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0xLoki

實盤交易
SOL 持有者
SOL 持有者
中頻交易者
7.9 年
Twitter: @Loki_Zeng
31 關注
1.4K+ 粉絲
4.4K+ 點讚數
64 分享數
所有內容
投資組合
--
看跌
查看原文
終於落地了: #GAIBUSDT 1/數據和之前的分析吻合, 2億美元TVL中絕大部分之前就已經被贖回了,剩餘TVL在7000-8000之間,可能是爲了TGE好看點一直沒披露。AID開放後預計還會被贖回很多。 $Gaib 2/ AID和AIDa能夠得到即時的1:1贖回。 3/ 發放給GPU和機器人公司的貸款餘額還剩三千多萬美金,再加上7m現金構成了sAID的儲備。不過貸款的詳細條款還是沒有公佈,只是草草帶過一句由第三方驗證?(仍然得保持關注 4/如果所有sAID用戶解質押,7m現金盈餘是不夠的,還需要等待借款人還款。 5/ 用戶需要清楚,sAID不是穩定幣,不是國債,是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風險)債券,違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終於落地了:
#GAIBUSDT
1/數據和之前的分析吻合, 2億美元TVL中絕大部分之前就已經被贖回了,剩餘TVL在7000-8000之間,可能是爲了TGE好看點一直沒披露。AID開放後預計還會被贖回很多。
$Gaib

2/ AID和AIDa能夠得到即時的1:1贖回。

3/ 發放給GPU和機器人公司的貸款餘額還剩三千多萬美金,再加上7m現金構成了sAID的儲備。不過貸款的詳細條款還是沒有公佈,只是草草帶過一句由第三方驗證?(仍然得保持關注

4/如果所有sAID用戶解質押,7m現金盈餘是不夠的,還需要等待借款人還款。

5/ 用戶需要清楚,sAID不是穩定幣,不是國債,是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風險)債券,違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
看漲
查看原文
aPriori 從融資,基本面看也算 Monad 村裏第一個大學生了,選在Monad馬上TGE的時候也開始做事了 包括 1)降低在 Monad 主網上解鎖空投額度的要求,並且會像Monad 社區追加發放與生態激勵。 2)交付新產品:流動性質押和去中心化交易所聚合器 Monad和生態項目本質上是需要相互成就的,選這個時間點一方面是給之前空投和TGE後一些爭議一些交代,另一方面也有抓住MON 這個熱度搞點動靜的原因,在現在這個市場環境下,還是有誠意的,做事還是值得鼓勵的 關注一下 👀👀 $APR
aPriori 從融資,基本面看也算 Monad 村裏第一個大學生了,選在Monad馬上TGE的時候也開始做事了

包括 1)降低在 Monad 主網上解鎖空投額度的要求,並且會像Monad 社區追加發放與生態激勵。 2)交付新產品:流動性質押和去中心化交易所聚合器

Monad和生態項目本質上是需要相互成就的,選這個時間點一方面是給之前空投和TGE後一些爭議一些交代,另一方面也有抓住MON 這個熱度搞點動靜的原因,在現在這個市場環境下,還是有誠意的,做事還是值得鼓勵的

關注一下
👀👀

$APR
--
看跌
查看原文
美國人怎麼一直在賣啊 美國人真壞啊 woc $ETH {future}(ETHUSDT)
美國人怎麼一直在賣啊

美國人真壞啊 woc
$ETH
--
看跌
查看原文
現在新幣市場最大的問題 就是出生太多了 導致那些不那麼出生的項目,也會被當做出生 這些項目最後只能選擇真當出生 #Bob
現在新幣市場最大的問題

