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祖来了,兄弟们,这两天一边刷 YGG Play Summit 的现场视频,一边在 YGG Play 平台上做任务、看新游戏,突然有种很强烈的感觉:这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打一波金、撸一轮空投就走人”的链游周期了,而是有人认真在搭一条给玩家、开发者、创作者用的长期基础设施。YGG 从当年的“公会中的公会”,一路走到今天正式把 YGG Play当成发行部门来运营,用 Summit 把整座马尼拉变成 City of Play,再用 Launchpad、任务系统、Play-to-Airdrop 把线上线下串成一条线,这条线的名字很简单——把玩家当成资产,而不是流量。

先说线下这头。YGG Play Summit 2025 这次直接把 SM Aura / SMX Aura 整个会展中心切成四个“城区”,Player District 摆满了游戏工作室、试玩区和线下任务,Skill District 做成 Web3 + 数字技能的训练营,Arena 放的是 Parallel、Vibes 这种高规格赛事,Degen 区干脆就是 LOL Land、各种休闲 degen 游戏和品牌活动扎堆的地方。对本地玩家来说,它是一场门票 9.99 美元的嘉年华;对我这种在屏幕后面看的人来说,它更像是 YGG 在对外宣布:Web3 游戏不再只是 Discord 里的链接,而是一整套“城市级”的体验,玩家的身份从“地址”变成“市民”。

再看线上这头,YGG Play 的产品形态也在同步往“城市级”对齐。你打开官网,会发现它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任务页面,而是把游戏发现(Games)、任务和积分(Quests)、代币发行(Launchpad)、兑换(Redeem)这些环节打通成一条路径:玩家从某款游戏的任务入口进来,行为沉淀为 YGG Play Points,再通过 Launchpad 和 Redeem 变成可以看得到、算得清的代币资产,最后这些资产又反哺回游戏和生态里。最有意思的是,YGG 把这一套先在 LOL Land 上做成了“可验证样本”:浏览器小游戏 + Pudgy IP + Abstract 链 + P2A + Launchpad,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既有 450 万美金以上的营收数字撑着,又有清晰的代币分发比例和任务路径,这是以前大多数 GameFi 项目给不了的确定性。

从玩家视角讲,LOL Land 和 $LOL 的设计,直接暴露了 YGG Play 的“偏好”。首先,他们把 10% 的代币拿出来做 Play-to-Airdrop,再拿 10% 专门给 Launchpad 活动,另外 10% 给开发团队,YGG Play 自己不拿配额,这意味着平台这次选的是“站玩家和开发者一边”的位置,而不是悄悄在代币分配里插一脚。其次,完整的时间轴写得很清楚:10 月中旬 Launchpad 开门,开始积分任务;10 月 29–31 日贡献窗口,用 $YGG + 积分换 $LOL;11 月 1 日代币上线,只在 DEX 交易。这种玩法对于习惯中心化“打新”叙事的人来说,可能有点反直觉,但对真正沉在生态里的玩家来说,这是第一次可以在一个公开、透明的时间表下,把“早参与”和“真参与”当成筹码去博弈的机会。

YGG Play 的任务系统,是这轮升级里我最在意的实际体验。之前很多平台的 Quest 更像活动页广告,做完就没下文;这次 YGG 把“积分—忠诚度—代币”做成了完整闭环:玩家在 LOL Land 和其它合作游戏里完成关卡、消费、链上操作、甚至参加线下 Summit 的指定任务,都能转化为统一的 YGG Play Points,既可以在 Redeem 平台换成 $YGG 或游戏代币,又会在 Launchpad 这种关键节点变成实际权重。在我亲自刷任务的过程中,很明显能感觉到,平台在努力把“长期玩家”和“打一枪就走的撸毛党”区分开来——你可以只蹭一次活动,但真正能拿到更多好处的,是那些在多个活动、多个赛季里面持续活跃的人,这才是“忠诚度系统”的正确打开方式。

再把视角从个人拉到更大的生态。最近几场 Town Hall 和媒体报道里,YGG 团队反复强调一件事:菲律宾要成为 Web3 游戏和数字劳动的新中心,而 YGG Play Summit 的 Skill District 就是用来做这件事的——不止有游戏讲座,还有围绕代码、内容、远程工作机会的工作坊。对本地来说,这是在把“玩游戏”变成一条真实的职业路径;对我们这些远端玩家来说,这释放了一个很现实的信号:以后加入 YGG Play,可能不只是多了一条收益渠道,而是多了一条“进入 Web3 行业”的侧门,你可以从玩家、内容创作者、测试者这些角色慢慢往上走。

最让我有安全感的,是 YGG Play 在合作和资源上的“广撒网但有选择”。今年 Summit 的合作方里,既有 Sky Mavis、Pixels、Parallel 这种已经验证过的 Web3 游戏 IP,也有像 Sui、Coins.ph、DWF Labs、创意代理商等“基础设施 + 资本 +渠道”角色,YGG 自己则负责把玩家组织起来、把叙事讲出来。这意味着,如果你跟着 YGG Play 的主线往前走,你不是只押注一款游戏,而是在押注整个“被 YGG 筛选过的一篮子项目 + 一整条分发和线下活动链条”,这对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普通玩家来说,是很现实的风险对冲。

站在阿祖这个位置,我会给想参与 YGG Play 的朋友三个非常具体、也比较“接地气”的建议。第一,把自己当成“ City of Play 的远程居民”,而不是某个单一游戏的路人——多看几款 YGG Play 上架的游戏,别只盯着眼前的 APY,而是挑那些你愿意玩几个月的,再去做任务、攒积分,这样你的时间才有复利。第二,不要急着 all in 某一个代币,尤其是刚上线的 $LOL 这类新资产,更好的做法是用一小部分 $YGG 加自己的任务积分,去试水 Launchpad 和后续活动,把“仓位”当成你在生态里的投票权,而不是一张彩票。第三,多留意 YGG Play 的 Town Hall、Summit 回放和官方更新,这些内容里往往藏着下一批游戏、下一轮激励模式的预告,提前理解这些逻辑,会让你在下一次活动开启时,比只盯着价格的人早半步。

当一整座 City of Play 被点亮的时候,一个玩家最好的位置,从来不是“排队等消息”,而是早点走进这座城,在任务、游戏、活动和代币之间找到自己舒服的节奏。至于要不要起步,现在正好是个不错的时间点。

@Yield Guild Games #YGG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