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 日,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生效,這一里程碑事件猶如一聲發令槍,瞬間點燃了市場的熱情。數十家公司迅速表態有意申請或參與穩定幣業務,一場圍繞數字金融新賽道的角逐已然拉開序幕。在這場備受矚目的開局中,金融發展局主席、渣打國際業務行政總裁洪丕正的一番話,爲喧囂的市場注入了冷靜的思考:“穩定幣不應成爲炒作對象,資產市場數字化是一場長遠戰局。” 這句判斷,不僅點明瞭穩定幣的本質屬性,更揭示了香港在全球金融數字化浪潮中的戰略定力。

穩定幣,從名字就可看出其核心使命在於 “穩定”。作爲加密貨幣領域的特殊存在,它本應像金融市場的 “定海神針”,以錨定法幣或其他資產的特性,爲波動劇烈的數字資產交易提供可靠的價值尺度。然而,在過去幾年的市場實踐中,部分穩定幣卻偏離了初心,淪爲短線炒作的工具,引發了諸多風險。洪丕正的警示振聾發聵:“穩定幣應該發揮穩定作用,不應抱短視目光。” 這一觀點直指行業痛點,也爲香港的穩定幣發展定下了基調 —— 拒絕投機狂歡,堅守金融本源。

在洪丕正看來,穩定幣是香港金融市場數字化進程中的關鍵一環。它的核心價值在於讓交易貨幣中介 “代幣化”,爲未來更多資產的 “代幣化” 鋪平道路。但他同時強調,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會令香港 24 小時內全面‘代幣化’”。這種清醒的認知,恰恰體現了香港在金融創新中的穩健態度。事實上,從全球範圍來看,金融資產的數字化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都在加速向數字形態演進。穩定幣作爲這一進程的基礎設施,其規範發展將爲整個金融體系的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香港在這場 “長期戰” 中的領先優勢已初露端倪。洪丕正自信地表示,目前香港的發展步伐在其他金融中心中處於領先一羣。這並非妄言,而是基於香港獨特的制度優勢、成熟的金融生態和前瞻的政策佈局。作爲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既有與全球接軌的法治環境和監管標準,又有貼近中國內地市場的天然地理和文化優勢,這種 “一國兩制” 下的獨特地位,使其在平衡金融創新與風險防控方面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金管局將於 8 月開始接受穩定幣發行申請,這一時間表也顯示出香港在推進金融數字化方面的高效與決心。

更具戰略眼光的是,洪丕正提出香港應定位爲面向 “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財資中心。在當前環球貿易前景不明朗、中美貿易關係充滿變數的背景下,這一定位無疑具有前瞻性。“全球南方” 國家和地區正日益成爲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其對多元化金融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香港憑藉其在資本市場、財富管理和人民幣風險管理等方面的深厚積累,完全有能力成爲連接 “全球南方” 與世界金融體系的橋樑。同時,在企業和投資者紛紛尋求分散供應鏈、降低美元資產集中風險的趨勢下,香港的 “中國 + 1” 戰略優勢和分散風險能力將得到充分發揮。

香港作爲企業財資中心的優勢是多方面的。洪丕正特別提到了稅務優惠、資金自由進出和國際認可的法治環境,這些都是吸引全球企業的重要砝碼。儘管近期有部分跨國企業將營運重心移向內地,但這並不意味着香港的地位被削弱。相反,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的大背景下,香港的獨特價值將更加凸顯。它既是中國內地與世界對接的 “超級聯繫人”,又是全球資本進入亞洲市場的 “橋頭堡”,這種雙重角色是其他金融中心難以替代的。

當然,香港也面臨着一些週期性挑戰。零售、餐飲等行業因市民北上消費而承受壓力,地產業發展商也面臨一定的財務困境。但正如洪丕正所指出的,這些行業在香港整體經濟及銀行業貸款中的佔比並不算太高,沒有出現 “大到不能倒” 的系統性風險。這種行業結構的多元化和抗風險能力,是香港經濟保持韌性的重要基礎。

展望未來,穩定幣的發展只是香港金融市場數字化的一個起點。隨着更多資產的 “代幣化”,香港有望構建起一個更加高效、便捷、包容的數字金融生態系統。這不僅將提升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還將爲全球金融數字化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路徑。正如洪丕正所言,這是一場 “長期戰”,需要耐心和定力。香港已經站在了全球金融數字化的十字路口,機遇與挑戰並存。相信憑藉其深厚的金融底蘊、開放的市場環境和前瞻的政策佈局,香港必將在這場 “長期戰” 中贏得主動,書寫出數字金融時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