就是出生太多了

導致那些不那麼出生的項目,也會被當做出生

這些項目最後只能選擇真當出生

#Bob
查看原文
鏈上追蹤:Gaib的存款安全嗎?對Gaib的資金做了更多調查。  $GAIB {alpha}(560xc19d38925f9f645337b1d1f37baf3c0647a48e50) 1/ Gaib協議資金流向 首先說明一下Gaib的資金流向,早期存入的資金會1進入AID Alpha,之後如果用戶有三個選項:①遷移至AID ②繼續持有AIDa ③贖回(大約2周前開放)。選擇遷移,用戶的AIDa將轉化爲AID,新的存款資金也將直接以AID的形式存在。   在大約兩週前,Gaib開放了AIDa的贖回,期間大約有7700萬美元資金被用戶贖回,數百萬美元並未被遷移也未被贖回,仍然以AIDa的形式存在,剩餘資金遷移至了AID,這些AID和新進入資金中,大約4100萬美元被質押。

鏈上追蹤:Gaib的存款安全嗎?

對Gaib的資金做了更多調查。
 $GAIB

1/ Gaib協議資金流向
首先說明一下Gaib的資金流向,早期存入的資金會1進入AID Alpha,之後如果用戶有三個選項:①遷移至AID ②繼續持有AIDa ③贖回(大約2周前開放)。選擇遷移,用戶的AIDa將轉化爲AID,新的存款資金也將直接以AID的形式存在。

 
在大約兩週前,Gaib開放了AIDa的贖回,期間大約有7700萬美元資金被用戶贖回,數百萬美元並未被遷移也未被贖回,仍然以AIDa的形式存在,剩餘資金遷移至了AID,這些AID和新進入資金中,大約4100萬美元被質押。
查看原文
Monad打新:歡迎來到真正的Internet Capital MarketMonad打新可以說是最近市場最複雜的一場交易,原因有幾個: (1)高估值 + 高募資比例的ICO文藝復興 (2)天王級融資 + BASE打新第一戰光環帶來的影響力聚焦 (3)空投、Base IDO、衍生品盤前交易(Binance+OKX+Hyper)、PolyMarket提供的類期權工具、Whales Market,理論上一個用戶最多可以在5個市場構造各種組合策略,把空投去掉,剩下4個市場,就算每個市場只考慮“多”和“空”兩個選項,也有2^4 =16種不同的跨市場組合策略,這意味着巨大對的套利機會。

Monad打新:歡迎來到真正的Internet Capital Market

Monad打新可以說是最近市場最複雜的一場交易,原因有幾個:
(1)高估值 + 高募資比例的ICO文藝復興
(2)天王級融資 + BASE打新第一戰光環帶來的影響力聚焦
(3)空投、Base IDO、衍生品盤前交易(Binance+OKX+Hyper)、PolyMarket提供的類期權工具、Whales Market,理論上一個用戶最多可以在5個市場構造各種組合策略,把空投去掉,剩下4個市場,就算每個市場只考慮“多”和“空”兩個選項,也有2^4 =16種不同的跨市場組合策略,這意味着巨大對的套利機會。
查看原文
項目方開盤就下班了,演都不帶演的 還是要友情提醒一句,過幾天應該就開提款了 按照之前披露的消息,2億美金總存款裏面,有5000w 給三家公司放貸款 如果這部分全部來自用戶存款,並且真正放給了這些企業,沒有任何抽屜協議的話 需要思考一下: 這些貸款會不會被償還? 就算償還,會是立馬償還,還是要等到期?(畢竟到期日咱們也不知道對吧)
項目方開盤就下班了,演都不帶演的

還是要友情提醒一句,過幾天應該就開提款了

按照之前披露的消息,2億美金總存款裏面,有5000w 給三家公司放貸款

如果這部分全部來自用戶存款,並且真正放給了這些企業,沒有任何抽屜協議的話

需要思考一下:

