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市場規律與過往行情,關於本輪山寨季,可從三個核心維度梳理:

1. 行情性質:從“普漲牛市”轉向“雞肋式精選反彈”

此前市場已出現過兩輪同級別山寨季(2024年初、2025年11月-12月上中旬),後續雖仍可能有同級別行情,但絕無過往牛市中“普漲爆發”的典型山寨季特徵。

本輪山寨季的本質是“結構性修復”:需滿足兩個前提——山寨幣先跌至階段性新低完成洗盤,且BTC、ETH在新一輪頂部進入滯漲橫盤期,此時纔會觸發一波小範圍反彈,多數標的漲幅集中在2-3倍,整體屬於“雞肋行情”。

能參與反彈的標的也有明確限制,僅限三類優質山寨:

• 具備強市場共識的幣種;

• 有實際應用落地、鏈上數據活躍的項目;

• 支持治理參與、分紅機制等價值支撐的代幣。

即便少數特別優質的山寨能走出3-5倍甚至10倍行情,也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篩選難度極高,二是高波動特性使其在牛市末期缺乏抗跌性,普通投資者很難拿住。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山寨風向標”的ETH,此前已通過ETF審批,本輪也如期走出一波5000-6000美元的行情,印證了優質標的的結構性機會。

2. 信號閾值:山寨景氣指數“75”的意義反轉

過往行情中,山寨景氣指數達到75是“山寨季啓動”的信號;但從本輪開始,這一閾值已發生本質變化——75或已從“起點”轉爲“頂部信號”。

一旦指數觸及75,意味着市場對山寨的樂觀情緒已接近飽和,後續山寨季大概率趨於結束,需警惕回調風險。

3. 未來趨勢與操作策略:向“美股化”靠攏,放棄“高倍幻想”

未來幣圈的分化會持續加劇,大概率走向“美股化”格局:1%的頭部項目將佔據90%的市場市值與漲幅,其餘幣種難有超額收益。

對應的操作策略需徹底調整:

• 牛市末期絕不能“格局”,尤其對山寨幣,必須“見好就收”——即便收益未達預期,優先鎖定到手利潤纔是關鍵;

• 散戶需放棄“掙幾十倍暴利”的幻想,每波行情能抓住3倍收益已屬難得;

• 從風險與收益平衡來看,2年週期內(從熊市末期到牛市中期)斬獲5-10倍收益,反而成爲更穩定、安全的選擇。$BTC $ETH

#美联储取消创新活动监管计划 #加密市场回调 #美国7月PPI年率高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