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批人收到稅務局的電話了,辛辛苦苦在海外市場搏殺,賺了10萬,結果年底被通知要交2萬的稅,你是什麼心情?
更慘的是,如果你本金100萬,去年虧了50萬,今年剛回血10萬,對不起,你可能還要爲這10萬盈利,乖乖交上2萬!
➤ 爲什麼稅務總局會對你的海外賬戶瞭如指掌?答案就是 CRS(共同申報準則)
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的金融賬戶信息交換網絡。香港、新加坡、澳洲、加拿大……都在其中。目前被查最多的還是兩家用戶最多的中資券商。
香港等CRS成員國金融機構的賬戶觸發門檻:你的單個金融賬戶(包括券商、銀行)在一年中任何一個時間點,資產超過 100萬美元,就會被標記,信息自動進入交換流程。
信息回傳時間線:
當年6月30日: 將數據上報給香港稅務局。
當年9月30日: 香港稅務局整理後,打包傳給中國內地稅務總局。
次年6月30日前: 你可能會收到一份親切的“補稅通知”。
回傳什麼內容?
你的姓名、地址、稅號等基本信息。
賬戶的總餘額或價值。
當年賬戶的總收益(注意:是總數,沒有明細,需要你自己拉流水去證明成本)。
所以只要你在CRS體系內,且資產超過門檻,你的海外賬戶基本就是“透明”的。另外有些只有幾萬美金的散戶這次爲什麼也收到補稅通知了?可能原因是交易量比較大,到了門檻,目前小戶收到通知的概率還是比較小。
➤ 如何降低數據回傳風險?
1、控制單個賬戶資產始終低於100萬美元,這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
把資金分散到不同國家、不同金融機構的多個賬戶中,確保任何一個賬戶在任何時間點(哪怕只有一秒鐘!)都不要超過100萬美元的紅線。
優點: 簡單直接,能規避大部分自動交換。
缺點: 管理麻煩,且治標不治本,未來政策收緊,這個門檻隨時可能降低。
2、繞開CRS,轉投FATCA
就是把你的主戰場,從香港、新加坡券商,轉移到美國本土券商(如美國盈透、第一證券、嘉信理財、摩根士丹利等)。
因爲美國搞的是自己的一套 FATCA(海外賬戶稅收合規法案),中美雖然在2014年簽署了FATCA協議,但由於衆所周知的政治分歧,至今未正式落地執行!
意味着,你放在美國本土券商賬戶裏的數據,目前被回傳給中國稅務的概率極低。這正是大量高淨值人羣選擇美資券商的核心原因。
➤ 如何判斷你是“美國盈透”還是“香港盈透”賬戶?
看開戶時的註冊地址:
註冊地爲 中國 → 美國盈透 → 賬戶號爲 “U+數字”
註冊地爲 香港 → 香港盈透 → 賬戶號爲 “F+數字”
大多數國人開的都是 美國盈透賬戶。
根據盈透客服反饋,盈透一個賬號有兩個賬戶,一個結尾是帶F,一個結尾是不帶F的,客服說帶F的賬戶回傳,不帶F的賬戶不回傳。
所以如果你的盈透賬戶是 U123456 那數據不會被回傳。
盈透最大的問題是界面老舊、操作複雜,除了這點以外都是優點,交易看盤你還是可以用國內的券商,但下單用盈透,優點很多一一列舉。
1、費用只有這些券商的 30%
2、資金大於 1 萬美金還有額外的利息收入
3、融資利率超低
4、貨幣兌換無磨損
5、註冊入金額外贈送 1% 的盈透股票(用下方鏈接註冊纔有)->/www.interactivebrokers.com/referral/hao463
良心,無需多言,當然最大的作用還是避稅,而且註冊不需要存量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