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天,比特幣與以太坊不再是簡單的“插針”,而是徹底進入了跳水模式:價格連續失守關鍵支撐,槓桿盤連環爆倉,情緒瞬間冰點。很多人還在問:這波下跌,真的是單純的技術調整嗎?
答案很殘酷——背後真正的推手,是美聯儲。
1. 散戶狂熱,機構悄然撤退
就在一週前,市場對 9 月降息 的期待達到了頂點:
CME FedWatch 工具顯示,降息概率一度高達 90%+。
各大社交媒體和散戶社羣裏,充斥着“美聯儲必降息、流動性大放水”的論調。
比特幣、以太坊藉着這股狂熱快速衝高,散戶瘋狂涌入。
但與此同時,華爾街的大資金在撤退:
巴克萊、美銀、摩根士丹利等機構報告明確提示:“降息概率被嚴重高估”。
高盛甚至建議客戶對衝“9 月不降息”的風險。
散戶與機構的分歧,已經到了歷史極值。
2. 數據鐵證:降息條件根本不成立
支撐降息的三大邏輯,逐一崩塌:
核心通脹反彈:剔除食品和能源後的 CPI 環比繼續走高,“超級核心通脹”更是暴漲 0.55%。通脹未降反升,降息就是火上澆油。
就業市場堅挺:失業率仍低於 4%,時薪增速維持在 4% 以上。勞動力市場沒有出現所謂“崩盤”。
關稅效應未顯現:對中國電動車、半導體等商品的加徵關稅還沒完全傳導,一旦成本傳導至物價,通脹可能二次爆發。
這三點疊加,意味着 9 月降息幾乎沒有可能。散戶的樂觀預期,正在被現實粉碎。
3. 從插針到跳水:市場的殘酷修正
宏觀預期逆轉只是導火索,真正讓行情跳水的,是加密市場結構的脆弱:
高位獲利盤集中出逃,加速拋壓。
技術位接連失守,引發槓桿盤連環爆倉。
資金部分轉向美元與黃金,比特幣、以太坊被動承壓。
最終,$BTC 跌破 $113K,$ETH 同步大幅下探。插針只是瞬間的驚嚇,而跳水纔是真正的血洗。
4. 我的看法
這一輪下跌,本質上是 “降息泡沫破滅”。
散戶沉浸在“9 月大放水”的幻想裏,被情緒推着進場;
華爾街機構冷靜對衝,提前減倉;
當預期開始動搖,市場就毫不留情地收割了最後的買單。
短期來看,風險資產仍會在 傑克遜霍爾年會 與 9 月美聯儲議息會議 前持續震盪下行。
中期要等 8 月 CPI 與就業數據,纔會決定市場新的方向。
比特幣的跳水,並不是單純的“多空博弈”,而是一次宏觀敘事的集體幻滅。
華爾街在撤退,散戶卻被埋。在這種大分歧下,市場從來不會給情緒化的下注者留情面。#俄乌冲突即将结束? #加密市场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