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投資裏,小市值山寨幣雖常上演“高漲幅神話”,但我始終只敢輕倉參與,核心倉位始終錨定BTC、ETH、BNB、LINK、ADA這類主流幣種。
之所以不主張重倉小市值山寨,邏輯很清晰:
1. 風險與回報失衡:小盤幣的倉位天然不敢放大,即便撞上一波高漲幅,對整體資產的拉動也十分有限。看似賺了短期收益,實則要承擔項目跑路、流動性枯竭等極高風險,投入產出完全不成正比。
2. 精力成本過高:炒山寨需要全天候盯消息、刷行情,稍有風吹草動就需決策。可即便幸運抓到一波行情,回頭會發現,這些零散收益根本無法對資產規模產生“質變”,反而消耗了大量本可用來研究核心資產的時間。
真正能拉開投資差距的,從來不是“薅山寨的小羊毛”,而是敢於在“最優資產”上重倉。人一輩子能遇到的確定性機會不多,若把時間和耐心浪費在自己似懂非懂的小項目上,本質是對投資精力的錯配。要知道,若你心裏認定某類資產是“最好的選擇”,卻始終不敢下重注,本身就是對自己判斷的否定,也錯失了資產躍遷的關鍵機會。
所以我的投資邏輯很明確:與其在一堆小市值山寨幣裏來回折騰、賺點“細碎收益”,不如把所有耐心聚焦在最確定的主流賽道上——只有對高確定性資產下重注,纔有可能拿到改變資產量級的真正回報。
當然,這更適合有一定資金體量的投資者。如果是小資金玩家,適度參與小市值幣博弈追求高彈性,本身無可厚非,畢竟小資金階段更需要“博取高收益”來完成原始積累。但必須牢記:所有高收益的背後,都對應着同等量級的高風險,二者永遠成正比。$BTC $ETH $BNB #加密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