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逐字讀完,剝離掉冗餘的情緒,只留下故事的筋骨,再用自己的理解重新編織 ——
這是他的經歷,也是我想給所有熬紅了眼盯盤的人說的話。

三年前,他在一家外賣店打工,每天干 14 個小時,身邊只有一部發燙的舊手機。跟着別人炒幣、追各種熱搜消息,半年就賠光了所有積蓄,還倒欠了幾十萬。


朋友勸他別再這麼賭下去,他偏不服:別人能賺到錢,憑什麼我不行?
於是他關了手機裏的接單軟件,把外賣制服換成睡衣,晝夜顛倒着過日子,天快亮時才睡。

沒有電腦,就用圓珠筆在 A4 紙上畫 K 線,畫滿了就抄在超市的促銷海報背面,一本本攢着。三個月後,他在紙上寫下第一句心得:莊家最怕的不是多聰明,而是能笨笨地熬足夠久。


他給自己總結了兩段 “黃金時間”,其他時候一概關機:


倫敦狙擊窗口(15:00-17:00 GMT):歐洲的大資金進場時,行情方向往往很清晰,很少有假動作。非農黑夜(每月第一個週五 02:30 GMT):數據一出來,行情就像開了閘的水,順着第一根實體 K 線追進去,八成能喫到肉。

去年,他就靠盯着這兩個時間段操作,那個虧空的小賬戶慢慢爬出了深坑。
指標他只看三個,但必須 “三合一” 才動手:


① 布林帶三連擊:價格三次踩到下軌,每次踩下去時量能都在放大,這時候反彈的概率會驟升。

② RSI 破 50:不刻意等超買超賣信號,就等 RSI 從下往上突破 50,這就算趨勢要啓動的信號’。

③ OBV 背離:價格在橫盤,OBV 指標卻已經擡頭,這時候提前掛好埋伏單,等着風來就行。


去年 11 月,以太坊啓動的前一夜,這三個信號同時亮了綠燈。他把底倉和槓桿一次打滿,48 小時裏,盈利翻了四倍。


真正讓他賬戶衝上七位數的,是止盈的規矩。

他給自己定了鐵律:


行情剛拉昇時,先平掉一半倉位,把利潤落袋,心才能穩得住,手纔不會抖。剩下的一半用移動止盈,緊緊貼着前低或者 5 日均線走,不到止損點絕不收手。


他說,在幣圈裏,最可怕的不是行情下跌,而是還沒摸到賺錢的門道,就先把自己折騰到清零。


故事講到這,我合上了手機。
行情依舊是那副冷漠的樣子,但那些實實在在的方法,永遠會給願意沉下心的人留一條路。

持續關注:$BTC $ETH $SOL BIO AIO MEME

#币安HODLer空投PLUME #加密市场回调 #ETH质押退出动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