入比特幣、擴大財庫。在日本市場,優先股並不常見;固定股息與清算優先權帶來資金確定性的同時,也意味著即時稀釋與治理折扣,市場將以「能否轉化為上行動能」來評估這筆「補血」的有效性。

決定成效的不在「能否成功發行」,而在於資金入場後遭遇怎樣的加密β。

依照公司的計劃,今年底前把比特幣持股增加至 3 萬枚,對應後市的三條發展路徑:

1)快節奏(β 回溫):若比特幣現貨 ETF 明顯重回淨流入,公司有動力在 9–10 月快速把新增 1 萬枚基本買滿,均價大致落在當下價格帶上下的區間。效果是帳面 BTC 迅速放大、 mNAV 溢價階段性穩定甚至回修;代價是抬高持倉均價、對回撤更敏感,疊加優先股股息的「剛性成本」,下跌彈性被放大。

2)中節奏(β 中性):若比特幣價格短期以震盪為主,公司更可能分批買入,年底把持倉推進到 2.7–3.0 萬枚區間。這種做法降低買在高位的風險,但稀釋與優先權折扣會抵銷估值彈性,股價多半貼近 mNAV 運行,溢價恐怕難以顯著擴張。

3)慢節奏(β 走弱):若資金持續淨流出,比特幣價格難以維持高位,公司的 mNAV 溢價將繼續收斂甚至轉折價;優先股/增發的稀釋預期與融資成本抬升,疊加市場情緒的崩塌,股價下跌的動能會被繼續放大、估值中樞下移,或出現被動去槓桿的壓力。

結語

簡而言之,儲備模式雖然帶來了短期的成長動力,但在市場波動和宏觀經濟變化的背景下,這種模式的脆弱性逐漸顯現。在選擇 All-in 比特幣之後,Metaplanet 的未來已經無法由自身掌控,而是將未來命運交給了加密市場。而隨著加密市場未來越來越多元化的合規購買方式,從價值窪地到成為市場共識,作為路徑追隨者的 Metaplanet 或許將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 鏈捕手 ChainCatcher)

〈股價腰斬之後,Metaplanet 的比特幣儲備計畫還要繼續嗎?〉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Coinbase 執行長放話:10 月前要實現「50% 程式碼由 AI 編寫」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正全力擁抱人工智慧(AI)。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透露,目前平台已有超過 40% 的程式碼由 AI 生成,他更喊出目標 —— 在 10 月前,讓 AI 編寫的程式碼比例提升至 50% 。 Brian Armstrong  今(4)日稍早在社群平台 X 發文指出,雖然 AI 生成的程式碼仍需經過嚴格審查,且並非所有業務場景都能直接套用,但「我們應該盡可能、並以負責任的方式廣泛使用 AI」。 ~40% of daily code written at Coinbase is AI-generated. I want to get it to >50% by October. Obviously it needs to be reviewed and understood, and not all areas of the business can use AI-generated code. But we should be using it responsibly as much as we possibly can. pic.twitter.com/Nmnsdxgosp — Brian Armstrong (@brian_armstrong) September 3, 2025 他同時分享內部數據,顯示自今年 4 月以來,Coinbase 平台中 AI 生成程式碼的行數已翻倍成長。 然而,AI 的滲透加深,也讓許多人對未來工作保障憂心忡忡。《紐約郵報》甚至引用一位奧克拉荷馬科技專家的極端預言,認為到 2300 年,AI 造成的失業潮將導致全球人口從 80 億銳減至 1 億。 不過,白宮 AI 與加密貨幣沙皇 David Sacks,以及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PwC 的研究人員,皆批評這類「末日論」過度誇張。他們認為,AI 不僅不會造成勞動市場崩塌,反而能顯著提升員工生產力。 Coinbase 的立場顯然更接近後者,該公司工程師如今已普遍使用 Copilot 、 Claude Code 、 Cursor 等 AI 編碼工具,讓開發流程徹底加速。 Brian Armstrong 表示:「這實現了一年前不可能達成的巨大成功,例如單一工程師能在數天內完成程式重構、系統升級,甚至從零打造新的程式碼庫,而非傳統需要數月才能達成。」 Brian Armstrong 近期在 John Collison 主持的《Cheeky Pint》Podcast 節目中坦言,自己曾在內部 Slack 頻道要求工程師全面導入 AI 工具。凡是無法提出合理原因卻拒絕採用 AI 的工程師,他毫不猶豫予以解雇。 儘管 AI 程式碼比例大幅提升,Coinbase 仍持續積極招兵買馬。根據公司網站,目前約有 350 個職缺,其中近半數屬於工程與開發領域,且不乏在職務名稱或職務說明中直接標示 AI 的後端工程師職缺(93 個)。 除了技術職缺外,客戶體驗(Customer Experience)亦是招募重點,目前釋出 56 個職缺。 〈Coinbase 執行長放話:10 月前要實現「50% 程式碼由 AI 編寫」〉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Coinbase 執行長放話:10 月前要實現「50% 程式碼由 AI 編寫」

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正全力擁抱人工智慧(AI)。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透露,目前平台已有超過 40% 的程式碼由 AI 生成,他更喊出目標 —— 在 10 月前,讓 AI 編寫的程式碼比例提升至 50% 。

Brian Armstrong  今(4)日稍早在社群平台 X 發文指出,雖然 AI 生成的程式碼仍需經過嚴格審查,且並非所有業務場景都能直接套用,但「我們應該盡可能、並以負責任的方式廣泛使用 AI」。

~40% of daily code written at Coinbase is AI-generated. I want to get it to >50% by October.

