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機的人,幾乎都逃不過爆倉的經歷。其實不必過於悲壯,只要沒有大筆負債,找份工作從頭再來就好。
我 2012 年爆倉時,身上只剩不到一千塊。一個人在北京街頭徘徊,也曾迷茫地幻想未來,但內心始終堅信自己能成功 —— 那是一種源於對交易純粹的熱愛與執着,我認定自己必然要成爲高山,而非草芥。
後來我進了北京的期貨公司,攢到一萬多塊後便辭職繼續做交易。畢竟其他工作沒法兼顧交易,而當時的積蓄連全職做盤一年的房租和生活費都撐不起。別問爲什麼不回家,爆倉的事被父親知道後,他打電話來質問我 “怎麼不去死”。灰頭土臉回去,除了挫敗的壓力,還要面對家人的冷眼與嘲諷,實在難以承受。
於是我想到一個辦法:豆瓣上有各種義工小組,有些客棧招義工,雖然沒工資,但包喫包住,工作清閒,偶爾登記一下客人就行。這樣我就能用大量空閒時間研究盤面、做交易,還能趁機去不同城市看看。就這樣,我在三亞、香格里拉、深圳、廈門都待了很長時間,直到練熟手法,在私募炒單賺到第一桶金。
如果現在的我再次爆倉,肯定會先解決生存問題,或許會去送外賣攢第一筆錢。一邊存錢,每晚回來就研究行情與交易系統,慢慢把小資金做大。我認爲比特皇的經歷和手法非常值得學習研究。
莫欺少年窮。在高槓杆市場裏,只要理念和手法對了,崛起會很快。等你回頭再看曾經的爆倉經歷,那些自以爲走投無路的絕境,其實早已雲淡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