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宏觀結構:這幾年,美聯儲加息縮表後貨幣政策一直處於緊縮狀態,但美國財政部逆勢發債融資導致美國M2和貨幣基金規模均創歷史新高。這個操作扭曲了市場,造成了嚴重的分化,機構們獲得了流動性,它們推高頭部資產,如黃金、頭部美股、比特幣等;但小企業和普通人被抽離了流動性,小盤股、山寨幣都是下跌的。另外,也讓美債規模激增,美債危機刻不容緩,也讓經濟衰退的預期一直處於上升狀態。

美國政府這麼操作本質是“到處救火”,比如2023年硅谷銀行暴雷,眼看着就要誘發銀行業危機,美聯儲出手救助,危機得以解除;比如,天量美債到期,給高利率讓機構接盤,或者威脅機構們買長期無息債券;再比如,關稅戰,眼瞅着美股和美債要崩了,特朗普語氣立馬“和善”了。

每次“火情”出現,當大家都以爲天要塌了,但關鍵時刻總能“救回來”。時間長了,市場就習慣了,每次大跌後,資金就抄底,反正都能漲回來。

不過,狼來的次數多了,保不準哪次狼就真的來了,以目前美國的政治生態和金融操作,狼來了估計還能頂一段時間,一直救火一直拖,直到救不動的時刻。所以大概率看,還是會有黑天鵝,觸發條件應該就是經濟衰退。

所以,真到了美聯儲降息時,未必是利好,可能是衰退式降息,被逼迫的。(需要重點關注!)

再聊聊目前加密市場的格局,總結來說就一句話:山寨幣A股化,比特幣黃金化,SOL賭場化,ETH科技化(RWA生態還在早期)。

山寨幣高價發行,一路解禁割韭菜,未來幾年絕大部分山寨幣都會陰跌不止,再靠炒概念行不通了,唯一出路:產品化。比如hype做成了dex合約龍頭,逆勢漲了幾十倍;virtual做成了AI Agent,漲了上百倍;

比特幣適合大機構持有,跟隨宏觀金融環境而波動;

SOL這個賭場大概率“常青”,無論市場環境如何,賭徒們總是不缺的,尤其是市場不確定時,散戶賭性更強。pvp不適合大部分人,關注sol生態的工具們比較好:#ray 第一大dex,發行的代幣需要通過它組池子和交易(不過pump進軍dex後,在挑戰ray的地位);#jup 是聚合器,大部分交易通過它獲得最佳的報價和交易路徑,也是剛需;#jto 是再質押協議。

以太坊目前開始被機構們佈局,ETF資金近一個月大幅買入,並且也有美股上市公司通過它做“以太坊版微策略”,貝萊德、摩根大通、高盛等大機構都在快速佈局RWA(資產代幣化),甚至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認爲未來幾年穩定幣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美元,目前穩定幣規模約爲2500億美元。如果趨勢形成,那麼主交易的 #uni、主借貸的 #aave 就直接受益了,還有貝萊德在ondo協議上發行的美債產品也已經運行超過一年。rwa是個充滿想象的漫長賽道,如果能落地,可能會引領以太坊第二次生機。

根據以上的分化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方法,視爲最佳。(文章也提到一些相關代幣,僅供參考,DY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