Obviously it needs to be reviewed and understood, and not all areas of the business can use AI-generated code. But we should be using it responsibly as much as we possibly can. pic.twitter.com/Nmnsdxgosp

— Brian Armstrong (@brian_armstrong) September 3, 2025

他同時分享內部數據,顯示自今年 4 月以來,Coinbase 平台中 AI 生成程式碼的行數已翻倍成長。

然而,AI 的滲透加深,也讓許多人對未來工作保障憂心忡忡。《紐約郵報》甚至引用一位奧克拉荷馬科技專家的極端預言,認為到 2300 年,AI 造成的失業潮將導致全球人口從 80 億銳減至 1 億。

不過,白宮 AI 與加密貨幣沙皇 David Sacks,以及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PwC 的研究人員,皆批評這類「末日論」過度誇張。他們認為,AI 不僅不會造成勞動市場崩塌,反而能顯著提升員工生產力。

Coinbase 的立場顯然更接近後者,該公司工程師如今已普遍使用 Copilot 、 Claude Code 、 Cursor 等 AI 編碼工具,讓開發流程徹底加速。

Brian Armstrong 表示:「這實現了一年前不可能達成的巨大成功,例如單一工程師能在數天內完成程式重構、系統升級,甚至從零打造新的程式碼庫,而非傳統需要數月才能達成。」

Brian Armstrong 近期在 John Collison 主持的《Cheeky Pint》Podcast 節目中坦言,自己曾在內部 Slack 頻道要求工程師全面導入 AI 工具。凡是無法提出合理原因卻拒絕採用 AI 的工程師,他毫不猶豫予以解雇。

儘管 AI 程式碼比例大幅提升,Coinbase 仍持續積極招兵買馬。根據公司網站,目前約有 350 個職缺,其中近半數屬於工程與開發領域,且不乏在職務名稱或職務說明中直接標示 AI 的後端工程師職缺(93 個)。

除了技術職缺外,客戶體驗(Customer Experience)亦是招募重點,目前釋出 56 個職缺。

〈Coinbase 執行長放話:10 月前要實現「50% 程式碼由 AI 編寫」〉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查看原文
「2025 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出炉:印度连续 3 年夺冠、亚太地区成长最快区块链数据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最新发布的 《2025 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显示,印度与美国已成为全球加密货币采用的领头羊,其中亚太地区(APAC)更坐实「全球草根加密货币活动重镇」的地位,过去一年交易量成长惊人。 根据报告,印度在加密货币采用率方面连续第 3 年位居全球榜首,透过零售端服务、机构级服务、中心化服务以及 DeFi 获得的加密货币价值,均领先于其他国家。

「2025 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出炉:印度连续 3 年夺冠、亚太地区成长最快

区块链数据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最新发布的 《2025 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显示,印度与美国已成为全球加密货币采用的领头羊,其中亚太地区(APAC)更坐实「全球草根加密货币活动重镇」的地位,过去一年交易量成长惊人。

根据报告,印度在加密货币采用率方面连续第 3 年位居全球榜首,透过零售端服务、机构级服务、中心化服务以及 DeFi 获得的加密货币价值,均领先于其他国家。
歐洲央行總裁敦促:加強監管「非歐盟穩定幣發行人」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歐盟應該對「非歐盟地區的穩定幣發行人」加強監管,要求其遵守與歐盟內部業者同樣嚴格的儲備金規範,以防止潛在的「擠兌風險」。 Christine Lagarde 周三在歐洲系統性風險理事會(European Systemic Risk Board,ESRB)年度會議上指出,雖然歐盟已經通過《加密資產市場監管規則(MiCA)》奠定監管框架,但在具體規範上,對穩定幣發行人的要求「仍存在缺口」。 按照 MiCA 要求,歐盟內的穩定幣發行商必須持有相當規模的銀行存款作為儲備金,並確保歐盟投資人能隨時以平價贖回資產。 然而,拉加德警告,在「跨境多實體共同發行」的架構下,漏洞依舊存在。這類模式中,同一種可互換穩定幣同時由歐盟與非歐盟機構發行,MiCA 卻僅能約束歐盟境內的部分,形同留下監管套利空間。 「一旦發生擠兌,投資者自然會選擇在保障最嚴密的司法管轄區進行贖回,而這個司法管轄區很可能是歐盟,更何況 MiCA 還禁止收取贖回手續費」,拉加德點出,問題在於歐盟體系內的儲備金規模,未必能承受如此集中的需求。 她呼籲歐盟立法機構,必須設立更嚴密的規範,防止這類跨境架構進入歐盟市場,除非相關非歐盟司法管轄區能建立健全的等效監管機制,並針對資產跨境轉移設下清楚的保障措施。 數據顯示,截至 9 月 3 日,美元穩定幣總發行量已達 2,713 億美元,較 8 月初的 2,563 億美元持續增長。 〈歐洲央行總裁敦促:加強監管「非歐盟穩定幣發行人」〉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歐洲央行總裁敦促:加強監管「非歐盟穩定幣發行人」

