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ancy,PANews
一羣憨態可掬的企鵝,正悄然改變加密世界的文化敘事。剛剛過去的週末,多個知名加密項目不約而同地將自己的X頭像更換爲胖企鵝。這看似一場有趣的社交聯動,是對Pudgy Penguins長期主義精神與品牌建設戰略的集體認同。而這隻胖企鵝也正推動着加密草根實驗加速邁向主流文化。
胖企鵝再度刷屏加密朋友圈, 小圖片“重生”有何祕訣?
近期,Pudgy Penguins卻在主流加密圈層中掀起一股頭像熱潮,包括Coinbase、OpenSea、VanEck、MoonPay、OKX和Jupiter等行業重量級玩家,陸續將X平臺官方頭像統一更換爲Pudgy Penguins二創形象。
其實,這並非Pudgy Penguins首次迎來集體“換頭”潮 。早在2024年12月末,在Pudgy Penguins完成面向社區的大規模空投後,OpenSea、Solana聯合創始人Toly、Binance.US等率先將頭像更換爲胖企鵝。
隨後2025年4月26日,正值世界企鵝日之際,Pudgy Penguins官方發佈紀念海報,多家知名機構同步響應,包括VanEck、Uniswap Labs、Phantom、Moonshot、Gemini與Helius等陸續發佈與胖企鵝相關頭像。
加密項目紛紛換頭像背後,並非源自Pudgy Penguins創始人的影響力加持,也不單純是因爲胖企鵝可愛討喜的視覺風格,而是對背後建設性敘事與長期主義文化,以及加密精英創業崛起的支持和認可,不少加密領域的創始人均是胖企鵝NFT的持有者。
要知道,在NFT市場最炙手可熱的階段,將頭像換成藍籌NFT,成了加密玩家標榜身份、彰顯品味、劃定圈層的社交儀式。比如BAYC便是最典型的例子,它不僅是資產,更成爲炫耀性社交資本,其爆紅更多源於投機資本對稀缺資產的追捧。然而,隨着NFT市場情緒冷卻、投機資本退潮,昔日滿屏的藍籌頭像也被悄然撤下,NFT甚至被打上投資失敗的負面標籤。
相比大多“有錢就能上桌”的小圖片最終走向低迷,胖企鵝商業轉型的成功,關鍵在於其清晰的戰略規劃、強大的運營能力與敘事構建力。自2022年NFT走熊以來,Pudgy Penguins並未被市場情緒吞沒,反而依託其獨特的可愛企鵝形象,積極展開IP授權和商業落地,向外界講述了一個關於品牌構建、文化運營與長期主義的鮮活故事。
這一切的背後,是擁有遠見卓識和豐富資源的核心操盤者Luca Netz,他的品牌管理和運營方式更符合傳統市場的審美,這很大程度上區別於許多NFT項目創始人的圈內思維。
從Pudgy Penguins與沃爾瑪、亞馬遜、Target 和Walgreens等合作推出或出售實體玩具系列,並在銷量擊敗迪士尼、變形金剛等傳統強IP,到聯手好萊塢頂級經紀公司WME和兒童圖書出版商Random House Kids等合作,持續拓展衍生內容,再到開發Pudgy Party和Pengu Clash等產品,Pudgy Penguins通過高辨識度的審美語言,結合線下玩具、電商、社交內容、IP授權等方式,打造品牌構建的長線週期,並積極向主流文化滲透。
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通過TikTok和Instagram等主流平臺製造病毒式傳播,以及登陸蘇富比拍賣、在紐約時代廣場展出以及現實活動等方式,大幅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公衆認知度。這樣的多維度營銷和傳播策略,幫助Pudgy Penguins不斷擴大全球影響力,活躍受衆規模也快速增長至數百萬級別。根據Pudgy Penguins CEO Luca Netz披露,截至2025年7月,胖企鵝的全球觀衆數量已達8740萬,預計年底將接近或超過1億日的目標,顯示出顯著的增長潛力。
