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目前加密市場格局已經逐漸產品化、金融化了!

實際上,上一輪週期,加密行業的各種基礎設施就已經“比較完善”了。

本輪週期,vc機構一窩蜂衝進幣圈一級市場,又重複造了很多同質化的項目,集中在基礎設施項目,或者只是優化了體驗。高價上市後,源源不斷的拋售套現,韭菜不夠了,導致山寨幣持續陰跌,vc機構們甚至被項目方擼了羊毛。

山寨版塊持續陰跌,以前的加密投資邏輯完全行不通了,從比特幣ETF通過,meme行情爆發開始,加密行業走向產品化、金融化。

加密市場大規模生態化的技術發展是需要時間的,比如ai,用了幾十年才大規模落地,新能源也是最近10年纔開始大規模普及,雲計算也搞了好多年。幣圈最容易落地的,肯定是金融相關的,比如SOL抓住了用戶投機的人性,把自己與賭場綁定,孵化一批賭場工具(jup、ray、pump、jto等),構建了自己的護城河;比特幣ETF打通了傳統金融的橋樑,鞏固了自己大類資產的身份,周邊的融資、質押、股票運作等;穩定幣相關的支付等;後面大概率是以太坊的rwa資產繁榮,不過估計也需要較長時間。

未來,幣圈產品化,生態化,必須有用纔有價值了。

以頭部資產如BTC、ETH、SOL爲核心;尋求“金鏟子”工具類代幣的波段機會,如jup、ray、uni、hype、jto等;關注有產品護城河的代幣,如aave、link、ondo等。至於vc投資的同質化新老基礎設施,如公鏈、L2、錢包、defi等,謹慎爲主,大概率陰跌不止。

以後很長時間,加密市場的掙錢機會都是“地獄級”的,緊緊抱着那幾個有產品、有生態的項目就好了,每次大跌時入場,反彈後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不要左顧右盼,最後啥都得不到。

#Solana质押型ETF #Strategy增持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