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論壇的金融新未來

6月28日,由2025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主辦的Web3產業趨勢論壇—「AI擁抱區塊鏈,決勝Web3新賽局」在各界產業領袖與專業人士的熱烈參與下圓滿落幕。本次論壇深入探討了人工智慧(AI)與區塊鏈技術如何相互激盪,為產業應用注入創新動能,同時也聚焦加密資產從小眾市場邁向全球主流金融舞台的發展趨勢。

論壇匯聚了金融、科技與媒體領域的重量級專家,針對AI與區塊鏈的融合應用、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無限潛力進行了深度交流,共同描繪出一幅充滿創新與變革的新商業藍圖。

人工智慧(AI)的應用正以驚人的速度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從提高生產力到改變資訊互動方式,無所不在。然而,當我們將AI的視角從Web2世界轉向充滿去中心化精神的Web3領域時,其角色與潛力也隨之產生了變化。

AI和區塊鏈強強聯手!有什麼新潛力?

在Web3產業趨勢論壇的首場關鍵對談中,業界領袖們深入探討了AI在Web2與Web3環境下的本質差異,並特別聚焦於AI在加密資產領域的應用潛力。

加密城市主編林瑋哲首先指出,Web2世界中,AI多為優化工作效率的工具,而Web3世界中的AI,則更像是「協作夥伴」,甚至能代理參與DAO治理並進行投票。

他表示:「Web3的AI Agent已經可以持有這些DAO的治理協議或相關資訊,甚至幫你投票。」

區塊勢創辦人許明恩則認為:「AI都是一樣的,只有AI用在Web2或用在Web3。」

然而,信任議題成為AI在Web3應用中的關鍵考量。他強調Web3的AI應用因牽涉「錢」,而需要更高的嚴謹性與信任度。他以自己不敢使用具備AI功能的錢包為例,說明了信任對於鏈上資產管理的重要性:「AI在資訊方面給錯了,我們可能覺得那就算了,我自己能夠辨別。但如果AI可以隨便把錢給出去了,我可能就會很擔心。」

MyShell.ai的Web3產品與運營經理黃俊豪則聚焦AI Agent在Web3的發展瓶頸。

他提到Web2大型企業已壟斷消費者市場,而Web3專案正致力於為AI Agent開發者提供變現途徑。

黃俊豪也指出,資產管理是AI Agent的實際需求,能處理複雜的動態調整,但「AI Agent在進入Web3之後比較難繞開的一個問題」在於私鑰授權及隨之而來的安全風險。

AI賦能內容創作:提升效率與開創支付新模式

近年來,人工智慧(AI)的飛速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各行各業,其中對內容創作領域的影響尤為深遠。AI工具的普及,不僅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強大的助力,從根本上改變了資訊的生成、處理與傳播模式,更促使創作者重新思考創意、效率與信任之間的關係。

在這場科技與創意的交匯中,許多內容創作者已親身體驗到AI帶來的巨大效益。加密城市主編林瑋哲便生動地分享了AI如何從最初的「秘書」角色,逐步進化為他的「合夥人」。

他以撰寫深度研究報告為例,過去可能需要耗費一整個月的時間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如今在AI的輔助下,這一過程被大幅縮短。

林瑋哲強調:「AI的出現導致我的工作流程,我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有更多的時間去放在生活上。」這不僅僅是時間的節省,更是讓創作者能將寶貴精力投入到更具策略性、更需人性思考的創意發想上。

而區塊勢創辦人許明恩則從更為宏觀的視角,將AI在內容創作中的應用分為「給AI創作」和「給AI閱讀」兩個引人入勝的面向。

在「給AI創作」方面,AI的智慧化功能能夠協助創作者優化文章結構、精煉表達,甚至自動刪除冗餘內容,讓付費訂閱的內容更具價值,直接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這代表著,創作者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內容的深度和獨特性上,而將語法、文風優化等重複性工作交給AI。

更具前瞻性的是「給AI閱讀」這個概念。隨著越來越多使用者習慣透過AI搜尋引擎或AI聊天機器人獲取資訊,傳統的網站點擊量和廣告收益模式正受到衝擊。

許明恩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當AI成為資訊獲取的主要介面時,內容創作者如何確保他們的內容能被AI有效讀取,並獲得相應的報酬?這不再是人類讀者付費的問題,而是如何讓「機器」也能為優質內容付費。