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歐盟應該對「非歐盟地區的穩定幣發行人」加強監管,要求其遵守與歐盟內部業者同樣嚴格的儲備金規範,以防止潛在的「擠兌風險」。

Christine Lagarde 周三在歐洲系統性風險理事會(European Systemic Risk Board,ESRB)年度會議上指出,雖然歐盟已經通過《加密資產市場監管規則(MiCA)》奠定監管框架,但在具體規範上,對穩定幣發行人的要求「仍存在缺口」。

按照 MiCA 要求,歐盟內的穩定幣發行商必須持有相當規模的銀行存款作為儲備金,並確保歐盟投資人能隨時以平價贖回資產。

然而,拉加德警告,在「跨境多實體共同發行」的架構下,漏洞依舊存在。這類模式中,同一種可互換穩定幣同時由歐盟與非歐盟機構發行,MiCA 卻僅能約束歐盟境內的部分,形同留下監管套利空間。

「一旦發生擠兌,投資者自然會選擇在保障最嚴密的司法管轄區進行贖回,而這個司法管轄區很可能是歐盟,更何況 MiCA 還禁止收取贖回手續費」,拉加德點出,問題在於歐盟體系內的儲備金規模,未必能承受如此集中的需求。

她呼籲歐盟立法機構,必須設立更嚴密的規範,防止這類跨境架構進入歐盟市場,除非相關非歐盟司法管轄區能建立健全的等效監管機制,並針對資產跨境轉移設下清楚的保障措施。

數據顯示,截至 9 月 3 日,美元穩定幣總發行量已達 2,713 億美元,較 8 月初的 2,563 億美元持續增長。

〈歐洲央行總裁敦促:加強監管「非歐盟穩定幣發行人」〉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美 Fed 下月舉辦「支付創新」會議:聚焦討論「穩定幣」、「代幣化」美國聯準會(Fed)表示,預計下月將舉行一場以「支付創新」為主題的會議,聚焦討論「新興穩定幣用例和商業模式」以及「金融產品與服務代幣化」。 會議將於 10 月 21 日舉行,屆時將邀集各相關方齊聚,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創新和改進支付體系。 Fed 理事 Christopher Waller 在周三發布的聲明中指出:「為了滿足消費者和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支付領域始終在不斷創新。」 我期待探討新技術帶來的機會和挑戰,凝聚如何提升支付安全性和效率的想法,並傾聽致力於塑造支付未來的人士的意見。 除了穩定幣與代幣化,會議還將討論「傳統金融(TradFi)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融合」的前景,以及「人工智慧(AI)與支付的交叉融合」。 屆時會議將透過 Fed 官網進行全球直播,更多詳情將陸續公布。 在川普政府上台後,Fed 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明顯轉趨開放。今年 4 月,Fed 撤回先前不鼓勵銀行參與加密貨幣與穩定幣業務的監管指引;隨後結束對涉足加密貨幣業務銀行的特別監管計畫,同時從銀行審查標準中移除了「聲譽風險」(Reputational Risk)分類,被視為對抗加密貨幣去銀行化的勝利。 此外,根據 7 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也提到,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有助於提升支付系統效率」,並進一步觀察到,穩定幣可能增加對儲備資產(如美債)。 Fed 監管副主席呼籲:應允許 Fed 員工持有少量加密貨幣 〈美 Fed 下月舉辦「支付創新」會議:聚焦討論「穩定幣」、「代幣化」〉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美 Fed 下月舉辦「支付創新」會議:聚焦討論「穩定幣」、「代幣化」

美國聯準會(Fed)表示,預計下月將舉行一場以「支付創新」為主題的會議,聚焦討論「新興穩定幣用例和商業模式」以及「金融產品與服務代幣化」。

會議將於 10 月 21 日舉行,屆時將邀集各相關方齊聚,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創新和改進支付體系。

Fed 理事 Christopher Waller 在周三發布的聲明中指出:「為了滿足消費者和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支付領域始終在不斷創新。」

我期待探討新技術帶來的機會和挑戰,凝聚如何提升支付安全性和效率的想法,並傾聽致力於塑造支付未來的人士的意見。

除了穩定幣與代幣化,會議還將討論「傳統金融(TradFi)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融合」的前景,以及「人工智慧(AI)與支付的交叉融合」。

屆時會議將透過 Fed 官網進行全球直播,更多詳情將陸續公布。

在川普政府上台後,Fed 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明顯轉趨開放。今年 4 月,Fed 撤回先前不鼓勵銀行參與加密貨幣與穩定幣業務的監管指引;隨後結束對涉足加密貨幣業務銀行的特別監管計畫,同時從銀行審查標準中移除了「聲譽風險」(Reputational Risk)分類,被視為對抗加密貨幣去銀行化的勝利。

