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項目紮根於 ETH 的基礎設施,既受益於 ETH 的市值增長,又有各自的細分賽道機會。梳理幾個值得關注的方向和代表性項目,供參考:
一、Layer2:ETH 的 “擴容引擎”
Layer2 是 ETH 解決擁堵和高 Gas 費的核心方案,也是本輪週期最具爆發力的賽道之一。它們像 ETH 的 “衛星城”,承接主網的流量和交易,自身的生態繁榮直接依賴 ETH 的壯大。
ARB(Arbitrum)、OP(Optimism):作爲 Optimism 系的兩大龍頭,生態成熟度最高,用戶和項目數量穩居 Layer2 前列。ARB 的治理提案活躍,OP 則在技術迭代上持續發力,兩者都已形成穩定的手續費收入模式,市值和 FDV(完全稀釋估值)均突破百億,屬於 “穩健型選手”。
STRK(StarkNet):ZK 系 Layer2 的代表,憑藉零知識證明的技術優勢,在隱私性和擴容效率上更具潛力。雖然生態尚在建設中,但技術壁壘高,被視爲 Layer2 的 “潛力黑馬”。
IMX(Immutable X):專注於 NFT 交易的 Layer2,主打低 Gas、高吞吐量,與衆多遊戲和 NFT 項目深度合作,屬於 “垂直賽道龍頭”。
METIS:以 “企業級 Layer2” 爲定位,側重合規和易用性,吸引了不少傳統項目鏈改嘗試,風格相對穩健。
二、質押 / 再質押:ETH 的 “收益基建”
ETH 轉向 POS 機制後,質押相關的基礎設施成了生態剛需。這些項目圍繞 ETH 質押提供服務,直接分享 ETH 的質押收益紅利,屬於 “躺賺型賽道”。
LDO(Lido):ETH 質押的 “龍頭老大”,佔據全網最高的質押份額(TVL),流通市值穩定在 8 億美元左右。作爲去中心化質押協議,LDO 的價值與 ETH 質押量深度綁定,屬於 “確定性最高” 的標的。
SSV(SSV Network):去中心化節點基礎設施,解決 ETH 質押的 “單點故障” 問題,是保障 POS 網絡安全的關鍵基建,被視爲 “質押生態的剛需組件”。
ETHFI、EIGEN(EigenLayer):ETHFI 是 EigenLayer 生態的代表性質押服務協議,而 EigenLayer 本身則開創了 “再質押” 模式 —— 允許用戶將質押的 ETH 同時爲多個項目提供安全保障,從而獲取額外收益,堪稱 “質押收益的放大器”。
三、老牌 DeFi:ETH 的 “金融骨架”
DeFi 是 ETH 生態的 “老本行”,經過多輪週期驗證,已成爲鏈上金融的基礎設施。雖然創新度不及新賽道,但用戶基數和資金沉澱紮實,屬於 “穩健型配置”。
UNI(Uniswap)、SUSHI(SushiSwap):DEX(去中心化交易所)雙雄,UNI 佔據最大的交易量份額,SUSHI 則在多鏈佈局上更激進,兩者都靠交易手續費產生穩定收入。
AAVE、COMP(Compound):去中心化借貸的代表,AAVE 以創新功能(如閃電貸)和高 TVL 著稱,COMP 則是借貸賽道的 “元老”,兩者都深度嵌入 ETH 的借貸生態。
CRV(Curve)、MKR(MakerDAO):CRV 是穩定幣兌換的核心協議,掌控着大量穩定幣流動性;MKR 則是去中心化穩定幣 DAI 的發行方,背靠 ETH 抵押,屬於 “DeFi 的壓艙石”。
這類項目成熟度高,但創新空間有限,本輪週期更多是 “迭代升級” 而非 “顛覆性突破”,適合長期佈局。
四、MEME 幣:ETH 的 “情緒風向標”
MEME 幣靠社區共識和情緒驅動,在牛市中往往表現亮眼,屬於 “高風險高彈性” 標的,適合小額參與。
PEPE(佩佩蛙):本輪 MEME 幣的 “現象級代表”,憑藉病毒式傳播和龐大的社區,從 “零” 漲到市值數十億,雖然波動極大,但社區活躍度仍在,是 ETH 生態 MEME 幣的 “流量擔當”。
NEIRO:主打 “俄羅斯 MEME” 概念,依託 ETH 的鏈上傳播,近期社區熱度上升,屬於 “新晉 MEME 選手”。
五、其他創新項:ETH 的 “生態補充”
PENDLE:DeFi 領域的 “創新者”,主打 “代幣本息分離”—— 將質押代幣拆分爲 “本金份額” 和 “利息份額”,允許用戶單獨交易未來的收益權。這種模式讓收益變得 “可預測、可交易”,近期 TVL 和幣價同步上漲,展現出較強的創新爆發力。
整體來看,以太系山寨幣的機會與 ETH 的生態繁榮深度綁定。Layer2 和質押賽道屬於 “高增長潛力區”,老牌 DeFi 是 “壓艙石”,MEME 幣則適合 “小賭怡情”。埋伏時可結合自身風險偏好,優先選擇 “生態地位穩固、有實際收入或技術壁壘” 的項目,避開純概念炒作的空氣幣。記住,ETH 的趨勢是 “大盤”,這些山寨幣則是 “跟班”—— 跟着龍頭走,總能喫到一波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