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verse Network:從協議底層重構價值流動

Crypto 一直有個原生問題,公鏈太多資產分散。幾百條公鏈互不相通,協議標準分裂

跨鏈橋建了很多,協議也堆了不少,但鏈與鏈之間始終沒有形成一個默認通道。跨資產、跨協議的傳輸,依然像繞遠路

@OpenverseGlobal 就是在這類困境中立項的,它做的是一個面向資產流轉的底層協議網絡,讓鏈之間、鏈與傳統互聯網之間的資產能用標準方式流動

@OpenverseGlobal 已經完成了1100 萬美元的融資,包括 Castrum Capital、DuckDAO、TB Ventures、Asva Capital 等機構投資。並且最近應該是要tge,項目實力很強估計會上頭部大所

目前項目在測試網階段,代號是 Openverse Odyssey,這次測試網分爲 Alpha 版本(OOA)和 Beta 版本 (OOB),並且明牌會空投。Alpha 版本將率先上線,包含基礎任務,幫助用戶瞭解 Openverse

🔗:https://t.co/5EjLy7t7Sf

➤ 社交任務

任務描述:大部分是常規社交任務非常簡單

➤ 錢包與身份創建

任務描述:下載open wallet 並進行綁定

➤ BTG 領取與質押

任務描述:領取BTG測試幣,並進行質押

➤ Swap、添加流動性

任務描述:穩定幣進行跨鏈,並和BTG進行兌換

➤ 每日簽到

每天簽到可以獲得5積分

➤ DC:https://t.co/koZxIYl1nI

本帖抽 5個lucky verse 身份,這個身份有空投預期,前提:中獎用戶必須達到社區活躍等級Lv5才能進行權益解鎖

介紹下項目特點:

Openverse 的經濟模型,是它最值得重視的地方。它沒有用一堆代幣撐概念,而是照着傳統金融體系的邏輯,把資產體系分層設計

最底層的是 BitGold 主資產,這個資產就像他的名字比特黃金一樣,是抵押的基礎

BitGold 的作用是三重的:

1)支付 gas 與網絡資源費用;

2)作爲主網驗證節點的抵押物;

3)作爲整個資產系統的“原始價值錨”,用於生成其他資產。

從 BitGold 出發,衍生出四大類資產結構:

1⃣ BitCurrency:鏈上的“法幣結構”

它是抵押 BitGold 得到的“穩定幣”,可以對應 USD、EUR、JPY 等多個貨幣錨定資產。

這種結構不是依靠中心機構鑄幣,而是靠鏈上邏輯和抵押生成。BitCurrency 更像是“通過鏈上規則生成的信用貨幣”,不依賴真實央行,而是依賴 BitGold 價值錨。

2⃣ BitSecurity:鏈上的“證券結構”

這是留給企業、機構發行資產的標準路徑。銀行、上市公司、DAO,都可以通過抵押 BitGold,發行證券型資產。包括股票類、債券類、貨幣證券類。

這不是炒新概念,而是構建“鏈上資本市場”的底層入口。

3⃣ PrivCurrency:封閉型企業貨幣

這類資產更像積分、企業內幣、會員幣,只在特定私域或產品中流通。由個人或組織自主發行、自行流通。不能全網流轉,但有清晰的使用邊界。

適合構建會員系統、電商閉環或企業積分平臺。

4⃣ 通用 Token 與 NFT:和以太坊兼容的資產表達

Openverse 也有自己的 VC20 與 721 協議,分別對應 ERC20 與 ERC721。用於構建各種普通 Token、治理 Token、數字憑證與鏈上實物映射。

團隊介紹:

CTO Florin Avramoaica,在多個 DePIN 和 Web3 基建項目裏主導過協議結構設計,做的是硬架構方向。在 Openverse,他主導通信協議、安全性策略和鏈間操作規則

戰略負責人 Paula Brukaite,是比較典型的 Web3 native 增長型人才,帶過熊市中的大型項目籌資與 NFT 銷售,有實打實的市場推進經驗。她主導商業落地和合作對接

CMO David Dobrovitsky,市場和融資出身,前 FUNToken 和 Glitter Finance CEO,做過融資、GTM(Go-To-Market)推進。他帶的是品牌建設、用戶增長和融資戰略

最後總結下,Openverse 的路徑,不是從應用層切入,而是從協議棧最底部重新搭一個結構——讓資產、賬戶、信息、憑證這四個核心元素,都能在鏈間、系統間流通起來

它不是在做“又一個鏈”,而是在把這個行業遲遲沒補上的那一層補上:價值通道

這個問題,要靠時間、要靠主網驗證,但測試網已經在給出第一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