此外,根據 7 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也提到,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有助於提升支付系統效率」,並進一步觀察到,穩定幣可能增加對儲備資產(如美債)。

Fed 監管副主席呼籲:應允許 Fed 員工持有少量加密貨幣

〈美 Fed 下月舉辦「支付創新」會議:聚焦討論「穩定幣」、「代幣化」〉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美國 CFTC 開綠燈:Polymarket 重返美國市場再啟新局在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竄紅的預測市場 Polymarket,如今正式獲得美國監管當局「放行」,得以在美國市場重新上線。 為了重返美國市場,Polymarket 今年 7 月已收購持有營運許可的衍生品交易所 QCEX 。 最新消息傳出,QCEX 兩家實體 QCX 、衍生性商品清算機構 QC Clearing 周三獲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核發「無異議函(No-Action Letter)」,對其特定資訊揭露及數據申報義務給予豁免,也就是允許兩家公司在特定範圍內營運,而不會遭到執法部門追究。 對 Polymarket 而言,這封函件象徵著在 2022 年因監管壓力而退出美國後,終於取得正式回歸的契機。事實上,隨著美國政府近來放鬆對加密貨幣產業的敵意,Polymarket 在歷經聯邦調查後,逐漸走出陰霾。 CFTC 此次決定由轄下的市場監管部、清算與風險部作出,與過去針對二元選擇權(Binary Options)交易豁免申報義務的作法類似。雖然函件並未直接提及「預測市場」,但已明確點出在「事件合約(Event Contracts)」的紀錄保存規定上,給予 QCX 豁免。 Polymarket 執行長 Shayne Coplan 在社群平台 X 發文寫道: Polymarket 已經獲得 CFTC 的批准,可以在美國市場正式上線。感謝委員會與工作團隊的努力,這個過程以破紀錄的速度完成,敬請期待接下來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 CFTC 主席人選 Brian Quinten 尚未獲得參議院確認,但他本人與另一家預測市場平台 Kalshi 關係密切,並曾公開表示「事件合約」能成為合適的避險工具。 〈美國 CFTC 開綠燈:Polymarket 重返美國市場再啟新局〉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美國 CFTC 開綠燈:Polymarket 重返美國市場再啟新局

在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竄紅的預測市場 Polymarket,如今正式獲得美國監管當局「放行」,得以在美國市場重新上線。

為了重返美國市場,Polymarket 今年 7 月已收購持有營運許可的衍生品交易所 QCEX 。

最新消息傳出,QCEX 兩家實體 QCX 、衍生性商品清算機構 QC Clearing 周三獲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核發「無異議函(No-Action Letter)」,對其特定資訊揭露及數據申報義務給予豁免,也就是允許兩家公司在特定範圍內營運,而不會遭到執法部門追究。

對 Polymarket 而言,這封函件象徵著在 2022 年因監管壓力而退出美國後,終於取得正式回歸的契機。事實上,隨著美國政府近來放鬆對加密貨幣產業的敵意,Polymarket 在歷經聯邦調查後,逐漸走出陰霾。

CFTC 此次決定由轄下的市場監管部、清算與風險部作出,與過去針對二元選擇權(Binary Options)交易豁免申報義務的作法類似。雖然函件並未直接提及「預測市場」,但已明確點出在「事件合約(Event Contracts)」的紀錄保存規定上,給予 QCX 豁免。

Polymarket 執行長 Shayne Coplan 在社群平台 X 發文寫道:

Polymarket 已經獲得 CFTC 的批准,可以在美國市場正式上線。感謝委員會與工作團隊的努力,這個過程以破紀錄的速度完成,敬請期待接下來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 CFTC 主席人選 Brian Quinten 尚未獲得參議院確認,但他本人與另一家預測市場平台 Kalshi 關係密切,並曾公開表示「事件合約」能成為合適的避險工具。

