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幣圈散戶總忍不住頻繁開單?
別扯什麼 “交易癮”,本質就是窮 —— 窮到不敢放過 K 線裏任何一個看似能賺錢的波動。
這不是劣根性,是沒本金兜底的必然選擇。
金融學講金錢的時間價值,經濟學講邊際效用,放到幣圈更直白:現在的 10 萬和 5 年後的 10 萬,根本不是一回事。畢竟誰也說不清,5 年後手裏的幣還在不在,交易所會不會run。
價值投資說 “拿住優質幣等複利”,可幣圈散戶等不起。手裏就那三五萬本金,就算真像大佬說的 “年化 30%”,翻一倍也得三年。等你熬到本金翻倍,說不定早錯過兩波牛熊,甚至連生活裏的急事都等不及這筆錢救急。
更現實的是,幣圈哪來那麼多 “確定性機會”?24 小時波動、合約槓桿、土狗幣暴拉暴砸,每天都有 “錯過就虧了” 的誘惑。散戶要的不是 “穩定盈利”,是 “快速翻身”—— 畢竟本金少,不博一把,怎麼湊夠下一輪牛市的入場籌碼?
所以幣圈散戶根本不配談勝率。你的眼裏只能有賠率:一把合約翻三倍,抵得上十次小賺;抓住一個百倍土狗,能少熬五年。可高賠率從來和低勝率綁在一起,就像合約玩家開 100 倍槓桿,要麼一把回本,要麼瞬間爆倉。
這就像幣圈版德州:你就那點保證金,沒法像機構一樣 “分散佈局等趨勢”。要麼看着本金被手續費、插針慢慢磨沒,慢性死亡;要麼放寬開單條件,多博幾次機會,用過硬的止盈止損技術補勝率的坑。
說到底,幣圈頻繁交易不丟人。丟人的是:博了十次都沒抓住一次機會,開單全憑感覺,爆倉了還怪 “莊家針對”—— 這不是頻繁交易的錯,是菜。
要是你也總在 “想博又怕錯” 裏糾結,不如@花生来财 跟我一起多琢磨琢磨止盈止損的實盤技巧,慢慢把 “靠運氣” 變成 “靠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