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沒意識到:
• 你連接的錢包,底層都是 WalletConnect 協議
• 你用的 dApp,掃碼連接用的還是 WalletConnect
• 多鏈交互、跨鏈授權、Session 會話,甚至積分激勵,都跑在 WalletConnect 的網絡上
這不是好不好用的問題,
而是——如果它變成行業連接標準,那 $WCT 就是“鏈上連接稅”。
想象一個未來場景:
• 所有錢包集成 WalletConnect
• 所有 dApp 默認通過 Sign v2 發起連接
• 所有連接行爲都經過 WalletConnect 節點路由
• 所有 Session / Permission / Auth / 驗籤都在其框架裏跑
你不經過它,就連不上 Web3 的“入口”。
而想進來?WCT,就是門票。
這不只是連接協議,而是流量入口的壟斷基礎設施
就像 HTTP 定義了互聯網瀏覽規則,
WalletConnect 正在定義 Web3 的連接規則。
一旦被綁定:
• App 要付中繼費
• 節點要 stake WCT
• 用戶要換積分
• 錢包要遵守標準
• 新協議要兼容架構
WCT,將成爲你能否“接入鏈上世界”的價值中樞。
那我們該擔心嗎?
不是擔心它強,而是要看它開放不開放、治理是否透明、激勵是否公平。
如果你今天還沒了解 WalletConnect,未來你可能會在無數“掃碼連接”中,
默默爲它的協議付費、爲它的通證賦值。
你認爲連接協議是否應該開源開放?
你覺得 Web3 連接層有“壟斷風險”嗎?
$WCT 是基礎設施燃料,還是未來的“連接稅”?
歡迎在評論區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