〈美國 CFTC 開綠燈:Polymarket 重返美國市場再啟新局〉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被忽視的風險」恐引爆賣壓!K33 警告:比特幣 9 月可能跌破 10 萬美元隨著時序邁入 9 月,加密貨幣市場氛圍顯得格外不安。研究機構 K33 指出,在關稅壓力重新浮現、美國多項重大財經數據即將公布,以及「 9 月魔咒」陰影籠罩等因素影響下,比特幣恐難擺脫下行壓力。 K33 研究主管 Vetle Lunde 在報告中表示,那些被投資人輕忽的「宏觀催化劑(Macro Catalysts)」,隨時可能打破市場接近歷史高點的「麻木安穩狀態」,點燃拋售潮,把比特幣從高檔拉回,甚至跌破 10 萬美元整數大關。 「9 月魔咒」再臨    重點關注 PPI 、 CPI 數據 統計顯示,自 2011 年以來,9 月是比特幣唯一平均報酬率為負的月份,平均跌幅達 4.6% 。 Vetle Lunde 提醒投資人,僅靠「季節效應」並不足以預測市場,但新的宏觀逆風顯得特別兇猛,加劇了看跌情緒。 雖然聯邦上訴法院裁定 8 月初恢復的全面關稅「越權違法」,不過,相關關稅在案件審理期間仍得繼續實施,至少會持續到 10 月 14 日。 Vetle Lunde 寫道:「很快,這些關稅的影響就會在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中顯現出來。」他強調,9 月中旬公布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是引發幣價下行的潛在誘因。 Vetle Lunde 透露,自己 8 月時已將部分個人持有的比特幣套現,儘管比特幣價格已經出現小幅回調,但他仍然保持謹慎。他指出,第一季的關稅衝擊歷歷在目:當宏觀疑慮浮現,投資人很快就會按下「賣出鍵」,而如今股市與比特幣齊步逼近歷史高點,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觸發市場重新定價。 槓桿過熱 衍生品市場埋下隱憂 Vetle Lunde 提醒,除了關稅之外,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的槓桿率也發出了警訊。比特幣永續合約的未平倉合約量已達到年度高點,而資金費率則在負值和中性之間波動。他警告稱,這讓比特幣「極易受到雙向擠壓的影響」,一旦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比特幣下跌的可能性更大。 他認為,比特幣在 10.1 萬美元和 9.4 萬美元左右的支撐位,或許才是值得關注的進場價位。 即便如此,Vetle Lunde 強調,比特幣的長期投資價值並未動搖。財政擴張政策、聯準會(Fed)降息前景,以及加密貨幣納入美國退休金體系的可能性,仍將是未來的強心針。 截至寫稿時,比特幣價格報 111,180 美元,較 8 月中旬創下的 124,128 美元歷史高點回落約 10% 。 比特幣現貨 ETF 表現疲弱 報告同時指出,今年 8 月是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上市以來表現第二差的月份,淨流出達 15,399 枚比特幣。雖然 ETF 資金流向與幣價仍高度連動,但今年起企業買盤與「巨鯨」動作頻頻,使市場供需動態更趨複雜。 此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比特幣期貨在 8 月結算後,溢價相對以太幣擴大,但交易者參與度卻降至歷史低點;而槓桿式 ETF(如 BITX)的比特幣曝險也縮減至一年來新低。 Vetle Lunde 總結,資金流向與部位結構的異動,已為 9 月的震盪行情埋下伏筆,這個月的加密貨幣市場,恐怕難有喘息空間。 〈「被忽視的風險」恐引爆賣壓!K33 警告:比特幣 9 月可能跌破 10 萬美元〉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被忽視的風險」恐引爆賣壓!K33 警告:比特幣 9 月可能跌破 10 萬美元

隨著時序邁入 9 月,加密貨幣市場氛圍顯得格外不安。研究機構 K33 指出,在關稅壓力重新浮現、美國多項重大財經數據即將公布,以及「 9 月魔咒」陰影籠罩等因素影響下,比特幣恐難擺脫下行壓力。

K33 研究主管 Vetle Lunde 在報告中表示,那些被投資人輕忽的「宏觀催化劑(Macro Catalysts)」,隨時可能打破市場接近歷史高點的「麻木安穩狀態」,點燃拋售潮,把比特幣從高檔拉回,甚至跌破 10 萬美元整數大關。

「9 月魔咒」再臨    重點關注 PPI 、 CPI 數據

統計顯示,自 2011 年以來,9 月是比特幣唯一平均報酬率為負的月份,平均跌幅達 4.6% 。 Vetle Lunde 提醒投資人,僅靠「季節效應」並不足以預測市場,但新的宏觀逆風顯得特別兇猛,加劇了看跌情緒。

雖然聯邦上訴法院裁定 8 月初恢復的全面關稅「越權違法」,不過,相關關稅在案件審理期間仍得繼續實施,至少會持續到 10 月 14 日。

Vetle Lunde 寫道:「很快,這些關稅的影響就會在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中顯現出來。」他強調,9 月中旬公布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是引發幣價下行的潛在誘因。

Vetle Lunde 透露,自己 8 月時已將部分個人持有的比特幣套現,儘管比特幣價格已經出現小幅回調,但他仍然保持謹慎。他指出,第一季的關稅衝擊歷歷在目:當宏觀疑慮浮現,投資人很快就會按下「賣出鍵」,而如今股市與比特幣齊步逼近歷史高點,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觸發市場重新定價。

槓桿過熱 衍生品市場埋下隱憂

Vetle Lunde 提醒,除了關稅之外,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的槓桿率也發出了警訊。比特幣永續合約的未平倉合約量已達到年度高點,而資金費率則在負值和中性之間波動。他警告稱,這讓比特幣「極易受到雙向擠壓的影響」,一旦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比特幣下跌的可能性更大。

他認為,比特幣在 10.1 萬美元和 9.4 萬美元左右的支撐位,或許才是值得關注的進場價位。

即便如此,Vetle Lunde 強調,比特幣的長期投資價值並未動搖。財政擴張政策、聯準會(Fed)降息前景,以及加密貨幣納入美國退休金體系的可能性,仍將是未來的強心針。