這些貸款會不會被償還?
就算償還,會是立馬償還,還是要等到期?(畢竟到期日咱們也不知道對吧)
查看原文
木木說賠錢,大家會問是幣本位還是U本位 Star說賠錢,大家會問是流程要走多久 大表哥說賠錢,大家會問是打到uid還是錢包 孫哥說賠錢,大家第一反應是賠pUSDT,還是要分80年線性解鎖
木木說賠錢,大家會問是幣本位還是U本位
Star說賠錢,大家會問是流程要走多久
大表哥說賠錢,大家會問是打到uid還是錢包
孫哥說賠錢,大家第一反應是賠pUSDT,還是要分80年線性解鎖
--
看跌
查看原文
孫哥口碑最大的轉折點應該就是pgala 這之前的什麼賽馬,btt,tron defi,ht,虧了我只是會覺得是自己菜,技不如人,玩不過孫哥,下次還玩。 但pgala不一樣,增發前的持有者gala官方賠了,但火必上抄底快照後gala的用戶還是損失了,而且是因爲火必沒關重提導致的,就該火必賠。 這部分gala市值當時也就小几千萬美金,用戶損失可能也就在大幾百到一兩千萬美金的範圍,孫哥一開始還搞1.2%交易費率,消耗掉了不少。 最後按官方公告,是火必賠了1000萬美金u和等值權益,gala提供了什麼2500萬節點權益。 嘰裏咕嚕說了一大堆,我當時買了兩筆pgala,實際收到的補償如下: 1)第一筆我看充值到binance會顯示等待區塊確認中,以爲能套利就打過去了,不過最後沒有上賬,後面問火必,打回來他們也不認。這部分就完全歸零了,不過也是因爲這個,現在在cex賬戶裏保留絕版pgala。 2)後面又在火必繼續抄底了更多pgala,最後嘰裏咕嚕的一堆權益肯定是沒收到,或者收到了也完全不值錢。然後映射成了rock,按當時的說法,孫哥從gala那裏要回來的幾千萬和自己的錢都會回購rock。 大家都在等rock開盤起飛,然而開盤拉了個大的,比映射前還低,這時候還有人抄底,想着等孫哥回購不得起飛。 又過了幾天,官方發公告說已經回購完成了,所有人看着老奶奶下樓梯的k線陷入了沉默。 事後看是真不值啊,孫哥收購火幣花了10億,哪怕pgala拿出1000w美金出來做真正的賠付,也不至於讓自己和火必信譽徹底崩塌,1000w僅僅是收購成本多了1%。 在那之後,只要提起huobi,所有人第一反應就是pgala...
孫哥口碑最大的轉折點應該就是pgala

這之前的什麼賽馬,btt,tron defi,ht,虧了我只是會覺得是自己菜,技不如人,玩不過孫哥,下次還玩。

但pgala不一樣,增發前的持有者gala官方賠了,但火必上抄底快照後gala的用戶還是損失了,而且是因爲火必沒關重提導致的,就該火必賠。

這部分gala市值當時也就小几千萬美金,用戶損失可能也就在大幾百到一兩千萬美金的範圍,孫哥一開始還搞1.2%交易費率,消耗掉了不少。

最後按官方公告,是火必賠了1000萬美金u和等值權益,gala提供了什麼2500萬節點權益。

嘰裏咕嚕說了一大堆,我當時買了兩筆pgala,實際收到的補償如下:
1)第一筆我看充值到binance會顯示等待區塊確認中,以爲能套利就打過去了,不過最後沒有上賬,後面問火必,打回來他們也不認。這部分就完全歸零了,不過也是因爲這個,現在在cex賬戶裏保留絕版pgala。
2)後面又在火必繼續抄底了更多pgala,最後嘰裏咕嚕的一堆權益肯定是沒收到,或者收到了也完全不值錢。然後映射成了rock,按當時的說法,孫哥從gala那裏要回來的幾千萬和自己的錢都會回購rock。

