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2歲,福州人,現在定居廣州,兩套房子,一套留給家人,一套自己住。這一切,是我用8年時間,從幣圈實打實賺出來的

起步本金30萬,期間最低迴撤到只剩6萬,但我硬是用最笨的那套方法,把它滾倉做到幾千萬

其中最猛的一波,從底倉4個月幹到400倍收益率,直接搞它2000萬!

是不是聽起來像段子?
但這背後是我整整2880天的實戰經驗換來的

一些真實經驗,給到你:

第一,牛市不是讓你去滿地圖撿金幣的。
貪多嚼不爛,到頭來撿了一地雞毛。
我一直的做法是:聚焦一個板塊,只吃主升浪。
比如某個AI幣爆了,就圍繞這個概念下沉研究,看誰最先啓動、誰補漲、誰是真龍頭。
你只要抓住一個,就能喫到一整波的錢。

第二,選幣一定要買新不買舊。
別看老幣便宜,其實大多數是廢幣,割人的。
市場喜歡新故事、新預期,新幣纔有人氣,老幣只是讓你被情懷掏空錢包。

第三,不建議開合約,真的不建議。
我合約玩過,最高也搞過8位數,但爆倉的次數不敢回憶


如果你非要玩合約,我只說三句話:

絕對別全倉

別開高倍(超過5倍你就是刀口舔血)

止損要像呼吸一樣自然

第四,週期是鐵律
幣圈每四年一個輪迴,牛末一定清倉所有山寨!
等你看到身邊的外賣員、便利店老闆都在聊哪個幣能翻10倍——恭喜你,頂點到了

這個時候不跑,熊市會讓你看見90%回撤的地獄。

真正管用的策略,其實也很“笨”:

別追熱點,追到的永遠是尾巴。

把時間花在研究那些“有市場認可,但沒全民高潮”的項目。


選幾個有潛力的板塊,每個挑兩個幣:一個龍頭穩,一個潛力搏殺。

永遠控制倉位,熊市躲着走,牛市慢慢加,牛末一刀清。

我見過太多人,在牛市賺了一年,在熊市三個月吐光。

但我沒那麼多才華,我就是靠一套看起來“笨”的邏輯活下來了,還活得很好。

你如果真想把幣圈當成事業來幹,別先問“哪個幣能翻10倍”,先想清楚你能不能抗住90%的下跌,還能活着出來。

市場不是靠聰明人賺錢的,是靠一羣在週期裏活下來、咬住節奏的人活下來的。


我就是個例子。
不靠賭,不靠內幕,只靠節奏。
跟上節奏,該上就上,該走就走,慢慢你也能在幣圈過上體面的人生

如果你也正在滿地找方向,不妨學學我這套“最笨的打法”。
真的不難,難的是你願不願意“慢下來”,別在情緒裏做決定。

幣圈不缺機會,只缺活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