截至寫稿時,比特幣價格報 111,180 美元,較 8 月中旬創下的 124,128 美元歷史高點回落約 10% 。

比特幣現貨 ETF 表現疲弱

報告同時指出,今年 8 月是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上市以來表現第二差的月份,淨流出達 15,399 枚比特幣。雖然 ETF 資金流向與幣價仍高度連動,但今年起企業買盤與「巨鯨」動作頻頻,使市場供需動態更趨複雜。

此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比特幣期貨在 8 月結算後,溢價相對以太幣擴大,但交易者參與度卻降至歷史低點;而槓桿式 ETF(如 BITX)的比特幣曝險也縮減至一年來新低。

Vetle Lunde 總結,資金流向與部位結構的異動,已為 9 月的震盪行情埋下伏筆,這個月的加密貨幣市場,恐怕難有喘息空間。

〈「被忽視的風險」恐引爆賣壓!K33 警告:比特幣 9 月可能跌破 10 萬美元〉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礦企 American Bitcoin 上市首日漲逾 16%,川普兩子持股價值 15 億美元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長子小唐納(Donald Trump Jr.)、次子艾瑞克(Eric Trump)共同創立的比特幣挖礦公司「 American Bitcoin Corp.」,周三正式在那斯達克(Nasdaq)敲鐘上市,掛牌首日股價勁揚,推升兩人持股價值突破 15 億美元。 American Bitcoin(股票代號:ABTC)首日交易最高衝上 14.52 美元,終場收在 8.04 美元,漲幅 16.5% 。全日成交量超過 2,900 萬股,雖略低於近期加密貨幣相關 IPO —— 如 Circle 與 Bullish 首日分別達 4,600 萬股與 5,800 萬股的交易水準,但仍顯示市場追捧力道不容小覷。 根據 American Bitcoin 周三遞交的文件,該公司正同步出售新股以籌資 21 億美元,資金將用於購買比特幣或礦機。截至目前,公司已累積持有 2,443 枚比特幣(價值約 2.7 億美元)作為儲備資產。 American Bitcoin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董事長 Asher Genoot 曾透露,Donald Trump Jr. 、 Eric Trump 兩人持股合計約 20% 。 根據 9 月 2 日提交的文件,American Bitcoin 流通在外股數為 9.086 億股,以周三收盤價計算,川普兩兄弟持股價值達 15 億美元;若以盤中高點估算,則一度逼近 26 億美元。 川普家族過去以房地產、高爾夫球場經營為核心,但如今加密貨幣已成為家族新事業的關鍵成長動能。 Eric Trump 在受訪時直言:「加密貨幣正在爆炸式成長,目前至少占我事業版圖的一半。」 不過,川普家族的積極布局也引來民主黨議員與道德監督團體的質疑,認為總統在放寬產業監管之際,自身家族卻從中獲利,恐存在利益衝突。 對此,Eric Trump 強硬回應這種說法「荒謬至極」,並強調父親與此事毫無關聯: 我父親和這家公司完全沒有關係,他正在治理國家。他沒有以任何形式涉足我們的生意。 身為 American Bitcoin 的共同創辦人兼首席策略長,Eric Trump 自稱角色更像是「對外發言人」。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上市能源基礎設施與比特幣挖礦公司 Hut 8 Corp(HUT),目前持有 American Bitcoin 約 80% 股權。 American Bitcoin 今年第二季營收 3,030 萬美元、淨利 340 萬美元,首日掛牌後市值站上 72 億美元。這家公司將以「低成本挖礦、規模化累積比特幣」為核心戰略,鞏固其在加密貨幣礦業中的定位。 〈礦企 American Bitcoin 上市首日漲逾 16%,川普兩子持股價值 15 億美元〉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礦企 American Bitcoin 上市首日漲逾 16%,川普兩子持股價值 15 億美元

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長子小唐納(Donald Trump Jr.)、次子艾瑞克(Eric Trump)共同創立的比特幣挖礦公司「 American Bitcoin Corp.」,周三正式在那斯達克(Nasdaq)敲鐘上市,掛牌首日股價勁揚,推升兩人持股價值突破 15 億美元。

American Bitcoin(股票代號:ABTC)首日交易最高衝上 14.52 美元,終場收在 8.04 美元,漲幅 16.5% 。全日成交量超過 2,900 萬股,雖略低於近期加密貨幣相關 IPO —— 如 Circle 與 Bullish 首日分別達 4,600 萬股與 5,800 萬股的交易水準,但仍顯示市場追捧力道不容小覷。

根據 American Bitcoin 周三遞交的文件,該公司正同步出售新股以籌資 21 億美元,資金將用於購買比特幣或礦機。截至目前,公司已累積持有 2,443 枚比特幣(價值約 2.7 億美元)作為儲備資產。

American Bitcoin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董事長 Asher Genoot 曾透露,Donald Trump Jr. 、 Eric Trump 兩人持股合計約 20% 。

根據 9 月 2 日提交的文件,American Bitcoin 流通在外股數為 9.086 億股,以周三收盤價計算,川普兩兄弟持股價值達 15 億美元;若以盤中高點估算,則一度逼近 26 億美元。