為了解決這一潛在的產業困境,他特別提及由Circle、Coinbase和Google Cloud共同推出的「X402支付協議」。

這項協議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允許AI無需傳統的用戶帳號或繁瑣的註冊流程,即可直接支付費用獲取所需內容。

對於內容創作者而言,這無疑是「蠻重要的一件事」,它預示著一個全新的內容付費模式即將到來。

未來,或許一篇高品質的深度文章,不再需要讀者透過訂閱或一次性購買,而是由AI在獲取資訊的同時,即時、自動地為其支付部分費用。這不僅能大幅簡化內容變現的流程,更為創作者打開了全球市場,打破了傳統支付體系的地域限制。

金融轉型:RWA、風險管理與監管格局

想像一下,當我們最聰明的「大腦」人工智慧(AI),遇上最誠實透明的「帳本」區塊鏈技術,金融世界會擦出什麼令人興奮的火花?在第二場關鍵對談中,四位來自傳統金融與Web3新金融領域的專家,針對「AI x 區塊鏈」這個主題,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討論。

首先,國泰投信AI團隊負責人楊俊禮揭露了AI在傳統金融業的幕後魔力。

他表示,在嚴格規範的投信圈裡,AI就像是超級研究員,能飛速分析海量資料,產出高品質的投資報告,提供給基金經理人參考。

但Matt也幽默提醒:「你要怎麼運用那個LLM(大型語言模型)產出的內容,當作投資研究報告的參考依據,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寫好寫壞,都是你這個真人要負責的。」

也就是說,不管AI再厲害,最終的決策與責任還是由人來承擔,畢竟錢的事情可不能開玩笑。

博士旺創新策略顧問楊俊書則聚焦在RWA(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與AI的結合。

他指出,AI在RWA應用中最主要的功能是「估價」,能24小時學習並吸收資訊,提供最符合當下市場的估值。此外,AI也能協助RWA項目在合規與風險管理方面,確保代幣符合全球各地的法規與監管環境,進而提升RWA的流動性。

重量科技KryptoGO創辦人暨執行長歐曜瑋(Kordon)則提出了大膽的預測:「有沒有可能區塊鏈最大的使用者族群,不是人類?」

他認為,AI Agent未來將能自動完成金融交易行為,而區塊鏈正是能賦予Agent支付能力的唯一技術。

遠東商銀Bankee社群銀行副總經理戴松志(Simon)則分享了銀行在加密貨幣交易風險管理上的實踐。

他提到,遠銀作為虛擬資產法幣信託的主力銀行,透過AI偵測模型來識別異常交易,並與交易所建立聯防機制,共同打擊詐騙。

戴松志表示:「當我們一發現帳號有異常的時候,做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把這個帳號鎖住。」儘管面臨詐騙集團不斷進化的挑戰,但他堅信:「AI讓區塊鏈變聰明,區塊鏈讓AI變信任。」並希望未來AI能協助「洗清」加密貨幣等於詐騙的污名,打造一個「去信任化的金融信任體系」。

未來展望:AI與區塊鏈的共生共榮

在論壇的最後,四位專家都分享了他們對AI和區塊鏈未來三到五年發展的夢想與期待。

楊俊書對AI與區塊鏈的未來充滿了獨特的想像。他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個獨一無二、高度個性化的AI Agent,它將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像一位專屬於個人的智慧夥伴,常駐在你的手機或其他裝置中。不管是查找鏈上的幣價、問天氣、產出投資研究的內容或甚至寫報告,都可以交給這個AI Agent完成。

楊俊禮則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就能推出「加密貨幣基金」。未來台灣的基金投資組合裡,將不再只有股票、債券,還能加入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而AI助理將是幕後英雄,幫忙分析瞬息萬變的加密市場,讓投資變得更有效率。

歐曜瑋更是許下願望:希望到了2026年,台灣能有第一家加密貨幣或區塊鏈公司成功在公開市場上市!這不只是一間公司的里程碑,更代表著台灣對加密資產的態度將變得更開放,會計師會點頭認可,公司也能光明正大地持有穩定幣。這對台灣的金融生態,絕對是個重磅級的好消息。

最後,戴松志(Simon)期盼在三到五年內,AI和區塊鏈能手牽手,共同打造一個全新的「金融信任體系」。這也代表,加密貨幣不再被誤解為詐騙的溫床,而是像股票一樣,成為大家安心投資的選項。

更多報導
AI當老闆虧錢又精神錯亂?Anthropic一場實驗揭「AI取代人類」風險
作家控Meta侵權,法官卻說OK!到底訓練AI的「合理使用」界線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