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今晚8點半要公佈7月CPI,這大概是降息前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說實話,自從勞工統計局“自我犧牲”以後,數據的真實性已經大打折扣了。
現在看這些消息,基本沒啥實質性參考價值——假的數據能分析出啥東西?
所以,我們必須換個思路:
如果數據不能信,那特朗普這屆政府到底想幹啥?
很明顯,就是:大美麗法案順利推進 → 任期內維持表面繁榮,寅喫卯糧 → 到期甩鍋給下一任總統。
短期數據即便不理想,長期方向依然明確。
美元即使變成“金圓券”,穩定幣也能變成“代金券”——這不過是移花接木的戲碼。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貨幣緊縮的蓋子,終究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