川普家族過去以房地產、高爾夫球場經營為核心,但如今加密貨幣已成為家族新事業的關鍵成長動能。 Eric Trump 在受訪時直言:「加密貨幣正在爆炸式成長,目前至少占我事業版圖的一半。」

不過,川普家族的積極布局也引來民主黨議員與道德監督團體的質疑,認為總統在放寬產業監管之際,自身家族卻從中獲利,恐存在利益衝突。

對此,Eric Trump 強硬回應這種說法「荒謬至極」,並強調父親與此事毫無關聯:

我父親和這家公司完全沒有關係,他正在治理國家。他沒有以任何形式涉足我們的生意。

身為 American Bitcoin 的共同創辦人兼首席策略長,Eric Trump 自稱角色更像是「對外發言人」。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上市能源基礎設施與比特幣挖礦公司 Hut 8 Corp(HUT),目前持有 American Bitcoin 約 80% 股權。

American Bitcoin 今年第二季營收 3,030 萬美元、淨利 340 萬美元,首日掛牌後市值站上 72 億美元。這家公司將以「低成本挖礦、規模化累積比特幣」為核心戰略,鞏固其在加密貨幣礦業中的定位。

〈礦企 American Bitcoin 上市首日漲逾 16%,川普兩子持股價值 15 億美元〉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Daily|JOLTS 職位空缺低開,市場轉樂觀拉升股市、幣市昨天晚上市場有一波小幅度拉升,是因為美國公布 JOLTS 數據比預期低,顯示美國 7 月職位空缺數量降幅超過預期,招聘活動正在放緩,表示就業市場確實在變差。這個狀況利好降息,所以美股和幣市走勢都轉為樂觀,但真正的就業狀況需要待週五非農數據公布,才會知道美國就業市場到底是好是壞。 回顧近期 JOLTS 低開,除了 COVID 時期外,就是去年 9 月,而當時公布數據後,聯準會就降息兩碼,所以市場解讀這是一個利好降息的數據。而另外一個市場傳言,就是大摩最週初向客戶發了一個市場簡訊,預告本週五非農數據會成為市場的轉捩點,數據公布後標普 500 指數有 90% 機率會上升,所以市場普遍預期非農數據會利好降息。 今天晚上美國會先公布小非農、失業人數和 ISM 服務業 PMI,雖說主菜在週五,但今晚一堆就業相關的數據預計也會為市場帶來一些波動,所以大家可以提前部署倉位。目前趨勢來看都是樂觀的,只要非農數據沒出現太大問題,那 9 月降息的機會將會非常大。但有時候預期越好,到預期落地的時候,市場就會跟預期走相反方向,所以也要注意相關風險,待週五趨勢確定後再計劃 9 月部署也是一種選擇。 〈MICA Daily|JOLTS 職位空缺低開,市場轉樂觀拉升股市、幣市〉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MICA Daily|JOLTS 職位空缺低開,市場轉樂觀拉升股市、幣市

昨天晚上市場有一波小幅度拉升,是因為美國公布 JOLTS 數據比預期低,顯示美國 7 月職位空缺數量降幅超過預期,招聘活動正在放緩,表示就業市場確實在變差。這個狀況利好降息,所以美股和幣市走勢都轉為樂觀,但真正的就業狀況需要待週五非農數據公布,才會知道美國就業市場到底是好是壞。

回顧近期 JOLTS 低開,除了 COVID 時期外,就是去年 9 月,而當時公布數據後,聯準會就降息兩碼,所以市場解讀這是一個利好降息的數據。而另外一個市場傳言,就是大摩最週初向客戶發了一個市場簡訊,預告本週五非農數據會成為市場的轉捩點,數據公布後標普 500 指數有 90% 機率會上升,所以市場普遍預期非農數據會利好降息。

今天晚上美國會先公布小非農、失業人數和 ISM 服務業 PMI,雖說主菜在週五,但今晚一堆就業相關的數據預計也會為市場帶來一些波動,所以大家可以提前部署倉位。目前趨勢來看都是樂觀的,只要非農數據沒出現太大問題,那 9 月降息的機會將會非常大。但有時候預期越好,到預期落地的時候,市場就會跟預期走相反方向,所以也要注意相關風險,待週五趨勢確定後再計劃 9 月部署也是一種選擇。