大家都在等rock開盤起飛,然而開盤拉了個大的,比映射前還低,這時候還有人抄底,想着等孫哥回購不得起飛。

又過了幾天,官方發公告說已經回購完成了,所有人看着老奶奶下樓梯的k線陷入了沉默。

事後看是真不值啊,孫哥收購火幣花了10億,哪怕pgala拿出1000w美金出來做真正的賠付,也不至於讓自己和火必信譽徹底崩塌,1000w僅僅是收購成本多了1%。

在那之後,只要提起huobi,所有人第一反應就是pgala...
查看原文
Yala 脫錨的真相:精心策劃的金蟬脫殼按照公告的說法,黑客盜取了764萬USDC,團隊注入了550 萬美元自有資金,並通過 Euler 平臺獲取了額外的流動性。按照這個方式計算,通過Euler獲取的額外流動性約214萬美金。 這裏出現了第一個疑點:YU是通過抵押YBTC來鑄造,通過Euler獲取214萬美元意味着協議在Euler抵押了超過214萬美元的YU,其背後至少有超過300萬美元的BTC作爲抵押? 如果這300萬美元BTC屬於YALA團隊,那爲什麼不直接將BTC兌換成U,而是支付高額的利率從Euler貸款?

Yala 脫錨的真相:精心策劃的金蟬脫殼

按照公告的說法,黑客盜取了764萬USDC,團隊注入了550 萬美元自有資金,並通過 Euler 平臺獲取了額外的流動性。按照這個方式計算,通過Euler獲取的額外流動性約214萬美金。

這裏出現了第一個疑點:YU是通過抵押YBTC來鑄造,通過Euler獲取214萬美元意味着協議在Euler抵押了超過214萬美元的YU,其背後至少有超過300萬美元的BTC作爲抵押?

如果這300萬美元BTC屬於YALA團隊,那爲什麼不直接將BTC兌換成U,而是支付高額的利率從Euler貸款?
查看原文
哈哈,看了下相關說明,USDJ其實是可以1:1贖回的 但現在孫哥不管說什麼,大家都不相信,默認認爲1美元就只能換0.43u的trx,剩下0.53u進了孫哥口袋 這就是口碑!
哈哈,看了下相關說明,USDJ其實是可以1:1贖回的

但現在孫哥不管說什麼,大家都不相信,默認認爲1美元就只能換0.43u的trx,剩下0.53u進了孫哥口袋

這就是口碑!
查看原文
向一家員工少於50人且幾乎沒有信息的東南亞公司提供3000萬貸款是否有些可疑?
向一家員工少於50人且幾乎沒有信息的東南亞公司提供3000萬貸款是否有些可疑?
查看原文
冒出這個想法的契機是週末又重新看了一遍《半澤直樹》 第一季第一個篇章就是 東京中央銀行大阪西分行的淺野副行長和 西大阪鋼鐵社長 合夥騙貸 5億日元 按照設定時間1992年的匯率和購買力評價,摺合到現在大概是1000萬美元 按淺野副行長分400萬美金計算,相當於一把就能賺到自己20年-30年的年薪 然後到今天又出來兩個事情: (1)Yala 徹底脫錨定,具體原因還沒自己看,但目測問題比較大 (2)CBB提示 Gaib風險,項目方回覆11月21日會上線完整資產儲備,有待觀察 這裏面的問題也是兩個: (1)對於RWA項目方、DeFi主理人來說,靠收益賺錢比起發幣還是差遠了,發不出來幣或者發完幣不賺錢的情況下,會不會動點歪心思呢? 淺野副行長還得做假賬、過會、冤枉下屬、逃避監管纔行,但DeFi項目.... 再退一步說,就算咱們的DeFi主理人正值無私,那他又會不會爲了追求高APY,把資金部署到高風險的策略裏呢? 比如帶槓桿的CeDeFi策略、不良貸款 (2)當前很多項目所謂的儲備金證明、審計證明,本質上都不能保證客觀性和準確性,很多時候只能起到一個安慰作用。
冒出這個想法的契機是週末又重新看了一遍《半澤直樹》

