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界像個臨時搭的草臺班子——演員臨時湊、劇本現編現演,甚至有人演着演着就忘詞了。比如蘇聯當年部署導彈,赫魯曉夫散步時一拍腦袋想出的計劃,三天就上馬,結果連古巴的發電站頻率都搞錯;馬斯克帶着幾個年輕人單挑美國官僚機構,發現所謂的“高效系統”漏洞百出,連國防部都手忙腳亂。這些例子像不像一羣外行在臺上瞎折騰?
但仔細看,草臺班子也有它的道理。舞臺需要即興發揮:清華教授裏可能有20%是關係戶,公司高管裏總有幾個靠拍馬屁上位,但這些“草包”反而成了系統的潤滑劑——他們讓真正的高手學會繞開障礙,在夾縫裏找到活路。就像職場裏,你發現領導是個草包,反而能偷偷攢資源、練本事,最後逆襲。
草臺班子的外殼下藏着硬核玩家。中國航天團隊用30年造出北斗系統,嫦娥六號從月背挖土回來,背後是幾萬科研狗啃了數十年公式;馬斯克嘴上喊着“顛覆”,實際靠第一性原理死磕火箭回收,連螺絲釘的扭矩都要算到小數點後三位。這些人的存在證明:世界有草臺,但草臺里長出了參天大樹。
更諷刺的是,草臺班子的“混亂”反而是系統的生存策略。就像大腦需要冗餘神經連接才能創新,人類社會也需要保留點官僚主義當緩衝——否則一次失誤就全盤崩潰。你看巴黎奧運會組織得像菜市場,但贊助收入照樣破10億歐元,因爲人家早就把“草臺”當成了生意。
面對草臺世界,普通人怎麼辦?
看破不說破:發現領導是草包?別急着掀桌子。清華的鍍金學生、混日子的教授,早和系統利益綁定了,戳穿他們等於對抗整個階層。
偷師學藝:羅翔說“大家都很水”,但真正的高手邊學邊幹。別人抱怨考研沒用,你熬夜刷題;同事摸魚時,你研究行業報告——最後失業潮來了,你喝着茶看他們慌。