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牛市,新韭菜成羣涌入,投資全憑感覺,山寨幣隨便買都能翻倍,人人都覺得自己能靠小幣一夜暴富。
但這輪不一樣——推動行情的主力不是散戶,而是機構資金。沒有大規模新人瘋狂衝進來的熱鬧,更多的是沉默的資本在暗中佈局。
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管着上億美元的基金經理,你會去買沒聽過名字的小山寨,或者早就退潮的meme幣嗎?不可能。你得寫投資報告,要能用合規、收益、邏輯去說服上級,這類投機垃圾根本過不了內部審覈。
機構的資金,更傾向流向頭部大市值項目,尤其是美國本土、監管完善、運營透明的標的。這些纔是他們願意重倉的對象。
所以這輪牛市,第一波資金大概率會集中在優質頭部項目上,形成“機構搶籌潮”。
普通投資者也應該順着這個趨勢走,不要幻想去抄底那些流動性稀薄、沒人問津的山寨——否則很可能換來的是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