第一季第一個篇章就是 東京中央銀行大阪西分行的淺野副行長和 西大阪鋼鐵社長 合夥騙貸 5億日元

按照設定時間1992年的匯率和購買力評價,摺合到現在大概是1000萬美元

按淺野副行長分400萬美金計算,相當於一把就能賺到自己20年-30年的年薪

然後到今天又出來兩個事情:

(1)Yala 徹底脫錨定,具體原因還沒自己看,但目測問題比較大

(2)CBB提示 Gaib風險,項目方回覆11月21日會上線完整資產儲備,有待觀察

這裏面的問題也是兩個:

(1)對於RWA項目方、DeFi主理人來說,靠收益賺錢比起發幣還是差遠了,發不出來幣或者發完幣不賺錢的情況下,會不會動點歪心思呢? 淺野副行長還得做假賬、過會、冤枉下屬、逃避監管纔行,但DeFi項目....

再退一步說,就算咱們的DeFi主理人正值無私,那他又會不會爲了追求高APY,把資金部署到高風險的策略裏呢? 比如帶槓桿的CeDeFi策略、不良貸款

(2)當前很多項目所謂的儲備金證明、審計證明,本質上都不能保證客觀性和準確性,很多時候只能起到一個安慰作用。
--
看跌
查看原文
終於看明白RWAfi了 這玩意以前叫P2P
終於看明白RWAfi了

這玩意以前叫P2P
--
看跌
查看原文
Takara 利率也正常了 想取錢的可以取了
Takara 利率也正常了

想取錢的可以取了
--
看跌
查看原文
流動性堪憂啊 $Uni 利好一天砸回原點 $Bank 上Binance 現貨 一晚上回原點還跌幾十個點 接下來? 更多理財暴雷? 優質打新也破發?
流動性堪憂啊
$Uni 利好一天砸回原點
$Bank 上Binance 現貨 一晚上回原點還跌幾十個點

接下來?
更多理財暴雷?
優質打新也破發?
查看原文
Midas的mHYPER金庫疑點很多,超過1億資金最終發放給了Hyperithm 的15%-20%利率 信用貸。 雖然還是沒有實際證據能證明100%暴雷,但可疑的數據、不靠譜的報表,再加上Midas離譜的產品說明,有 mHYPER、Hyperithm、Midas敞口的朋友最好謹慎一點,能取就取吧,不要壓路機前撿鋼鏰。
Midas的mHYPER金庫疑點很多,超過1億資金最終發放給了Hyperithm 的15%-20%利率 信用貸。

雖然還是沒有實際證據能證明100%暴雷,但可疑的數據、不靠譜的報表,再加上Midas離譜的產品說明,有 mHYPER、Hyperithm、Midas敞口的朋友最好謹慎一點,能取就取吧,不要壓路機前撿鋼鏰。
查看原文
前幾天有朋友問我Midas的mHyper是不是有問題 今天開始看,看到第一頁我就忍不住了,這說的還是人話嗎? 【Midas發行的代幣結構爲債務工具。投資者對標的資產不享有任何法律或實益權益,也不參與其盈虧分配。根據合格的次級協議,其債權次於發行人,在破產清算時,其清償順序低於所有其他債權人,但高於股東。如果要求支付款項會引發破產,則不得要求支付。更多詳情請參閱招股說明書。】
前幾天有朋友問我Midas的mHyper是不是有問題

今天開始看,看到第一頁我就忍不住了,這說的還是人話嗎?