〈MICA Daily|JOLTS 職位空缺低開,市場轉樂觀拉升股市、幣市〉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示警「美債台高築威脅美元」!達利歐:加密貨幣已成為「替代貨幣」億萬富翁、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ccociates)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警告稱,美國債務高築正削弱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吸引力,促使投資人紛紛轉向黃金、加密貨幣。 達利歐今(3)日稍早在 X 分享了自己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的書面問答內容,他表示,美國與其他儲備貨幣國家的財政放縱,正在逐步侵蝕市場對法定貨幣作為財富儲存手段的信心。 達利歐認為,這正促使投資人轉向黃金和加密貨幣,與 1930-40 年代及 1970-80 年代的歷史情境頗為類似: 美元和其他儲備貨幣政府的壞帳狀況,正在威脅它們作為儲備貨幣和財富儲存手段的吸引力,而這正是導致黃金和加密貨幣價格上漲的原因。 不過,達利歐並未斷言加密貨幣會全面取代美元,他表示,「加密貨幣因為供應量有限,已成為一種替代貨幣」,如果美元供給持續膨脹,或全球對美元需求下降,加密貨幣將為投資者提供有吸引力的選擇。 他補充,隨著法定貨幣體系相對於稀缺資產貶值,投資人將更傾向於配置黃金、比特幣等「硬通貨」。 儘管並非所有加密貨幣都有供給上限,但比特幣固定 2,100 萬枚的發行總量,正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今年 7 月時,達利歐建議投資組合中至少配置 15% 的黃金、比特幣,以作為對抗貨幣貶值的避險工具。 穩定幣與美債風險 關於穩定幣,達利歐淡化了人們對穩定幣大量持有美債可能破壞市場穩定的擔憂。 他指出,真正的問題是「美債在高債務、高通膨環境下可能喪失實際購買力」,「只要穩定幣受到良好監管,本身並不至於構成系統性風險」,但由於其背後資產與美債緊密相連,穩定幣的穩定性終究繫於美國財政健康。 「大債務週期」末段   達利歐將當前局勢形容為「大債務週期」的末段。決策者如今面臨兩難:要麼任由利率上升,承擔債務違約風險;要麼繼續印鈔償債,卻進一步削弱貨幣價值。 他警告說,除非未來幾年政策發生重大轉變,否則這兩種結果都會威脅貨幣秩序。 除了加密貨幣之外,達利歐的廣泛言論凸顯了他對美國債務、聯準會獨立性減弱以及政府對商業干預加劇的擔憂。 他甚至將現況比擬為 1920 年代末至 1930 年代,並指出民粹主義高漲、地緣政治角力、科技顛覆性發展等力量,正在重塑全球秩序。 達利歐強調,債務、政治、氣候與人工智慧的交錯影響,將在未來 5 年引發「巨大且難以想像的變化」。 債務危機亮紅燈!橋水 Ray Dalio:投資組合至少配置 15% 黃金、比特幣 〈示警「美債台高築威脅美元」!達利歐:加密貨幣已成為「替代貨幣」〉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示警「美債台高築威脅美元」!達利歐:加密貨幣已成為「替代貨幣」

億萬富翁、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ccociates)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警告稱,美國債務高築正削弱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吸引力,促使投資人紛紛轉向黃金、加密貨幣。

達利歐今(3)日稍早在 X 分享了自己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的書面問答內容,他表示,美國與其他儲備貨幣國家的財政放縱,正在逐步侵蝕市場對法定貨幣作為財富儲存手段的信心。

達利歐認為,這正促使投資人轉向黃金和加密貨幣,與 1930-40 年代及 1970-80 年代的歷史情境頗為類似:

美元和其他儲備貨幣政府的壞帳狀況,正在威脅它們作為儲備貨幣和財富儲存手段的吸引力,而這正是導致黃金和加密貨幣價格上漲的原因。

不過,達利歐並未斷言加密貨幣會全面取代美元,他表示,「加密貨幣因為供應量有限,已成為一種替代貨幣」,如果美元供給持續膨脹,或全球對美元需求下降,加密貨幣將為投資者提供有吸引力的選擇。

他補充,隨著法定貨幣體系相對於稀缺資產貶值,投資人將更傾向於配置黃金、比特幣等「硬通貨」。

儘管並非所有加密貨幣都有供給上限,但比特幣固定 2,100 萬枚的發行總量,正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今年 7 月時,達利歐建議投資組合中至少配置 15% 的黃金、比特幣,以作為對抗貨幣貶值的避險工具。

穩定幣與美債風險

關於穩定幣,達利歐淡化了人們對穩定幣大量持有美債可能破壞市場穩定的擔憂。

他指出,真正的問題是「美債在高債務、高通膨環境下可能喪失實際購買力」,「只要穩定幣受到良好監管,本身並不至於構成系統性風險」,但由於其背後資產與美債緊密相連,穩定幣的穩定性終究繫於美國財政健康。

「大債務週期」末段  

達利歐將當前局勢形容為「大債務週期」的末段。決策者如今面臨兩難:要麼任由利率上升,承擔債務違約風險;要麼繼續印鈔償債,卻進一步削弱貨幣價值。

他警告說,除非未來幾年政策發生重大轉變,否則這兩種結果都會威脅貨幣秩序。

除了加密貨幣之外,達利歐的廣泛言論凸顯了他對美國債務、聯準會獨立性減弱以及政府對商業干預加劇的擔憂。

他甚至將現況比擬為 1920 年代末至 1930 年代,並指出民粹主義高漲、地緣政治角力、科技顛覆性發展等力量,正在重塑全球秩序。

達利歐強調,債務、政治、氣候與人工智慧的交錯影響,將在未來 5 年引發「巨大且難以想像的變化」。

債務危機亮紅燈!橋水 Ray Dalio:投資組合至少配置 15% 黃金、比特幣

〈示警「美債台高築威脅美元」!達利歐:加密貨幣已成為「替代貨幣」〉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实时新闻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