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幣圈恐慌指數 Crypto Fear & Greed Index

在傳統的金融市場裏有一個恐慌指數VIX(如上圖),數值越高越恐慌,2020年3月20日曾經達到最高值爲66,近期12月3日也有一個較高值31,大家可以拿對應的S&P曲線看看,大概明白這兩天該做什麼。VIX指數平時都在20以下,並且對於逃頂幾乎沒有參考意義,但對於短期抄底倒是有點參考價值。


在幣圈也有一個類似的恐慌指數,從0到100,表示從極度恐慌到極度貪婪,每天早上8點更新一次,如果光看數值沒什麼感覺,我們展開歷史曲線圖看看:

對應關係很明顯,對於逃頂同樣沒有任何指導意義,但對於短期買入操作可以參考。一切都是概率,沒有任何指標是百分百準確,尤其當一個指標被太多人相信的時候,它就失效了,因爲已經沒有對手盤。

二、CoinMarketCap平臺上的關注度"Watchlists"

CoinMarketCap幾乎是幣圈人士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網站,因爲上面的數據比較齊全,其中有一個叫watchlists的指標,該數值表示關注幣種的用戶數量,當用戶在該幣種下點擊了星號關注時,數值加1,該數值可以用來粗略評估幣種的共識度,熱度和人氣,如果通過記錄時間軸去分析漲幅大小,還可以評估幣種的成長性和未來預期。

數值已適當取整以方便比較

舉個例子,看絕對關注人數,大餅還是大哥,二哥是以太坊,過百萬的都可以看成主流幣。觀察兩次的漲幅數值,表現亮眼的有SOL、LUNA、AR、MATIC、DOT等,尤其是關注度基數小但漲幅大的更值得關注,基數低彈性更大,對應這幾隻幣的幣價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有一定關聯性。各位夥伴可以延續記錄下去,或者挑選自己喜歡的幣種定期記錄,會有參考意義,大數據總比自己盲目的信仰來得靠譜。

三、Market Value to Realized Value (市值價值與已實現價值的比值)

2013-2021期間的MVRV歷史曲線,建議點擊放大觀看

簡稱:MVRV,是由Coin Metrics推廣的一個指標,該指標由自由流通的比特幣市值(過去五年內流通的貨幣量)與其“已實現價值”(當下時間內每個比特幣在鏈上上一次流通的價格總和)相比得到。當已實現價值飆升時,市值卻可以保持不變,反之亦然。一個是比特幣當期幣價的“快照”,而另一個則是加了流量的動態衡量指標。

市場價值和已實現價值之間的極端偏差可用於識別市場頂部和底部,它們分別反映了投資者未實現利潤和虧損的極端時期。注意,這個指標只取樣比特幣!從過去歷史上的幾次大週期可以看到,高於3時是頂部區域,低於1時底部區域。今年4月份第一個高點時指標幾乎接近4,而最近11月的高點只是接近3,說明第二個高點時的泡沫並不如第一個高點時的泡沫大。再往前看2017年12月的高點該指標接近5,2013年雙頂時該指標均突破5。這表示在大量和廣泛的新增機構、新增用戶資金參與下,比特幣幣價不斷創新高,但泡沫卻越來越小,因此,我們不能再以“幣價的絕對值”來判斷頂部和底部,只能藉助大數據指標,我認爲MVRV絕對是其中之一。


四、交易所餘額

交易所餘額是媒體和大V們提及最多的一個指標,也是我認爲被誤解最多的一個指標。我從不認爲這個交易所餘額有任何參考意義,大家對比一下上圖的走勢,找到關聯性沒有?明顯沒有嘛!如果人家要賣幣,從錢包轉到交易所大概也就1-2個小時即可,根本不需要長期放在交易所餘額裏,有需要賣再轉進去也很方便。更何況現在還有很多DEX去中心化交易,一個念頭加一頓點擊就完成交易,中心化的交易所餘額根本看不出啥情況,與趨勢的關聯性越來越差就是了。況且媒體爲了讓餘額曲線起伏更明顯,Y軸數值直接從166萬開始,如果從零開始畫圖,這曲線恐怕更像橫盤整理。

總結一句,所有指標都只是概率上的參考,並不表示百分百結果。但由於加密貨幣都是跑在鏈上的透明數據,所以相對傳統金融市場,我們可以更方便獲取一些趨勢性的大數據作爲參考,在這方面可以不輸給機構。

如果你也是技術控,也在潛心研究幣圈的技術操作,不妨關注@加密大师兄888 ,你會有更多的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