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

但說句實話,真做到的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要麼半路翻車,要麼賺了又虧回去。


第一件事:掂量口袋有多少子彈

別拿兩千塊想着一個月幹到一百萬,那是澳門的故事,不是市場的規律。
本金1萬,想翻100倍?極限操作,成的不到1%
本金2萬,翻50倍?你得踩到大牛,還得一路死抱不鬆。本金5萬,翻20倍?週期配合+穩策略纔有可能。

案例:2020年初,有人用2萬在190美元附近拿ETH,到2021年牛市頂點賣在4000多,直接翻了20倍。這種級別的機會,四年才一次。

第二件事:挑好你的刀

趨勢拿主流

啥也不會就買BTC、ETH,低位買,牛市賣。

案例:2022年末,鏈上大戶在1.1萬美金大規模吸BTC(地址可查,冷錢包一次性進貨2000多枚),結果到2024年底BTC衝到6萬,利潤翻倍。

波段交易
別貪,喫中間那30%就夠。

案例:2023年9月,SOL從18美金拉到68,大戶在鏈上分批止盈,後面回到40多——波段吃了兩輪,翻倍穩穩的。

高波動套利
搬磚、期現、跨所,拼手速拼執行力。

案例:2021年LUNA暴漲期,OKX和幣安期貨價差長期0.5%-1%,當時很多人每天搬磚幾十萬U,半年下來搞到百萬級利潤。

價值幣低吸
真研究、真埋伏,等它起飛。

案例:2023年4月,鏈上有人在PEPE還沒人喊單的時候,一口氣買了3萬美金,三週後錢包浮盈150萬美金。

小資金搏命
5000幹到100萬?有過,但大多爆倉收場。

案例:2021年牛市,有人5000U衝20倍槓桿多ETH,結果三天翻到60萬,但第四天行情回調30%,直接爆光。

第三件事:風控+止盈,不然白忙活
幣圈最經典的死法:賺了不走,回吐到虧。

賺到5萬,先出本

到20萬,砍半倉

到100萬,先冷靜再看盤

鏈上現實:2024年初,某鯨魚在0.94美金建LDO大倉,漲到1.31分批走貨。大部分散戶那時反而是衝進去的,結果一個月後跌回1.05。

第四件事:定死規矩,手賤就廢
大多數人死在頻繁操作。

每天不超兩單

不追暴漲,不追熱點

每月覆盤一次,看自己幾次是賺錢、幾次是送錢

鏈上現實:很多新錢包進場後,第一週操作頻率高得嚇人,平均每天7-10次交易,結果一週後淨值縮水30%以上。

醜話擺前面
幣圈的百萬,不是運氣最好的人拿的,而是能守住、能忍住、能收手的人拿的。
本金、時間、認知、執行——缺一個,別說100萬,10萬都懸!#以太坊创历史新高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