也正是Pudgy Penguins這種Web2式的精英企業運營風格,打破了外界對NFT乃至整個加密市場投機至上的刻板印象,向傳統世界展示了Web3品牌的真實價值和延展能力,讓越來越多的傳統機構願意爲胖企鵝“買單”。當然,對於投資者來說,Pudgy Penguins的敘事路徑不僅帶來價格上的投資門檻,更考驗對趨勢的感知力、商業模式的洞察力以及生態發展的判斷力。
不只是敲鐘,借VanEck和ETF打開主流金融大門
Pudgy Penguins的品牌想象力,不只停留在IP敘事打造。試想一下,一隻原本只活躍於加密社羣、以可愛形象出圈的企鵝,竟然出現在了傳統金融市場的舞臺,這樣的場景卻真實地發生在Pudgy Penguins身上。背後推動這場跨界破圈的,是老牌投資管理公司VanEck。
早在2024年6月,VanEck出人意料地將社媒頭像更換爲Pudgy Penguins,並公開表示“老闆覺得太可愛,不換PFP不行。”這不僅是一場輕鬆幽默的文化互動,更預示着傳統金融巨頭正在主動擁抱原生加密原生IP。
之後,VanEck不僅在其2024年面世的以太坊ETF宣傳片中使用胖企鵝形象,更在不久前推出DAPP ETF產品時攜手Pudgy Penguins登上納斯達克,共同敲響開市鍾,這也是Web3原生IP首次登陸全球資本市場的舞臺,爲Pudgy Penguins帶來空前的品牌曝光,也象徵着其正式獲得金融界的身份認證。
VanEck之所以力挺Pudgy Penguins,似乎是品牌採取借勢宣傳的戰略。在納斯達克的敲鐘儀式宣發上,VanEck在官網、LinkedIn、TikTok等面向傳統投資者和主流媒體的平臺上,以相對中性和客觀的語氣介紹了此次活動,強調其加密佈局。然而,在加密社區活躍的X平臺上,VanEck並未明確突出此次敲鐘的具體內容以及其他生態項目。而Pudgy Penguins本身的宣傳團隊則在X平臺大張旗鼓地發佈相關消息,吸引加密社區的廣泛討論。
對於這波胖企鵝換頭像熱度,VanEck Web3主管Matt Bartlett進一步解釋稱,人們在意的是文化,而非歷史。CryptoPunks擁有無可置疑的歷史地位,但它們天生帶有一種“孤傲”的氣質,難以與品牌實現內容共建或協同傳播。BAYC雖曾佔據文化高地,但從始至終都帶着某種距離感,更像是一件被炫耀的藏品,而非一個真正可以代表用戶身份的文化符號。而Pudgy Penguins則不同,它們可愛、友善、具備MEME潛力,天然適合被傳播。對於品牌、兒童以及更廣泛的主流受衆都足夠友好,同時又保持了Web3原生的精神內核。他們不是爲了“酷”而存在,而是努力做到“惹人喜愛”。這種文化是可以被分享、被模仿、被參與的。它通過表情包、玩具、語言和故事等形態傳播,激發大衆參與。正因如此,越來越多企業願意圍繞Pudgy打造內容、認同其價值,主動加入這一文化敘事中。Matt Bartlett認爲,僅有歷史價值,不足以維繫當下的影響力。真正推動品牌和社區持續演化的,是文化的感染力與共鳴感。現在Pudgy Penguins正在定義一種新的文化氛圍。
更具突破性的,是Pudgy Penguins向金融產品進階的路徑正在打開。根據公開消息,當前Cboe BZX Exchange已爲Canary PENGU ETF向美國SEC提交19b-4申請文件,並開啓爲期約21天的公共評論期,該ETF產品將直接持有Pudgy Penguins生態資產(包括PENGU代幣/NFT)。若後續順利通過審查,PENGU將成爲首個直接持有MEME或NFT的美國ETF產品,逐步走入主流投資組合的核心配置標的。
當前,Pudgy Penguins的市場情緒已被帶動,其生態也應聲上漲。其中,Pudgy Penguins NFT地板價達14.19 ETH,創下近半年新高;代幣PENGU價格觸及0.03美元,過去30天漲幅達到192.7%,距離歷史新高並不遙遠。
總的來說,從頭像小圖片,到文化消費品牌,再到金融資產標的,Pudgy Penguins的逆襲故事,不僅將自身打造爲可商業化、社交化甚至金融化的視覺資產,更開啓一場屬於加密精英文化的階段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