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行情裏,涼兮用1萬塊做空狂賺1000萬的事兒,是不是聽着像天方夜譚?

可爲啥大家都在做空,偏偏他能賺得盆滿鉢滿?答案就倆字:滾倉!

提到滾倉,繞不開另一位傳奇——Tony。這人可能你不熟,但五年前他就靠5萬本金,用滾倉一年滾出2000萬,那套方法至今被奉爲交易圈的“258聖經”。

一、Tony是誰?幣圈早期的“滾倉魔術師”

他和涼兮、憨巴龍王是同期活躍在微博的狠人,靠着高槓杆和滾倉策略封神。

2021年那場“封神之戰”至今被人津津樂道:5萬塊起步,一年幹到2000萬,核心就靠“動態槓桿+移動止損”這套精密系統。

和涼兮比起來,路子完全不同——涼兮是高頻狙擊,一天能交易207次,快得像閃電;Tony則玩“趨勢摺疊術”,平時穩如老狗,只在關鍵節點猛地放大倉位,用時間慢慢熬出大空間。

二、滾倉的本質:小資金搏大肉的“槓桿魔術”

到底啥是滾倉?

說白了,就是用小資金反覆試錯,在單邊行情裏靠高槓杆讓利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但這玩意兒的核心不是“賭暴賺”,而是風險控制、精準判斷加機械般的執行力——缺一樣都得翻車。

▫️ 案例實操:300美元怎麼滾成數萬美元?

初始設置:

本金300美元,每次只拿10美元開單,配上100倍槓桿(這意味着1%的波動,就能讓這10美元翻倍或清零)。

方向鐵律:

要麼死磕看漲,要麼認準看跌,連續錯20次就立馬停手——再玩就是跟錢過不去。

滾倉啓動:

比如第20次操作時,10美元賺了1%,變成20美元。這時候先抽10美元利潤揣兜裏,剩下20美元繼續滾。再遇1%波動,20美元變40美元。累計2%的波動,本金直接翻4倍,就這麼離譜。

放大效應:

要是趕上比特幣單月10%的單邊行情,這300美元能在短時間內滾到數千甚至數萬美元——前提是你沒中途被震盪出局。

關鍵細節:Tony的祕訣在於,每次加倉只投盈利的70%,槓桿還會隨盈利慢慢提(最高30倍),絕不是一次梭哈賭命。

▫️ 生死原則:目標和紀律比技術更重要

定死目標:賺到5000或1萬美元,必須停手提現——貪心的下場,十有八九是爆倉到哭。

對抗人性:涼兮能在爆倉37次後翻身,就靠三條鐵律:單筆虧損絕不超過本金的2%,賺夠30%就提現一半,連虧3次當天直接關機不玩。

何時重啓?

等本金滾到數萬美元,就得停下來等機會。直到比特幣突破關鍵阻力位這種大趨勢出現,再拿500美元重啓“10美元試錯”的循環。

但這種機會一年可能就1-2次,還得扛住假突破的洗盤——熬不住的早就被淘汰了。

三、爲啥你玩合約總爆倉?三大死穴戳中你沒?

- 手癢症:不管趨勢瞎開倉,震盪市裏被來回收割,手續費都夠買輛自行車了;

- 幻想症:總想着“一夜翻百倍”,不肯等確定性機會,結果在垃圾行情裏耗光本金;

- 失控症:計劃好止損5%,跌到10%卻騙自己“能扛回來”,最後被市場按在地上摩擦。

涼兮和Tony能活下來,就因爲把交易計劃寫成了“代碼級指令”:比如“突破前高+成交量放大1.5倍就開3%倉位,否則直接關機睡覺”——不帶一絲猶豫。

四、最後說句大實話:滾倉是刀尖上跳舞,活下來的才配笑

適合誰玩? 得是有鐵律、肯鑽研、能忍受數月沒行情也不動手的“狙擊手”,浮躁的人來一個爆一個。

核心公式:小本金試錯+盈利復投+目標止盈+趨勢休眠(沒機會就躺着)。

終極警告:所有“1萬變千萬”的故事背後,堆着無數爆倉者的屍骨。真想試試?先用模擬盤把策略練上百次,而且永遠要留50%本金在場外——這是你東山再起的最後底氣。

幣圈哪有什麼神?不過是倖存者在說自己的故事。涼兮能賺3000萬,祕密都藏在他三次爆倉500萬的血淚裏啊。

$BTC #Strategy增持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