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持有比特幣,不涉及其他任何數字幣,但我從不貶低其他幣種——沒有任何一種幣能通過抹黑同類獲得成功。比特幣只需做好自己,無需關注他人;而其他許多幣種也有其存在價值,只是比特幣的價值更爲突出。

對於比特幣的分叉幣,我已全部清倉。有人宣揚“1:1持倉”,這實則是缺乏自信或價值觀模糊的表現。分叉幣的價值觀與比特幣存在根本衝突,真正對比特幣有信心且知行合一的人,絕不會同時持有兩者。不過,我也不反對任何人持有任何幣種,哪怕是傳銷幣。

比特幣:命最硬的選擇

對長期囤幣者而言,核心問題是:所持幣種能否在10-20年後存活?答案顯而易見——比特幣的存活概率最大。它是最去中心化、網絡最健壯、系統最安全、功能最簡潔的數字幣。並非說比特幣一定能存續,但如果連比特幣都無法存活,其他幣種更無機會。

有人將購買其他幣種比作“給比特幣買保險”,這是完全錯誤的。若比特幣失敗,其他幣種只會消亡得更快;其他幣種要存活,必先祈禱比特幣能存續。如今各類幣種能存在,只因各國尚未找到消滅比特幣的辦法——若無法撼動老大,便不值得對付小羅羅。一旦比特幣被攻克,其他私發貨幣更難倖免。

長期囤幣,必選命最硬的那個。

比特幣:願景最大的賽道

數字幣按功能可分爲兩類:以比特幣爲代表的貨幣類,和以以太坊爲代表的應用類。貨幣本身也是一種應用,且是最大的應用——儲值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剛需,全球儲值市場規模達134萬億美元。

而區塊鏈應用類幣種性質類似股票,即便項目做到蘋果、亞馬遜的規模,也不過1萬億美元市值。儲值市場的願景,比區塊鏈應用至少大100倍。

比特幣將贏家通喫

在貨幣領域,比特幣必然贏家通喫。貨幣作爲度量衡,種類越少效率越高——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邏輯至今適用。若交易雙方分別要求比特幣、萊特幣付款,需通過交易所兌換,反而降低效率。

比特幣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上的領先,已吸引大量優秀開發者和堅定儲值用戶,其他貨幣類數字幣已無逆襲可能。未來或有3-5種貨幣類數字幣存續,但總和可能僅爲比特幣的零頭。萊特幣的地位同樣岌岌可危,持有比特幣已足夠。

應用類幣種則會百花齊放。從BTS的“2.0”到各類“3.0”“4.0”,應用需不斷迭代以滿足“快、大、好玩”的需求,如同蘋果手機需持續更新;而比特幣像黃金,保持穩定即可——貨幣功能越少越純粹,附加多餘功能只會畫蛇添足,人們終將選擇“乾淨”的比特幣。

我爲何只持有比特幣?

比特幣的願景深深吸引着我:它會贏家通喫,且命最硬。其他幣種的願景無法打動我,我不願違心投資——就像不喜歡中醫,便不會爲賺錢買中醫股票。

況且,持有比特幣已足夠實現財富自由,無需耗費時間精力折騰其他幣種。投資最大的成本是時間和精力,多數人在各類幣種間周旋,最終比特幣反而越變越少,得不償失。

更關鍵的是,比特幣是幣圈的“基礎貨幣”。如同炒股盈利後會套現換貨幣,幣圈無論盈虧,資金最終會流向比特幣。賺得越多,儲值需求越旺;虧得越多,獲利者的儲值需求也會增加。我只需持有比特幣,便可坐享其成。

我爲何不反對他人持有其他幣?

我不反對發幣、玩傳銷幣,因爲我是自由主義者——道德是約束自己的,而非攻擊他人的工具。即便你不看好比特幣,我也支持你選擇自己認可的幣種。比特幣的核心價值觀不僅尊重個人財富自由,更尊重個人選擇自由,這與我完全契合。

在自由世界裏,人人應爲自己的行爲負責。就像勸不住非要和渣男戀愛的姑娘,過度干預反而會遭猜忌。她或許會喫虧後成長,或許會陷入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但給予她選擇的自由,哪怕會走彎路、受傷害,也是最大的尊重。#BTC重返12万 #ETH突破4400 #加密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