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宇上週找我吐槽:“跟風玩合約,500U 本金一週就虧沒了,早知道先玩現貨了!”​

很多新手剛進幣圈,分不清現貨和合約的區別,要麼覺得合約 “賺得快” 就衝,​

要麼覺得現貨 “賺得少” 看不上,最後全虧在 “選錯賽道” 上。​

我剛玩時也踩過這坑,總結了 3 個判斷標準,希望你們能少走彎路。​

第一,看本金:小資金先選現貨。​

如果本金低於 1000U,別碰合約!現貨是 “買幣待漲”,虧最多就是幣價跌,但本金不會歸零;合約帶槓桿,10 倍槓桿跌 10% 就爆倉,500U 可能一天就沒。我剛玩時用 800U 玩現貨,就算跌 20%,還能等反彈,後來換合約,一次判斷錯就虧了 300U,才明白小資金玩現貨更穩。​

第二,看心態:怕慌就別碰合約。​

合約波動比現貨大太多,比如 BTC 現貨跌 5%,合約 10 倍槓桿就虧 50%,新手很容易慌着平倉。小宇就是這樣,看到合約賬戶綠了就亂操作,越虧越多;而現貨就算跌,只要不割肉,還有機會等漲回來。心態穩不住的人,玩現貨更能扛住波動。​

第三,看目標:短期賺快錢別碰現貨。​

現貨賺的是 “時間的錢”,比如買 ETH 持有 3 個月,可能漲 20%-30%;合約賺的是 “波動的錢”,日內短線可能賺 10%-20%,但風險也翻倍。如果想短期賺快錢,又能接受虧光,再學合約;如果想長期穩賺,先把現貨玩明白。​

其實新手不用急着 “賺快錢”,先從現貨練手,摸清幣價規律、學會看 K 線,等本金超 2000U、心態穩了,再試着玩低槓桿合約。選對賽道比啥都重要,別讓 “選錯” 把本金虧在起步階段。​

@Yaya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