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得越多,越容易賠回去?人性裏的投資陷阱
很多人以爲,投資裏最大的難題是止損。可其實,更多人是在賺錢的時候,做出了最多錯誤的決定。
行爲金融學裏有個著名現象,叫「處置效應」
當投資賺錢,我們往往迫不及待想落袋爲安,急着止盈。反而在虧損時,卻捨不得認賠,硬要等行情回頭。
爲什麼會這樣?
因爲人腦對「賺錢」的反應,比「虧損」更瘋狂。當看到賬戶翻倍,你大腦的獎勵迴路就像打了雞血,多巴胺飆升。
它讓你興奮、自信,甚至覺得自己掌控市場。
結果呢?
明明計劃長期持有,卻提前賣出好標的。看着賺到的錢,又迫不及待衝進新交易。
越賺越想重倉,最後可能把之前的盈利全賠回去。
哈佛、芝加哥大學等研究都顯示:
在盈利環境下,投資者的過度交易率顯著升高,而平均收益率反而更低。
更有研究指出,賺錢時,投資者做出錯誤交易的比例可能是虧損時的數倍。
這也是爲什麼高手常說:
「真正難的不是止損,而是拿得住盈利。」
每一次賬戶翻倍,都不僅僅是數字變大,更是一場大腦和多巴胺的博弈。
下一次你賺錢時,不妨問問自己:
你想賣,是因爲市場給了訊號?
還是因爲腦子裏的多巴胺在作祟
投資,不只是跟市場對弈,更是和自己的多巴胺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