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Ledger $OPEN – 當智慧開始學習如何自我融資

幾天前,我無意中在社區裏看到了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有人在二級市場上交易OpenLedger的NFT賬單,使用AI模型的歷史收入證明作爲抵押以獲取流動性。起初我以爲是演示或模擬,但不是——這是真實的交易,已被記錄在鏈上。就在那時,我突然意識到:AI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在這個階段,模型不僅僅是“被使用”,而是開始學會如何爲自己融資。

至今為止,AI和區塊鏈的結合通常只停留在一些技術層面——如數據認證、所有權驗證或計算能力共享。聽起來很好,但與實際經濟生活仍相距甚遠。OpenLedger則不同。他們創造了一種新機制,讓AI模型不僅僅是工具,而成為可以自我融資和擴展計算能力的經濟實體。


簡而言之,如果模型能夠產生付款發票,並且該發票被接受為抵押資產,那麼從根本上說,它就擁有了自己的資金流。一個封閉的循環開始形成:

模型工作→有收入→用發票作抵押→再借資金→擴展計算能力→做更多的工作。

我曾嘗試參加體驗。當我打包我部署的代理模型的付款模型時,系統自動生成了一份資產流動付款的證書。它根據付款歷史、穩定性和逾期率計算信用評分(當時是92.4)。然後,系統自動匹配來自閒置流動性組的貸款並創建智能抵押合約。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工審核,沒有人干預。

那一刻,我感到有點毛骨悚然。因為顯然,AI已經超越了數據處理機器的角色——它正在成為具有自己金融邏輯的經濟單位。如果是這樣,可以說OpenLedger正在正式將“AI代理”引入資本市場。

這實在是值得注意。人類曾經允許公司、資產或算法被“資本化”。現在,輪到AI模型可以自我借款以運行和發展。

該機制是基於AI抵押協議構建的。它計算了多個因素:發票數量、任務完成率、收入波動、付款周期……信用評分高的模型可以以較低的抵押率借款,甚至只有約120%。系統每24小時更新信用分數,根據最近的表現調整抵押金額。工作效率越高,財務能力越強。

在傳統金融中,企業必須擁有審計報告、利潤和現金流才能獲得資金。而在OpenLedger中,模型的付款記錄就是其財務報告。信用分數是評級,付款流是資金流。換句話說,AI現在擁有了自己的經濟身份。


這種方法徹底改變了AI行業的資本結構。模型不需要依賴開發者,不需要期待平台的補助。它可以通過自身的收入自我融資,然後再投資於計算能力、數據或擴展服務。這是智慧經濟的自我發展機制——一個封閉的金融系統。

更值得注意的是,OpenLedger $OPEN 還在最新更新中推出了“綜合信用模塊”。它允許多個模型合作形成一個支付資產組,然後發行結構化的AI債券——類似於DeFi中的流動性組,但這裡的基礎資產不再是代幣,而是模型的發票。這使得機構可以投資於AI的收入,而開發者可以提前提取未來的利潤。


根據鏈上數據,現在在OpenLedger上抵押的NFT發票超過430,000張,每日資助銷售額接近190萬美元。68%的資產來自AI代理商的活動,年均收入約為12.3%。這些數字表明,系統正在快速發展,接近真正的AI金融市場。


當然,仍然有人持懷疑態度。一些社區成員認為AI的收入難以預測,流動性風險高,可能導致模型的信用危機。但OpenLedger的優勢在於,所有事物都由鏈上數據控制,實時更新,完全沒有人工干預。這不是“AI投機”,而是一個數據化的金融模型。


在宏觀層面上,OpenLedger正在做的事情確實具有突破性。他們將計算能力轉化為信用,將模型的產出轉化為資金流,並用發票作為智慧與金融之間的橋樑。在未來,AI模型可以被評價、排名、資助和重新打包——成為一種新型資產。

如果以太坊曾是智能合約的標準,那麼OpenLedger可能會成為人工智慧的帳本標準。

Web3是“人類的去中心化金融”。

OpenLedger可能會成為“智慧的去中心化金融”。

在這個系統中,每個模型都是一個經濟體,每張發票是一條資金流,每次付款都是一份勞動證明。當模型可以獲得資助時,數據可以被出租,而代理商可以分享利潤——AI不再是工具,而是一個可以創造、投資和發展的經濟實體。

聽起來仍然有點像科幻故事,但如果你仔細看,一切已經開始了。發票正在進行交易。付款正在進行。而AI,歷史上第一次,不僅變得更聰明——而且開始變得更富有。
@OpenLedger #OpenLedger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