【Midas發行的代幣結構爲債務工具。投資者對標的資產不享有任何法律或實益權益,也不參與其盈虧分配。根據合格的次級協議,其債權次於發行人,在破產清算時,其清償順序低於所有其他債權人,但高於股東。如果要求支付款項會引發破產,則不得要求支付。更多詳情請參閱招股說明書。】
--
看漲
查看原文
Coinbase收購完echo就預告了打新,今天終於官宣了 @monad 1. FDV 25億,分配總量7.5%的Token,和之前大家猜測的30億FDV,分配總量10%的 Token有一點點出入,但很接近 2. 又是一次ICO 文藝復興,這個估值和比例看似誇張,但如果考慮加權籌碼結構的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TGE 3% 空投,7.5%按照 25億FDV,加權平均籌碼成本就是17.8億左右,而過去大規模空投拋壓的很大一個問題就是過多空投稀釋了平均成本。 高加權平均籌碼成本、高募資額的ICO模式在2017年比較常見,本週期兩個典型項目是 $Soon 和 $PUMP ,事後看二級表現都還是不錯的 3.打是毫無疑問要打的,狠狠地塞進去 這裏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傳聞是3b 打新的時候 $Mon 盤前大約穩定在 $6b 的FDV,然後接近官宣的時候,消息可能出現了大規模傳播,但估值並不確定,所以拉昇到了 $7b,但最終官宣後又回落到了 $5b, 所以市場定價始終是圍繞2x 的ICO估值來定。所以大家普遍的預期是打新能有1x利潤 考慮真正開盤情緒回落,可能利潤會略微縮減,但仍然值得狠狠打進去,畢竟容量大嘛,單號10w,甚至有可能可以多號 4.另外一個關鍵點是【要不要套保】 個人覺得是很危險的,因爲目前BN+OK盤前合約持倉量只有500w左右,如果打ICO的用戶有20%套保,都會到了2000w的規模,而且離TGE還有1-2周,中間的操縱空間太大了 如果一定要套,最好也是等到接近TGE,合約深度足夠高的時候套
Coinbase收購完echo就預告了打新,今天終於官宣了 @monad

1. FDV 25億,分配總量7.5%的Token,和之前大家猜測的30億FDV,分配總量10%的 Token有一點點出入,但很接近

2. 又是一次ICO 文藝復興,這個估值和比例看似誇張,但如果考慮加權籌碼結構的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TGE 3% 空投,7.5%按照 25億FDV,加權平均籌碼成本就是17.8億左右,而過去大規模空投拋壓的很大一個問題就是過多空投稀釋了平均成本。

高加權平均籌碼成本、高募資額的ICO模式在2017年比較常見,本週期兩個典型項目是 $Soon 和 $PUMP ,事後看二級表現都還是不錯的

3.打是毫無疑問要打的,狠狠地塞進去

這裏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傳聞是3b 打新的時候 $Mon 盤前大約穩定在 $6b 的FDV,然後接近官宣的時候,消息可能出現了大規模傳播,但估值並不確定,所以拉昇到了 $7b,但最終官宣後又回落到了 $5b, 所以市場定價始終是圍繞2x 的ICO估值來定。所以大家普遍的預期是打新能有1x利潤

考慮真正開盤情緒回落,可能利潤會略微縮減,但仍然值得狠狠打進去,畢竟容量大嘛,單號10w,甚至有可能可以多號

4.另外一個關鍵點是【要不要套保】

個人覺得是很危險的,因爲目前BN+OK盤前合約持倉量只有500w左右,如果打ICO的用戶有20%套保,都會到了2000w的規模,而且離TGE還有1-2周,中間的操縱空間太大了

如果一定要套,最好也是等到接近TGE,合約深度足夠高的時候套
--
看漲
查看原文
Monad生態審美還是不錯的 另外我才注意到,Monad盤前合約持倉量才300萬美金,OKX合約持倉才50萬美金 離TGE還有兩週 如果...
Monad生態審美還是不錯的

另外我才注意到,Monad盤前合約持倉量才300萬美金,OKX合約持倉才50萬美金

離TGE還有兩週

如果...
登入探索更多內容
探索最新的加密貨幣新聞
⚡️ 參與加密貨幣領域的最新討論
💬 與您喜愛的創作者互動
👍 享受您感興趣的內容
電子郵件 / 電話號碼

實時新聞

--
查看更多

熱門文章

币圈小目标
查看更多
網站地圖
Cookie 偏好設定
平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